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堂号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位于台湾屏东县内埔乡的一处祠堂,其中“彭城堂”指的是刘家、钱家及金家,此图是刘家。

堂号祠堂的名称或称号,主要用于区别姓氏宗族家族。来源主要有:地名(一般表示宗族的发源地)、典故(与本族祖先相关的故事或传说)、训词和祖先名等。堂号除在祠堂使用外,还会在宅院、族谱礼簿、灯笼、牌位、墓碑等处使用。[1]

堂号一览

“堂号”也叫“郡号”。郡是行政区域的建置,也是一个姓氏发祥的本源;后世深以源远流长,惧有所失,因此立“堂号”而为信。“堂号”究竟有多少,已难确知;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声称查考得到的共有八十二堂、二百六十七姓,各堂的代表姓氏及其居住地点如下:

  1. 济阳堂:丁、卞、江、柯、却、陶、庾、蔡。后汉设济阴国,晋改济阳郡,在山东定陶县地。
  2. 西河堂:卜、苟、林、卓、宰、靳。汉时的郡名,今内蒙古(绥远)鄂尔多斯地方,以及陕北、山西离石一带。
  3. 河南堂:于、山、方、毛、元、平、向、利、苟、邱、俞、陆、褚、廉、种。今河南阳县。
  4. 东鲁堂:孔。孔子生于鲁,地因人而名,故叫东鲁。
  5. 雁门堂:文、田、童、农。战国时为赵地,汉为郡,地当山西旧代州,宁武以北及朔平、大同一带。
  6. 陇西堂:牛、辛、李、时、彭、董。秦郡名,地当甘肃旧兰州、巩昌、秦州诸府。
  7. 天水堂:尹、皮、艾、狄、桂、姜、秦、庄、赵、严、上官。汉时郡名,在甘肃渭县境,即今伏羌地。
  8. 平阳堂:仇、汪、巫、来、常、凤、管、卫、欧、饶。三国魏郡名,在山西临汾县境。
  9. 吴兴堂:水、尤、沈、明、姚、施。三国吴郡名,今浙江省吴兴地。
  10. 太原堂:王、羊、祁、易、武、祝、宫、温、霍、阎、尉迟。太原、汾州二府及保德、平定、忻州各地。
  11. 高平堂:巴、范。汉时国名,今安徽省盱贻县境。
  12. 南阳堂:白、束、呼、姬、隆、叶、翟、韩、乐、邓。秦时郡名,泛指河南省南阳及湖北襄阳一带。
  13. 京兆堂:申、史、宋、别、冷、杜、车、宗、段、计、韦、晁、郜、浦、象、康、舒、雍、寿、酆、黎、皇甫。 汉三辅之一,地辖长安以东至华县一带。
  14. 渤海堂:甘、封、高、欧阳。汉郡名,地领河北省河间、沧县、安次各地,南至山东吴棣境。
  15. 汝南堂:左、言、汝、周、南、殷、商、梅、廖、袁、蓝。汉郡名,地辖河南旧汝宁、陈州二府及安徽颍州府。
  16. 武陵堂:冉、华、龙、龚、顾。汉时郡名,今湖南省常德县地。
  17. 上党堂:包、尚、连、鲍、樊。秦时郡名,在山西东南部,今长子县境。
  18. 陈留堂:伊、阮、虞、谢。汉时郡名,晋为国,今河南陈留县,后移至开封。
  19. 上谷堂:成、侯、冠、荣。秦郡名,地辖保定、易州、宣化、顺天诸府,均在河北省。
  20. 沛国堂:朱。汉时设郡,后汉改国,在安徽宿县境。
  21. 晋阳堂:匡、唐、景。秦汉时县名,今山西太原地。
  22. 新安堂:古。三国吴郡名,在浙江省淳安县。
  23. 武威堂:石、安、贾。汉武帝时郡名,即甘肃省武威县地。
  24. 乐安堂:任,孙。南朝宋郡名,隋废,在山东广饶县。
  25. 冯翊堂:吉、雷。汉时郡名,为左冯翊辖地,即陕西大荔县地。
  26. 中山堂:仲、汤、蔺。春秋时国名,属北狄鲜虞国地,今河北省正定县境。
  27. 西平堂:池。东汉郡,今甘肃西宁县。
  28. 安定堂:伍、胡、席、梁、程。汉时郡名,在甘肃旧平凉、固原、泾州境。
  29. 东海堂:有、茅、徐。汉时置郡,地当山东兖州东南,江苏邳县以东。
  30. 河东堂:吕、薛、裴、储、聂。秦时郡名,即山西西夏县地。
  31. 下邳堂:余、阙、叶。后汉时国名,即江苏邳县地。
  32. 延陵堂:吴。春秋时吴邑,季札受封延陵,今江苏武进县地。
  33. 庐江堂:何。汉时郡名,在安徽庐江县境。
  34. 北海堂:邢、郎。汉郡名,东汉改国,地领山东益都以东至掖县一带。
  35. 平陵堂:孟。春秋时齐邑,今山东历城县境。
  36. 彭城堂:金、刘、钱。汉郡名,今江苏铜山县地。
  37. 清河堂:房、傅、张。汉时郡名,地当河北清河、故城、枣强、南宫诸县及山东清平、恩县、冠县、高唐、临清、武城一带。
  38. 东平堂:花。汉国名,即山东省东平县。
  39. 博陵堂:邵。晋国名,后改郡,今河北省安平县境。
  40. 山阳堂:岳。汉郡名,故城在河南修武县,曹丕篡汉,废献帝为山阳公。
  41. 荥阳堂:昌、潘、郑。战国时韩地,今河南省荥阳、成皋一带。
  42. 临海堂:屈。三国吴,分会稽东部置临海,在浙江省,旧称台州。
  43. 范阳堂:邹、简、燕。范阳是古郡名,即今河北省涿县地。
  44. 齐郡堂:查、晏、覃、富、谭。汉时郡名,后改为国,今山东临淄地。
  45. 高阳堂:许、纪、耿。汉时县名,今河北省高阳县地。
  46. 敦煌堂:洪。汉时郡名,今甘肃西部敦煌县。
  47. 魏郡堂:柏。春秋时国名,在山西芮城县境。
  48. 扶风堂:马、班、禄、万、鲁。隋时置郡名,今陕西省扶风、凤翔一带。
  49. 千乘堂:倪。汉时郡名,在山东地城、益都一带。
  50. 会稽堂:夏。秦郡名,地当江苏东部、浙江西部,即今绍兴。
  51. 河内堂:苟、荀、司马。汉郡名,地当河南省黄河与太行山之间,今武陵、沁阳一带。
  52. 广陵堂:贡、盛。汉国名,后改郡,今江苏都县地。
  53. 薛郡堂:海。秦时郡名,地辖山东西南部、江苏东北部。
  54. 河间堂:凌、章、詹。汉国名,后魏改郡,在河北献县及河间一带。
  55. 南昌堂:涂。汉县名,在江西南昌地,洪州涂氏为豫章望族。
  56. 豫章堂:罗。汉郡名,在江西南昌县地。
  57. 颍川堂:陈、邬、赖、锺。秦郡名,地辖河南旧许州、陈州、汝宝、汝州诸府,盖指颍水流域。
  58. 护国堂:逢、边、戴、稽。春秋时陈焦邑,今安徽省亳县地。
  59. 余杭堂:隗。隋郡名,唐复为杭州,今浙江杭县。
  60. 汾阳堂:郭。汉地名,唐并入阳曲,在山西省,唐将郭子仪受封于此,因而名传。
  61. 琅琊堂:符、云、诸葛。秦郡名,地辖旧山东兖、音、沂、莱四府,后汉为国,在临沂县境。
  62. 广平堂:游、贺、谈。汉郡名,后改为国,今河北鸡泽县地。
  63. 江夏堂:费、黄。汉郡名,在湖北云梦境。
  64. 辽西堂:项。秦郡名,地辖永平、承德、朝阳、锦州、新民一带,在辽宁与河北间。
  65. 平原堂:东方。汉郡名,在山东旧武定、济南二府之西,及乐陵、长清一带,即平原县地。
  66. 顿丘堂:葛、司空。春秋卫邑,在河南省濬县。
  67. 弘农堂:杨。汉时郡名,在河南省灵宝县境。
  68. 百济堂:福。春秋时国名,在今朝鲜半岛。
  69. 内黄堂:骆。汉时县名,今河南省内黄县地。
  70. 江陵堂:熊。春秋时楚郢都,汉置县,宋改都,今湖北江陵地。
  71. 钜鹿堂:魏。秦郡名,晋为国,今河北钜鹿、宁晋一带。
  72. 兰陵堂:萧。晋时郡名,在山东峄县,南朝宋移昌卢,在滕县境。
  73. 解梁堂:关。春秋时晋邑,地领山西解县、临晋、虞乡诸地,后汉关羽,即解人也。
  74. 燕山堂:窦。辽时燕京,宋改燕山府,地领河北省北部及东北部。
  75. 武功堂:苏。汉郡名,在陕西郿县境,今设武功县。
  76. 始平堂:翁、冯、庞。晋郡名,三国魏改始平,在咸阳附近。
  77. 梁国堂:墨、桥。汉时梁国,后魏改郡,唐改宋州,在河南商丘县境。
  78. 济南堂:伏、宁。汉初置郡名,即今山东历城县境。
  79. 平昌堂:红、孟、管、离。三国魏置郡名,治安丘,在今山东安丘县地。
  80. 濮阳堂:爰。汉县名,后魏改郡,即古帝丘,在河北濮阳县及山东濮县一带。
  81. 著存堂:吕。福建省诏安县秀篆镇。
  82. 殷礼堂:宋。陕西西安市,陕西西河郡。


以上为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声称查考所得,另有其他姓氏堂号如下(姓氏为上述未见者):
中山堂:
平阳堂:
南阳堂:[2]
濮阳堂:[3]汲氏[4]
谯国堂:[5]

爱莲堂:
濂溪堂:
四书堂:

外部链接

参考

  1. ^ 苏州古民居堂号考 徐苏君[永久失效链接]
  2. ^ 滕姓郡望堂号. [2016-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30). 
  3. ^ 堂号:濮阳堂. [2016-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1). 
  4. ^ 汲氏-百姓家譜. [2016-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1). 
  5. ^ 姓氏堂号-曹. [2016-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