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一号
南海一号(又作南海I号)是一艘中国南宋初期(约1160年代)运送瓷器的商船,于广东江门市台山至阳江市海陵岛一带外海失事沉没。它于1987年最初被发现,但因技术及资金问题而延迟研究,由于其上装载有八万馀件[1] 保存完好的宋代瓷器、生活用具等文物而极具价值,后至2007年该沉船被整体打捞出水,出土了包括瓷器、铜铁器、金银器、漆木器等大量文物[2]。现藏于阳江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南海一号沉没于水下仅23米深处,船身覆盖了近2米的淤泥,船长30.4米,宽9.8米,高3.5米(不包括桅杆),发现时,甲板已经腐烂,而船身其他部分尚保存完好,全木质结构(马尾松木,杉木),其是迄今发现最大的宋代船只沉船。
南海一号的处置始末
1987年4月17日,中国政府指派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海洋探测公司签订《关于合作打捞两艘沉船所载货物的协议》[3] ,开始联合在广东阳江海域找寻荷兰东印度公司沉船莱茵堡号(Rijnsburg);至1987年6月,此合约正式签订,双方对于沉船的探索也正式开始。广东救捞局的工作船“穗救201”进入川山群岛(即大广海湾经济区外海)开始进行沉船的探索,但在探索“莱茵堡号”的同时,却发现了另外一艘文化性质以及历史价值更为重要的沉船——南海一号。当时南海一号被泥沙及鱼网覆盖,潜水员难以在水下采集标本,因而利用船上的“抓斗”来进行试探性的文物采集。[4]在出水的文物中,发现了镀金腰带、水银钉、瓷器盖、瓷瓶、瓷盘、瓷盖等,且这些陶器具有鲜明的中国文物特点,并非原先欲探之沉船莱茵堡号的货物,因而立即停止此次打捞,南海一号的首次发掘便于此时结束。
1989年8月,经过严谨的调查,中国历史博物馆与日本的考古学研究所联合成立中国南海沉船调查学术委员会,由两国专家进行进一步的定位。此次的调查中虽然确定了精确的地理座标,但海中能见度过低;受限于当时的技术以及资金的不足,此次探察行动并未得到良好的成效便被搁置。[5] 于下次探察进行前,为保护南海一号不受破坏以及避免文物的偷盗,解放军方面甚至谎称水底有炸弹以防止渔民捕鱼及人员的靠近。
1999年,进行水下调查的潜水员张松经常至香港购买相关的潜水配备,张松便向店家老板陈来发介绍了南海一号的存在。而在张松不断劝说之下,陈来发透过自身的动员于香港成立了“中国水下考古探索与研究协会”,并且提供经费来支援南海一号的探查。自此,对南海一号的调查又再次展开;2001年确定了位置与先前的调查一致,而后于2002年的3月开始了对南海一号的试掘,虽然于此试的调查中发现许多文物,但是“该如何保存”此问题随之而生。于随后的四年中,有了对南海一号“整体打捞”的声音,因而对如何打捞、打捞后存放于何处等问题有相当多的讨论。最后决定建设“广东海上丝路博物馆”来进行出水后南海一号的保存。南海一号于2007年开始进行整体的打捞,耗费近二十年的打捞行动终于动工,而广东省政府也耗资两亿人民币兴建亚洲唯一大型水底考古博物馆,用来展示随著南海一号挖掘出来的古文物。[6]
打捞计划
南海一号的打捞计划启动于2007年5月8日,按照预计,于2007年12月中旬进行整体打捞,南海一号将装进特制的钢箱体(沉箱),由起重船华天龙号将连同船体共重4000馀吨的钢制沉箱整体打捞,随后平移到专门修建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特制水晶宫中。由于人造的环境与沉船原处的环境有不小差异,沉船是否能适应新环境引发了各界的争论。[7],一种观点认为,现有技术能够保护沉船,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沉船在25米以下的充满盐分和微生物的水域共存的800多年,突然换成人造环境,会加快沉船的破损。后来由于天气原因和先期水下调查的失误,导致沉井迟迟不能就位,将打捞期限延长。[8]
由于各方面原因,沉井起吊工作安排到2007年12月21日。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12月21日上午9:10华天龙打捞作业船提前起吊,10:55南海一号首次出水,沉箱露出海面大约1米;为把沉箱投放到“重任1601号”的底托架上,上午11时南海一号再次投回海下2米,中午13:00当“华天龙”号驶到“重任1601号”旁,南海一号再次出水,1:40完成作业;[9]由于当时只有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南方日报的记者在场,另有七十多家中外媒体的上百名记者被放鸽子,又于12月22日上午10时举行南海一号出水仪式,11:30沉箱整体浮出水面,南海一号正式出水。[10]
出水文物
考古学者发现从南海一号挖掘出保存完好的瓷器有许多都源自宋代最顶级的瓷窑,还有许多受到西方、阿拉伯文化影响的瓷器。透过分析这些瓷器的来源可以看见当时宋人与外商交易的情况,也许便能据此推测宋代瓷窑为了外销而专门对瓷器的风格进行调整。瓷器也是南海一号目前所挖掘出的文物中最多样与重要的种类。除了瓷器外,铜铁打造的生活器物也非常受欢迎,可以出口到国外。在南海一号上可以看见大量的铁锅与铁钉,刚好吻合广东在宋代中国钢铁行业中的地位。除了铁器的成品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不少铜制半成品,有可能是准备运往海外进行加工。我们想或许可以从这一点去假定中国在当时贸易网路上的产业链层级位居上游,也可能有较高的人工费用与技术。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另一个重点是交易的货币,透过南海一号上发现的铜钱,可以概约推论中国的铜币是当时区域贸易的主要货币。
依照浙江日报于2016年4月8日的报导中,总计1980年代至2016年间的全部水下考古发掘文物共有14000馀件、标本2575件、凝结物55顿。而瓷器占所有文物中的最大多数,有13000馀件,如瓷壶、瓷瓶、瓷盘、瓷碗以及其他青白瓷器等。种类繁多,且制作工法以及细致度皆十分地高,可见南海一号便是典型的宋代商船,且是航运于国际间的贸易船只。另外还有金器151件(套)、银器124件(套)、铜器170件、铅锡器53件、铁器11件、竹器13件、木器46件、漆器28件、石器25件、铜钱约17000枚,以及大量动植物标本和船木等[11]。
谜团
围绕南海一号,主要有以下谜团,[12][13] 其一是沉船之谜,有人考察国外一些沉船事件后,怀疑南海一号是否也是因为超载而沉没。其二是出发地之谜,历史学家根据出水的瓷器主要产自景德镇、浙江以及福建,认为船并不是从广州出发,而是更北的福建泉州地区。其三是船所携带的历史信息之谜,南海一号的考古,很可能找回一段失落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14] 其四是船沉没的确切时间,因为船上发现了来自不同时期的钱币,时间跨越北宋末期和南宋初期。竟然还有汉初的钱币。第五是沉船不腐的秘密,虽然不清楚沉没的具体时间,专家还是大致推断船沉没于距今860年前,一艘木质的货船在水下浸泡800多年而不腐烂。对于此,猜测可能是由于船体上的淤泥提供了隔绝氧气的环境所致。
发掘进度
船舯部两侧船舷经过清理,船艏部位于沉箱南侧(大海方向),已经显示出中国古船特有的多重鱼鳞搭接的结构,艏部上翘起弧,基本保留至水线甲板,推测船体保留的垂线高度(型深)具有一定的尺度;已发现揭露的最大船宽约9.55米,船长21.58米(残长),已发现的船体隔舱板12道,各舱的跨度在1.2—1.8米之间,船载货物品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除舱内货物外,部分货物应是甲板货。在器物品种上除瓷器外,金属制品、钱币、漆器等都具有相当的数量;沉船的艉部收到严重破坏(1987年打捞),外露的凝结物及瓷器碎片均是当时抓斗破坏后推入海中的遗存;历年来渔民生产作业中的拖网反复拖挂,也造成网具和遗址形成叠压,对水下文物具有相当的破坏性;遗址存有大量凝结物分布,上在船体外侧均有散落的船货存在。[15]
争议
发掘或整体打捞之争
依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订定的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 最好的保存方式就是就地保存。然而,南海一号上面具有珍宝的消息已经传开,存于水下难以避免他人的觊觎。同时也难以清楚地厘清中国船只与海上丝路的关系。调查对曾经考虑过的方法曾有“分段拆解挖掘”、“逐件采取”、“围堰”等提案,经过多方争论,最后采用整体打捞离水保存至水晶宫中的“创举”。而之所以会采取就地整体打捞的方案之因不仅在于此法能够尽量将沉船于海中的环境尽可能复制,同时也由是广东地方学来的方法;其于节庆结束后,便把龙舟涂满泥浆再放入水中,明年端午时再直接取出。而南海一号整体取出之法也是基于先前的科学经验。
整体打捞可能的负面因素与文化资产价值
尽管目前南海一号的状态在放置于博物馆后依然保存尚好,但这种方式却曾引来其他专家的批评,包括如何保存沉船在取出时如何避免破坏、南海一号在压力变化时如何保持、水体中微生物、温度、盐度的改变对船体造成的影响,以及采用人工方式长期保存的巨大成本等皆成为专家学者对此提出批评的原因,[16] 且无人能够承担日后沉船若因保存失当而毁坏的责任。再者,南海一号经过媒体大肆炒作,在尚未厘清学术价值前,其文化观光价值便被吹捧抬升。考古学术价值与观光文化价值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可能让考古学术的成果因为非专业因素被过高或过低的评价。
画廊
参见
参考资料
- ^ 有各种计数,如6万、10万
- ^ “南海一号”出土文物在港展出. 新华网. 2024-08-20 [2024-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23).
- ^ 李岩、陈以琴,《南海I号浮沉记——继往开来的航程》,北京:文物出版社,页4。
- ^ 李岩、陈以琴,《南海I号浮沉记——继往开来的航程》,北京:文物出版社,页8。
- ^ 李岩、陈以琴,《南海I号浮沉记——继往开来的航程》,北京:文物出版社,页18。
- ^ 广东海上丝路博物馆开幕 南海一号重现水晶宫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苹果日报 最后造访:2016-6-13。
- ^ 打捞之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人民网 2007年5月8日
- ^ 南海一号打捞推迟缘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搜狐 2007年6月22日
- ^ 南海一号提前出水 “首航”400米 上午两次露出海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华网 2007年12月21日
- ^ 南海一号整体打捞出水全程记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华网 2007年12月22日
- ^ 俞吉吉. “南海一号”.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 浙江日报. 2016-04-08 [2016-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7).
- ^ 三大谜团的另一版本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华网 2007年2月6日
- ^ 三大谜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搜狐 2007年5月6日
- ^ 南海一号带热海上丝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搜狐 2007年5月7日
- ^ “南海I号”沉船考古发掘与保护[永久失效链接]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014年5月1日
- ^ 臧振华,〈从“南海一号”谈水下考古〉,《中华水下考古学会会讯》第5期(台北:中华水下考古学会),2008,页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