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3年8月4日) |
中国民间信仰系列 |
中国民间信仰 |
---|
傩和傩戏在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宗教学、神话学、文化交流史和戏剧发生学等相当广泛的学科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近年来,在广泛发掘各地傩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形成了一门跨文化研究的新学科——傩学。
中国
源于古时中国某些地区人们进行的一种祭祀活动,其祭祀对象是鸟类˙。该文化为巫文化发展到后期所衍生,当时人们的生活型态已进入农耕时代,而此时鸟类是农耕的重要帮手。中国巫文化的起源与史前社会的图腾制有关,在中国的古文献中有很多关于傩文化的记载。当今中国一些地区,还保存著相当完整的傩戏,便是古老傩文化的载体。傩戏是由傩祭、傩舞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与艺术相结合,娱神与娱人相结合的古朴、原始、独特的戏曲样式,一直在民间传承。
追傩
追傩,为一种驱逐疫鬼的习俗,是中国最早的民俗,驱除病魔恶鬼的仪式。于节令变换之日举行。《论语》对此也有记载。周代时方相氏披熊皮镶黄金四眼,黑红衣装,手执戈盾,率百官以追恶鬼,或过程中以物品(米、豆、矢)丢掷恶鬼,以去除厄运。汉代时动辄动员持桃弓棘矢、头缠红巾之童子数百名,以奇怪的服装和动作驱除恶神,时间通常在农历十二月底,立春前一日。到了唐朝朝廷盛大举办追傩大典,成了长安新年活动。宋之后成游戏性质而渐失传,仅持锺馗像,燃鞭炮行之。
追傩与中国的节气一同传入日本,文武天皇庆云三年(西元七○六)瘟疫流行,多人死亡,于是在该年十二月底以阴阳道之行事作土牛驱鬼,为最早之记录。从此成为日本朝廷之公事,于每年农历十二月底行之。阴阳师从月华门进入南殿旁读祭文,然后方相氏大喊打鬼之声,举戈击盾三次,群臣齐声驱鬼。恶鬼通常由大舍人扮任,此外在殿中的贵族们乃携桃弓苇矢以射鬼,鬼乃窜逃。此习俗之所以在除夕夜举行,乃由于和日本古传的大祓的观念结合所致。追傩在平安时代是固定的例行活动。室町时代融合古式追傩习俗广泛流传,成为民间撒豆驱鬼的节分习俗[1]。但仍有以驱除恶运的仪式存在的寺院。在寺院中,以法隆寺和药师寺的驱鬼式最为有名。
参见
参考资料
- ^ ‘年中行事事典’p491 1958年(昭和33年)5月23日初版発行 西角井正庆编 东京堂出版
研究书目
- 广田律子著,王汝澜等译:《“鬼”之来路——中国的假面与祭仪》(北京:中华书局,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