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丘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丘和(552年—637年),本姓丘敦鲜卑族,籍贯河南洛阳,后家徙岐州郿县(今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官至右武卫、左御卫将军。隋朝末年,为交趾郡太守。一度依附萧铣。归附唐朝后为交州大总管,封为谭国公,后升为左武侯大将军,出任稷州刺史。死后追赠荆州总管,谥襄公。儿子丘师利丘行恭,孙子丘神𪟝

家世

东汉时鲜卑部落首领拓跋邻(后被追谥为后魏献帝),将部落分为胡、周、长孙、奚、伊、丘、亥七族,让诸兄弟各自统领,其弟豆真折领丘敦氏,封临淮王,到孝文帝时,丘敦氏改为丘氏,豆真折之后丘堆,太武帝拓跋焘时封临淮公,子丘跋封淮陵侯,丘跋生子丘麟,封东海公,丘麟曾孙丘大干,生丘寿,魏镇东将军,封野王公,丘寿子丘和

生平

丘和自少年时便擅长弓马,重气任侠。成年后与贵贱交游,都为相同态度。在北周时为开府仪同三司。入隋后,官至右武卫将军、资、梁二州刺史,封平城郡公。仁寿四年(604年),汉王杨谅并州起兵造反,隋朝任命丘和为蒲州刺史。杨谅派士兵扮成女子装饰,混入城中,突袭夺城,丘和逃出城,被免职。丘和除名为民后,投靠权臣宇文述,又揭发友人武陵公元胄私议朝政之罪,复职为代州刺史。此后隋炀帝北巡经过代州,丘和献上精美饮食,而至朔州时,刺史杨廓却没有贡献,炀帝不悦,宇文述大力赞扬丘和忠君,炀帝于是迁丘和为博陵太守(炀帝北巡的下一站),令杨廓到博陵向丘和学习。炀帝到博陵后,丘和奉献的饮食益加丰美,炀帝更加赞赏他,由此各地纷纷效仿,竞相以华美奢侈为上。

丘和善于为官,很得下级官吏的欢心。不久改任天水太守。大业末年,由于南方僻远,百姓受到的剥削很重,经常反抗朝廷,隋朝中央想任命一个能干的太守去。丘和受黄门侍郎裴矩推荐,被选为交趾太守。他到任后,安抚当地豪强,甚得民心。

618年,隋炀帝杨广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杀,南方的萧铣林士弘都想招降丘和,被丘和拒绝。丘和在交趾郡,周围小国纷纷向他贡献财宝,财富可比王者。萧铣眼红他,就派钦州(今广西钦州)的宁长真渡海攻击丘和。丘和派司法书佐高士廉为行军司马,率交州爱州的部族首领迎击宁长真。宁长真大败,只身逃脱,军队全部投降。郡中为丘和树碑颂德。不久,丘和从江都逃回的骁果军士卒得知隋朝已亡,就依附了萧铣,并前往江陵朝见萧铣。

武德四年(621年),萧铣兵败降唐,交趾也归附了唐朝。唐朝派遣李道裕授予丘和为上柱国、谭国公、交州总管。丘和派遣司马高士廉奉表请入朝觐见,唐朝让他的儿子丘师利去迎接。到长安后,唐高祖李渊见到他很高兴,将他迎入自己的卧室内交谈,并在宴会上奏《九部乐》,拜他为左武候大将军。丘和当时已年老,就任命他为稷州刺史,在武功县养老。

武德九年(626年),丘和除特进,贞观十一年(637年)卒,年八十六。赠荆州总管,谥曰襄,赐东园秘器,陪葬献陵。

丘和有子十五人,多至大官,其中丘行恭最知名。

子孙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旧唐书·卷59》,出自刘昫旧唐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