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牢
太牢为中国古代祭祀使用的牺牲——六牲[1]的最高规格,一般是指全牛一只,清代以后指牛肉、羊肉、猪肉。古时只有天子可以使用,主要用于祭天。
- 太指的是大。
- 牢之意是指在祭祀之前将牲畜圈养起来,有牢困的意思,[2]故“大牢”或“太牢”亦可为“牛”的代称。
定义
据《礼记》记载:周朝太牢最早只能是天子祭祀时使用,但春秋时期,因天子势弱,诸侯势强,一些诸侯也越制使用。
太牢一般是指一只活全牛,而少牢则是大夫祭祀所用,一般是指活全羊,而士绅只能使用馈食,也就是用一头活全猪。[3]
一般来说使用太牢的情况只有在天子祭祀上帝、配帝[4]、五帝、日月[5]时才能使用,可见其规格之高。[6][7]
《礼记》中对于祭祀用的器皿,亦根据祭祀者的身分给予详细的规定,不得越制,例如:周天子可以使用九鼎八簋九俎二十六豆,诸侯七鼎六簋七俎十六豆,大夫五鼎四簋五俎八或六豆,士三鼎二簋三俎,而一般百姓则严禁用鼎。[8]所以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时看到有的诸侯使用九鼎,有些大夫使用七鼎,便感叹说:“礼崩乐坏”。
变化
从西汉到明朝,太牢一般都是指一头活全牛[9],清代对祭品等级进行了进一步的划分,将太牢定为第三等规格,用牛、羊、猪三种肉来代表,无需全牲。清朝的祭祀分等为:犊,特,太牢,少牢[10]原来的太牢用犊代替,少牢用特代替。并定犊为一活牛,特为活羊、活猪各一。而在祭祀五帝时依然沿用《周礼》用犊祭祀,即活全牛。
意义
一般来说太牢都是以肉食为主,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11],作为一个社会的发展祭祀的作用尤为重大,其中更以祭天为重中之重。而将最珍贵的肉食献祭给上天,也体现了古代人民对鬼神的尊敬。[12]
参见
参考文献
- ^ 六牲之中的牲,从生从牛,含义是活物,《说文解字》曰:牛完全也。因此,牲,指的是活牛之类
- ^ 《本草纲目·兽一·牛》《周礼》谓之大牢。牢乃豢畜之室,牛牢大,羊牢小,故皆得牢名。
- ^ 《大戴礼记·第五十八·曾子天圆》诸侯之祭,牲牛,曰太牢;大夫之祭,牲羊,曰少牢;士之祭,牲特豕,曰馈食。
- ^ 配祭于天的大神,通常是宓羲、神农、轩辕、少昊、高辛、颛顼等
- ^ 《隋书·卷六志·第一·礼仪一》、《旧唐书·志第四·礼仪四》
- ^ 《隋书·卷六志·第一·礼仪一》——五帝既曰天神,理无三牲之祭。而《毛诗·我将》篇,云,祀文王于明堂,有“维羊维牛”之说。
- ^ 《管子·轻重戊篇》殷人之王,立帛牢,服牛马。又牛曰太牢,羊曰少牢。《礼·王制》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
- ^ 《礼记-王制》
- ^ 《周礼》《仪礼》《礼记》
- ^ 《清史稿·志五十七·礼一(吉礼一)》——牲牢四等:曰犊,曰特,曰太牢,曰少牢
- ^ 《周礼·天官冢宰第一》——凡朝觐、会同、宾客,以牢礼之法,掌其牢礼、委积、膳献、饮食、客赐之飧牵,与其陈数。
- ^ 《礼记·礼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