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初级预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初级预防 亦称一级预防预防医学)乃明显不同于次级或第三级预防的概念[1]。主要意涵有三方面,提升个人高层次的潜能、幸福感或协助相关环境改变的促进性活动或方案,维持或转变个人到适当功能状态或协助相关环境改变的保护性活动或方案,预先增强个人抵抗能力以避免产生可预测的问题或疾病并协助消除环境影响因素的防范性活动或方案[2]


预防相关的辞汇比较

[1]

中文 英文 定义比较
预防 prevention 定义范围最为广泛,在用词上具有很大的弹性,意指所有预先防止不利结果的相关策略或方案(如癌症、车祸伤亡、性病、运动伤害等)。
心理卫生预防 prevention in mental health 定义缩小到聚焦在心理卫生的范围,可分为初级(primary)预防、次级(secondary)预防与三级(tertiary)预防三类。一般来说,这是心理卫生相关专业最熟悉的定义类别,以及后两者的意涵。
初级预防 预防医学 此非常不同于其他两类(次级与三级)预防的概念与介入方式,其主要目标在减低问题或疾病的发生率,但没有只限定在心理卫生的部份,还关注到其他身体健康或伤害方面(如饮用水加氟以防止龋齿、开车系紧安全带、宣导健康饮食与运动等)。
心理卫生初级预防(预防心理学) primary prevention in mental health 这定义比初级预防更限定在心理健康的层面,与初级预防相同目标在于减低发生率(incidence),而不是盛行率(prevalence)。而且,尤其特别强调在增强心理健康程度(wellness)、以及预防心理困扰或问题等部份。


[3]

中文 初级预防 次级预防 三级预防
英文 primary prevention secondary prevention tertiary prevention
意涵 预防(prevention) 处遇(intervention) 治疗(treatment)
目的

提升或增强:

健康个人

抵抗疾病

守法与无困扰的行为

介入在问题的早期征兆

阻止疾病

减低危机

改变困扰行为

复健

重建

治疗

对象

每个人

无困扰的个人

社区状况

危险群的个人

危机的个人

高危险群

有困扰的个人

病人

个案

策略

改变环境

健康促进

建立技巧

提升察觉

提供支持

评估问题层次并提出解决建议

短期介入并解除危机

提供技能去改变状况的反应

改变状况之一的反应

治疗症状(如解毒、疗法、疗养)

治疗伤害与疾病

提供复健技巧


预防科学的典范转移

[4]


初级预防的主要目的

初级预防主要目的在持续保持个人处在健康的状态,故其介入对象是属于没有情绪不良症状或心理疾病的一般民众(非属高危险群)。除提供环境资源外,也可提升个人能力,以减少受困生活的可能性,增加功能失常的免疫力[5]

初级预防的具体目标在“减少问题或疾病的发生率(发病率)”[5]。如果发生率能先设法降低,其问题或疾病的盛行率(患病率)也将有效被减少。[6]

※“发生率”(I):是指在特定期间(通常是一年),某一地区或人口群体产生某类问题或疾病的新增个案人数。

※“盛行率”(P):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点,某类问题或疾病的现有(包含新旧)个案人数。

※“期间”(D):某类问题或疾病从发生到解决或复原所持续的时间。

※基本公式:P=I×D


初级预防的发展演进

“prevention”一词源自拉丁字,意谓“预期”(to anticipate)或“当某事来临前”(before something to come)之义。另外,预防的概念并立基于19世纪的公共卫生运动(公共卫生 movement),直到近几十年才比较正式为心理卫生领域所引用,而且有进一步的发展[5][7][2][8][9]。在心理学方面,逐渐形成一个“预防心理学”(preventive psychology)的次领域[1]。另外,跨学门方面则产生了“预防科学”(prevention science)。[10]

美国在1960年代末期与1970年代期间,由于联邦政府预算支持,使社区心理卫生中心的预防工作推展受到相当的重视。但随著1980年代的预算紧缩,使得大部分社区心理卫生中心将预防服务减少、取消,或是将其资源转移到临床方案的服务上。最近几年来,又有改变的迹象,社区心理卫生预防工作有再度兴盛的趋势。[5][11]

目前,初级预防已成为社区心理学的重要价值与实务模式之一。[6]


初级预防的实务面向

人类问题与潜能发展的生态因素

[2]


  • 个人:包括认知、情感、行为、生理/生物方面。
  • 初级团体:例如家庭、同侪团体、与个人有面对面互动关系的工作伙伴等。
  • 次级团体:类似在一个大型的组织当中,其劳工部门所扮演的特定角色。
  • 社会文化团体:象征能提供生活意义的集体共享系统,例如法律、社会习俗、种族传统、语言、次文化生活型态、灵性等。
  • 物理环境:包含自然环境(土地、水源、空气)与建筑环境(建筑物、道路、规划的休憩空间、游乐场地)。
  • 时间架构:随著时间的推移,发生在个人身上与团体之中的生命历程事件,包括历史变迁、团体进化、个人成长及发展。


初级预防介入的方案架构

[2][5]


初级预防的介入历程

[2]


初级预防的方案评估

[3]

评估层次

  1. 此预防方案有无做到原先计画设定的步骤及目标?
  2. 此预防方案参与者的表现(参与度、持续性)为何?
  3. 此预防方案参与者有无学习到原先计画所设定的项目或内容?
  4. 此预防方案参与者的态度或自尊是否有具体改善?
  5. 此预防方案可否找出参与者未来行为改变的预测变项?
  6. 此预防方案是否改变社区情况或制度条件?
  7. 此预防方案参与者的行为有无改变?
  8. 此预防方案所针对的社区整体行为是否改变?


评估方式

  • 经由预防方案的规划过程,决定进一步观察或测量的成效指标。
  • 进行这些成效指标的方案前后阶段的测量。
  • 分析方案人员为何相信此计画是成功或失败的。
  • 提出方案相关成效或进展的报告。
  • 利用系统性(或质化)的方式,询问服务使用者与社区民众对预防方案相关成效的看法。
  • 如果可能的话,与相关专家学者合作,进行预防方案的密集性、长期性或有控制组设计的实证评估研究。


初级预防的推广行销

推广初级预防方案有四种行销策略:[3]

  • 互惠性(相得益彰):方案提供者及参与者(或服务使用者)双方均能获得彼此想要的益处。
  • 在行销之前,先行系列地审视方案相关内涵及功能:例如“方案的主题为何”、“如何能够打动人心并促进人们去接受、使用或参加相关方案”、“对方有能力或愿意去负担的方案成本为何”、“此方案将会带给对方多少学习上的价值”、“此方案最有可能直接影响到(看见或知悉)的是哪一群或位于何处的人们”、“此方案应该优先推广的是哪一个特定群体或对象”、“此方案行销如何能善用不同的宣传管道及表达方式(说对方听得懂的语言)”。
  • 取得方案推广的有利位置(positioning):如产品阶梯(product ladder)的行销概念。
  • 持续坚持下去


初级预防的政策发展

国家整体的预防政策

一个完整的国家预防政策内涵可能包括以下的部份:[3]

  1. 政策目的或使命的陈述说明。
  2. 政策期望结果或成效指标的陈述说明。
  3. 政策期望结果达成之必要条件的陈述说明。
  4. 政策主管机关的陈述说明。
  5. 政策负责机制或相关行政法令(施行细则)的陈述说明。
  6. 政策落实所需相关资源提供的承诺说明。
  7. 政策强制性相关条文的陈述说明。


各州政府的预防政策

[3]

隶属层级:法律、行政命令、机关政策规章、立法决议、宣告(声明)、专门(特别)小组建议等。

影响对象:立法机关、经费来源、所有州立相关机构、单独一家州立机构、协调组织(coordinating body)、社区机构、社区团体、学校等。

成效因素:经费、共同赞助或协同合作、机关法规的明确定义与修订、技术协助或训练、规划、执行、评估研究、监督责任、政策相关实务的指引、责信、强制性等。

拟定原则

  • 整合相关领域的智慧与力量,但在协同合作的过程中需考量每个专业的最佳利益。
  • 在政策规划之前,必须掌握及呈现预防工作相关数据资料。
  • 州政府应该非常清楚要做哪些预防工作项目。
  • 在整个政策拟定过程之中,需要有人扮演监督的角色责任。
  • 在立法过程中,必须建立有力的支持后盾,例如议员、政党、社区领袖、协会组织等。
  • 提供政策相关证据,基本上是必要的,但不一定能说服所有议员。
  • 一个好的、清晰的政策说帖是需要的,其内容不可过度简短或冗长。
  • 要有永不放弃的精神:如果此议题非常重要,虽然第一次的拟定政策过程不顺利或失败,还是必须再度地尝试。


初级预防的政策范例

1983年,美国佛蒙特州议会通过著名的初级预防法案(Vermont's prevention law)(Act79),到了1986年又再度修正。法案主要目的在鼓励社区参与发展有效的初级预防方案,以提升佛蒙特州家庭及其儿童的健康与自立性。法案的关键内容包括以下四部份:[3]

  • 初级预防的定义:指致力于降低青少年犯罪、逃学旷课、物质滥用、儿童虐待与其他社会解构行为等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 州级的初级预防计划:含有目的、目标、标的区域、初级预防策略等,以及整合教育、人类服务、车辆监理、司法、社区事务、就业与职训、公共安全、森林及公园与休闲等部门相关资源。
  • 州级机关与部门所分担的责任。
  • 建置“儿童信托基金”(CTF)。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Felner, Rober D. Preventive Psycholog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 Pergamon. 1983. ISBN 0-08-026340-2. 
  2. ^ 2.0 2.1 2.2 2.3 2.4 Bloom, Martin. Primary Prevention Practices . Sage Publication. 1996. ISBN 0-8039-7152-4. 
  3. ^ 3.0 3.1 3.2 3.3 3.4 3.5 Pransky, Jack. Prevention: The Critical Need . Burrell Foundation. 2001. ISBN 0-75960-141-0. 
  4. ^ Pransky, Jack. Prevention from the Inside-Out . 1st Books Library. 2003. ISBN 1-4107-0375-4. 
  5. ^ 5.0 5.1 5.2 5.3 5.4 周才忠. 台灣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初級與次級預防工作與評估之現況調查研究. 中國心理學會40屆年會臨床與諮商心理學組口頭發表論文. 2001. 
  6. ^ 6.0 6.1 Levine, Murray; Douglas D. Perkins, David V. Perkins. Principles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Perspectives and Applications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0-19-514417-1. 
  7. ^ Scileppi, John A.; Elizabeth lee Teed, Robin Diller Torres. Community Psychology: A Common Sense Approach to Mental Health . Prentice Hall. 2000. ISBN 0-13-083341-X. 
  8. ^ Caplan, Gerald. Principles of Preventive Psychiatry. Basic Books. 1964. ISBN 0-422-98270-9. 
  9. ^ Albee, George; Thomas P. Gullotta. Primary Prevention Works. Sage Publications. 1997. ISBN 0-7619-0468-9. 
  10. ^ Coie, John D.; Norman F. Watt, Stephen G. West, J. David Hawkins, Joan R. Asarnow, Howard J. markman, Sharon L. Ramey, Myrna B. Shure, Beverly Long. The Science of Prevention: 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Some Directions for a National Research Program.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3, 48(10): 1013–1022. 
  11. ^ Hess, Robert E.; John Morgan. Prevention in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Centers . Haworth Press. 1990. ISBN 0-86656-999-5.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