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叱罗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叱罗协(500年—574年11月16日),本名,字庆和代郡太平县(今山西省大同市)人[1],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官员。

生平

叱罗协本名邕,与周武帝同名,后来改名。叱罗协年少时出身贫贱,曾当过州中的小吏,以恭敬谨慎而闻名,虚龄十九岁时,叱罗协为恒州刺史杨钧提拔,担任从事。北魏末年,六镇之乱,叱罗协客居冀州。冀州被葛荣包围时,冀州刺史元孚任命叱罗协为统军,将守城之事委托给他。不久冀州城被攻破,叱罗协被葛荣叛军俘虏。葛荣战败后,叱罗协侍奉汾州刺史尔朱兆,很受尔朱兆的信任厚待,因此补任官录事参军。尔朱兆出任天柱大将军时,叱罗协转任天柱大将军司马,出任赵郡太守[1]。尔朱兆与高欢初战失利,退回上党,命令叱罗协出任上郡、上党、建州、怀州、乌苏镇大行台[1],在建州督办军粮。后来尔朱兆派叱罗协到洛阳,与尔朱兆的叔叔们商议讨伐高欢。后来尔朱兆等人被高欢击败,回到并州,尔朱兆又命令叱罗协出任北肆州刺史[1]。尔朱兆死后,叱罗协侍奉窦泰,窦泰对他十分礼遇。窦泰任御史中尉,任命叱罗协为治书侍御史天平三年( 537年 )十二月,窦泰率军向潼关进发,叱罗协任监军。窦泰兵败自杀,叱罗协也被西魏军俘虏。宇文泰因为叱罗协在潼关很久,任命叱罗协出任大丞相府东阁祭酒抚军将军银青光禄大夫,叱罗协又转任录事参军、升任丞相府主簿、加通直散骑常侍、代理大行台郎中,封莎泉县开国伯[1][2][3]

叱罗协曾在两京任职,熟悉典章制度,又能刻苦自励,宇文泰很倚重他。然而因为叱罗协的家属还在关东,宇文泰怀疑他有留恋本土的意愿。大统四年(538年),宇文泰在河桥之战失利,叱罗协随军撤回关中,宇文泰才知道叱罗协没有二心,改封叱罗协为冠军县开国公[1],叱罗协转任相府属从事中郎。大统九年(543年),叱罗协担任直阁将军、恒州大中正,加都督。大统十五年(549年),叱罗协出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都督散骑常侍[1][4][3]。同年,兴州叛乱的氐族再度进犯南岐州,叱罗协派遣使者告急,南秦州刺史赵昶率领士兵前往救援,大败氐族[5][6]

大统十七年(551年),宇文泰打算征服汉中,命令叱罗协代理南岐州刺史,并节度东益州军事。西魏废帝元年(552年),叱罗协正式出任南岐州刺史。当时东益州刺史杨辟邪占据东益州反叛,有两万人马,而叱罗协只有不足三千兵马[1]。西魏废帝二年(553年),叱罗协率领本部军队前往讨伐,进军至涪水。当时有一千氐族贼人阻断道路,破坏桥梁。叱罗协派仪同仇买等人前往讨伐攻击,贼人让开道路,叱罗协才率军缓缓推进。又有一千氐族贼人拦截攻击叱罗协,叱罗协于是率领四百人守住山谷峡路,与贼人用短兵刃接战,叱罗协也亲手斩杀三人,贼人于是畏缩后退。杨辟邪弃城逃走,叱罗协追上将其斩首,氐人全都投降,叱罗协因功加开府,仍为大将军尉迟迥的长史,率领军队讨伐巴蜀。魏军进入剑阁以后,尉迟迥命令叱罗协代理潼州刺史[7]

当时五城郡的氐人酋长赵雄杰等人煽动新州、潼州、始州三州的百姓反叛,聚集两万多人,在潼州南面三里,隔着涪水,占据槐林山,设置军营抗拒魏军。梓潼郡百姓邓朏、王令公等人招集一万多乡民,又在潼州东面十里的涪水北岸设置军营,响应赵雄杰,共同进逼潼州城。潼州城中粮食匮乏,军人缺少食物。叱罗协安抚内外,军民都无异心。叱罗协派仪同伊娄穆[8][9]、大都督司马裔等人率领步兵和骑兵一千人,乘夜渡过涪水袭击赵雄杰,一战将其击败。王令公因为赵雄杰兵败,也丢弃军营逃回梓潼郡。王令公又与邓朏等率一万多人,在梓潼郡东南隔水设置军营,切断驿道。叱罗协派仪同杨长乐与司马裔等人率军讨伐,又派大都督裴孟尝率领一百骑兵作为后续部队,以壮大声势。裴孟尝到达梓潼后,恰遇水涨无法立即渡河。王令公、邓朏见裴孟尝骑兵少,就率领三千多人将裴孟尝的部队包围数重。裴孟尝见敌众我寡,就各自放弃战马与叛军短兵接战。从辰时打到午时,在战阵中斩杀王令公和邓朏等人。贼人失去首领,于是退散,但王令公的党羽仍然据守着原来的栅军营。裴孟尝这才渡河与杨长乐会合,接着率军进攻贼人军营,经过三天,贼人请求投降。此后又发生了数次叛乱,每次都被叱罗协派兵讨伐平定[10][11]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泰征召叱罗协入朝,谈论治理蜀中之事,因此赐叱罗协姓宇文氏[3],增加食邑总计一千五百户。晋公宇文护杀死孙恒、李植以后,想培植司会柳庆、司宪令狐整等人作为心腹,柳庆、令孤整都推辞自己难当重任,共同推荐叱罗协,宇文护于是在北周元年(557年)征召叱罗协入朝。叱罗协到后,宇文护让他和自己住在一起,对他寄托厚望。叱罗协非常愉快地尽心逢迎宇文护,发誓为宇文护效命。宇文护非常高兴,恨得到叱罗协太晚,随即任命他为军司马,将军事委托给他。不久叱罗协转任御正中大夫,又担任宇文护的长史,食邑增加一千户。叱罗协经常在宇文护身边,就政事陈述意见,大多都被采纳。周明帝知道叱罗协才识平庸浅薄,每次都折辱他,多次对他说:“你知道什么!”只是由于他是宇文护的亲信,难以立即废黜,周明帝只好每次都容忍了。周明帝去世后,宇文护任命叱罗协出任司会中大夫、中外府长史。叱罗协身材瘦小,气量狭窄而性情急躁,得志之后自视甚高。朝廷官员中有来请教政事的,叱罗协总是说:“你不懂,我来教你。”而他所说的话,又大多违背情理,当时的人没有不耻笑他的[12][13]

保定二年(562年),朝廷追论平定巴蜀的功劳,另外封叱罗协的儿子叱罗金刚为显武县开国侯,食邑一千二百户[1],又将蜀中食邑一千户,收其租赋的一半给叱罗协。宇文护因为叱罗协对自己竭尽忠诚,常常提携奖励他,叱罗协考核连获上中等,赏赐给他粟帛。叱罗协升任少保,转任少傅,进位大将军,封南阳郡公,兼任营作副监。宫殿落成以后,叱罗协因被封为洛邑县公,爵位转授一个儿子。叱罗协受到宇文护重用,希望与皇室联姻,于是在天和元年(566年)请求恢复旧姓叱罗氏。宇文护代他奏请,周武帝同意。叱罗协的儿子叱罗金刚娶谯王宇文俭之女。天和六年四月庚子(571年6月1日),叱罗协升任柱国[14][15],仍为中外府长史、司会中大夫,总六府,宇文护觉得叱罗协年老,允许他退休。叱罗协贪图荣禄,不肯告退。建德元年(572年),宇文护被诛杀,叱罗协被免官除去名籍[16][13][17][18]

建德三年(574年),周武帝因叱罗协是老臣,任命叱罗协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屯田总监[1],周武帝常常与他谈论往事。建德三年十月十七日(574年11月16日),叱罗协在私人住宅中去世,虚岁七十五,建德四年三月五日(575年4月1日)葬于中原乡。周武帝诏令赠予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大都督、淅洛丰三州诸军事、三州刺史、荆州南阳郡开国公,食邑一千户,谥号。儿子叱罗金刚继承了爵位[19][13]

家庭

祖父

  • 叱罗兴,北魏西部护军[1]

父亲

  • 叱罗珍业,北魏代郡太守、梁州刺史、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1]

子女

参考资料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罗新,叶炜著. 《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 (修订版)》. 北京市: 中华书局. 2016.5: 256–259. ISBN 978-7-101-11639-7 (中文(中国大陆)). 
  2. ^ 《周书·卷十一·列传第三》:叱罗协,本名与高祖讳同,后改焉。少寒微,尝为州小吏,以恭谨见知。恒州刺史杨钧擢为从事。及魏末,六镇搔扰,客于冀州。冀州为葛荣所围,刺史以协为统军,委以守御。俄而城陷,协没于荣。荣败,事汾州刺史尔朱兆,颇被亲遇,补录事参军。兆为天柱大将军,转司马。兆与齐神武初战不利,还上党,令协在建州督军粮。后使协至洛阳,与其诸叔计事,谋讨齐神武。兆等军败,还并州,令协治肆州刺史。兆死,遂事窦泰。泰甚礼之。泰为御史中尉,以协为治书侍御史。泰向潼关,协为监军。泰死,协亦见获。太祖以其在关岁久,授大丞相府东阁祭酒、抚军将军、银青光禄大夫,转录事参军,迁主簿,加通直散骑常侍,摄大行台郎中,累迁相府属从事中郎。
  3. ^ 3.0 3.1 3.2 《北史·卷五十七·列传第四十五》:叱罗协,代郡人,本名与武帝讳同,后改焉。少寒微,尝为州小吏,以恭谨见知。窦泰为御史中尉,以协为书侍御史。泰向潼关,协为监军。泰死,协见获。文帝授大丞相东阁祭酒,累迁相府属、从事中郎。协历事二京,详练故事,又深自克励,文帝颇委任之。然犹以家属在东,疑其恋本。及河桥战败,协随军还。文帝知协不贰,封冠军县男,进爵为侯。后为大将军尉迟迥长史,率兵伐蜀,行潼州事。魏恭帝三年,文帝征协入朝,论蜀中事,乃赐姓宇文氏。
  4. ^ 《周书·卷十一·列传第三》:协历仕二京,详练故事。又深自克励,太祖颇委任之。然犹以其家属在东,疑其有恋本之望。及河桥战不利,协随军而还。太祖知协不贰,封冠军县男,邑二百户。寻加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九年,除直阁将军、恒州大中正,加都督,进爵为伯,增邑八百户。寻迁大都督、仪同三司。
  5. ^ 《周书·卷四十九·列传第四十一》:兴州叛氐复侵逼南岐州,刺史叱罗协遣使告急,昶率兵赴救,又大破之。
  6. ^ 《北史·卷九十六·列传第八十四》:兴州叛氐复侵逼南岐州,刺史叱罗协遣使告急,昶赴救,又大破之。
  7. ^ 《周书·卷十一·列传第三》:初,太祖欲经略汉中,令协行南岐州刺史,并节度东益州戎马事。魏废帝元年,即授南岐州刺史。时东益州刺史杨辟邪据州反。二年,协率所部兵讨之,军次涪水。会有氐贼一千人断道破桥。协遣仪同仇买等行前击之,贼开路,协乃领所部渐进。又有氐贼一千人邀协,协乃将兵四百人守硖道,与贼短兵接战,贼乃退避。辟邪弃城走,协追斩之,群氐皆伏。以功授开府。仍为大将军尉迟迥长史,率兵伐蜀。既入剑阁,迥令协行潼州事。
  8. ^ 《周书·卷十一·列传第三·二五》:仪同伊娄训 张森楷云:“案伊娄穆传(卷二九)载有同协破赵雄杰事,则非必有二人,盖是‘训’字刻误。”按张以为伊娄训即伊娄穆是对的,但或是初名与二名之歧,不一定是误刻。
  9. ^ 《周书·卷二十九·列传第二十一》:魏废帝二年,穆使于蜀。属伍城郡人赵雄杰与梓潼郡人王令公、邓朏等构逆,众三万余,阻涪水立栅,进逼潼州。穆遂与刺史叱罗协率兵破之。
  10. ^ 《周书·卷十一·列传第三》:时有五城郡氐酋赵雄杰等扇动新、潼、始三州民反叛,聚结二万余人,在州南三里,隔涪水,据槐林山,置栅拒守。梓潼郡民邓朏、王令公等招诱乡邑万余人,复在州东十里,涪水北,置栅以应之。同逼州城。城中粮少,军人乏食。协抚安内外,咸无异心。遣仪同伊娄训、大都督司马裔等将步骑千余人,夜渡涪水击雄杰,一战破之。令公以雄杰败,亦弃栅走还本郡。复与邓朏等更率万余人,于郡东南隔水置栅,断绝驿路。协遣仪同杨长乐,与司马裔等率师讨之;复遣大都督裴孟尝领百骑继进,为其声势。孟尝既至梓潼,值水涨不得即渡。而王令公、邓朏见孟尝骑少,乃将三千余人围之数重。孟尝以众寡不敌,各弃马短兵接战。从辰至午,于阵斩令公及朏等。贼徒既失渠帅,遂即散走。其徒党仍据旧栅。而孟尝方得渡水与长乐合,即勒兵攻栅。经三日,贼乃请降。此后数有反叛,协辄遣兵讨平之。
  11. ^ 《周书·卷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八》:二年,转镇宋熙郡。寻率所部兵从尉迟迥伐蜀,与叱罗协破叛兵赵雄杰于槐林,平邓朏于梓潼。
  12. ^ 《周书·卷十一·列传第三》:魏恭帝三年,太祖征协入朝,论蜀中事,乃赐姓宇文氏,增邑通前一千五百户。晋公护既杀孙恒、李植等,欲委腹心于司会柳庆、司宪令狐整等。庆、整并辞不堪,俱荐协。语在庆、整传。护遂征协入朝。既至,护引与同宿,深寄托之。协欣然承奉,誓以躯命自效。护大悦,以为得协之晚。即授军司马,委以兵事。寻转治御正,又授护府长史,进爵为公,增邑一千户。常在护侧,陈说时事,多被纳用。世宗知其材识庸浅,每折之。数谓之曰:“汝何知也!”犹以护所亲任,难即屏黜,每含容之。及世宗崩,便授协司会中大夫、中外府长史。协形貌瘦小,举措偏急。既以得志,每自矜高。朝士有来请事者,辄云“汝不解,吾今教汝”,及其所言,多乖事衷。当时莫不笑之。
  13. ^ 13.0 13.1 13.2 《北史·卷五十七·列传第四十五》:晋公护既杀孙恒、李植等,欲委腹心于司会柳庆、司宪令狐整等,二人并辞,俱荐协。护遂征协入朝,引与同宿,深寄托之。协誓以躯命自效,护大悦,以为得协之晚。稍迁护府长史,进爵为公,常在护侧。明帝知其材识庸浅,每按抑之,数谓曰:“汝何知也!”犹以护所亲任,每含容之。及明帝崩,便授协司会中大夫、中外府长史。协形貌瘦小,举措褊急,既以得志,每自矜高;及其所言,多乖事衷,当时莫不笑之。护以其忠己,每提奖之。协既受护重委,冀得婚连帝室,乃求复旧姓叱罗氏,许之。又进位柱国。护以协年老,许其致仕,而协贪荣,未肯告退。及护诛,除名。建德三年,以协宿齿,授仪同三司、赐爵南阳郡公。卒,子金刚嗣。
  14. ^ 《周书·卷五·帝纪第五》:庚子,以大将军、荥阳公司马消难为柱国。陈国公纯、雁门公田弘率师取齐宜阳等九城。以大将军武安公侯莫陈琼、太安公阎庆、神武公窦毅、南阳公叱罗协、平高公侯伏侯龙恩并为柱国。
  15. ^ 《北史·卷十·周本纪下第十》:庚子,以大将军司马消难、侯莫陈琼、大安公阎庆、神武公窦毅、南阳公叱罗协、平高公侯伏侯龙恩并为柱国。
  16. ^ 《周书·卷十一·列传第三》:保定二年,追论平蜀功,别封一子县侯。又于蜀中食邑一千户,入其租赋之半。晋公护以协竭忠于己,每提奖之,频考上中,赏以粟帛。迁少保,转少傅,进位大将军,爵南阳郡公,兼营作副监。宫室既成,以功赐爵洛邑县公,回授一子。协既受护重委,冀得婚连帝室,乃求复旧姓叱罗氏。护为奏请,高祖许之。又进位柱国。护以协年老,许其致仕,而协贪荣,未肯告退。护诛,协除名。
  17. ^ 《周书·卷十一·列传第三》:护长史代郡叱罗协、司录弘农冯迁及所亲任者,皆除名。
  18.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一》:护长史代郡叱罗协、司录弘农冯迁及所新任者,皆除名。
  19. ^ 《周书·卷十一·列传第三》:建德三年,高祖以协宿齿,授仪同三司,赐爵南阳郡公,时与论说旧事。是岁卒,年七十六。子金嗣。
  20. ^ 《文苑英华·卷九百六十三·妇人一·周大都督阳林伯长孙夫人罗氏墓志铭》:夫人讳某,恒州代郡太平县人。祖某。父协,周大将军、南阳郡公。夫人资于事亲,躬奉训诫,教于宗室,足闻《诗》、《礼》。及乎言归,肃恭如事,𬞟藻维敬,纮𫄧是勤,内位克谐,中闺以睦。年龄不竞,霜露先侵更延无寿(疑)之杯。遂阙长生之枕,以周天和四年二月八日薨于长安之洪固乡,时年二十有三。其年某月日葬于万年县之寿里。山非宋国,翻为节女之陵;地异荆台,遂有贤妃之墓。铭曰:毕狼建国,灵武开都。地接天柱,山临宝符。人资义烈,世袭雄图。葛覃维萋,棠棣早盛。既安淑德,爰从配命。四教弘宣,三星克正。霜凋桂苑,风落芝田。三从阙性,五福伤年。归安永绝,言告长捐。凄切郊野,纡回隰原。风惨云愁,松悲露泣。朗月空嗟,伤神何及。
  21. ^ 刘文 编著. 《陕西新见隋朝墓志》. 西安市: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三秦出版社. 2018-1: 12–14. ISBN 9787551817059 (中文(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