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
52°31′21″N 13°24′48″E / 52.52250°N 13.41333°E
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 | |||
---|---|---|---|
日期 | 1976年6月29日至30日 | ||
国家/地区 | 东德 | ||
会场 | 东柏林亚历山大广场柏林城市饭店 | ||
参与者 | |||
|
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于1976年6月29日至30日在由共产党统治的东德的首都东柏林市召开,是一次国际共产党会议[1][2]。欧洲(阿尔巴尼亚、冰岛和部分微型国家除外)共有29个共产党和工人党参与了这次会议[3]。
这场会议凸显了欧洲共产主义运动几个重要的转变。从这场会议中,可见苏联共产党(苏共)的影响力不断下降,而欧洲各国共产党当中独立阵营和正统阵营之间的鸿沟也因为新政治思潮欧洲共产主义的崛起而变得更阔[4][5]。
背景
在莫斯科召开的1969年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受到数个党派(尤其是朝鲜劳动党和越南劳动党)的抵制,而其他与会者也藉着这场会议谴责苏联在1968年出兵介入捷克斯洛伐克政局,因此对东道主苏联来说,这次会议是彻底失败的[6]。举行另一场国际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的提议在1969年会议过后提出,而苏联共产党则希望借助这样的一场会议重振失却的声望[6]。然而,很多参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组织(主要来自亚洲,也有部分来自欧洲)都反对召开另一场国际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7][8]。及至1970年代中,欧洲大部分主要的共产党都有兴趣召开只限欧洲共产党参与的会议,而不是一场代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会议[7]。西欧在这个年代发生了几次政治变革,令各大共产党都想借此获利;当中引人注意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右翼军政府下台,政体改为代议民主制,另外法国共产党(法共)和意大利共产党(意共)也摆脱了在国会内受到孤立的局面[9]:324。
一股理论思潮于1970年代在西欧部分国家的共产党兴起,是为欧洲共产主义。欧洲共产主义拒绝苏联共产党的支配,并注重于发展适用于西欧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苏联当局对这股欧洲共产主义思潮感到厌恶,他们也希望能够藉着举行一场会议,成功制定一份相当于欧洲共产主义约章的文件,以维系自身的支配地位。当时苏联的论调是强调各大洲共产主义运动团结的重要,否认不同共产党之间有差异,并把东欧和西欧之间的差异说成是人为造成的[10]。
筹备过程
会议召开之前的筹备过程旷日持久。欧洲各国共产党曾在1974年10月至1976年6月期间展开激烈的谈判过程,不过各类文献对筹备会议的举行次数却有不同的记述,这些文献记述的筹备会议举行次数由12至16次不等[11]:71。其中,第一次筹备会议在波兰首都华沙召开[7]。会议筹备期间,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的共产党敦促大会文件承认各个共产党的独立自主,而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和东德的共产党则群起为苏联的立场辩护[11]:71[12]。筹备过程当中的各大政党之间的意见分歧令会议要推迟一年举行[13]。
各党在筹备过程初期定下的一项协议列明会议任何文件都要得到与会者一致同意才能通过,而另一项协议则列明会议讨论事项的主题都要和和平、安全、裁军和旨在促进社会进步的斗争有关[7]。会议决议草案最后两次编辑会议于1976年6月10日至11日和同月24日在东柏林举行[14]:145。
和之前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不同的是,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参加了这次会议和会议的筹备过程(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却没有参与其中)[7]:17-18。从希腊共产党分裂出来,奉行欧洲共产主义的希腊共产党(国内派)被禁止参与这场会议[15],冰岛的人民联盟也抵制了这场会议[16]。
意共在会议筹备过程进行的同时和另外两个奉行欧洲共产主义的主要政党举行了两场双边会议,其中一场是1975年7月意共和西班牙共产党在里窝那召开的会议,另一场是意共和法共在1976年夏季在罗马召开的峰会[17]。信奉欧洲共产主义的政党之间并不团结;从筹备过程当中,就能够看出这些政党之间明显的分歧。法共一方面批评苏联缺乏公民自由,另一方面却为了意共提出的国际团结概念而对是否摒弃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感到犹豫[18]:95。法共和意共对康乃馨革命之后葡萄牙局势的分析有分别,两党因而产生分歧。法共支持葡萄牙共产党(葡共)的策略,而意共则对葡共作出公开的批评[9]:347。
会议流程和文件
虽然与会各党代表在会议上演讲的过程没有出现直接交锋的辩论场面,但是由此已经可以看出与会各国共产党之间的立场分歧[19][20]。西共领袖圣地亚哥·卡里略、意共领袖恩里科·贝林格和法共领袖乔治·马歇曾在会上演讲期间非难苏联政制一些方面的特质[19]。贝林格指出,西欧的共产主义者支持国家实行民主制度而不奉行特定意识形态,也支持多元政治、言论自由、独立工会和宗教自由[13]。南斯拉夫领袖约瑟普·布罗兹·铁托在向与会代表致词时指出“共产主义者必须接受为社会主义、独立、平等和互不干涉内政而奋斗的不同道路[4]。”罗马尼亚领袖尼古拉·齐奥塞斯库也对各党独立自主、互不干涉别党内政的原则表示支持[11]:75-77[14]:146-147。其他在会议上表态支持欧洲共产主义运动的与会者还包括瑞典的拉尔斯·韦尔纳、英国的戈登·麦克伦南和圣马力诺的埃尔梅内吉尔多·加斯培罗尼。芬兰共产党主席阿尔内·萨里宁(Aarne Saarinen)也支持欧洲共产主义,不过他对欧洲共产主义的支持却比较薄弱[14]:146-147。
另一边厢,也有其他与会代表加入发言,并重申他们会追随苏共的方针[19]。保加利亚共产党领袖托多尔·日夫科夫发言期间,在拥护“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概念(和各党应该自行制定社会主义的建设方式的观点相反)这方面所表达的立场比苏联更坚定,又抨击修正主义和强调每个共产党(对本国人民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双重责任[11]:75-77。与会的正统阵营重要演讲者还包括捷克斯洛伐克领袖古斯塔夫·胡萨克和东道主东德领袖埃里希·昂纳克。其他表态支持苏联的与会政党还包括希腊、葡萄牙、西德、卢森堡、丹麦、西柏林、土耳其、挪威和奥地利的共产党,然而他们对苏联的支持强弱不一[14]:146-147。
和其他同属正统阵营的与会共产党领袖相比,苏共领袖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在会上演讲的语调较为和缓。他促请会议重申对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承担,却没有提到双重责任和互助(这两点都是苏联对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论述的基础)[11]:75-77。波兰领袖爱德华·盖莱克和匈牙利领袖卡达尔·亚诺什在演说时也把自己视为正统阵营的一员,不过他们却比较低调,而且都提到了自己国家个别的细微差异[14]:146-147。
柏林会议当中,除了角力的主要双方,也有一组与会政党拒绝选边站,既不站在欧洲共产主义阵营的一方,也不站在正统阵营的一方。这组政党包括塞浦路斯、比利时、荷兰、爱尔兰和瑞士的共产党和工人党[14]:146-147。
会议的最后文件题为《争取欧洲和平、安全、合作和社会进步》[21]。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过往的做法相比,这份文件包含了几个创新之处[19]。文件其中一项重要的特征是承认“各个共产党平等独立、有权决定自己党的政策而不受外力干涉”的原则[21]。由此可见,苏共(至少在理论上)在“不干涉别党内政”原则这方面向欧洲共产主义者的要求让步[17]。这份文件没有提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而是提到“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和弗拉基米尔·列宁的伟大思想”[20]。“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在文件中也被“国际团结”这个词语取代。而且,文件也指出共产党之间友善的批评并不构成反共主义(暗示批评苏联政策不会被视为“反苏主义”行径,和苏联官方论调相反)[19]:275。文件是直接发表的,通过的时候并没有经过与会者联署或者付诸表决;南斯拉夫后来批评了这个安排[11]:75-77[21]。
和1969年会议的声明不同,柏林会议的文件并不包括谴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字句[8]。会议召开之前,苏联曾经促请大会谴责北京当局,却被南斯拉夫、法国和意大利的共产党阻挠[23][24]。
法国共产党在柏林会议上表示未来不会有可能以柏林会议的形式再举行一次欧洲共产党会议[18]:95。
后续事件
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新德意志报》刊登了会议演讲辞全文,然而苏联报章《真理报》却把演讲辞中较为刺耳的批评言辞删走[19]。对苏联来说,卡里略的演讲特别难以接受[8][a]。《真理报》试图把会议描写成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胜利和共产主义者团结的胜利,也试图对会议中出现的分歧轻描淡写[19]。其他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报章也有对会议演讲辞进行审查、删节[14]:146-147。
柏林会议之后,欧洲共产主义者对苏联政策作出更多批评[4][20][19]:283,也开始和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异见人士增进关系,有时还会维护他们反抗国家政府的打压[13]。
当时苏共从意识形态这方面作出含蓄的反驳,借此以同样的方式回应欧洲共产主义者的批评[4][20][19]:283。1976年12月,日夫科夫在《和平与社会主义问题》杂志上发表文章,为正统阵营发动了一次有名的反击,他在文中指责欧洲共产主义是反苏联、“反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颠覆意识”[5]。
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宣称苏联试图令不同国家的共产党显得更团结, 而不愿意揭露会议的真实情况,并抗议苏联扭曲会议文件的内容[11]:75-77。
及至1980年4月,新一届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在巴黎召开,不过会议的形式和柏林会议不同。巴黎会议没有采纳“会议文件要得到与会者一致同意才可以通过”的原则,而且还受到意大利、罗马尼亚、西班牙、南斯拉夫、冰岛、英国、荷兰和圣马力诺的共产党抵制[18]:36[19]:311。和波兰统一工人党合办这次会议的法国共产党否认巴黎会议和柏林会议类似这种看法,因为与会政党对会议通过的策略并没有一致的立场[18]:104。
与会政党
国家 | 政党 | 代表团团长 | 活动状态/ 国会议席数量 |
党员人数 | 党员人数 占全国人口比率 |
参考来源 |
---|---|---|---|---|---|---|
奥地利 | 奥地利共产党 | 弗朗茨·穆里 (Franz Muhri) 主席 |
0 / 183 1975年选举 |
20,000 | 0.25% | [26][b] |
比利时 | 比利时共产党 | 让·特尔夫维 (Jean Turfve) 副主席 |
2 / 212 1974年大选 |
15,000 | 0.15% | [26][b] |
保加利亚 | 保加利亚共产党 | 托多尔·日夫科夫 第一书记 |
执政党 | [26] | ||
塞浦路斯 | 劳动人民进步党 | 赫里斯托斯·佩塔斯 (Christos Petas) 政治局委员 |
9 / 35 1970年选举 |
14,000 | 2.33% | [26][b] |
捷克斯洛伐克 | 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 | 古斯塔夫·胡萨克 总书记 |
执政党 | [26] | ||
丹麦 | 丹麦共产党 | 克努德·耶斯佩森 主席 |
7 / 175 1975年大选 |
8,000 | 0.16% | [26][b] |
芬兰 | 芬兰共产党 | 阿尔内·萨里宁 (Aarne Saarinen) 主席 |
40 / 200 1975年选举(人民民主联盟席数) |
50,000 | 1% | [26][b] |
法国 | 法国共产党 | 乔治·马歇 总书记 |
73 / 488 1973年选举 |
700,000 | 1.32% | [26][b] |
东德 | 德国统一社会党 | 埃里希·昂纳克 总书记 |
执政党 | [26] | ||
西德 | 德国的共产党 | 赫伯特·米斯 主席 |
0 / 496 1972年选举 |
40,000 | 0.07% | [26][b] |
希腊 | 希腊共产党 | 哈里劳斯·弗洛拉基斯 第一书记 |
5 / 300 1974年选举 |
[26][b] | ||
英国 | 大不列颠共产党 | 戈登·麦克伦南 总书记 |
0 / 635 1974年10月大选 |
25,000 | 0.05% | [26][b] |
匈牙利 | 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 | 卡达尔·亚诺什 第一书记 |
执政党 | [26] | ||
爱尔兰 | 爱尔兰共产党 | 迈克尔·奥赖尔登 总书记 |
0 / 144 1973年大选 (爱尔兰共和国) 0 / 78 1975年选举(北爱尔兰) |
600 | 0.01% | [26][b] |
意大利 | 意大利共产党 | 恩里科·贝林格 总书记 |
227 / 630 1976年选举 |
2,000,000 | 3.57% | [26][b] |
卢森堡 | 卢森堡共产党 | 多米尼克·欧班尼 主席 |
5 / 59 1974年大选 |
1,000 | 0.25% | [26][b] |
荷兰 | 荷兰共产党 | 亨克·胡克斯特拉 主席 |
7 / 150 1972年大选 |
14,000 | 0.1% | [26][b] |
挪威 | 挪威共产党 | 马丁·古纳尔·克努特森 主席 |
1 / 155 1973年选举 |
2,500 | 0.06% | [26][b][c] |
波兰 | 波兰统一工人党 | 爱德华·盖莱克 第一书记 |
执政党 | [26] | ||
葡萄牙 | 葡萄牙共产党 | 阿尔瓦罗·库尼亚尔 总书记 |
40 / 263 1976年选举 |
160,000 | 1.6% | [26][b] |
罗马尼亚 | 罗马尼亚共产党 | 尼古拉·齐奥塞斯库 总书记 |
执政党 | [26] | ||
圣马力诺 | 圣马力诺共产党 | 埃尔梅内吉尔多·加斯培罗尼 主席 |
15 / 60 1974年大选 |
1,000 | 5.26% | [26][b] |
苏联 | 苏联共产党 | 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 总书记 |
执政党 | [26] | ||
西班牙 | 西班牙共产党 | 圣地亚哥·卡里略 总书记 |
非法政党 | 200,000 | 0.56% | [26][b] |
瑞典 | 左翼党-共产党人 | 拉尔斯·韦尔纳 主席 |
19 / 350 1973年大选 |
17,000 | 0.21% | [26][b] |
瑞士 | 瑞士劳动党 | 雅各布·勒希莱特 中央委员会书记 |
5 / 200 1975年选举 |
7,000 | 0.12% | [26][b] |
土耳其 | 土耳其共产党 | 伊斯迈尔·比伦 总书记 |
非法政党 | 2,000 | 0.005% | [26][b] |
西柏林 | 西柏林统一社会党 | 埃里希·齐格勒 副主席 |
0 / 147 1975年选举 |
5,000 | 0.25% | [26][b] |
南斯拉夫 | 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 |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 主席 |
执政党 | [26] |
参见
备注
- ^ 卡里略在大会致辞时提到:“我们的地位引致我们党过去和现在所遭受的磨难,也令我们要经历地下活动的时期,不过这个过程却把以科学共产主义和一种建基于牺牲和宿命感的神秘主义铸造而成的合金打磨成型。我们已经建立起一种新的教会,由我们自己的殉道者和先知。莫斯科是我们的梦想首先开始成真的地方,一直以来这里对我们来说就像是罗马(教廷)。我们谈到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时候,就像是提起我们的圣诞节那样。当时我们还只是处于草创时期,不过现在我们已经壮大了[25]。”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西欧各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的数据都是阿历克·卡尔贝尔格(Alec Carlberg)在《欧洲的共产主义之路》(Europas väg till socialismen)一书中所作的粗略估计[7]:347-351,而党员人数占全国人口比率则以卡尔贝尔格举出的数据和1976年西欧各国的人口数据(圣马力诺人口数以《欧洲区域研究:西欧2003》(Regional Survey of the World: Western Europe 2003)一书[27]为准,北爱尔兰人口数以北爱尔兰统计研究局的数据[28]为准,西柏林人口数以德国经济研究所的数据[29]为准,其余各国人口数以1978年世界银行出版的《世界发展报告》[30]为准)为基础而进行计算。因此,上表列出的党员人数和党员人数占总人口比率百分比并不精确,然而这些数据却能概括这段时期西欧各国共产党的相对实力。
- ^ 挪威共产党在1973年议会选举中成功设法派出该党时任主席莱达尔·T·拉尔森代表社会主义选举联盟在海德马克郡参选,并当选该郡国会议员[31][32]。
参考资料
- ^ Comparative communist foreign policy, 1965-1976. Rand Corporation. 1976: 99.
- ^ Loeber, Dietrich André. Ruling Communist Parties and Their Status Under Law. Dordrecht [u.a.]: Nijhoff. 1986: 226.
- ^ Braun, Aurel. Romanian Foreign Policy Since 1965: The Political and Military Limits of Autonomy. New York: Praeger. 1978: 41.
- ^ 4.0 4.1 4.2 4.3 Sharma, Prem Mohan. Politics of Peace and UN General Assembly. New Delhi: Abhinav Publications. 1977: 106.
- ^ 5.0 5.1 Garthoff, Raymond L. Détente and Confrontation: American-Soviet Relations from Nixon to Reagan.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 1994: 546.
- ^ 6.0 6.1 Shore, Cris. Italian Communism: The Escape from Leninism: a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London: Pluto Press. 1990: 113 [2015-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9).
- ^ 7.0 7.1 7.2 7.3 7.4 7.5 Hammar, Bo. Europas väg till socialismen. Stockholm: Arbetarkultur. 1980: 347–351.
- ^ 8.0 8.1 8.2 Wishnick, Elizabeth. Mending Fences: The Evolution of Moscow's China Policy from Brezhnev to Yeltsin. Seattle [u.a.]: Univ. of Washington Press. 2001: 52 [2015-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3).
- ^ 9.0 9.1 Bracke, Maud. Which Socialism, Whose Détente?: West European Communism and the Czechoslovak Crisis, 1968. Budapest: 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 Press. 2007 [2015-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3).
- ^ Eurocommunism between East and West.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0: 7.
-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Valdez, Jonathan C. Internationalism and the Ideology of Soviet Influence in Eastern Europe. Cambridge [u.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 ^ Dougherty, James E.; Pfaltzgraff, Diane K. Eurocommunism and the Atlantic Alliance. Cambridge, Mass: Institute for Foreign Policy Analysis. 1977: 33.
- ^ 13.0 13.1 13.2 Ouimet, Matthew J.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Brezhnev Doctrine in Soviet Foreign Policy.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03: 85–87.
-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Leonhard, Wolfgang. Eurocommunism: Challenge for East and West.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78.
- ^ Clogg, Richard. Parties and Elections in Greece: The Search for Legitimacy.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87: 178.
- ^ Tannahill, R. Neal. The Communist Parties of Western Europe: A Comparative Study. Westport: Greenwood Press. 1978: 80.
- ^ 17.0 17.1 Dunphy, Richard. Contesting Capitalism?: Left Parties and European Integration. Manchester [u.a.]: Manchester Univ. Press. 2004: 26.
- ^ 18.0 18.1 18.2 18.3 Machin, Howard. National communism in Western Europe. London: Methuen. 1983.
- ^ 19.00 19.01 19.02 19.03 19.04 19.05 19.06 19.07 19.08 19.09 Urban, Joan Barth. Moscow and the Italian Communist Party: From Togliatti to Berlinguer. London: Tauris. 1986.
- ^ 20.0 20.1 20.2 20.3 Boggs, Carl; Plotke, David. The Politics of Eurocommunism: Eclipse of the Bolshevik Legacy in the West. Montreal: Black Rose Books. 1980: 33, 313.
- ^ 21.0 21.1 21.2 The Language of Foreign Affairs. Department of State Library. 1978: 9.
- ^ Thomas, Daniel Charles. The Helsinki Effect: International Norms, Human Rights, and the Demise of Communis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1: 182.
- ^ Ross, George. Workers and Communists in France: From Popular Front to Eurocommunis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2: 251.
- ^ Kapur, Harish. The End of Isolation: China After Mao. Dordrecht: Martinus Nijhoff. 1985: 210.
- ^ East, Roger. Communist and Marxist Parties of the World. Harlow, Essex: Longman [u.a.] 1990: 559 [2015-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2).
- ^ 26.00 26.01 26.02 26.03 26.04 26.05 26.06 26.07 26.08 26.09 26.10 26.11 26.12 26.13 26.14 26.15 26.16 26.17 26.18 26.19 26.20 26.21 26.22 26.23 26.24 26.25 26.26 26.27 26.28 „Für Frieden, Sicherheit, Zusammenarbeit und sozialen Fortschritt in Europa"-Dokument der Berliner Konferenz der kommunistischen und Arbeiterparteien Europas am 29. und 30. Juni 1976 in Berlin (DDR) 21. Paul-Rugenstein Verlag. 1976: 832–833.
|journal=
被忽略 (帮助);|issue=
被忽略 (帮助) - ^ Regional Survey of the World: Western Europe 2003. London: Europa Publications. 2002: 555.
- ^ Population by sex & single year of age (1961-2014). Belfast: Northern Ireland Statistics and Research Agency. [2015-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0).
- ^ Schulz, Erika. Bevölkerungsentwicklung in der Region Berlin 64. Deutsches Institut für Wirtschaftsforschung. 1997: 765.
|journal=
被忽略 (帮助) - ^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World Bank. 1978: 21, 28.
- ^ Staar, Richard Felix; Drachkovitch, Milorad M; Gann, Lewis H. Yearbook on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Affairs. Stanford, California: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1991: 619 [2015-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9).
- ^ Zenit. 1973: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