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海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5年9月25日) |
填海,又称海埔新生地、埋立地、干拓,指将原有的海域、湖区或河岸转变为陆地。对于山多平地少的沿海城市,填海是一个为市区发展制造平地的很有效的方法。不少沿海城市,例如东京、香港、澳门、新加坡、深圳及天津等等,均采用此法制造平地。有些机场,如日本关西国际机场更是整座百分之百填海而成,包括与陆地连接的连络道路。
填海类型
- 近岸填海:沿现有海岸线向水域范围延伸
- 连接岛屿:把天然岛屿以填海连接大陆
- 人工岛:在没有陆地连接的情况下填出一块全新土地
历史
荷兰
荷兰自13世纪起就开始大规模围海填海,如今两成的荷兰国土是人工填海造出。弗莱福兰省所有土地几乎都为填海区域,故有“上帝造海,荷人造陆”之称。
日本
日本的填海计划很早,石川润一郎[谁?]说:“日本早在11世纪就有了填海造地的历史记录,平安时代平清盛将军便开始在神户填海兴建人工码头。到了17世纪,江户幕府将军亦在东京湾进行了大规模的填海造地。”[1]二战后,因人口增加,土地需求急增等因素,大规模填海造地的情况更为普遍,1945至1975年,日本政府造地11.8万公顷,包括机场、港口以及部分新发展区(如御台场)等。填海造陆后的土地日语中称之为埋立地。
韩语称之为干拓(간척),仁川国际机场所在地原为两个岛,兴建机场填海后连成一个岛。
摩纳哥
1981年摩纳哥开始填海造陆,建设丰维埃耶新城,得地0.22平方公里,国土扩大了12%。
新加坡
新加坡1965年建国迄今,已经造地100多平方公里,樟宜国际机场、工业区裕廊岛、滨海湾等都是填海而建的。
香港
香港山多平地少,1842年香港开埠后,首次将兴建皇后大道上的沙石推进大海,以后香港便不断填海造地,一百多年来,填海面积已达67平方公里,占香港总面积超过百分之六[2]。
截至2019年9月,香港政府最近的大型填海工程为明日大屿愿景,亦是香港史上最昂贵的基建,估计造价至少6,240亿元,耗时至少13年。多个环保组织及巿民对此表示不满,并引发民主派等派别在香港立法会抗议。[3]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天津填海造陆工程是目前中国正在进行中的国内最大的填海造陆工程[4],总面积将达200余平方公里[5]。
澳门
澳门天然土地狭小,因此早在1863年便开始填海工程。直至2013年,澳门填海所得的土地面积已大大超过原有的天然土地,填海所得土地占全澳门土地面积近三分之二[6],而随着澳氹新填海区的落成,此一比数会进一步扩大。长期的填海使得澳门原本的天然海岸线几近消失,只剰路环的东部与南部有天然的海岸线。
台湾
日治时期,在今高雄市鼓山区哈玛星一带填海造陆,设立“打狗停车场”(今高雄港车站)作为纵贯铁道终点,后来发展成为高雄政经中心。台湾将填海造陆后的土地称之为海埔新生地或沿用日治时期之埋立地,而近年台湾的填海造陆,台湾最早的海埔新生地位于新竹市的新竹海埔新生地,1957年5月著手开发,1960年3月完成,实验区共88公顷[7]。最具代表性的是位于云林县麦寮乡,台塑集团的第六套轻油裂解厂,开发造地的面积约2,255公顷;1979年开发彰滨工业区总面积3,643公顷,为台湾目前最大之工业区与填海工程。
阿联酋
影响
好处
- 有效制造平地,以供市区发展。
- 美化海岸线,改善沿海景观。
- 减缓对土地的侵蚀,有利既有农地、陆地的维持、保护土地。
- 机场、工业区等被视为嫌恶设施的建设可利用填海方式兴建,以远离人口稠密区,避免用地取得困难且可降低噪音影响。
- 增加大片土地,并且发展新市镇。
坏处
- 破坏海洋生态,影响水中生物生活,不但生物不能生存,更大量出现了红潮的情况,生物多样性下降,栖息地减少。
- 过度填海会使海港收窄,令水流更急速,波浪波幅更大,影响船只航行。
- 对于直接把雨水排出大海的地区,填海令地下的雨水渠延长。而因为延长部份斜度的不足,所以整条雨水渠的排水力减低。在雨季时,就可能因为大雨而造成内城街道水浸的问题。
- 产生凸堤效应,让周边的海岸线往内缩。
- 影响自然景观。
- 污染物累积在变狭了的海港内,难以冲走,使港湾水质恶化。
- 水土流失,因为海域上增加波浪,令一些天然的沙及泥土冲走。
- 工程期间,发生空气、噪音污染。
文化
中国神话有“精卫填海”的故事[8]。陶渊明写过一首诗,诗中说:“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参见
参考文献
- ^ 尹鸿伟:《日本填海的历史教训》
- ^ 何佩然《地换山移:香港海港及土地发展一百六十年》
- ^ 绿色和平, 「守護大嶼」聯署, [2019-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2)
- ^ 郭晓涛. 天津将投资600亿建设我国最大填海造陆工程. 北方网. 2008-02-29 [2016-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1).
- ^ 天津填海造陆两百平方公里建海上工业新城.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相關知識 > 地理 > 統計數字. 澳门特别行政区地图绘制暨地籍局. [2015-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8).
- ^ 行政院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
- ^ 《山海经校注》:“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