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具象艺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海港》,奥地利画家约翰·安东·艾斯曼英语Johann Anton Eismann(1604-1698年)的具像风景画,该画作描绘了建筑物、人物、船只和其他可以单独区分的特征;相比之下,下面的抽象景观则暗示著上述元素的主题,但没有直接具象的表现著特征。
美国艺术家杰伊·穆泽(1911-1963)的无题抽象表现主义风景画

具象艺术,或通称为具象主义,是指艺术的描绘形象,明显为源自现实对象或极为相似的艺术,并强调将现实世界的事物呈现至绘画雕塑作品中,因而具有代表性的流派,此术语通常与抽象艺术形成对比:

自从抽象艺术出现以来,具像一词就被用来指代任何形式的现代艺术,并保留了对现实世界的强烈参考。[1]

绘画和雕塑可以分为具象、表象和抽象三个类别,严格来说,具象艺术是源自或提炼自比喻或其他自然来源。然而,“具体”有时被用作非代表性艺术和非客观艺术的同义词,即没有源自于图案或对象的艺术。因此,该流派并不等同于人物画或代表人体的艺术,尽管人类和动物形象是在该流派常见的主题。

定义

具象艺术所依赖的正式元素则是在借由设计时所创造的美学效果,包括在线条、形状、颜色、黑暗、重量、体积、纹理和透视等,尽管这些设计元素在创建其他类型的图像时能够发挥作用,例如抽象或非代表性或非客观的二维艺术。然而,具象艺术的不同之处则是在于,上述元素经常用来创造形式和空间的印象、幻觉,通常用来强调描绘的叙事。[2]

沿革

具象艺术的发展,实质是源自对人们对抽象形状的含蓄理解。古希腊的人物雕塑并不自然主义,因为其形式偏向理想化和几何化。[3]英国艺术史学家与艺术理论家恩斯特·贡布里希称:“这种严格的图像约束为“埃及方法”,指的是古埃及艺术中基于记忆的图像清晰度。随著时间的推移,理想化的风格逐渐转向观察,古典雕塑中出现了以平衡、理想的几何形式,或是更加现实主义的比喻艺术,该发展可追溯至公元前480年的古典时代[3] 希腊人称这种基于视觉观察的风格为“摹仿”。直到印象派时期,具象艺术都在尝试调和这些对立原则[4]

文艺复兴初期、曼尼尔主义到巴洛克风格,以及18、19和20世纪的绘画,具象艺术的影响逐渐扩大。其中该艺术演变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西方绘画英语Western_painting中已知的第一幅仰卧裸体画作《沉睡的维纳斯》(1510年)由乔尔乔内创作[5]。他引入了女性裸体艺术作为画作主题,开启了一系列著名的绘画风潮。

尼古拉·普桑(1594-1665)是一位法国古典主义的画家,其作品以清晰、逻辑和秩序的特色为主,偏爱线条而非色彩,是17世纪法国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画家。他对像雅克-路易·大卫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保罗·塞尚古典主义画派的艺术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新古典主义画派的崛起也引发了古斯塔夫·库尔贝爱德华·马奈现实主义,从而引领了20世纪多方面具象艺术的发展。

2018年11月,科学家报告了印度尼西亚婆罗洲邦杰里吉萨利赫英语Lubang Jeriji Saléh洞穴中发现的一幅未知动物,被视为已知最古老的已知的具象艺术绘画,年代可追溯超过40,000年之久(可能达到52,000年)。[6][7]

范例

建筑、城市景观

历史画

人物画

景观、海景

静物画

洞穴壁画

另见

参考文献

  1. ^ Tate. Glossary:Figurative. [21 Octo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3 February 2012). 
  2. ^ Adams, Laurie Schneider, The Methodologies of Art, pages 17-19. Westview Press, 1996,
  3. ^ 3.0 3.1 Clark, Kenneth, The Nude: A Study in Ideal Form, pages 31-2.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4. ^ The Gombrich Archive: Press statement on The Story of Art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October 6, 2008,.
  5. ^ Reclining Nude. Ferrara, Lidia G. Di 1 ban. London: Thames & Hudson. 2002. ISBN 978-0500237977. OCLC 966186187. 
  6. ^ Zimmer, Carl. In Cave in Borneo Jungle, Scientists Find Oldest Figurative Painting in the World - A cave drawing in Borneo is at least 40,000 years old, raising intriguing questions about creativity in ancient societies.. 纽约时报. 7 November 2018 [8 November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0). 
  7. ^ Aubert, M.; et al. Palaeolithic cave art in Borneo. Nature. 7 November 2018, 564 (7735): 254–257 [8 November 2018]. Bibcode:2018Natur.564..254A. PMID 30405242. S2CID 53208538. doi:10.1038/s41586-018-0679-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7).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