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
The Church of Christ in China Kei San Secondary School
地址 香港新界北区粉岭蝴蝶山路8号
类型津贴男女中学
宗教背景基督教
隶属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
创办日期1969年
学区北区
学校编号26693906
校监‪欧阳志刚先生
校长高国荣博士
副校长阮小文先生、张慧贤女士、
陈庆文先生
职员人数73
年级中一至中5
学生人数850
校园面积约7000平方米
校训学以致用
分院仁(红色)、诚(黄色)、勤(绿色)、毅(蓝色)
电邮[email protected]
学校编号113182
传真号码26693583
学校网址http://www.ks.edu.hk
地图
校舍新翼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英语:The Church of Christ in China Kei San Secondary School,缩写:CCC KEI SAN),是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粉岭所成立的一所政府津贴男女文法中学。校训:“学以致用”,社别分别有四色:仁(红色)、诚(黄色)、勤(绿色)、毅(蓝色)。

校政管理

历任校监[1]
  • 1969年至1973年 潘顿 牧师
  • 1973年至1984年 汪彼得 牧师
  • 1984年至1985年 李清词 牧师
  • 1985年至1986年 容启东 先生
  • 1986年至1988年 翁珏光 牧师
  • 1988年至1998年 李清词 牧师
  • 1998年至2003年 苏义有 先生
  • 2003年至2006年 袁海柏 先生
  • 2006年至2009年 苏成溢 牧师
  • 2009年至2013年 吴水丽 先生[2]
  • 2013年至2021年 李锦昌 先生
  • 2021年至今 欧阳志刚先生
历任校长[1]
  • 1969年至1970年 施得理 牧师[3]
  • 1970年至1973年 梅浩宾 先生[3]
  • 1973年至1978年 唐基良 先生[4]
  • 1978年至1982年 周耀荣 先生[4]
  • 1982年至1992年 苏静娴 女士[5]
  • 1992年至2011年 郭燕薇 女士[6]
  • 2011年至2024年 翁港成 先生
  • 2024年至今 高国荣 博士
历任副校长
  • 周煜明 先生[7]
  • 黄伟贤 先生[7]
  • 叶志豪 先生[8]
  • 阮小文 先生[8]
  • 张慧贤 女士
  • 陈庆文 先生

历史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校舍旧翼

鉴于当时北区居民对工业教育需求较大,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响应世界难民年运动[9],于1959年决定在粉岭筹办初级工业中学[10],政府同年拟拨地5万馀平方呎用以建校[10]。其后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在1969年成立,前身是一所工业男学校,校名本为中华基督教会基新工业中学CCC Kei San Secondary Technical School),1996年改成文法男女校。

1969年2月1日,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建校工程在教育司简乃杰安放了基石后终于竣工(1964年展开工程,花费共120万建筑费)[3],并于9月1日落成启用[3],正式上课;同年11月22日由时任教育司简宁主持校舍开幕礼[11]。“基新”代表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期望基新中学在耶稣基督的领导之下,能为世界带来新的面貌 / 生活[3],工业地位得以提升[3]。1970年,该校初中一至中三只有9班[3],学生数目为90人[3]。由于学校还在始创阶段,因此面对不少难题,例如设备欠齐全。当时香港政府资助中学负责校舍的兴建,而校内的一切设备,如桌椅、教具、实验室仪器等等,都需由办学团体自行承担。学校为提升学生英语水平,于1971年聘用外籍教师[3]。同年学生以6日循环制方式上课[3],校方设5社“基”、“新”、“工”、“中”及“学”[3]、推行领袖生制度以及举行校运会[3]。1972年中五毕业生首次参加中学会考[4],及格率过半。

到了1973年,基新学生已能自行编辑学生报[4](1995年创立新学生报《点滴集》[12])。后来学校于1978年向政府申请批出官地兴建球场[4],又向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申请拨款20多万元作建筑费用[4]。1982年开办预科课程[5],1983年开办中四文商组[5]

1980年代初起,校方不断改善学校设施,1982年得中华基督教会香港教区拨款近17万[13],把当时的雨天操场改建为课室[5],以解决班房不足的问题;同时在学校空地设置石台石椅供学生休息。1985年再向政府申请扩建校舍[14],为篮球场加建看台。课外活动方面,自1982年起学校成立了爱丁堡奖励计划[5],鼓励学生透过参与社会活动学懂关心别人。及后于1983年,基新中学成立男童军北区第一旅[5],首届预科生参加香港高级程度会考[14]

1985年10月,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推行基新奖励计划,目的在于训练学生自行订立目标的能力。1989年校报“隽思”复刊[14]。学校于1990年起不再是一所男校,转为男女校[14],而5社亦改为“仁”、“诚”、“勤”、“毅”[14]。同期于1990年代初,时任北区区议员狄志远立法局议员身份向教育统筹委员会提交基新中学扩校对社区好处的意见[15],并促请财务委员会拨款[15]。至1993年3月[15],校方才展开扩校工程[6],至1996年完成[6]。扩校后,学校不但翻新礼堂和图书馆[6],还增添了课室和特别室(生物实验室及家政室)[6],以开设更多科目,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同时自1990年起设立“纪律雄师”计划,通过小组活动、山野技能训练、军训等。因应教育政策改变,中华基督教会基新工业中学于1997年更名为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6],1999年获教育署评为44间正增值中学之一[16][6]。又因推行母语教学,校方于1996至1997学年先于中一年级以母语作授课教学语言[17],亦安排理科生于2000年改用中文应考公开试[6]。此外,该校转变为文法中学之前设文、理、工、商组[18]

进入2000年代往后,校务发展继续向前。校方于2001年成立家长教师会[19],2004年7月重办水运会[19],2005年完成第二阶段学校改善工程[19],即合并两个教员室[19]。然而,在教学方面发展则较为逊色,曾于2004年被教育统筹局于视学报告中,指出师生表现“未如理想”,而且在已承诺采用英语授课的高中科目,却全面使用中文授课[20]

办学宗旨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学校为学生进行“全人教育”,以人为本,人人可教,又本著基督精神培养学生。[21]

班级

中一至中六共有三十班。中一至中三级每级五班(A-E班),中四至中六级每级五班(A-E班)

学会及兴趣小组

该校学会及兴趣小组共30多个分为四类别: 学术、兴趣、服务、运动[22]

学术学会 兴趣学会 服务小组 运动学会 其他小组 已取消组织[23]
  • 英文学会
  • 中文学会
  • 数学学会
  • 时事学会
  • 科学学会
  • 地理学会
  • 中史学会
  • 商业学会
  • 电脑学会
  • 中文书法组
  • 家政学会
  • 音乐学会
  • 环保学会
  • 旅游学会
  • 戏剧学会
  • 棋艺学会
  • 网上读书会
  • 视觉艺术学会
  • 保育生态学会
  • 野外历奇学会
  • 领袖生
  • 学生会
  • 公民大使
  • 职辅领袖生
  • 男童军北区第一旅[5]
  • 图书馆学会
  • IT精英小组
  • 大哥哥大姐姐计划
  • 社会服务团
  • 公益少年团
  • 红十字青年团190团
  • 少年警讯
  • 公民大使
  • 篮球组
  • 排球组
  • 足球组
  • 手球组
  • 游泳队
  • 田径队
  • 舞蹈组
  • 箭艺组
  • 兵乓球组
  • 羽毛球组
  • 跆拳道学会
  • 国术狮艺组
  • 弹网组
  • 资优组
  • 学生团契
  • 学生报
  • 数学加油员
  • 摄影学会
  • 远足学会
  • 健康教育学会
  • 音乐学会
  • 集邮学会
  • 中长跑组

校园设施

校舍分新翼、旧翼,各翼楼高三层,新翼设有一部升降机以及全校设有四个伤残人士洗手间、伤残人士升降机。属于依山而建的独特校舍设计。学校占地面积的约7000平方米,分有1个篮球场、1个排球场及1个手球(足球)场。除基本设施内外,全校课室及特别室装有冷气及多媒体教学器材、铺设宽频网络及投影机。学生可于课外时间使用连接校内和校外的网络电脑共二百多台。具体的校园设施分布如下[24]

著名/杰出校友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于1988年成立校友会[14]

  • 曾兴隆(2004年中七):前北区区议员(联和墟选区)[25]
  • 陈振兴MH:前香港山地单车队代表(亚运金牌)[26][27]
  • 李子雄(1977年中五):演员[28]
  • 柳重言(1977年离校):音乐创作人,于CASH流行曲创作大赛夺得最佳填词奖
  • 黄文迪:艺员、模特儿丶香港小姐吕慧仪前夫
  • 石灿鸿(1983年中五):香港城市大学物理及材料科学系教授[29]
  • 丘志明: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自然科学及科学教育系助理教授
  • 梁玉祥(1981年中五):前北区区议会祥华区议员(1991年至1999年)[30]
  • 邹国棠:前香港大学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副教授[31]

参考来源

  1. ^ 1.0 1.1 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中学校长会.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中學特刊. 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中学校长会. 2018: 49. 
  2. ^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40周年校庆特刊编辑委员会. 中華基督教會基新中學40周年校慶1969-2009.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 2010: 33.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40周年校庆特刊编辑委员会. 中華基督教會基新中學40周年校慶1969-2009.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 2010: 10. 
  4. ^ 4.0 4.1 4.2 4.3 4.4 4.5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40周年校庆特刊编辑委员会. 中華基督教會基新中學40周年校慶1969-2009.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 2010: 11.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40周年校庆特刊编辑委员会. 中華基督教會基新中學40周年校慶1969-2009.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 2010: 12.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40周年校庆特刊编辑委员会. 中華基督教會基新中學40周年校慶1969-2009.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 2010: 14. 
  7. ^ 7.0 7.1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三十周年纪念特刊编辑委员会. 中華基督教會基新中學三十周年紀念特刊.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 1999: 19. 
  8. ^ 8.0 8.1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40周年校庆特刊编辑委员会. 中華基督教會基新中學40周年校慶1969-2009.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 2010: 6. 
  9. ^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 响應難民年號召 籌設初級工業校. 华侨日报. 1960-03-21: 13 [2023-06-25]. 
  10. ^ 10.0 10.1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 籌辦初級工業中學 獲政府撥地及建費. 华侨日报. 1959-12-30: 13 [2023-06-25]. 
  11. ^ 基新工業中學 週末行開幕禮. 华侨日报. 1969-11-18: 14 [2023-10-20]. 
  12. ^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三十周年纪念特刊编辑委员会. 中華基督教會基新中學三十周年紀念特刊.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 1999: 93. 
  13. ^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三十周年纪念特刊编辑委员会. 中華基督教會基新中學三十周年紀念特刊.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 1999: 13. 
  14.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40周年校庆特刊编辑委员会. 中華基督教會基新中學40周年校慶1969-2009.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 2010: 13. 
  15. ^ 15.0 15.1 15.2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三十周年纪念特刊编辑委员会. 中華基督教會基新中學三十周年紀念特刊.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 1999: 15. 
  16. ^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三十周年纪念特刊编辑委员会. 中華基督教會基新中學三十周年紀念特刊.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 1999: 41. 
  17. ^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三十周年纪念特刊编辑委员会. 中華基督教會基新中學三十周年紀念特刊.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 1999: 112. 
  18. ^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三十周年纪念特刊编辑委员会. 中華基督教會基新中學三十周年紀念特刊.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 1999: 48. 
  19. ^ 19.0 19.1 19.2 19.3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40周年校庆特刊编辑委员会. 中華基督教會基新中學40周年校慶1969-2009.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 2010: 15. 
  20. ^ 視學報告狠批四中學. 星岛日报 (星岛日报). 2004-09-14 [2020-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6) (中文(繁体)). 
  21. ^ 中學概覽2019/2020. 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 [失效链接]
  22. ^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40周年校庆特刊编辑委员会. 中華基督教會基新中學40周年校慶1969-2009.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 2010: 108. 
  23. ^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三十周年纪念特刊编辑委员会. 中華基督教會基新中學三十周年紀念特刊.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 1999: 70. 
  24. ^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40周年校庆特刊编辑委员会. 中華基督教會基新中學40周年校慶1969-2009.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 2010: 17-19. 
  25. ^ 男子 乙組 基新中學 第三十一屆陸運會 成績表 (PDF).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 2002 [2021-07-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7-14). 
  26. ^ 拚命三郎大器晚成. 太阳报. 2010-11-19 [2021-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7. ^ 學校簡介 (PDF).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 2013 [2021-07-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7-14). 
  28. ^ 第十五期通訊 (PDF).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家长教师会. 2015-7 [2020-05-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7-14). 
  29. ^ 中華基督教會基新中學2019-20年度(第四十七屆) 畢業典禮 (PDF).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 2020 [2021-07-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7-14). 
  30. ^ 卢子健、何安达. 香港人名錄. 天地图书. 1994: 328. 
  31. ^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三十周年纪念特刊编辑委员会. 中華基督教會基新中學三十周年紀念特刊.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 1999: 65.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