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喇嘛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喇嘛教是对藏传佛教的一个不标准的民间称呼。喇嘛藏语བླ་མ威利转写bla-ma藏语拼音lama)一词原是对西藏藏传佛教僧侣或上师的尊称,如达赖喇嘛标准藏语ཏཱ་ལའི་བླ་མ་,藏语拼音:Dalai Lama)。不过,喇嘛教这个称呼在藏语中和学术界被广泛认为是一个轻蔑语或贬义词(即暗示这种宗教是喇嘛捏造,而非佛教)[1][2]中国或相关当局打算弃用这一词,“目前多采用藏传佛教代称喇嘛教”[3]

词语释义

喇嘛,音译自藏语bla-ma、lama,藏传佛教术语,意为上师上人,为梵文Guru的译名。为对佛教僧侣之尊称,长老、上座、高僧之称号。中文( 汉文)喇嘛教一词来源于“喇嘛”一词,西藏佛教是由显入密的大乘佛教,密教依止师尊第一,故被外人称为喇嘛教。有证据显示欧洲语言中“喇嘛教”(德语:Lamaismus;英语:lamaism)一词来源于汉文。[1]

历史上,“喇嘛教”一词被用来描绘:

历史源流

唐代以前未见西藏佛教于中国史籍。其地原有一种萨满信仰,藏人称为苯教(Bon)。到藏王松赞干布时,先与尼泊尔公主通婚,再娶唐之文成公主,两位公主始将佛法经像,随往西藏,藏地始闻佛教正法。西藏亦派人至印度学习梵文、求佛经,归而仿梵文而造藏字,并翻译佛经。当时佛教虽在藏王及藏后之提倡下,实际影响不大,所译宝云、宝箧等经,今亦无传。当赤松德赞(743年~797年)在位时,从印度请来持律比丘二十人,派藏族才俊子第,赴印度求法,佛教事业继起有人。西藏佛教于此时真正建立,由显入密。

元朝开始,藏传佛教随蒙古入侵者传入中原,汉人习惯上以喇嘛来泛称所有的藏传佛教僧侣,藏传佛教因此也被称为喇嘛教。中文之中“喇嘛教”一词现在可查的最早出现在明代张居正所撰北京番经厂碑文中。[3]清朝,汉人用于将藏传佛教从汉传佛教中区分出来。[1] 有观点认为,汉人用一个新教名来区分与汉传佛教相同,但是在中国藏蒙等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的佛教“并不确切”,因为相同的标准并没有用于称呼汉传佛教中不同的派别。[5] 这样的称呼就意味着他们的宗教不应当称作“佛教”,是喇嘛捏造。[1] 这个称呼还意味着藏传佛教与印度佛教的断裂。[2]

欧洲文献里,1822年在德国博物学家比德·西蒙·帕拉斯(Peter Simon Pallas)的报告中第一次出现“喇嘛教”一词[1]。书中提及“喇嘛的宗教”和“喇嘛教的信条”。1825年,雷姆萨(Jean Pierre Abeil Remusat)在他的《论喇嘛教的起源》中,使用了“喇嘛教的”术语。历史上一些包括黑格尔[1]乔玛[6]斯文·赫定[7]安德烈亚斯·格鲁施克[8]韩素音[9]在内的西方和西藏学者都曾经用过这个词。

注释

  1. ^ 1.0 1.1 1.2 1.3 1.4 1.5 Donald S. Lopez, Jr., p6
  2. ^ 2.0 2.1 Edward Conze
  3. ^ 3.0 3.1 高文德,卢勋,史金波,白滨等.《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 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 ISBN 978-7-5383-2805-9: 第2571页
  4. ^ Giuseppe Tucci, Walther Heissig: Die Religionen Tibets und der Mongolei. Kohlhammer, 1970. (darin: Die Religionen der Mongolei (Heissig), S. 296-427)
  5. ^ 周正国,高奉仁,常锐伦;梁焕国,丘岱安,姚今迈.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体音美卷)ISBN 978-7-80556-411-1:喇嘛教
  6. ^ Collected works of Alexander Csoma de Kőrös. Akadémiai Kiadó, 1984.
  7. ^ Sven Hedin: Transhimalaja. Entdeckungen und Abenteuer in Tibet. F. A. Brockhaus, 1923.
  8. ^ Andreas Gruschke: Mythen und Legenden der Tibeter. Von Kriegern, Mönchen, Dämonen und dem Ursprung der Welt. E. Diederichs, 1996.
  9. ^ Han Suyin: Lhasa, the Open City. A Journey to Tibet. Putnam, 1977.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