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奥地利社会民主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奥地利社会民主党
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Österreichs
简称SPÖ
领袖安德烈亚斯·巴布勒
创始人维克多·阿德勒
成立1889年1月1日,​135年前​(1889-01-01[1]
总部Löwelstraße 18
A-1014 维也纳
青年组织青年世代
意识形态民主社会主义
社会民主主义[2][3]
社团主义[4]
政治立场中间偏左
欧洲组织欧洲社会党
国际组织
欧洲议会党团社会主义者和民主人士进步联盟
官方色彩红色
国民议会
41 / 183
联邦议会
18 / 61
欧洲议会
5 / 19
党旗
Flag of the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of Austria
官方网站
spoe.at
奥地利政治
政党 · 选举

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德语: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Österreichs,缩写为SPÖ),1888年成立,当时取名为奥地利社会民主工党,1934年被取缔。1945年重建为奥地利社会党,1991年6月改用现名。

历史

成立

奥地利的社会主义劳工运动与组织在19世纪中期就开始组织。该党第一次会议在1874年于新德尔夫举行。接下来几年的派系内斗,让该党分裂成温和派与无政府主义两派。1889年,奥地利社会民主工党成立。海恩费尔德党大会中,该党决议采纳维克多·阿德勒的“原则宣言”。1889年7月12日,党报《工人报》首次发行。该党最初的理念接近马克思主义并且持续的壮大,特别在维也纳波希米亚摩拉维亚施蒂利亚下奥地利等工业地区。

社会民主工党参与了1889年7月14日于巴黎第二国际成立大会。1899年9月“布尔诺方案”,该党要求奥匈帝国改革为一个民主联邦国家。

社会党在1890年5月30日获得维也纳市议会选举的参选权。然而投票权一直到1907年的总罢工后才取得。该党在帝国议会的众议院选举,自516席中拿下中拿下87席,仅次于基督教社会党成为议会第二大党。1911年,该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

1914年法兰兹·斐迪南大公遇刺的塞拉耶佛事件发生后,该党一开始支持对塞尔维亚宣战,但很快就意识到这场悲惨的战争是站不住脚的。法兰兹·约瑟夫一世逝世后,第一次和平会谈在1916年12月举行。1918年1月,罢工爆发,要求结束战争与人民的痛苦。10月,社会民主党领导人卡尔·伦纳主持召开临时国民议会,试图订定一部临时宪法。社会民主党冀求新形式的政府。1918年11月12日,伦纳宣布共和国成立。

的里雅斯特

的里雅斯特,义大利“社会民主联盟”(Lega social-democrate)在1897年代表大会中决议更名为“奥地利社会工人党亚德里亚海义大利分部”。义大利的里雅斯特社会党人倾向使用“社会党”而非“社会民主党”。[5]

第一共和

该党在1920年代十分成功,但成员在1930年代遭受右派势力迫害。在奥地利法西斯主义专政(1934–1938)和德国占领奥地利时期(1938–1945),社会民主党遭禁并受到严重迫害,但在解放后,社会民主党成为战后奥地利的重要政治势力。

该党希望引导奥地利与德国结成政治联盟,称新的奥地利共和国为“德意志-奥地利”。但圣日耳曼条约明确禁止任何奥地利与德国的统一形式。社会民主党在第一共和时期仍主张类似的联盟形式,希望在大德意志下加强他们的立场与社会主义事业。

1919年2月16日第一次宪法国民议会选举,女性获得第一次的投票权。社会民主党成为第一大党并与基督教社会党组成执政联盟。5月的维也纳市议会选举,社民党拿下165席中的100席。雅各·罗伊曼(Jakob Reumann)成为第一位社民党籍维也纳市长。维也纳成为该党这个以保守派为主的国家中的大票仓。社民党领导的市政府为劳工阶级建设第一个公共住宅(Gemeindebau)并著手制定社会、医疗和教育改革。这些措施确实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准,衍生出1920年代的“红色维也纳”(Rotes Wien)。

该党在1923至1940年为社会主义工人国际成员。[6]

在大联合政府时期,该党通过数个改革案如每日工时8小时、工人议会法和新共和宪法。1920年议会选举,基督教社会党成为第一大党,社民党成为在野党。从此社民党在第一共和时期未能再次取得执政地位。

社民党内部持续分成两大派系:前总理雷纳领导的温和派-支持议会制、自由民主主义福利国家;另一派则是奥托·鲍尔为首的激进派奥地利马克思主义。后者不希望与基督教社会党有更进一步合作,导致政治不稳定的持续,政治观点也更为极端与暴躁。

由于感受到威胁日益增加,多数政党组织自己的军事势力。1924年5月,社民党成立自己的准军事部队共和保卫联盟”(Republikanischer Schutzbund)。奥地利共产党成立红色旅,保守派基督教社会党成立保安团(Heimwehr)。这些武装组织的存在变成这个年轻共和国政治的不稳定因子。这些军事组织的成立是回应日渐升高的政治紧张情势,同时也促使情势更加恶化,并增加了暴力冲突的机会。1926年11月3日,社民党通过“林兹方案”,这个受到鲍尔的激进派系极大影响的方案加强了基督教社会党与社民党间的差异。

1927年1月30日,保安团成员在沙滕多夫射杀共和保卫联盟成员,造成两死。同年7月,陪审团认定被告无罪。共和保卫联盟成员、社民党与工人发动7月15日的示威抗议,最后在司法宫(Justizpalast)与警方爆发冲突,造成85名工人丧生,600人受伤。燃烧的司法宫与周围的流血冲突象征了共和国的破灭与即将结束的民主。

政治的不稳定持续上升。1930年5月18日,保安团宣示“科尔新堡誓言”(Korneuburger Eid),公开呼吁推翻议会民主:“我们拒绝西方议会民主与政党国家!”(Wir verwerfen den westlichen demokratischen Parlamentarismus und den Parteienstaat!)。[7]

奥地利法西斯时期

1933年3月7日,议会因技术性问题停止运作。在投票陷入僵局时,下议院议员集体请辞造成下议院陷入没有发言人或议长的情况。联邦总理恩格尔伯特·陶尔斐斯抓住这次机会,回避议会并藉著1917年起的紧急权力法以紧急命令执政。[8]社民党压力逐渐上升,政治活动日渐减少,报纸审查制度日渐严格。社民党展开抗议并号召位于维也纳、林兹和其他工业地区与城镇等劳工据点的势力。1934年2月12日,警察进入林兹党部搜查。当周,社民党的武装势力在维也纳和其他工业地区抵抗警方。政府调动军队镇压维也纳的起义行动。内战一直持续到2月16日,最后社会民主党被认定为非法,多数领导阶层遭到逮捕。内战结束意谓著第一共和的结束与奥地利法西斯时代的来临。

尽管社会民主党持续与保守派对抗,但社会民主党被击败代表奥地利将更进一步的衰落。总理陶尔斐斯在7月25日被国家社会主义人士暗杀身亡。希特勒逐渐增加对奥地利政治事务的影响力。纳粹德国借由策划、操纵政治事件增加压力,并计画展开针对奥地利基础建设恐怖攻击。陶尔斐斯继任者库尔特·许士尼格为了稳定局势,尝试与被取缔的社会民主党,甚至是君主主义者进行会谈。社会民主党支持民主制,但对于独立的奥地利不感兴趣。多数保守党人士希望维持独立的奥地利。两党间极度的争斗与敌意导致民主政体与独立国家的结束。1938年3月12日,许士尼格领导的奥地利政府在希特勒以战争威胁下辞职,德奥合并

最初,许多社民党人热烈欢迎德奥合并,如前总理雷纳在德奥合并公投中投下赞成票[9]。最终实现了与德国结盟的梦想。虽然看不到民主,但至少希特勒的政策保证劳动人口的工作与平等,以及更进一步的社会主义改革和政治稳定。然而,社民党人迎接希特勒的热情很快就被严峻的战争现实与纳粹占领一扫而空。

第二共和国初期

苏联与纳粹的维也纳战役在1945年4月13日结束。该党立刻以奥地利社会党(Sozialistische Partei Österreichs, SPÖ)的党名重新成立。第一任领袖为阿道夫·沙尔夫。在历经暴政、战争和破坏后,这个国家必须在饥饿与剥夺中重建。德国统治下的创伤经验,让奥地利在民主的泛日耳曼主义与独立民主主权国家间摇摆不定。保守派与社会党人两方过去的敌人抛开分歧,努力实现繁荣、恢复主权。双方组成大联合政府,执政到1966年为止。

战后初期,苏联是最具影响力的盟军。史达林有兴趣将新解放的奥地利整合入苏联集团。奥地利共产党是唯一能自称持续对抗纳粹政权的政党,而他们大部分是依靠莫斯科的保护与指导。因此任何新的奥地利政府必须整合他们。卡尔·伦纳将自己定位为保守党与共产党之间的桥梁。苏联和其他盟军对雷纳态度保留,视他为投机分子。雷纳试著在一封信中说服表达怀疑的史达林,他表示先前支持德奥合并是个错误,同时展现自己是唯一一个能与共产党达成协议的社会党政治家。[10]

究竟是雷纳说服了史达林,或是因为纯粹的必然性,并不是十分清楚,但苏联初步决定支持雷纳,或许是为了获得更多对政府的影响力。在苏联的支持下,雷纳与李奥波德·昆沙克(Leopold Kunschak)在1945年4月27日宣布成立奥地利临时政府。这份声明是为了重建一个独立的奥地利。历史照片可见雷纳在旧帝国参议院宣读声明时,苏联官员坐在后方。这惊动了西方盟国,害怕苏联密谋建立一个如同匈牙利东德人民共和国,社会党遭到共产党强行整合。不过,奥地利社会党人被允许重建政党并相当自由地运作。这个新政党在同年8月4日重新创立党报《工人报》。

1945年10月20日,前首相雷纳被联邦议会选为新任奥地利联邦总统。1945年12月,该党举行了自1933年以来的第一次党大会。社会党决议与保守派和解,因为他们之间的斗争是造成第一共和失败的原因之一。该党与基督教社会党的后继者奥地利人民党组成大联合政府。这个大联合政府持续了21年,直到1966年人民党取得多数为止。

在1950年卡尔·伦纳逝世后,西奥多·科尔纳(Theodor Körner)在1951年5月26日继任联邦总统。社会党也参加了在德国法兰克福社会党国际成立大会。

1957年5月,布鲁诺·彼得曼英语Bruno Pittermann成为领袖。前领袖阿道夫·沙尔夫在1957年4月被选为联邦总统,1963年再次连任。1965年5月,同样来自于社会党的弗朗茨·约纳斯成为新任总统。

社会党与人民党的大联合政府被视为是对政治与社会稳定、追求经济增长与社会平等的渴望。大联合政府最早的法案之一是1946年7月25日同意新的劳工休假条例。该党遵循较为温和的路线并试著与联盟伙伴合作。许多国家企业被收归国有,劳工也因工作激励与社会效益获得改善。中立性对奥地利是必须的,意谓著这个国家不需担心军事花费和参与任何军事集团。相反地,奥地利试图在联合国框架下担任任何国际冲突的调停者。然而在1960年1月4日,外交部长布鲁诺·克莱斯基签署协议,奥地利加入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布鲁诺·克赖斯基时代

1966年4月议会选举,人民党拿下多数,社会党成为在野党。1967年1月30日,布鲁诺·克赖斯基当选领袖。1970年3月国民议会选举,社会党成为最大党,获得奥地利自由党的支持而组成少数派政府。1971年10月举行提前选举。此时的社会党在议会拿下绝对多数,展开13年的社民党执政时期,领导人克赖斯基也成为第二共和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

1974年7月,社会党候选人鲁道夫·基希施莱格当选总统。社会党主导的每周工时40小时完成立法。

成功的经济与中立地位而获得的国际高知名度,让克赖斯基与社民党在1979年5月拿下另一次胜利,得票率达51%。然而在1983年,该党未能维持绝对多数地位,克赖斯基下台而弗雷德·西诺瓦茨就任总理,并与自由党组成联合政府。西诺瓦茨在同年10月就任领袖。

西诺瓦茨试图依靠自由党中的自由派,但政治斗争和民族主义者约尔格·海德尔崛起使得这个执政联盟宣告失败。弗朗茨·弗朗尼茨基在1986年6月就任,终止执政联盟并要求重新选举。同年11月,社会党再度成为最大党并再次与人民党组成直政联盟。弗朗尼茨基在1988年5月被选为领袖。

与人民党的第二次大联合政府

社民党在维也纳的总部

与人民党的执政联盟持续直到2000年为止。1990年7月,布鲁诺·克赖斯基逝世。奥地利社会党见证了冷战结束与铁幕落下等不断变化的现实。同年10月,该党维持第一大党地位。1991年6月,该党将党名“奥地利社会党”(Sozialistische Partei Österreichs)更名为“奥地利社会民主党”(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Österreichs),将重心从社会主义转至重申其社会民主主义的承诺。

性别平等议题上,该党在1993年6月决议提出妇女保障名额,社民党须有40%的候选人为女性。

总理弗朗尼茨基试图修补奥地利因库尔特·瓦尔德海姆的争议背景所受损的国际形象。他是第一位在国会演讲中明确提到二战中有罪的奥地利总理,在当时这个话题依然是个禁忌。他采取数个措施与受害者和解,并在1993年在高度关注下前往以色列进行国事访问。社民党也决议让奥地利加入欧盟。1994年6月12日举行的全国公投,加入欧盟支持率超过66%。奥地利在1995年1月1日正式加入欧盟。

虽然社民党支持奥地利加入欧盟,该党在1994年10月的选举中表现不佳,但仍保住第一大党地位。1995年选举,该党维持住第一大党优势。1997年,在位超过十年的总理弗朗尼茨基下台,前财政部长维克多·克利马在1月宣誓就职。1997年4月,他当选领袖。

1998年10月,党大会决议修改党章,重申社会民主主义、自由、平等、正义和团结等基本价值。但社民党也承诺现代化,并愿意承担风险与迎接变革。一个新的、开放的党章获得通过。为了反映这次改革,该党也推出新党徽。

比例代表体制的困难

奥地利大联合政府的困难是旧有的比例代表体制(Proporz)的延续,基本上所有的政治职位以及公务员、工会和经济与国有企业职位都被两大党瓜分。这项制度在二战后运作顺利,也使奥地利奉行中立政策,但随著冷战结束与加入欧盟,人们的观点和意见产生强烈的变化。由两党瓜分的比例代表体制被视为是过时甚至是不民主的。因为两党一直在议会取得绝对多数(超过八成议席),没有有效的反对党存在。大联合政府的存在几十年,在任何西方议会民主制国家都是非常罕见的。

随著对于古老的体制感到失望的选民逐渐增加,由约尔格·海德尔领导的自由党顺应著这趋势赢得选民支持。自由党拥有右派的支持,但逐渐吸引厌恶大联合政府及比例代表体制的保守派人民党与传统社民党选民的注意。

1999年议会选举,虽然社民党失去选民支持,但仍是国会第一大党,但极右派的自由党以微小的差距击败人民党成为第二大党。虽然联邦总统托马斯·克莱斯蒂尔要求社民党组成联合政府,但未能获得其他政党支持。人民党在副总理与外交部长沃尔夫冈·许塞尔领导下,与自由党展开协商。2000年2月,许塞尔领导的右翼联合政府成立。这引发了国外严重的抗议,导致欧盟展开国际制裁、以色列撤离大使以抗议极右派自由党执政。这也是30年来社民党第一次成为在野党。

成为在野党:2000-2007年

2006选举的社民党海报:“这个国家需要新的公正”

1999年大选失败,使得党内许多人士感到愤慨与被背叛。新领袖阿尔弗雷德·古森鲍尔开始在政治上、组织上与财政上进行政党改造。2002年11月的提前选举,社民党败给人民党,失去第一大党宝座。社民党获得36.5%的得票率,拿下69席。在联邦议会则拥有23席。然而在州选举上,社民党再度获得选民支持,甚至成功打入人民党票仓。除了维也纳与布根兰等传统票仓,社民党意外的拿下施蒂利亚萨尔斯堡邦,成为该州的执政党。

社民党候选人海因茨·菲舍尔击败人民党籍候选人贝妮塔·费雷罗-瓦尔德纳(Benita Ferrero-Waldner)赢得2004年总统选举,因此形成总统与政府对立的局面。菲舍尔不断发表与政府官方立场对立的声明,如呼吁LGBT的平等及给予移民更好的待遇。

重掌政权:2007-2017年

2004年6月欧洲议会选举,社民党拿下33.5%的得票率,18席欧洲议员中获得9席。2006年议会选举,社民党以68席击败人民党的66席。在历经长期的执政协商后,古森鲍尔领导的社民党和人民党联合政府在2007年1月宣誓就职。

然而,由于奥地利的反移民及反欧盟的自由党势力上升,社民党及人民党的大联合政府执政联盟,在2008年及2013年的两次大选皆创下历来最低的得票率,两党合共仅维持议会多数,与过去差不多占全部议席完全不能相比。

面对过去

关于社会党人士在1938–1945纳粹统治时期,该党开放档案,并设置委员会调查其过去行为。对于被奥地利法西斯宣布非法并囚禁的社会党,许多党员做出欢迎德奥合并,以及部分党员加入纳粹的事实不能被否认。古森鲍尔发表宣言承诺并支持充分和公开的调查:“清楚的过去–未来的基础”(Klarheit in der Vergangenheit - Basis für die Zukunft)。2005年,完成并发表被称为“褐斑”(braune Flecken)的报告。报告叙述在德奥合并后社民党成员与领袖加入纳粹。其中一个例子是赢得许多赞扬并加入战后政府的社民党政治家海因里希·格罗斯(Heinrich Gross)。尽管这是事实,就是他曾在维也纳进行儿童人体试验安乐死病房担任纳粹医师。这些被推论为精神缺陷的儿童遭到杀害,多数是透过致命注射。格罗斯可能亲自参与了实验。奥地利司法系统保护他很长一段时间,这在过去战后时期是非常典型。他在社民党内长期得到广大的支持。

菲舍尔在与《旗帜报》(Der Standard)的访谈中改变了对过去的态度,强烈批评奥地利在纳粹统治时期的历史角色。他称将奥地利视为纳粹侵略第一个受害者的传统观点是错误的。流亡海外人士要求奥地利独立的1943年莫斯科宣言是有问题的,因为该宣言指出战争不是任何奥地利人发动或想要的。宣言没提到受害的奥地利犹太人也是事实,他们花了数十年接受政府的任何形式补偿与正义是非常令人遗憾和不可原谅的。他的声明遭到中间偏右的人民党/自由党联合政府批评-他们在赔偿受害者与承认所属成员在二战犯下罪行的脚步缓慢。

注释

  1. ^ 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Österreichs. ParlGov Database. Holger Döring and Philip Manow. [20 June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5 November 2016). 
  2. ^ Parties-and-elections.de. [2011-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01). 
  3. ^ (德文) http://www.spoe.at/bilder/d251/spoe_partei_programm.pdfPDF (458 KiB) Party platform, see articles I.(1) and III.7.(1): "strive for a society that overcomes class antagonisms", "only the advancement of political to economic, and therefore social, democracy establishes the precondition for the realization of our basic principles"
  4. ^ Gerassimos Moschonas, Gregory Elliot (translator). In the name of social democracy: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1945 to the present. London, United Kingdom; New York, United States: Verso, 2002. P64. Peter J. Katzenstein. Corporatism and change: Austria, Switzerland, and the politics of industry. Ithaca, United State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4 (first publication), 1987 (first printing). P74-75.
  5. ^ Winkler, Eduard. Wahlrechtsreformen und Wahlen in Triest 1905 - 1909: eine Analyse der politischen Partizipation in einer multinationalen Stadtregion der Habsburgermonarchi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üdosteuropäische Arbeiten, 105. München: Oldenbourg, 2000. pp. 84-85
  6. ^ Kowalski, Werner. Geschichte der sozialistischen arbeiter-internationale: 1923 - 19. Berlin: Dt. Verl. d. Wissenschaften, 1985. p. 312
  7. ^ Brook-Shepherd, G. The Austrians.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Ltd. London, 1995. ISBN 978-3-552-04876-8, page 366
  8. ^ Lehne, Inge; Lonnie Johnson. Vienna- The Past in the Present. Österreichischer Bundesverlag Gesellschaft. December 1985: 134. ISBN 3-215-05758-1. 
  9. ^ Brook-Shepherd, G., The Austrians, page 455
  10. ^ Brook-Shepherd, G., The Austrians, page 515

外部链接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