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的历史
中国舞的历史悠久。如今的一些中国舞蹈,如长袖舞,至少早在周初就存有记录了。中国舞蹈艺术在唐代达到了顶峰,但后来衰落了。近代舞蹈重新兴起,现今中国舞蹈的发展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先秦时期
中国原始时代舞蹈是华夏文化初始形态,而且此时期舞蹈的作用与后来的舞蹈有很大不同。这时期主要是通过舞蹈来反映狩猎、农耕生活,战争,或者性爱、生殖,以及祭祀或祈祷等活动[注 1][1]:157。而关于乐舞的产生,《诗经·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句话是说,舞蹈呢,实在是因为单单说话表明不了心意,嗟叹也不能充分的表达情感,甚至咏歌仍嫌不足,不知不觉中就手舞足蹈了。
早在五帝和商周时期,以具史诗性的乐舞的形式出现。黄帝时期有乐舞《云门大卷》;尧帝时期有乐舞《大章》;舜帝时期有乐舞《大韶》;禹帝时期有乐舞《大夏》;商汤时期的乐舞《大濩》;周武王时期的乐舞《大武》。这六部乐舞也被称为“六代之乐”,归为雅舞,多由良家出身的舞生表演,分文武两类。它们有很重要的一个作用是用来教化贵族子弟。因年代久远,我们无从知道它们的真实面目,但是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所记载的吴季札在鲁国观乐舞的赞叹中可略知一二。 仅在《吕氏春秋·仲夏记·古乐》一篇中,就有这样三则故事:帝颛顼在登上帝位的时候,听到四面八方熙熙凄凄锵锵的风声很好听,就命令部下“飞龙”仿效八风之音创作了《承云》,用来祭祀天帝。
到了帝喾的时候,他则命令臣下“咸黑”创作《声歌》——《九招》、《六列》、《六英》。又命令“倕”创制了鼙、鼓、钟、磬、吹苓、管、埙、篪、鼗、椎、锺等乐器,吹打起来,十分动听,引来凤鸟锦雉随之起舞。帝喾很高兴,就用来歌颂上苍的功德。而尧则命“质”作乐,“质”模仿山林溪谷之音制作了乐歌,又用麋鹿的皮蒙在土缶上作成鼓敲打起来,还重击轻打石刀石斧,模仿天帝玉磬的声音,以致百兽随乐起舞。
中国乐舞的第一个高峰时期是周代雅乐舞蹈,西周周武王之弟周公对公元前26世纪到前11世纪流传的历代乐舞的整理更是文化史中的空前壮举。《左传》中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这个祀,指的就是对上天与祖宗的祭祀,而在祭祀中表演大型庄重的乐舞则是祭祀仪式中极其重要的一部份。如《诗经》中的《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周公制礼作乐,除了为了纪念其父兄建周灭纣之乐舞的“大武”之外,周公还把传说中的帝王从黄帝尧舜到商汤等五帝的乐舞整理与大武并称为“六代舞”[注 2]。在“制礼”的同时“作乐”,用“乐”这种声形谐和的艺术型式来表现礼。为雅乐舞蹈前声,也是周代雅乐的主要内容。之后,雅乐在其他东亚文化的广泛流传[1]。
襄公二十九年,吴国的公子季札访问鲁国,请求观看周朝的舞蹈。当他观看舞《大武》时,说:“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观看舞《韶濩》时,说:“圣人之弘也,而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观看舞《大夏》时,说:“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修之?”观看舞《韶箾》时,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也就是说舜帝时的乐舞《韶箾》中表现的舜帝的盛德已大到象天那样无所不覆,象大地那样无所不承载!达到了顶点。尽善尽美观赏到此达到止境了!即使还有别的乐舞,公子季札也不敢再请求观赏了! 昔日孔子在齐国听舜帝时代创作的乐舞《韶》乐后,“三月不知肉味”,感叹道,“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又说《韶》乐是“尽美矣,又尽善也。”而为赞扬武王伐纣的功绩而创作的《武》乐则是 “尽美矣,未尽善也。”也由此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孔子对乐舞的评判标准——尽善尽美。这些舞蹈都属于雅舞,还有八佾等。民间祭祀的巫舞、傩舞等,见于楚地。
秦汉
两汉舞蹈百技纷呈,是俗乐舞文化的高峰。[2]早在秦始皇即把民间的角抵戏引入宫廷,后来汉武帝大兴角抵百戏就是延续秦制,发展至东汉已成为极为丰富的宫廷舞乐百戏,富豪贵族的家庭宴会也多是杂技的成份的综合性演出。汉代舞蹈有即兴歌舞和宴饮中的“对舞”,即是女子长袖对舞、男女长袖对舞、男子宽袖对舞和男子短袖对舞。一般宴会中是由主人先舞,客人再起舞为报,还有舞剑、舞刀、舞棍、干舞、戚舞、长袖舞和巾舞等,舞姿舞容都很考究[注 3]。
用作娱乐的称为杂舞,多则由属贱民的女乐、舞优(或称舞妓、舞姬、舞伎等)表演,但亦有皇族喜爱舞蹈者学习。著名的有汉朝有赵飞燕《掌上舞》。民间则有由劳动动作演变而来的舞蹈。汉代还有百戏,当中亦包括舞蹈。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时代,这时期的民间舞名称之为“杂舞”,融合了汉、魏以来的杂舞,江南的“吴歌”荆楚的“西曲”等歌舞,形成“清商乐”和汉族的“清商乐”相平行,而少数民族的“胡乐”、“胡舞”及外国乐舞如“天竺乐”、“龟兹乐”、“疏勒乐”、“安国乐”、“高丽乐”、“康国乐”、“高昌乐”等,随著民族文化的交流而形成汉族乐舞“西凉乐”。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舞蹈文明在这个时期显示了其艺术的自觉,为隋唐乐舞文化的新高峰奠定了基础。唐代舞蹈文化灿烂辉煌,达到了艺术巅峰,因南北朝朝野崇信佛道也出现以宗教为背景的宗教乐舞[注 4]。
隋代
隋文帝汇辑当时流传各地的汉族传统舞、少数民族舞、外国传入的各类乐舞计七部,称七部伎;而后来更增加疏勒乐和康国乐,改称为九部乐。隋唐帝曾征各地散乐及舞蹈进行表演,此后成惯例于每年正月演出用来招待突厥客人[1]。
唐代
到唐朝时,唐人把舞蹈视为抒情和展示才华,表示礼节的手段能文能武、能歌善舞的文化素养。著名代表人物有善作曲能伴舞的唐玄宗、以善舞“霓裳羽衣”的杨贵妃和以惊鸿舞闻名的梅妃江采𬞟,亲自排练过声势浩大的破阵乐的唐太宗李世民;即兴善舞以抒情的诗人李白。唐代的宗教乐舞也很发达,如鹤舞和花舞等礼佛娱人的舞蹈在佛寺中很常见;祭祀巫舞从巴楚之地到中国西北荒村都很兴盛,唐代宫廷的驱傩是种面具神舞,继承汉代的宫仪规模亦即为盛大[1]。
唐朝是中国舞蹈发展的繁盛时期,不仅有自娱的民族舞蹈还有大量的表演性舞蹈,朝廷设教坊司,专门训练舞优,唐皇室亦有不少成员喜爱舞蹈,唐代对歌舞的分类比前代更为细腻有按风格特点来分的健舞和软舞类别,软舞动作偏柔,健舞则刚健有力,常会以刀剑等兵器作为道具;有以结构的严谨和统一归类的歌舞大曲,杨太真(杨贵妃)其中霓裳羽衣舞最为著名,据说就是唐玄宗在梦中看到仙女们的翩翩舞姿,又听到仙乐飘飘,而记载流传下来的;有以故事情节归类的歌舞戏;有从用途和表演方式归类且用于宫廷朝会、宴飨的九部乐、十部乐、立部伎等。尚有一些名舞不能归类,如赞美龙女的凌波曲是盛唐著名舞人谢阿蛮依舞曲编舞表演的,深得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喜爱;唐懿宗的伶官李可及编创的“菩萨蛮舞”是表现佛国仙女的美音妙舞,其他不能归类的名舞如“何满子”、“叹百年”等都是在当时兴盛有深远影响力的[1]。健舞著名有公孙大娘的刀舞。
五代至宋
五代时还有一种缠足的舞蹈,由南唐李后主所创,宫嫔窅娘以帛束足呈新月状,跳舞时有凌云之姿。唐宋时坊间的妓院亦常有舞蹈表演。
宋代的宫廷乐舞虽衰退但完善了宗法礼教,所以宋朝宗庙祭祀一直保存著雅乐舞蹈。宋代的雅乐舞现保存在文献中的有《大善乐舞》、大顺乐舞、《大庆乐舞》、《大定乐舞》、《天盛乐舞》、《大和乐舞》、《大昭乐舞》和《大熙乐舞》等。宋代的《燕乐》是队舞,男子队有拓枝队、剑器队、异域朝天队等;女子队有菩萨蛮队、拂霓裳队、菩萨献香花队、彩云仙队等。宫廷队舞在宋初尚为兴盛,宋代文人喜好填词,士大夫家有家伎歌女善歌舞,如北宋寇准喜好拓枝舞,传说每宴必有拓枝歌舞表演。宋代的赵构在晚年时留下一部舞蹈动作谱《德寿宫舞谱》[1]。
宋代燕舞比起民间的舞蹈已大为逊色,宋代是民间舞蹈兴起的时代,既有节日的社火舞队,又有日常在市集街坊的卖艺演出。竹马、旱船、舞狮等在宋代已极为兴盛,有些则为后来的戏曲所吸收,如《抱锣》、《舞鲍老》等。有些民间舞蹈传入日本如《龙舞》、《九连环》、《扑蝴蝶》等;而有些燕乐舞传入朝鲜并作为宫廷乐舞保存下来,其中有《五羊仙》、《献仙桃》、《抛球乐》、《莲花台》等。宋代舞蹈走向市井也使明清以后的中国舞蹈演变成武艺和民间娱乐整合发展的新型式[1]。
元明清
自元、明、清以来,舞蹈艺术从两方面得到继承与发展,一是戏曲表演“打”即是武术动作,即元杂剧称为“科”在京剧称为“做”的“武舞”。另一方面是在民族文化活动中的长足发展,元、明、清时期民俗活动、民间舞蹈如高跷、旱船、舞狮、舞龙、各种鼓舞和《秧歌舞》等,不但具有地方风情也有群众性[1]。
元代杂剧中吸收了宋代宫廷队舞的音乐和舞蹈,同时也吸收元代戏曲与民间舞蹈的生动舞姿[1]。
舞蹈发展在清代是一个比较衰落的时期,舞蹈渐被戏曲融合而失去独立表演艺术的地位,且这时期缠足方式为折骨缠,变成把女性足部束至不良于行,使女性跳舞兴趣锐减,令宫廷杂舞衰落,只有以男性舞生所表演的雅舞以及民间劳动相关的舞蹈如秧歌、宗教舞蹈如傩舞等仍然有发展。而融入戏曲中的舞蹈却以身段及毯子功(唱做念打中的两项)的形式发展,自成了一套训练体系与表演方法。但宫廷舞蹈仍流行佾舞与队舞。佾舞主要用来祭祀神灵,分为文舞和武舞。文舞又叫《文德之舞》,武舞又叫“武功之舞”。一般是在祭祀开始时舞“武功之舞”,武舞生左手执干,右手执戚。祭祀中间及结束时跳“文德之舞”,文舞生右手执羽,左手执籥,两边还有执节者,指挥舞队。清代宫廷队舞又叫《庆隆舞》,是从《蟒式舞》、《玛克式舞》演化而来,本为满族传统舞蹈,入宫后用于皇帝宴飨巡酒。因舞蹈艺术呈衰落之势,因此民间社会没有专业的舞蹈演出团体,但仍有于灯节和迎神赛会的舞蹈活动,作为自娱性、群众性的娱乐,民间舞蹈并常与技艺组织在一起,形成综合性的表演队伍,称为走会或花会,其中著名有《秧歌》、《高跷》、《狮舞》、《胯鼓》、《旱船》、《小车》、《竹马》、《大头和尚》等民间舞蹈[3]。
复兴
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建国以后,由当时北京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人员建立的一套复古的中国舞体系[4]。当时的舞蹈工作者展开了探寻中国舞蹈根源的工作,从戏曲、武术、古籍、石窟壁画中寻找动作元素,糅合当时由苏联传入的芭蕾舞训练方式,逐渐还完中国传统舞蹈的面貌。其中的不少元素如扇、巾、伞、水袖的运用类似戏曲的影子,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国家动乱和限制失去了原有的内涵,改革开放后开始重新复兴和向多元化的发展。
进入1990年代诞生了诸如《太极印象》、《神话中国》、《秋水伊人》、《红扇》、《传音》、《不眠夜》、《潮汐》、《两个身体》等新颖的作品。同时中国舞蹈乐团开始向国际进军开始了国际化,获得众多国际奖项。进入21世纪大型舞蹈剧开始兴起,例如有《妈勒访天边》、《大梦敦煌》、《霸王别姬》、《瓷魂》、《一把酸枣》这样偏向中国古典舞风格的民族舞剧,或有《大红灯笼高高挂》这样具有民族特色的芭蕾舞剧,也有《雷和雨》这样个性表达的现代舞剧渐渐获得观众喜爱。
现在中国的舞蹈奖项有全国舞蹈比赛、桃李杯舞蹈比赛、中国舞蹈荷花奖(设于1998年[5])、CCTV电视舞蹈大赛、文华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除了以上还有孔雀杯舞蹈比赛、全军舞蹈比赛、中国艺术节、全国舞剧观摩演出等比赛奖项。而诸如舞林大会之类的现代选秀节目中中国舞也渐渐来到了舞台之上。[6]
参见
注释
参考文献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通鉴文化编辑部,廖慧玲主编. 《圖說中華文明史》. 通鉴文化. 2008年6月. ISBN 9789866790690 (中文(台湾)).
- ^ 傳統舞蹈之中國舞蹈. 中国侨网. [2010-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25) (中文).
- ^ 清朝舞蹈史 Archive.is的存档,存档日期2012-07-08(简体中文)
- ^ 中国传统舞蹈-中国古典舞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文)
- ^ 《新编读报手册 4 第2版》. 杜荣进,许乃征主编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 第756页.
- ^ 改革开放30年:舞蹈创作的发展与繁荣. [2015-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20).
外部链接
- A yangge performanc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rom Shanbei in Shaanxi that lasted all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