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乪
围乪(英语:Wai Kek),又名欧阳屋,是香港新界葵涌的一条已清拆的客家村落,原址位于现今葵兴光辉围北部。
地理
中葵涌是荃湾来往九龙的必经之路,路上有多条客家村落,包括围乪、圳边(傅屋)、油麻磡(曾屋)、昂磡(陈姓)、禾塘咀(邓屋)、梨木树等。[1][2][3][4]大帽山南麓有河水经葵涌流出垃圾湾,是为大坑,大坑在横龙仔一段河道曲折,位于河道和水田旁的围乪村因而得名。“乪”是广东方言用字,源自客家语,用以称呼弯曲的河流。[5]
历史
围乪村源自金山烂泥塘村(现今九龙水塘)欧阳氏。据围乪村一名年长村民在1960年代受访时指出,烂泥塘曾卷入1862年至1864年间荃湾、城门两乡械斗。事件令深居于山中的烂泥塘村民明白到他们与友村相距太远,不利治安。为避免再有类似事件发生,族人于19世纪末决定举家迁居葵涌低地,以逃避城门乡的侵扰。[6]
围乪村是一条新界原居民村落,村的规模较小,只有约10多间向南的青砖村屋和一座祠堂。该村隶属于荃湾乡事委员会,载于新界乡议局编著的《新界原有乡村名册》,在1905年批出的集体官契中围乪与炭厂村、横龙仔同为登记于下葵涌的名下。[7]
1920年,青山公路完工,葵涌一段青山公路穿过横龙仔各村,并刚好坐落于围乪村北面。1950年代,葵涌发展一日千里,围乪村周边陆续建成不同工厂,以食品厂和酱油厂占多数,葵涌大坑亦改道成一条大坑渠。
1952年,中葵涌各村在油麻磡合办葵涌公立学校。欧阳瑞祥是建校委员会常委之一。1970年,葵涌公立学校扩建,欧阳新友是扩建校舍委员会委员之一。[8][9]
1953年,政府开始与欧阳氏族人商讨搬村计划,以腾出土地作现代化城市发展。经过八年的磋商,荃湾理民府与欧阳氏于1962年达成换地协议,作价每呎8元将围乪村清拆,以每呎10元地价交换原村旁边的楼地。村民补回7,000多元差价后,获得4,500呎楼地,无须补地价。政府利用屋地换楼地的方式搬村曾用于大屋围和凤凰新村,但新楼地在原村旁边则属首次。[10]
取得换地协议后,欧阳氏与承建商合作建楼,村民可获新楼的40%业权。1962年,围乪村西面部份率先清拆,以腾出部份地皮兴建新楼。1963年,围乪村全部六户居民迁进新楼(青山公路葵涌段513-529号),新楼一列六幢,楼高五层,设有阁楼,村民拥有30层中的12层。欧阳氏将其中一幢新楼的顶楼辟作祠堂之用,外墙上刻有“欧阳家祠”四字(刻字已于2010年代中被除去)。新楼是葵涌区历史上第一幢分层式住宅,存在至今。
新楼入伙后,围乪村剩馀东面部份随即清拆,原址发展成友成楼。围乪村附近一带在1970年代初发展成光辉围。[11]
参见
参考来源
- ^ 葵涌大舉折屋 數村決定遷建. 华侨日报. 1963-08-04.
- ^ 葵涌各村遷建引起風水糾紛. 华侨日报. 1965-04-11.
- ^ 荃灣中葵涌積極建設 遷村問題解决. 华侨日报. 1965-11-16.
- ^ 行大運到上葵涌. 平帆的自制空间. 2017-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4) (英语).
- ^ 徐珂《清稗类钞·方言类》 - 广东语言文字之奇异 :“水之曲折为乪,音囊。”
- ^ James Hayes. A Village War.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1977: Vol. 17.
- ^ 新界原有鄉村名冊. 新界乡议局. 1991.
- ^ 廢校留下的歷史痕跡. 平帆的自制空间. 2017-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6) (英语).
- ^ 罗慧燕. 藍天樹下:新界鄉村學校. 三联书店. 2015.
- ^ 葵涌歐陽屋村經官民協議 全村矮屋拆遷改建新洋樓. 华侨日报. 1962-09-26.
- ^ 新界村屋改建洋樓先例 葵涌新住宅區首座新樓入伙. 华侨日报. 1963-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