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公爵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公爵欧洲爵位的一种,来源可追溯至古罗马时期,对为罗马帝国效力,而非罗马血统的外族如日耳曼族军队的首领的称谓。在后来被引申为非王族血统,却拥有实权,对王国举足轻重的人。

“大公”头衔主要在西欧特别是在日耳曼国家的省级主权领地使用,因在德意志统一前,这一地区并未有一个强势的王室血统,各诸侯国王室在坚持自身的血统独立的同时,同意组成联盟,以选举决定由谁主掌执政;该类各联盟的领地通常被译为“大公国”(英文:Grand duchy),各王室首领则被称为选帝侯

视其实力,地位与执政王室的辅助成员相比并不确定。首先大公向国王称臣,必然低于国王(Kaiser、King等);有时高于有王室血统的王子亲王(Prince);一般高于公爵(Herzog,Fürst等)以下的所有爵位。

“大公爵”在汉语中经常省为“大公”,此译法已约定成俗。Prince一词时而被译作“大公”,时而被译作“亲王”、“王子”。同时在法语区,Prince又是领土主权等级最低的君主头衔,其等级要远远低于大公,只基本相当于伯爵;同样由于对Prince一词的翻译已经约定成俗,所以该类国家也往往同时被翻译为“大公国”或“亲王国”不等,见摩纳哥列支敦士登。此类因英文转译而来的“大公”和正式的“大公”在层级上是完全不同的,需要根据其原文才能了解该词的真正意义。

在不同欧洲语言中,“大公”这一单词分别为:

如获封者是女性则称为“女大公”(英语:Grand Duchess)。大公的领地被称作大公国

奥地利大公

奥地利公国的君主从14世纪中后期开始自称为Erzherzog(拉丁语:Archidux, 法语:Archiduc, 英文:Archduke),中文也同样译为大公,然而该头衔起初并未获得神圣罗马皇帝及其他诸侯的承认。

直至1453年,该头衔才得到同属哈布斯堡王朝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三世的正式承认,并从此成为哈布斯堡皇室子弟的专有头衔。

在阶级上,奥地利大公国独有的“大公”(Erzherzog),其贵族等级要高于其他大公国的“大公”(Großherzog)头衔,而这种特殊的“特级大公”头衔在历史上仅有奥地利大公国使用。

相关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