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双城古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依据1898年台湾堡图所绘之凤山县新旧城之间三条连络道路, 为双城之位置, 为最主要的大路,也是现今通称的双城古道, 为小路, 为无特定名称的南路,黑字为途中所经之聚落,蓝字为河流、埤塘及港渡。

双城古道清朝台湾凤山县旧城新城之间往来之道路,当时两城之间的联络道路有三条,其中以旧城东门凹仔底湾仔内、宝珠沟、狮头、赤山至新城北门之间的道路最为主要,旧称大路,也是现今通称的双城古道;另两条在其北及其南,北路为旧城北门经新庄子、覆鼎金、林内、山仔脚、赤山至新城北门,旧称小路;南路为旧城南门经漯仔底渡、三块厝、大港至新城西门[1][2][3]。经日治时期及国民政府来台后,现今部分路段已被重划或拓宽,但仍有部分路段保存。

历史

1684年(康熙23年)于凤山县兴隆庄设置凤山县县治,1722年(康熙61年)因朱一贵事件而建城;1786年(乾隆51年),发生林爽文事件,县城被庄大田攻陷,县署被焚,1788年(乾隆53年),将县治迁移至大竹里下埤头街[3]。至此新旧两城位置成形,民间的贸易,官方的巡阅而有修筑道路的需求[2],双城间的道路有三条,其中最主要的道路为自旧城东门凹仔底湾仔内、宝珠沟、狮头、赤山至新城北门之间的道路,旧称大路[2],也是现今通称的双城古道,最早纪录于1756年的乾隆台湾舆图,也是台湾史上唯一的联系新旧县治两城之道路[3]。而其南北另各有一条连络新旧城之道路,北路自旧城北门经新庄子、覆鼎金、林内、山仔脚、赤山至新城北门,旧称小路;南路自旧城南门经漯仔底渡、三块厝、大港至新城西门,无特定名称[2]

1807年(嘉庆12年),蔡牵党羽吴淮泗攻陷新城,使县治迁回旧城,但因旧城设施年久失修,新城官民未迁;1824年(道光4年),台湾知府方传穟募得改建预算,于1826年(道光6年)竣工,由原先的土城改建为石城,并新建官署、仓廒、监狱等,但新城官民因考量新城区位较优、聚落规模兴盛且设施完善等因素仍未迁移,1847年(道光27年),清廷同意将县治迁回新城[2]

1895年,进入日治时期,部分路廊开始被截弯取直及拓宽,或以新路取代之,其中以南路的变迁最大,截弯取直后形成现今中山西路建国路的雏型,而三块厝与旧城之间的西段路廊也有改建[2]

1980年代,高雄市政府的都市计划大规模改变原有的路网,使三条古道有部分路段被拓宽及重划而截断,南路的变迁仍为最大,旧城至漯仔底渡之间的路廊几乎完全消失,而大路在凹仔底地区的路段也被大幅重划,但在重划中仍保留部分路廊,小路则保存较完善[4]

路廊

大路

大路为现今通称的双城古道,由左营区旧城东门开始,至凹子底,于七吼桥渡过爱河进入三民区湾仔内地区,再经宝珠沟、狮头等聚落至凤山区的赤山,由新城北门进入下埤头街。

旧城至七孔桥(左营区)

旧城东门为双城古道之大路的起点,首先进入前峰尾地区,由门前沿大义国中旁的东门路开始,在翠华路口被台铁纵贯线截断,过去东门路曾有平交道,但在1980年代的一波重划下封闭,使现今纵贯线两边的东门路互不相连,古道于纵贯线东方续行,仍名为东门路,至瑞丰夜市内部之走道而止于裕诚路南屏路口,瑞丰夜市与七吼桥之间的路廊被大规模重划,但仍留下明诚二路546巷与太华街54巷两小段路廊;七孔桥以西的路廊在重划前皆名为东门路,且在铁路以东的路廊为左营区鼓山区的区界,现今区界在瑞丰夜市以西随着重划而调整[2][3][4]

七吼桥至狮头(三民区)

古道于七吼桥渡过爱河,七吼桥又称七孔桥、七空桥[5],其位置在现今自由路跨过爱河的自由桥东方约十几米。七吼桥旧时因位于田尾渡而称田尾桥,于道光年间的林源成所造,长四、宽五[6],当时以咾咕石、石板和石灰砌成,考量水运及洪水,桥墩间距有一定间隔,共有七个孔道,而在日治时期,因内帷水泥厂之原料需求而自覆鼎金搬运红土,七吼桥水运需求已不敷使用,而拆除中间三孔,仅留两侧各两孔,而桥面因年久而结构不稳,1967年改建为钢筋水泥桥[7],并于1990年随着自由路跨爱河的自由桥兴建而拆除[3]

古道于七吼桥之后进入湾仔内与宝珠沟聚落,此段为路廊保存较完整之路段,由湾兴街在自由路口东方的转角开始,向西南西方一路通至民族一路312巷、湾中街、建工路718巷、建兴路、宝安街,部分路段已拓宽及截弯取直,但大体上仍维持原有的路廊;而自宝安街穿越现今之民族国中与光武国小之后,进入狮头聚落,在国道一号以东,沿着九如一路214巷22弄、阳明路43巷、阳明路36巷、澄清路335巷行至澄清路[2][3][4]

狮头至新城(凤山区)

古道进入凤山区后,澄清路与文福公园间的路段已被重划,自建国路三段483巷进去文福公园旁的小径开始,接建国路三段365巷,旁有土地公庙,止于建国路三段,自青年路二段216巷再开始,在赤山聚落经文衡殿前的文殿街,再接八德路、文衡路、和平路,于凤松路平交道跨过台铁屏东线,接凤山区中正路,在协和路口北侧通过属曹公圳系的外濠沟(凤山新城北门护城河),进入新城外北门,至光复路口南侧抵达终点,进入新城北门[2][3][4]

小路

小路由左营区旧城北门埤仔头聚落开始,经新庄子聚落,于鼎新桥渡过爱河进入三民区覆鼎金地区,经鸟松区林内、山仔脚聚落至凤山区赤山地区,与大路会合后,由新城北门进入下埤头街。因行经地区大多位于市郊,小路成为三条古道中现存路廊最完整的一条[2]

小路于北门开始,沿着龟山与莲池潭之间的水岸步道行径,接新庄仔路经新庄子聚落至船仔头港,于鼎新桥(旧名船仔头桥[6])跨过爱河进入覆鼎金地区,接天祥路经外埔仔,至鼎金中街进入覆鼎金主要聚落,沿着聚落南缘的金鼎路,于鸟穴仔再接鼎金中街及金狮湖南缘的金鼎路66巷,止于国道一号西侧,跨过国道及高雄市殡葬管理处后,进入鸟松区,在殡葬管理处旁的山脚路继续,沿着山脚路经林内及山仔脚聚落,再进入凤山区,沿青年路二段再接八德路433巷,止于八德路,与大路的会合处已被重划[2][4]

古道保存

双城古道因位于都市地区,现今虽有部分路廊留存,但原始面貌已完全被柏油路或其他建筑物覆盖,1996年,高雄市政府工务局拓宽翠华路时,在东门路口发现双城古道的路面遗迹,2013年,进行中的铁路地下化工程再度挖到古道遗迹,开挖剖面长12米、深3米,由下而上可见清代的咾咕石路面、日治时期的土石路面,以及民国时期的碎石级配沥青路面,未来将开挖截取几处断面遗迹,保留在地下化后的绿廊地带[8]。另外,2011年,在古道探勘完成后,高雄市政府文化局于凤山赤山下角头福德祠(即建国路三段365巷旁之土地公庙)发表“左营凤山双城古道宝典”,借由旅游折页来推广双城古道[9][10]

参考资料

  1. ^ 简锦松. 高雄市地名與路街沿革史. 高雄市: 高雄市文献委员会. 2007. ISBN 9789860123678.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林明璋(2008)从古图资推测清末凤山县双城古道之位置。环境与世界,17:57-82。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廖德宗. 變遷的新庄子—土地開發另一章. 高雄市: 高雄市政府地政局. 2012. ISBN 9789860343328. 
  4. ^ 4.0 4.1 4.2 4.3 4.4 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高雄市百年歷史地圖. [2014-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8).  引用错误:带有name属性“mul3”的<ref>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5. ^ 曾玉昆. 高雄市地名探源. 高雄市: 高雄市文献委员会. 1997. ISBN 9570099127. 
  6. ^ 6.0 6.1 卢德嘉. 鳳山縣采訪冊(上). 台北市: 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2007. ISBN 9789860117035. 
  7. ^ 高雄市文献委员会. 高雄市舊地名探索. 高雄市: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1983. 
  8. ^ 高雄鐵路地下化 疑挖到雙城古道遺址. 自由电子报. 2013年5月26日 [2014年2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6月19日). 
  9. ^ 徐如宜. 高雄/左鳳雙城古道 學者踏勘再現. 联合新闻网. 2011年10月4日 [2014年2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2月22日). 
  10. ^ 古道連雙城‧再現大高雄 雙城古道寶典重展文史遺跡.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2011年10月3日 [2014年2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