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加来海峡
北部-加来海峡 Nord-Pas-de-Calais | |
---|---|
法国旧大区 (今属于上法兰西大区) | |
坐标:50°28′N 2°43′E / 50.467°N 2.717°E | |
国家 | 法国 |
撤销 | 2016年1月1日 |
首府 | 里尔 |
省份 | |
政府 | |
• 行政机构 | 北部-加来海峡大区议会 |
• 主席 | Xavier Bertrand (DVD) |
面积 | |
• 总计 | 12,414 平方公里(4,793 平方英里) |
人口(2012年1月1日) | |
• 总计 | 4,050,706人 |
• 密度 | 326人/平方公里(845人/平方英里) |
时区 | CET(UTC+1) |
• 夏时制 | CEST(UTC+2) |
ISO 3166码 | FR-O |
GDP (2012年)[1] | 第4名 |
总计 | €1032亿欧元 |
人均 | €25,487 |
NUTS编码 | FR3 |
网站 | www.nordpasdecalais.fr |
北部-加来海峡(法语:Nord-Pas-de-Calais,法语发音:[nɔʁ pɑ d(ə) kalɛ] (ⓘ));皮卡第语:Nord-Pas-Calés))是法国北部的一个旧大区,北与比利时接壤。面积12,413km²。下辖北部省(59)、加来海峡省(62)。其首府是里尔。北部-加来海峡位在皮卡第的北边,其北边和东边和比利时相连,北边是英吉利海峡,西北边是北海。北部-加来海峡区域的大部份曾是低地国家中南尼德兰的一部份,在神圣罗马帝国中勃艮第公国的统治下,后来先后被西班牙及奥地利统治。在1477年至1678年之间渐渐的成为法国的一部份,尤其是在路易十四在位的时期。历史上在北部-加来海峡出现前,这个地区的行省为阿图瓦、法国佛兰德斯地区及法属埃诺,也有一部份属于皮卡第,当时的居民仍常常使用这些以前的名称。
北部-加来海峡的面积为12,414 km2,但其人口密度相当高,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30.8人,总人口410万人,约占法国人口的7%,是全法国人口第四多的地区,其中有83%住在城市中。其行政中心和最大城市是里尔,第二大城市是加来,是欧陆重要的经济及交通中心,离英吉利海峡另一侧,英国的多佛尔只有42千米(26英里),在晴天时还可看到多佛白色悬崖,其他的主要市镇有瓦朗谢讷、朗斯、杜埃、贝蒂讷、敦克尔克、莫伯日、滨海布洛涅、阿拉斯、康布雷及圣奥梅尔。
2016年1月1日,北部-加来海峡大区与皮卡第大区合并为上法兰西大区。
名称
其名称“Nord-Pas-de-Calais”是结合了北部省(Nord)及加来海峡省(Pas-de-Calais),不过区域市政局将其名称拼为“Nord-Pas de Calais”[2]。
此地区的北部曾经是佛兰德伯国的一部份,该国首都是杜埃,有些人希望反映此区域和比利时及荷兰的历史关系,因此称此地为“法属低地国”(法语:Pays-Bas français,荷语:Franse Nederlanden或Franse Lage Landen),其他的名称有Région Flandre(s)-Artois、Hauts-de-France(上法国)及Picardie-du-Nord(北皮卡第)。已有许多请愿书提出希望更改的名称、其影响及其重要性。
历史
此地在史前时代就有人居住,一直是欧洲的战略要地之一(因此也是有过最多战争的地方之一)。出生在里尔的法国总统夏尔·戴高乐曾因入侵法国的军队都会经过此地,因此称此地为“致命大道”。几个世纪以来,有许多国家或民族曾占领此地,像是贝尔盖人、罗马人、日耳曼的法兰克人、英国、西属尼德兰、奥属尼德兰及荷兰共和国。18世纪初此地被法国统治,但在第一次及第二次的世纪大战中,此区域的部份地区都被德军占领。
在第九世纪时,大部份里尔的居民说的是中荷兰的方言,不过此区域南部的居民则说罗曼语族的方言,直到如今,在地名的命名上仍可以看出上述的语言边界。自第九世纪起,语言边界慢慢的往北及往东移动,在十三世纪末,语言边界移到利斯河(river Lys)以南,Cap-Griz-Nez以东[3]。
中古时期时,加来海峡地区是由布洛涅伯国及阿图瓦伯国组成,而诺尔(Nord)主要是由佛兰德伯国及埃诺伯国的南部组成。布洛涅、阿图瓦及法兰德斯是法国王室的封地,埃诺属于神圣罗马帝国。加来从1347年到1558年都是英国的属地,一直到1558年才变为法国的领土。在15世纪时,除了加来之外,此地区其他部份都是受勃艮第统治者统治,他还统治其他法国北部、以及现在比利时、卢森堡及荷兰的部份地区。在1477年勃艮第公爵勇士查理死后,布洛涅及阿图瓦成为法国的属地,而法兰德斯及埃诺由他的女儿玛丽继承。不久之后的1492年,阿图瓦被割让给玛丽的儿子腓力一世,部份原因是希望他父亲神圣罗马帝国的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可以在法皇查理八世入侵义大利时表示中立。
因为玛丽和哈布斯堡王朝的结婚,大部份现今是北部-加来海峡大区的领土都已成为勃艮第公爵的属地,在腓力的儿子查理五世即位时,此地区是尼德兰的十七省之一,后来又继承给腓力二世。在意大利战争时法国和西班牙在此处有许多的冲突,但1566年尼德兰反抗西班牙时,这些现在称为北部-加来海峡的地区是最忠于西班牙皇室的,也是帕尔马公爵使尼德兰南部回到西班牙掌控的重要基础。这也是法国宗教战争时,西班牙支持法国的原因。
在十七世纪法国及西班牙的战争时(1635–1659、1667–1668、1672–1678、1688–1697),此地区是争议的争点之一,也渐渐的成为法国的属地。在1659年开始阿图瓦吞并,之后现今称为诺尔的地区都在1678年奈梅亨条约时确定,边界在1697年在赖斯韦克条约时变的更加明确。
这些地区以往曾被分为法国的佛兰德斯、阿图瓦及皮卡第,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分为现今的二部份。在拿破仑一世时,法国版图已延伸到佛兰德斯全地以及现今的比利时,一直到1815年维也纳会议时让法国领土回到革命前的领土为止。
在十九世纪时,此地区是主要的工业地区,是法国领先的工业化区域之一,仅次于阿尔萨斯-洛林。1870年的普法战争几乎没有影响到此一地区,战后因为阿尔萨斯和洛林都割让给德国,北部-加来海峡大区成为法国的首要工业化地区,但在二十世纪的二次大战中,受到了灾难性的破坏。
-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此区域因为煤及矿产而成为协约国及同盟国争夺的战略要地。当德军从比利时入侵时,此地区是最早被攻陷的区域之一。不过当协约国在第一次马恩河战役打败同盟国后,协约国前进到阿拉斯。后面的四年,此区域分为二部份,德军占领法国佛兰德斯及康布雷,而协约国控制阿拉斯及朗斯,双方都希望完全控制此区域。
最后是由加拿大军打败此区域的同盟军,但全区损失惨重,阿拉斯90%的地区被毁。北部-加来海峡是一次大战的重要冲突点之一,在1914年到1918年发生了多次的战役,包括维米岭战役、阿图瓦战役、洛斯战役及康布雷战役,现今在当地有650个军人纪念碑,大部份是英军及加拿大军的,也有像加拿大国家维米纪念碑及圣母洛雷托国家公墓等大型的纪念碑。
- 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二战大战德军占领法国时间,此地区是由比利时及和法国北部的军事管理以下,是由位在布鲁塞尔的德意志国防军统治。当时北部-加来海峡用来架设复仇武器,包括攻击英国的V-1飞弹及生产V-2火箭及V-3炮的地堡。在同盟国的十字弓行动中有轰炸此地区许多的村庄。北部-加来海峡的大部份地区在1944年九月已被同盟国收复,而敦克尔克到1945年5月才收复,是最后收复的法国村庄。
- 战后
战后此地区曾经历几次经济的困境,在英法海底隧道开通,交通量上升后,经济已获好转。
人口
此区域主要语言是法语,主要的少数语言族群有二种:西佛莱明人,其证据是此处有许多荷式的地区名称,而且有族群的语言是西佛莱明语,一种荷语的方言(在敦刻尔克区附近的北部-加来海峡大区及佛兰德约有二万人每天说西佛兰德语,估计有四万人偶尔使用[4])。另一个族群是说庇卡底语(Picard,自1980年代还存留的几近绝灭语言)。虽然邻近的比利时认可佛莱明语及庇卡底语,但法国政府的语言政策仍独尊法语[5],忽略这两种语言及其他国内语言的存在。
此地种族的复杂是受到多波移民潮的影响:1910年前的比利时人、1920年代及1930年代的波兰人及义大利人、1945年起的德国人、1960年代后的北非人及葡萄牙人[6]。
此地区的居民,约85%信仰天主教,不过有些没有固定参加弥撒,此区域也有人信仰基督教,新教在此地有建立教会。来自北非的移民引入了伊斯兰教,也有移民信仰佛教,人数不多,但正在增加当中。二次大战时纳粹占领法国,有不少法国的犹太人当时被杀害,但此地有少量犹太人社群仍然活跃,而且已在此地有数百年之久。
经济
2007年时北部-加来海峡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到达965亿欧元,是法国第四大的经济体,但这大区的人口也相当多,若考虑2007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此大区只在法国24大区中排名第20名。
2009年的失业率为12,8%,较全国平均失业率要高,尤其是18岁到25岁之间的失业最为显著。
此大区的经济主要是以第三产业为主,占就业人口的75%,其他产业有制造业(23%)及农业。
农业及渔业
若以船只容纳量来看,滨海布洛涅港是法国第一大港,可容纳150艘船,在2012年渔获量超过45000吨。滨海布洛涅港也是欧洲重要的海鲜处理中心,每年交易38万吨贝类,鱼类及藻类[7]。有超过140家公司在这里。
农业部份有13800个农场经营,其土地面积到820,000公顷(2,000,000英亩),此大区的气候温和,土壤肥沃,也是重要的农业地区[8]。北部-加来海峡大区年产小麦数量有二千万吨,约占全法国产量的7%,马铃薯产量则占全法国的1/3。
工业
此大区的工业原来是以煤炭及纺织业为主,是欧陆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时,许多来自欧洲的移民移入,补入战争时流失的当地人力。在1970年代时,煤炭及纺织业开始走下坡,失业率快速上升,因此当地的产业开始转型,一直到今天仍在转型中,现今此大区的工业是以汽车业为主。
汽车业
在1970年代,汽车业在此区产值的比重还不大。四十年后,汽车业是此区的主力产业,就业人口超过五万五千人。
全球重要车厂中,有三个在此区设有工厂:丰田汽车在瓦朗谢讷有丰田Yaris工厂[9]、雷诺汽车在杜埃有Scénic车厂,标致雪铁龙集团在略圣阿芒设有工厂,制造Peugeot 807、Citroën C8、Fiat Scudo、Peugeot Expert及Citroën Jumpy等车辆[10]。此外,像Faurecia等车辆零组件商有6200人在此工作。
北部-加来海峡大区在法国的汽车业排名第二名,仅次于巴黎区。当地汽车业的展会,里尔地区欧洲汽车论坛(FEAL)[11],每二年进行一次,展示法国及全欧洲的新车。
食品产业
北部-加来海峡大区的食品产业是以当地的农业为基础,以收入来看,这是此大区最重要的产业,2006年输出产值到32亿欧元,2007年时此产业的就业人口超过27000人。像McCain Foods、Roquette Frères、邦迪埃勒及Boulangeries Paul等公司都在此地有据点[12]
服务业
米里曳家族
北部-加来海峡大区的服务业主要是由有多位百万富翁的米里曳家族(Mulliez Family)主控,米里曳家族掌管此区域的超市及量贩店,其中著名的有欧尚、迪卡侬及Leroy Merlin,也包括Flunch连锁餐厅。米里曳家族也持有法国3 Suisses及Norauto公司及许多其他公司的股票。
交通
此区域大部份的人口都住在市区,有高密度及复杂的交通系统,包括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及海港。
高速公路
经过此区域的高速公路有九条,大部份不用收费:
- A1高速公路连接里尔及巴黎
- A2高速公路通往布鲁塞尔
- A16高速公路连接敦刻尔克及巴黎
- A21高速公路连接布维尼及佩克库尔
- A22高速公路连接里尔及根特
- A23高速公路连接莱斯坎及瓦朗谢讷
- A25高速公路连接敦刻尔克及里尔
- A26高速公路连接加来及特鲁瓦
- A27高速公路连接里尔及图尔奈
铁路
英法海底隧道
自1994年起,北部-加来海峡大区和英国可以由英法海底隧道相连接,其中包括三个隧道(二个单向的隧道,以及一个供维护及紧急使用的隧道),全长38千米(24英里),是世界上海底部份最长的隧道[13]。隧道整体结构50千米(31英里),连接法国的科凯勒及英国的福克斯通,从正式启用到2012年,已有三亿人乘坐高速铁路欧洲之星通过隧道[14]。除了欧洲之星外,英法海底隧道也有载运车辆的欧隧穿梭,以及其他货运服务。
TER-Nord-Nord
TER-Nord是此区域的铁路,由法国国家铁路营运,连结北部-加来海峡大区内的重要城市及市镇,由大区委员会管理。
航空
北部-加来海峡主要的机场是里尔附近的里尔机场,原本只是区域型的转运机场,现在有国际航线,飞往欧洲及西北非(马格里布)等地区。
内陆及国际货运
敦刻尔克港
敦刻尔克港是法国最大的海港之一,以总货运量来算是第三大,若以水果及铜的进口量来看,是全法国第一大。而道达尔石油公司有修筑液化天然气载运船专用的码头[15]。
塞纳-北部欧洲运河
塞纳-北部欧洲运河是正在规划中的高运量运河,连接塞纳河和阿尔勒,可以连接比利时、荷兰及德国的其他运河。此运河预计2016年开始营运。此计划因为其高昂的费用(46亿欧元)而有许多的争议。
体育
奥运的训练中心
2012年伦敦奥运执委会将此地区规划为奥运前,参赛选手的训练基地。在奥运前一个月,许多国家将其选手送到这里进行训练,其中有英国的体操队在阿尔克训练,纽西兰的赛艇队在格拉沃利讷训练,此外还有法国国家男子篮球队及法国国家手球队等。
此大区的运动
足球是此处最盛行的运动,足球俱乐部的成员超过145,000人,其中有四个俱乐部是职业的:里尔足球俱乐部及朗斯竞赛会是法国足球甲级联赛的成员,瓦朗谢讷足球俱乐部是法国足球乙级联赛的成员,而保洛尼足球俱乐部有参加法国全国联赛。阿拉斯足球协会的女子足球已参加法国甲组女子足球联赛。
主要的城市及市镇
教育
里尔学区的教育系统包括有约一百万名学生,法国北部里尔大学进行高等教育及相关研究。
参考资料
- ^ INSEE. Produits intérieurs bruts régionaux et valeurs ajoutées régionales de 1990 à 2012. [4 March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7).
- ^ Région Nord-Pas de Calais: Qu'est ce que la Rég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4 January 2011
- ^ Ryckeboer, H. Dutch/Flemish in the North of France (PDF).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2002, 23 (1): 22–35 [2015-07-18]. doi:10.1080/0143463020866645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2-24).
- ^ European Commission. The Euromosaic study: Flemish in France. European Union. 2006 [2007-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9-19).
- ^ 法国宪法第二条提到“法语为共和国的语言”,原文为La langue de la République est le français
- ^ Chronologie de l'immigration en Nord-Pas-de-Calai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SEE
- ^ Port du peche. Port de Boulogne-sur-Mer. [2013-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20).
- ^ En quelques lignes. [2015-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 ^ toyota motor manufacturing france. [2020-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8).
- ^ DÉCOUVRIR LE SITE DE PRODUCTION. [2015-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 ^ Autoforumlille. Autoforumlille. [2015-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7).
- ^ L'industrie agroalimentaire en Nord-Pas-de-Calais. [2020-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 ^ The world's longest railway tunnels. www.railway-technology.com. [2015-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 ^ Eurotunnel celebrates 300 million passengers. [2015-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1).
- ^ L'actualité en détail. [2015-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1).
外部链接
- Nord-Pas-de-Calais : between yesterday's resistance and today's hospitality- Official French website (in English)
- Regional Council of Nord-Pas-de-Calai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法文)
- Official website: Tourism in Nord-Pas-deCalai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