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帆船
中国帆船,或称中式帆船,是历史上于东洋水域被广泛使用的帆船,可归类为东洋帆船的一种。
历史
文献中的中国帆船首次出现于汉朝的《南州异物志》。根据该书描述,汉朝时中国帆船设计4个风帆,并不直接迎风,而是横向且稍倾斜地面对迎风面。在牺牲些微航速的条件下,能够使船只在逆风之下前进,无需像使用大量横帆的船只一样降帆。在帆的材质方面,则是使用竹竿加强的硬性篷帐。当时最大的船长达20公尺,宽10公尺,可以容纳七百人的重量,或260吨以上的物件。
至宋代几经改良,于15世纪至17世纪中期,大量出现于东方海洋,因地制宜地演变成多种不同的船身及帆具,构造及索具各异,帆船部件名称因各地方言而有别。
郑和下西洋期间明朝特使郑和的船队遍游东亚、南亚、阿拉伯半岛,更远达非洲马达加斯加北部水域。清人编写的明史中有描述郑和当时的帆船,长约120多公尺,宽度约40多公尺,称为宝船。
十八世纪后,中国民间所用的帆船仍然多为中式帆船,该类型帆船排水量小,船底设有多道防水舱,活跃于中国近海,用作贸易时运载货品之用。
王冠倬的《中国古船图谱》为中国古船研究的整理性著作。
主要船型
历代的中国帆船设计各异,大致可分为几大类型。[1]依其建造地点不同而有不同名称,如福建所建造者,最为有名,称为福船。其他尚有广东的广船、厦门船、宁波船等。也有一些因小型改变或是军事用途,而不同名者,例如鸟船、草撇船、冬船、开浪船、海沧船等。
近海帆船
沙船
沙船是历史悠久的一种船型,源自江苏崇明,在唐宋时期经已成型,主要使用于长江流域与北方沿海。其名称来自其航行的 北方海域多为沙岸地形,因其船底平、方艏方艉、吃水浅,因此能直接驶上沙岸坐滩,不因离水、搁浅而倾斜翻覆,适用于有较小风浪且地形为沙岸之地区,所以在明清时期始称作沙船,也作“防沙平底船”,但由于沙船吃水过浅,不会作远海航行之用。该类船只多见于北方海域,广泛使用于大运河淤浅时运粮至北方, 明朝曾有其不少海难的记录。平时为运输用船,战争时也会被征用为运兵船。沙船的纵向结构采用平板龙骨,从而使纵向强度得到加强。同时,有采用水密隔舱,提高抗沈性。另外配有太平篮,一种是以竹条编织的装有石块的篮,有风浪时悬于水中,可使船减少摇摆。
鸟船
鸟船首形似鸟嘴,是明清时期南部海域的一种小型快船。清代《浙江海运全案》有记载,鸟船“头小身肥,船身长直,除设桅、篷外,两侧有橹二只,有风扬帆,无风摇橹,行驶灵活,而且篷长橹快,船行水上,有如飞鸟”。
戎克船
戎克船,又称为“䑸”,中国古帆船的一种。戎克船为小型帆船,帆数不超过三面。 林斯豪顿(Jan Huygen van Linschoten)所著作的《东印度水路志》当中曾描绘16世纪航行于亚洲海域的中国戎克船[2]。
老闸船
老闸船为传统戎克船的改装版本,是大约于1550年在澳门发展起来的一种小型帆船,结合了东西方帆船设计的优点。排水量小,比传统大型帆船更快,需要更少人手,建造维修也较简易。英国商人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将其引入英资商队,引发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亚罗号就是一艘老闸船。
战座船
战座船为一作战用船只,作为明朝水军指挥官的座舰,故名为战座船,为当时战船中尺寸最大、装潢最齐备者。明朝由于海上倭寇之患甚烈,对水师的建军备战甚为积极。明朝中叶《龙江船厂志》一书有对其的描述。
远洋帆船
福船
福船多见于东南海域,特征为艏艉两端高翘,一般吃水四米。古代福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首尾高昂,两侧有护板。全船分四层,下层装土石压舱,多用于海上贸易与交通往来。明代水师主要以福船组成,船首高翘,带有坚强的冲击装置,乘风下压能犁沈敌船。历史上最著名的柚木福船为“耆英号”,因曾远洋至美国、英国等地访问而闻名。[3]
以接近一般帆船的速率来看,若是能提供 5kW 的功率,福船可达 4.7 节的速率。关于扶正力臂曲线对于船只稳定性的影响,福船稳定范围甚大,能在天候险恶的海域航行,是理想的航运船只船型。普通福船的稳度消失角为123°,为沙船的两倍,遇上大风浪也不会轻易倾侧,适合远洋航海。从稳度安全域的表现来看,福船的稳度安全性佳,遇到大浪时,福船式的船有较大机会存活。
宝船
郑和下西洋船队的主要船舶叫宝船。《明史·兵志四》:“(宝船)能容百人。底尖上阔,首昂尾高,柁楼三重,帆桅二,傍护以板,上设木女墙及炮床;中为四层,最下实土石,次寝息所,次左右六门,中置水柜,扬帆炊爨皆在是。最上如露台,穴梯而登,傍设翼板,可凭以战。矢石火器皆伏发,可顺风行。”
广船
该船型因多在广东沿海制造而得名,它的基本特点是头尖体长,梁拱小,甲板脊弧不高,有配置开吼舵和中插板。船体的横向结构用紧密的肋骨跟隔舱板构成,纵向强度依靠龙骨维持。以铁力木所造,结构坚固,有较好的适航性能和续航能力。
钓艚
钓艚是浙江的渔船船型,近似于宁波船,从前多于温州一带建造,近代则仍常见于福建惠安和厦门一带。外型介乎沙船与福船之间,适合沿海各处航行,作为运载多艘小舢板的“母船”,小舢板在渔场下水独立开展延绳钓作业。
参考文献
- ^ 許智超,陳政宏,"四種典型中國式古帆船性能之比較",[[國立成功大學]]造船暨船舶機械工程學系 (PDF). [2021-05-0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02-04).
- ^ 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 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西方人描繪16世紀航行於亞洲海域的中國戎克船. 斯土斯民展品列表 - 斯土斯民-台湾的故事. 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 [2018-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5).
- ^ 耆英号:引领中国帆船走向世界 乘风航海时代. [2014-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5).
外部链接
- World of Boats (EISCA) Collection ~ Keying II Hong Kong Junk
- China Seas Voyaging Society
- The Free Chin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omepage of one of the last remaining 20th century junks, with video.
- The Junk and Advanced Cruising Rig Association, The JRA
- 四种典型中国式古帆船性能之比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