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鲍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鲍信(152年—192年),东汉泰山郡平阳县(今山东省新泰)人,汉司隶校尉鲍宣八世孙[1]。初为骑都尉,官至破虏将军济北相。有二个儿子鲍邵鲍勋[2]

生平

汉灵帝时任骑都尉,大将军何进派了鲍信回郡募兵,但鲍信归来途中何进就遇害,返至洛阳时董卓亦已进京。鲍信认为董卓是个祸患,力劝袁绍先发制人,但袁绍未采取行动,遂返回故乡,聚集了两万兵、七百骑和大批辎重。初平元年(190年),关东诸郡发动董卓讨伐战,鲍信与弟鲍韬亦起兵响应,于是获表行破虏将军。获推为盟主的袁绍是当时众势力中最强盛的,很多人都去他那处,但鲍信那时却认为曹操才是那个将天下拨乱反正的英雄,故此与曹操交结,曹操亦亲待他。后来鲍信和曹操军在汴水之战中败予董卓军,鲍韬战死,鲍信也负伤。其时袁绍却不积极讨伐董卓,反而却从韩馥手中夺取冀州,鲍信遂劝戒曹操经营河南,静观其变。初平二年(191年),袁绍表曹操为东郡太守,曹操也表鲍信为济北相。

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黄巾进入兖州,兖州刺史刘岱不听鲍信所劝贸然出战,兵败战死,鲍信与州吏万潜遂迎曹操为兖州牧。鲍信与曹操先到寿张东视察战场时,遭到黄巾袭击,当时后军未赶上,鲍信虽然奋力抗击但战死,不过却让曹操得以突围而退。接着曹操重整旗鼓,但遍寻不着鲍信尸体,于是曹操令人用木头雕刻成鲍信人像,并亲自祭奠,痛哭。接着就向青州黄巾发动进攻,屡败黄巾,并追击至济北,逼令黄巾归降。曹操遂于其年冬天收编了青州黄巾的精锐为“青州兵”。鲍信死时四十一岁,为人俭朴又厚赏将士,故此死后家无余财。曹操后在建安十七年(212年)追记鲍信功绩,赐封其子鲍邵为新都亭侯,并辟命另一儿子鲍勋丞相府掾属。部将于禁后来也成为曹操的大将。

评价

  • 政治家太原王沈:“少有大节,宽厚爱人,沈毅有谋。”“虽遭乱起兵,家本修儒,治身至俭,而厚养将士,居无馀财,士以此归之。”[3]
  • 中国近代历史学家蔡东藩:“良谋不用便还乡,智士见机幸免殃;若使后来常匿采,沙场未必致身亡。”

家庭

  • 鲍丹,官至少府侍中。

子孙

  • 鲍邵,鲍信之子,封新都亭侯。鲍邵有父风,曹操赞赏他,加拜骑都尉,使持节。
    • 鲍融,嗣父爵
  • 鲍勋,鲍信之子。
鲍丹
鲍信鲍韬
鲍邵鲍勋
鲍融

艺术形象

小说

在嘉靖本《三国演义》字允诚[5] ,在诸侯讨伐董卓时,鲍信想在孙坚之前先夺得战功,派弟弟鲍忠率步骑三千,迳抄小路来到汜水关挑战,却被华雄所杀,之后同正史随曹操讨伐黄巾时战死。

影视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三国志·卷12》,出自陈寿三国志

参考

参考文献

  1. ^ 三国志·魏志十二·鲍勋传》:“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也,汉司隶校尉鲍宣九世孙。”
  2. ^ 三国志·魏志十二·鲍勋传》:“勋父信,灵帝时为骑都尉,大将军何进遣东募兵。”
  3. ^ 以上皆出自《三国志·鲍勋传》注引《魏书
  4. ^ 王沈《魏书》:是岁,太祖始起兵于己吾,(鲍)信与弟韬以兵应太祖。
  5. ^ 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第九回:“第九镇,有谋多智,善武能文,济北相鲍信字允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