姑山里
22°45′58″N 120°26′4″E / 22.76611°N 120.43444°E
姑山里 旧称:姑婆寮 | |
---|---|
里 | |
姑山里在高雄市大树区的位置 | |
坐标:22°42′21″N 120°25′54″E / 22.7057°N 120.4317°E | |
国家 | 中华民国 |
县市 | 高雄市 |
乡镇市区 | 大树区 |
区划 | 12邻 |
政府 | |
• 里长 | 王庄素真 |
• 办公处 | 姑山路88-2号 |
面积 | |
• 总计 | 4.3319平方公里 |
人口(112年9月[参2]) | |
• 总计 | 1,064人 |
• 户数 | 356 |
性别比:111.53 (男性561人,女性503人) 高雄市大树区公所-姑山里介绍 | |
时区 | 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
村里代码 | 64000150009 |
毗邻 | 大坑里、三和里、和山里、兴山里、檨脚里[参3]、屏东县九如乡九明村[参4] |
网站 | 姑山里网页 |
姑山里(台湾话:Koo-suann-lí)是台湾高雄市大树区所辖的里,位于大树区的中部,辖区呈东西向,地形则呈南北走向,西高东低,东有高屏溪与屏东县九如乡相望,西以大社区翠屏丘陵山脊为界,南边和大树市区檨脚里相邻,北边与三和里为界,是个山多田少、人口逐渐往外移的农业村庄。
历史
早期地名为“姑婆寮”,其来源有三种说法:其一为清朝土匪众多,许多女人因丈夫早死而成为姑婆,因而得名;其二为该地早期姑婆芋密生而得名;其三则来自原住民平埔族马卡道族的“谷仓”之音,马卡道语谷仓念作Kuvan或Kovau,音近姑婆而得名。[参5]
清朝乾隆以前,姑婆寮早已形成聚落,并且拓垦姑婆寮坑沟上游的大井浦、城竹仔及姑婆寮山顶的山坳地。乾隆末年首次记载于《平台纪事本末》[参6],道光年间当地富豪林玉清,由岭口庄引淡水溪之水,开凿出岭口圳,使姑婆寮成为当地富庶的聚落。乾隆以后可由《凤山县志》中《大租户执照》[参7]及《开垦单字》两文书中留下的几张契字,得知姑婆寮境内的建设现今又有长足进步的开发及繁荣。[参5]
清治时期行政归属于凤山县观音内里姑婆藔庄[参8],日治时期沿用清朝地名姑婆藔,并移除堡里乡澳的行政区划功能剩户籍、地籍等功能,1897年、1898年姑婆藔庄改为凤山县凤山辨务署管辖[参9],1898年底凤山县被并入台南县[参10];1901年姑婆藔庄改为凤山厅凤山支厅姑婆寮区管辖[参11],1909年凤山厅并入台南厅[参12]。1920年实施州厅制,自然村等级的街庄社乡大量整并成面积更大的街庄,原街庄社乡则成为新街庄下辖的大字,姑婆藔庄与其他几个庄合并为高雄州凤山郡大树庄,而其本身则成为大树庄下辖的姑婆寮大字。[参13]
战后,政府于1945年调整行政区域,将原姑婆寮大字的姑婆寮、姑婆寮山顶、圣妈坑三聚落合为一村,其馀则分出大坑村及三和村[参14];取姑婆寮之名与该地多山地而命名为姑山村,为高雄县凤山区大树乡所辖[参15],而原姑婆寮大字则转为地籍单位姑婆寮段[参16];不久凤山区废除,大树乡改为县直辖。2010年12月25日随五都改制,改为高雄市大树区姑山里。[参17]
人口
姑山里一带先民多数自清朝福建省漳州府、泉州府,少数从他地迁徙而来垦植。目前姑山里的《百家姓》,顺序排名最大二个姓氏为“庄”、“赖”;此两姓氏的总人口数,约二百多人左右,占全里人口数百分之二十几[参5]。与多数农业乡村相同,姑山里的人口持续外流,2001年1月时姑山村尚有1,326人,至2014年10月时已下滑至1,162人。[参2]
行政
区划
姑山里目前下划12邻,邻以户做区别,全12邻用户皆位于姑山路;1~3号为第12邻,4~15号以及部分2号为第1邻,16~30号为第2邻,31~50号为第3邻,51~64号为第4邻,65~79号为第5邻,80~89号为第6邻,90~109号为第7邻,110~117号为第8邻,118~121号为第9邻,122~127号为第10邻,128号以后的为第11邻。[参18]
历届村里长
历届村里长如下,前16届为村长,第17届起因县市合并而改为里长[参19]:
届别 | 姓名 |
---|---|
1 | 村长:庄山獭 副村长:庄秤 |
2 | 村长:黄万直 副村长:陈田 |
3~6 | 黄万直 |
7 | 唐再枝 |
8 | 许朝性 |
9、10 | 庄长庚 |
11 | 李水獭 |
12~15 | 庄长庚 |
16~18[参20] | 赖志文 |
聚落庄名
- 大井埔:位在姑婆寮的郊外,早在荷治时期就已垦植成聚落,因此地有一口荷兰人所挖的水井,就以此命名,又有人称为荷兰井,随著时代的变迁,水井也已消失。[参21]:18[参22]:073
- 城竹仔:姑婆寮的西北边丘陵,因有竹欉围绕,像城墙的样子而得名。[参22]:073
- 竹脚厝:属大树区大坑里的一个聚落,旧名为“大道公厝”,地名有很多说法,其中较为恰当的说法为“西边山上就是城竹仔部落,而竹脚厝位在山脚下而得名”[参22]:075[参23]。
- 姑婆寮山顶:位于竹脚厝山顶南侧,姑山里第8~11邻。相传为咸丰年间因高屏溪洪患而自溪畔沙洲牵至该处,后日治时期昭和年间完成高屏溪堤防,原沙洲住民全迁至此处。另有自竹脚厝山顶迁来的居民,因而分成两大聚落。[参24]
- 三脚寮:属大树区三和里,位于大坑沟(位于大坑里)南侧,大坑聚落西侧,大树里丘陵东侧的崖脚。[参25]
- 摩天岭:又称“大平尖”,位于竹脚厝[参23]山顶西北边,标高186公尺,为大坑坑沟以南地势最高之处,天气良好时视野极佳,东可眺望屏东平原与大武山系,西可见整个高雄地区与台湾海峡,因此称“摩天岭”。[参25]
- 牛粪崎:由姑婆寮山顶到本庄聚落的产业道路。早期姑婆寮山顶多种植甘蔗,农民以牛车搬运下山,斜坡道路的两侧有丰富的草地,农家多将牛只迁到此地放牧,因而得名,又称“牛屎崎”。[参26]
- 公馆巷:台29线道的姑婆寮桥至保能宫之间的地势平坦处。过去为姑婆寮庄的繁华区,老一辈的当地人称“公馆巷”。日治时期本区建有日本宪兵官舍与物料仓库。此区因地势较低,早期雨后容易积水成灾、汪洋一片,因此户户均筑护墙以御洪涝。[参27]
- 三角落:又称三角头,是姑婆寮、竹脚厝、三脚寮这三聚落的合称。[参21]:28[参22]:076
- 闪尾坑:又名圣妈坑,是位于姑山里第七邻的一个聚落,说话速度快一点台语会变成“什么坑仔”,其地名由来已无从考查。本来闪尾坑是位于兵工厂之内(现今崑明寺西北方约五百公尺距离),直到1965年时发生了改变,因联勤总部要在闪尾坑旧地建立兵工厂而征收了土地,如今旧时的闪尾坑庄已被并入兵工厂的围篱中,所以闪尾坑庄才变成座落于崑明寺大门的东方,正好在原台21线省道旁。[参21]:37[参22]:071
经济
自清朝、日治时期,姑山里主要在丘陵地种植凤梨[参28][参29],另有在高屏溪畔的平原地种植水稻,1970年代大树农会在姑山里与北侧的大坑里交接处建造姑山仓库用做储藏稻米处[参30][参31]。然而到1980年代稻作收入逐渐不敷成本,加上凤梨、荔枝等农作物的改良,姑山里的居民开始改种植高经济、高品质玉荷苞荔枝和台农三号凤梨;至今百分之六十的居民仍以务农为主,农忙时期约莫半年左右[参32];另有为增加收益而转变成多角经营农地,如休闲农场等游憩场所;原本因稻农改种凤荔而闲置的姑山仓库,也在2001年结合观光与在地产业为休闲园区,成为大树凤荔观光季以及农特产促销的地点,逐渐成为高雄的景点之一。[参30][参31]
宗教信仰
保能宫
传说咸丰二年(1852年)有经纪人途经竹脚厝庄,佩带著慈济宫(位于台南市)保生大帝香火,挂在榕树上,找隐密的地方如厕。离开时将香火遗留,实为保生大帝看见,此为发祥地,应天命在此分灵,故夜间由榕树发出万道毫光,当时有人好奇,三五成群到榕树下,看见了遗留下来的香火,合掌膜拜。[参33]
在同治二年(1863年)信徒们建议兴建寺庙,当时因行政区域尚未划分,即旧称为三角落的居民,共同合力建造寺庙在竹脚厝,主神为保生大帝,副神为神农大帝、中坛元帅配祀,每年三月十五日出巡绕境,为便利起见,在昭和十一年(1936年),各庄的士绅合议各自建庙,现在本宫庙的前身名为“保能寺”(俗称公厝)。后因该寺日久失修,于1956年重翻,后来经济繁荣交通越来越方便,庄中士绅建议重新建造宫庙,选择1982年农历十月大兴土木,在1984年农历十二月初一吉旦安座落成,并命名为“保能宫”。[参21]:28
镇和宫
镇和宫(原龙福祠),奉祀的主神为池府千岁,因年代久远,金身来历至今无可考。尚未迁移时,奉祀于黄公讳广之宅中,当土地被征收时,信徒集资以微薄的香油钱暂购小块的土地于圣妈坑,建造石头公庙-龙福祠。建庙之议于1995年筹备,于1998年竣工,同时将寺庙申请变更为镇和宫。[参34][参21]:37
蓬莱山崑明寺
本寺于昭和十八年(1943年)住屏东市吴锦和先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避难住所,所在姑山里七十九之二号于当年兴建“蓬莱山布教所”,1948年四月由姑山里庄清标、檨脚里陈招喜改建并称崑明寺,主要祭拜释迦佛。1958年由王凤英女士(真妙法师)等募款改修并扩建。[参35][参21]:38
武圣山关帝庙八正堂
源于1995年由八位热心人士创设“八正堂”于高雄县大社乡(俗称鸾堂或善堂),经关圣帝君降谕指示,于2001年从大社区移至大树区现址,赐名为武圣山关帝庙。正殿安奉关圣帝君与左右护法神君,左殿为儒殿奉至圣先师孔夫子,右殿菩萨殿奉观世音菩萨[参36]。工程历经九载有馀,于2007年冬季举行入火安座大典。[参21]:41
姑山里宋江阵
相传清朝时期,这里曾经盗匪猖獗和各地区的人民械斗不断,因此居民必须习武演练宋江阵以求自保,另一目地也是为了可以守望相助。[参21]:43
文化产业
庄家古厝
庄家古厝位于姑婆寮山顶东侧,为庄家堂号“天水堂”的家族所有[参37][参28],早期庄氏族人以俭持家而渐渐发达;清代庄家先祖建起大厝,完成四合院形制[参28][参38]。日治时期庄姓先祖逐渐累积致富,于明治末年到大正初年间又将建筑增建[参25];而后于1921年扩建成今之模样[参39][参40]。至今日仍保留完好,庄家人曾对建筑作整修使整体格局完整,并向高雄县文化局申请为历史建筑,因其完整建筑具文化价值而登录,但两年后部分庄家人提出撤销;县府暂时将预算冻结,并将庄家古厝暂列为历史建筑[参41]。近年因常为乡土戏剧拍摄地,以及电视报导,渐为人所知,成为大树区有名的景点。[参25][参37][参39]
百年纯手工棉被店
为传统古老的棉被店,平凡的店门口并无招牌,以纯手工打制棉被逾半世纪。据该店负责人黄庆义表示,打棉被是家传产业,该店是由父亲黄三吉从台南举家搬迁到现址,在搬来前均由黄父骑脚踏车,由台南出发到大树区一带来招览生意[参21]:48。
柑仔店
此店于民国四十年代(1950年代)开始营业至今,为现今已少见的传统的柑仔店。举凡生活上用到的米、油、盐、酱、醋、茶、糖、毛巾、烟酒...等,及孩童喜爱的糖果、饼干、冰品等都有;因人潮减少,冰品与冰饮后来停止贩卖,目前只贩卖一些日常生活上、厨房里、烟酒...等用品。[参21]:50
教育
姑山国小
学校沿革
- 1965年成立溪埔国小姑山分班。
- 1969年改制为溪埔国小姑山分校。
- 1981年民国七十年设校,校名姑山国小。
- 设校至今班级数皆维持六班,学生数最多时近二百人。
- 黄云星任首任校长(1981年八月至1987年八月),苏智宏校长自1990年八月接任,后苏广德校长接任,2014年许文宽校长接任。
- 2010年高雄县市合并,改为高雄市大树区姑山国民小学。[参42]
重建略记
校园北侧排水沟因下游属“无尾沟”,且排水涵洞狭小,每遇大雨,洪水夹杂树枝、垃圾阻塞涵洞,大水、泥浆由堤岸、门口贯注校园,往往造成校园大患。姑山国小旧有校舍原属老背少建筑,且部分校舍已逾使用年限,县府基于安全性及功能性的考量,于2002年惠允补助整建国中小教育设施。校舍工程于2002年8月20日开工,历经旧校舍拆除、整地、奠基,在各方人士群策群力之下,连同北侧围墙及景观工程于2004年8月13日竣工[参21]:54。
校园现况
2006年2月时校地占0.9公顷。共有普通校舍六间,图书室,电脑教室、视厅教室、音乐教室、保健室、自然专科教室、美劳专科教室、教具室、午餐厨房各一间,办公室3间,运动场乙座。[参43]
交通
境内省道台29线南北贯通,往南可进入大树市区,再往南可入大寮、林园,北往旗山;另可从北侧转国道三号往台南及屏东或转国道十号往旗山、高雄市区,以及从北侧东西向的市道186甲线通往西方的仁武、燕巢、大社,和区道高46线通往义守大学、直达大社与楠梓。本身里内则以南北贯穿的区道高145线(姑山路)为主干道,全里距离凤山、高雄市区等地约莫三十分钟。[参3]
大众运输部分,1910年至1978年间今台29线曾有糖铁旗尾线载客,于北侧大坑聚落设有洲子站,南侧大树市区处设大树站,姑山刚好位于两者正中间处[参44]。今则有从高雄车站往东于转台29线往北进旗山的8009[参45]、8010[参46]、8011三条社区公车[参47];还有从捷运橘线卫武营站穿过鸟松区至佛陀纪念馆的橘7B捷运接驳车[参48],以及从台铁凤山车站出发行经大树各景点的台湾好行大树祈福线[参49]。但由于姑山里呈东西向细长型,这些路线都只南北向的经过东侧山脚。
著名人物
参考资料
- ^ 附錄五 臺灣地區各村里有關統計地區指標及其所屬統計地區分類之編碼 (xls). 统计地区标准分类. 中华民国行政院主计处. [2014-11-27].
- ^ 2.0 2.1 本區人口統計. 高雄市大树区户政事务所. [2014-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5).
- ^ 3.0 3.1 大樹區. 中英行政区域图.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2014-11-27]. (原始内容 (png)存档于2014-11-12).
- ^ 九如鄉. 台湾行政图. 中华民国行政院内政部. [2014-11-27]. (原始内容 (png)存档于2014-11-12).
- ^ 5.0 5.1 5.2 大樹區姑婆寮. 台湾地区地名查询系统. 中华民国内政部. [2014-11-27].[永久失效链接]
- ^ 平臺紀事本末. 第七辑. 大通. : 第25页 [2014-11-27]. OCLC 815063738.[永久失效链接]
- ^ 台湾银行经济硏究室. 第三章 物權之特別物體,第四節 山林. 台湾银行经济硏究室 (编). 臺灣私法物權編. 台湾: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1994-07-01: 1032 [2014-11-16]. ISBN 9789570038910.[永久失效链接]
- ^ 光緒二十年(1894)堡(里)界. 台湾历史文化地图.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2014-11-27].
- ^ 明治三十年(1897)五月辨務署轄區. 台湾历史文化地图.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2014-11-27].
- ^ 明治三十一年(1898)六月縣(廳)界. 台湾历史文化地图.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2014-11-27].
- ^ 明治三十四年(1901)十一月廳界. 台湾历史文化地图.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2014-11-27].
- ^ 明治四十二年(1909)十月廳界. 台湾历史文化地图.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2014-11-27].
- ^ 大正九年(1920)七月街(庄)界. 台湾历史文化地图.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2014-11-27].
- ^ 姑山里. 高雄市政府大树区公所. [2014-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12).
- ^ 大樹區姑山里. 台湾地区地名查询系统. 中华民国内政部. [2014-11-27].[永久失效链接]
- ^ 土地段名代碼查詢系統. 中华民国行政院内政部地政司. [2014-11-27].
- ^ 配合部分縣市合併或改制為直轄市. 中华民国行政院主计总处. [2014-11-27].
- ^ 村里街路門牌查詢. 中华民国行政院内政部户政司. [2014-11-27].
- ^ 大樹區姑山里. 高雄市里政资讯网. [2014-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
- ^ 高雄市里長選舉大樹區姑山里候選人得票數. 103年地方公职人员选举. 中央选举委员会. 2014-11-29 [2014-11-30].[永久失效链接]
- ^ 21.00 21.01 21.02 21.03 21.04 21.05 21.06 21.07 21.08 21.09 21.10 王添墙. 高雄縣大樹鄉姑山村的姑事-大家來說姑婆寮誌. 台湾 (中文(繁体)).
- ^ 22.0 22.1 22.2 22.3 22.4 梁明辉. 打狗社最後的身影. 台湾: 梁明辉. [2014-11-27]. ISBN 978-957-43-1329-7 (中文(繁体)).
- ^ 23.0 23.1 大樹區竹腳厝. 台湾地区地名查询系统. 中华民国内政部. [2014-11-27].[永久失效链接]
- ^ 大樹區姑婆寮山頂. 台湾地区地名查询系统. 中华民国内政部. [2014-11-27].[永久失效链接]
- ^ 25.0 25.1 25.2 25.3 大樹區三腳寮. 台湾地区地名查询系统. 中华民国内政部. [2014-11-27].[永久失效链接]
- ^ 大樹區牛屎崎. 台湾地区地名查询系统. 中华民国内政部. [2014-11-27].[永久失效链接]
- ^ 大樹區公館巷. 台湾地区地名查询系统. 中华民国内政部. [2014-11-27].[永久失效链接]
- ^ 28.0 28.1 28.2 陈坤毅. 地方行腳:大樹姑婆寮莊家古厝. 上下游News&Market. 2011-10-05 [2014-11-27].
- ^ 鳳荔故事. 2012高雄凤荔文化观光季. 高雄市大树区公所. [2014-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5).
- ^ 30.0 30.1 姑山倉庫由來. 高雄大树农会. [2014-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8).
- ^ 31.0 31.1 刘己玄. 姑山倉庫閒置變旺來. 高雄市大树文史协会. 2012-08-09 [2014-11-27].
- ^ 高雄市大樹區姑山社區發展協會. 高雄社区王.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2014-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
- ^ 高雄市大樹鄉保能宮. 全国庙宇网路拜拜. [2014-11-27].
- ^ 高雄市大樹鄉積和宮. 全国庙宇网路拜拜. [2014-11-27].
- ^ 高雄市大樹鄉崑明寺. 全国庙宇网路拜拜. [2014-11-27].
- ^ 八正堂. 文化资源地理资讯系统.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资讯科学研究专题中心. [2014-11-27].
- ^ 37.0 37.1 阿达码. 莊家古厝. 319旅行事志. 2005-12-29 [2014-11-27].
- ^ 莊家古厝. 大树旧铁桥教材-高屏溪右岸大树巡礼. 高雄县乡土教学资源网. [2014-11-27].
- ^ 39.0 39.1 柯武村. 莊家古厝山居無歲月. 高雄市大树文史协会. 2012-08-09 [2014-11-27].
- ^ 姑婆寮莊家古厝. 古迹风貌. 高雄市大树区公所. [2014-11-27].[永久失效链接]
- ^ 黄怡珍. 主動申請 卻又廢止 登錄歷史建築莊家古厝曇花一現. 中国时报 (中国时报公司). 2012-04-11 [2014-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7).
- ^ 學校沿革. 学校简介. 姑山国小. [2014-11-27].
- ^ 校園特色. 学校简介. 姑山国小. [2014-11-27].
- ^ 杨鹏飞. 《台灣區鐵道古今站名詞典》. 正中书局. 1999: 280-282页. ISBN 957-9736-46-4. OCLC 713710589.
- ^ 8009 旗山-高雄. 高雄客运公司. 2014-11-03 [2014-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6).
- ^ 8010 高雄-旗山. 高雄客运公司. [2014-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6).
- ^ 8011 美濃-高雄. 高雄客运公司. [2014-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6).
- ^ 高雄橘7-B. 东南客运公司. [2014-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5).
- ^ 高雄市-大樹祈福線. 台湾好行官方网站. 中华民国交通部观光局. [2014-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5).
- ^ 玉荷包之父王金帶. 台湾时报. 2012-05-27 [2014-11-27].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