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全语言教育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全语言教育(Whole language approach)是一个从1990年代开始兴起的语言教学方法。全语言教育的教育目的在改进语文教学。虽然全语文教学的运动,在北美可以视为是对字母拼读法(phonics)教学的反思。但当全语文概念传入中文的语文教学时,其内涵及意义上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变。

过去的沟通式教学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把语言的学习分为“听”、“说”、“读”、“写”四个范畴。根据全语言的理念,教导语言时,不该将语言分割成不同的技能,然后分别教授,而应该将语言视为是一个整体的沟通系统,让学习者能够透过亲身的经验来学习。

全语言语文教学包括以下各个部份:

  • 课堂阅读环境:多鼓励学生阅读,从而改善学生的阅读及写作水平。
  • 分享阅读:老师或家长在课室内读故事给学生听,并鼓励学生一起参与阅读
  • 处理个别差异:根据个别学生而定的教学方法
  • 独立阅读:让学生能一个人静静的独个儿阅读,而不用其他人伴读。
  • 鼓励写作:让学生当作者,多多参与各种各样的写作活动,从而帮助学生把阅读时积累的语文技巧内化、融汇入自己的文笔内。
  • 把语文技巧融入各学科的课程内
  • 鼓励家长多多参与

英语的全语文

在英语教学中通常会跟字母拼读法一起被讨论,视为两个相异的教学方式。

在英语的教学上,全语言的理念鼓励儿童去猜测发音,而非著重在教导学生见字发音的能力,或是记忆单字的能力。全语言运动中,一篇重要的论文标题即是“阅读是心理语言学的猜想游戏.”(Goodman, 1967)

对于全语言教育的批评都是集中在它比传统的字母拼读法少了点效率.支持者则说它已经包含了字母拼读法。

香港英语教育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放弃使用传意教育,而采用全语言教育。然而,学校由于各种资源及师资培训的原因,一直都未能有效实施。当中最主要的原因,指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能脱离课室,从而使习得的语言变成一种死的语言。2005年度开始,香港的小学除了采用全语言教育以外,亦需要在课堂上学习字母拼读法。此外,教统局亦加强对在职内容的协作,并增加探访外籍英语教师的次数,以及提供在教材制作方面更多的支援,希望改善困境。

中文的全语文

全语言教育在中文的对应,就好像教授学生汉字之时,只需要他们认识每一个汉字,而无需让他们学习字的架构、声符之类的额外资料。

外部链接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