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寺 (青岛)
善导寺 | |
---|---|
基本信息 | |
位置 | 青岛市黄台路42号 |
坐标 | 36°04′37.2″N 120°19′53.3″E / 36.077000°N 120.331472°E |
宗教 | 日本佛教 |
宗派 | 净土宗 |
本尊 | 阿弥陀佛 |
山号 | 新终南山 |
建筑详情 | |
开山时间 | 1930年 |
废寺时间 | 1946年 |
地图 | |
善导寺为中国青岛市内一座曾经存在的日本佛教净土宗寺院,其原址位于今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黄台路42号,建于1930年。1947年曾改为忠烈祠,1956年改为幼儿园。现已不存。
历史
净土宗知恩院青岛别院开设于1927年[1],1930年在黄台路修建“新终南山善导寺”,同年9月[2](一说12月[3])建成,建筑师小山良树设计,木舟组承建[3]。该寺住持为本原义岳,1939年有250名檀家(供养寺院的固定信徒)[2]。由于日本佛教历来与政治关系紧密,日本佛教界也一度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支持者,通过“从军布教”、为日军及其傀儡政权武装举行“慰灵祭”等活动为日军侵华服务[1]。善导寺曾举行1939年12月10日“二阶堂部队阵亡将士慰灵祭”等仪式[2]。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日本侨民全部被遣返,善导寺地产物品经青岛市政府责令,于1946年初由汉传佛教湛山寺接收,改名为昭忠寺。1945年12月,青岛市政府曾计划将青岛神社改为忠烈祠,但因市民非议[4](一说因财政困难[5]),于1947年3月改为将善导寺勘定为忠烈祠址,并成立青岛市忠烈祠筹建委员会,改建耗资13930万元,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同年8月完工,9月3日抗战胜利日举行抗日英烈入祠典礼,入祠内政部颁布的烈士64人。1948年3月11日,内政部又函准173名烈士入祀忠烈祠。同年4月5日入祠青岛市籍烈士85名,并举行春祭、招待烈士遗族。1948年10月20日及1949年3月29日,青岛市政府两次为抗战烈士举行祭礼[5]。
1956年,此处改为海军青岛基地幼儿园[6],曾改名为北海舰队后勤部幼儿园[7],现名北部战区海军保障部幼儿园。原寺院已不存。
建筑
善导寺位于贮水山南麓、黄台路中段北侧,邻近小鲍岛日侨聚居区,黄台路两侧也多为日侨住宅。寺院由佛堂、附属楼房与雕像亭组成,规模仅次于西本愿寺。佛堂位于地块西北角的台基上,坐北朝南,为日本传统木结构建筑样式,屋顶高耸,外观较朴素。佛堂前方坡地整理成两段台地和三段楼梯,通过对称布局与地势凸显佛堂威严。雕像亭位于佛堂右前方,为六角攒尖顶亭,亭中设须弥座,座上为2米多高的善导大师像。附属楼房位于佛堂东侧,与佛堂相连,为僧人生活用房,有客厅、宿舍、澡塘等。[2][3]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 ^ 1.0 1.1 王向远. 《日本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学者文化人的侵华战争》. 北京: 昆仑出版社. 2015. ISBN 978-7-80239-210-6.
- ^ 2.0 2.1 2.2 2.3 李雪皎. 日本佛教在青岛的“海外开教” (硕士论文). 中国海洋大学. 2011.
- ^ 3.0 3.1 3.2 金山. 《青岛近代建筑 1922-1937》.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608-6665-9.
- ^ 青岛市市北区史志办 (编). 第三篇 城区建设与管理,第二章 城区建设. 《青岛市市北区志》. 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7 [2024-04-08]. ISBN 978-7-5034-9846-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08).
- ^ 5.0 5.1 青岛市史志办公室 (编). 第三篇 优待抚恤,第三章 烈士褒扬. 《青岛市志·民政志》.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 [2024-04-08]. ISBN 7-5000-5759-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9).
- ^ 青岛市市北区史志办 (编). 第十四篇 教育,第二章 基础教育. 《青岛市市北区志》. 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7 [2024-04-08]. ISBN 978-7-5034-9846-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08).
- ^ 市北区教育局. 2017-2018学年度市北区2-3岁婴幼儿社区公益早教招生工作方案. 青报网. 2017-05-15 [2022-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