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奇·瓦伦斯
里奇·瓦伦斯 Ritchie Valens | |
---|---|
歌手 | |
昵称 | Ritchie Valens[1][2] |
出生 | Richard Steven Valenzuela 1941年5月13日 |
逝世 | 1959年2月3日 | (17岁)
职业 |
|
音乐类型 | |
演奏乐器 | |
活跃年代 | 1957–1959 |
签名 | |
网站 | ritchievalens |
理查德·史蒂芬·瓦伦苏埃拉(英语:Richard Steven Valenzuela,1941年5月13日—1959年2月3日),昵称为里奇·瓦伦斯(Ritchie Valens),是墨西哥裔美国歌手、词曲作家和吉他手。身为摇滚先锋和奇卡诺摇滚运动的先驱,瓦伦斯在因飞机失事身亡前持续了8个月的音乐生涯。[3]
在这期间,瓦伦斯也拥有许多热门歌曲,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改编自墨西哥民谣的〈La Bamba〉。瓦伦斯将这首歌改编成摇滚的节奏,并在1958年一炮而红,[4][5]这使得瓦伦斯成为西班牙语摇滚运动的先驱。他还有美国排名第二的热门歌曲〈Donna〉。
在1959年2月3日,在被称为“音乐死去的那一天”的事件中,瓦伦斯在爱荷华州的飞机失事中丧生,这一事故也夺去了同行的音乐家巴迪·霍利、“大波普”J·P·理查德森、以及飞行员罗杰·彼得森(Roger Peterson)的生命。瓦伦斯于2001年被追悼入摇滚名人堂。
早年人生
本名为理查德·史蒂芬·瓦伦苏埃拉的里奇·瓦伦斯在1941年5月13日出生于洛杉矶圣费尔南多谷地区的帕科伊玛。他的父亲约瑟夫·瓦伦苏埃拉(Joseph Valenzuela,1896-1952)和母亲康塞普西翁·雷耶斯(Concepción Reyes,1915-1987)皆来自墨西哥。他是家中五个兄弟姐妹中的第二个,其他家庭成员有哥哥鲍勃·莫拉莱斯(Bob Morales Valenzuela)、两个妹妹康妮(Connie Valenzuela)和艾尔玛(Irma Valenzuela)、以及弟弟马利欧·拉米雷斯(Mario Ramirez Valenzuela)。里奇·瓦伦斯是听着传统墨西哥街头乐队、佛朗明哥吉他、节奏蓝调和跳跃蓝调音乐长大的。
5岁的瓦伦苏埃拉对自己演奏音乐感到兴趣,他的父亲鼓励他学习演奏吉他和小号,之后他更开始自学打鼓。虽然瓦伦苏埃拉是左撇子,但他对吉他的学习欲望使他掌握了一般的右手式乐器。当瓦伦苏埃拉上初中时,他经常带着吉他到学校,并与他的朋友一起在天台上唱歌和演奏歌曲。[6]
瓦伦苏埃拉16岁时,他被邀请加入当地乐团the Silhouettes并担任吉他手。而乐团的主唱离团后,由瓦伦斯替补主唱之位。1957年10月19日,瓦伦苏埃拉首次与乐团一起演出。瓦伦苏埃拉曾就读帕科伊玛初级中学(现改名为帕科伊玛国中)和圣费尔南多高中。[7]
音乐生涯
作为一名自学成才的音乐家,瓦伦苏埃拉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歌手和吉他手。他经常在出场时即兴创作新的歌词,或在演奏流行歌曲时添加新的乐句。好莱坞小唱片公司Del-Fi的老板兼总裁鲍勃·基恩也透过圣费尔南多高中的学生打探到关于被他们称为“圣费尔南多的小理查德”的瓦伦苏埃拉的消息,而决定去看他在圣费尔南多电影院周六的日场秀。由于对表演的印象深刻,瓦伦苏埃拉受到了基恩的邀请,到他位于洛杉矶银湖区的家中进行面试,在那里的地下室有一个小型录音室。他的录音设备包括早期的立体声录音机(双轨Ampex 601-2便携式)和一对Neumann U-47电容式麦克风。
1958年5月27日,在面试之后,基恩决定签下瓦伦苏埃拉到Del-Fi旗下。在这时,基恩希望瓦伦苏埃拉将名字改叫“里奇”(Ritchie),因为正如基恩所说:“当时有一堆人都叫‘理查德’(Richard),而我希望他能与众不同。”同样,基恩建议瓦伦苏埃拉将他的姓氏缩短成“瓦伦斯”(Valens),以扩大他的吸引力,凸显他的不同。[8]
瓦伦斯在基恩的录音室录了几首Demo,主要是瓦伦斯演唱和弹奏吉他的片段,部分片段还录了鼓声。这些原始音档可以在Del-Fi发行的专辑《Ritchie Valens – The Lost Tapes》中听到。这些Demo之后被带到了好莱坞的金星录音室,去进行其他乐器的全频录制。〈Donna〉便是其中一首,另一首是则是名为〈Ritchie's Blues〉的器乐曲。
在基恩的地下录音室进行了几次歌曲创作和Demo录制后,基恩决定让瓦伦斯进入正式的录音室,并提供一个完整的乐团为他伴奏。参与的音乐家包括勒内·霍尔、卡萝·凯伊和厄尔·帕玛。1958年7月,瓦伦斯正式在金星录音室开始第一次录制工程,而他第一首录的歌是由他和罗伯特·库恩(Robert Kuhn,基恩的本名)合著的原创曲〈Come On, Let's Go〉,接下来录的是莱博和史托勒的歌曲〈Framed〉。这两首歌在录制完成后在几天后发行,且获得了成功。瓦伦斯的下一张唱片是双A面单曲〈La Bamba/Donna〉,而这也是他生前发行的最后一张唱片。它售出超过一百万份,并被RIAA授予金唱片认证。[9]
1958年秋天,瓦伦斯因为职业生涯的要求迫使他辍学。基恩为他预定了在美国各地的场地和电视节目的表演。不过由于瓦伦斯因为在初中发生的意外事故而害怕飞行,即1957年1月31日,两架飞机在空中相撞后,其残骸掉落于帕科伊玛初级中学的操场,造成瓦伦斯几位朋友的死亡和受伤。虽然当天的瓦伦斯是在外公法兰克·雷耶斯(Frank Reyes)的葬礼而不在场,但他对于失去朋友感到不安。[10]
他最终克服了他的恐惧,搭乘飞机开始了职业生涯。他于1958年10月6日前往费城参加迪克·克拉克的《美国舞台》电视节目演唱〈Come On, Let's Go〉。11月,瓦伦斯飞往夏威夷,与巴迪·霍利和保罗·安卡一同表演。瓦伦斯也加入了传奇唱片骑师艾伦·弗里德在纽约市的圣诞节年度庆典,与一些重重影响他音乐风格的人一起演唱,包括查克·贝里、波·迪德利、埃弗里兄弟、杜安·艾迪、艾迪·科克兰、基斯·奥康纳·莫菲和杰基·威尔森。12月27日,他回到费城的《美国舞台》节目演唱〈Donna〉。
回到洛杉矶之后,瓦伦斯出演了艾伦·弗里德的电影《Go, Johnny, Go!》。在电影中他出现在晚餐桥段,使用与艾迪·科克兰同型号的Gretsch 6120吉他假唱着自己的歌曲〈Ooh! My Head〉。在现场演出之间,瓦伦斯多次回到金星录音室录制他两张专辑中的曲目。
1959年初,瓦伦斯参加了“冬季舞会”(The Winter Dance Party)—一个多场次的中西部摇滚乐巡回演出。与他同行的还有巴迪·霍利、迪昂与贝尔蒙特组合、“大波普”J·P·理查德森和法兰基·萨尔多。所有表演者的伴奏都由霍利的新伴奏乐团担任,成员有吉他手汤米·奥萨普、贝斯手威伦·詹宁斯和鼓手卡尔·班齐。
旅游巴士对表演者的条件非常糟糕,而且非常寒冷。中西部的天气对该演出产生了影响:卡尔·班齐不得不因严重冻伤的脚而住院,其他包括瓦伦斯和大波普等都得了流感。于是演出改分为两部分,而瓦伦斯在第一部分。在班齐住院期间,由贝尔蒙特组合的卡罗·马斯特兰奇洛接替鼓手一职,而当迪昂与贝尔蒙特组合演出时,则由瓦伦斯或霍利打鼓。当年拍摄为数不多的彩色相片中有瓦伦斯打鼓的相片。而霍利打鼓的相片则是由玛丽·格伯(Mary Gerber)于1959年2月2日拍摄的黑白相片,相片中显示霍利在为迪昂打鼓。
死亡
在1959年2月2日的午夜时分,在爱荷华州明湖的表演结束后,霍利、瓦伦斯和理查德森乘坐霍利租用的小型飞机从梅森城机场起飞。瓦伦斯因为赢得了与奥萨普的抛硬币游戏而上了飞机。詹宁斯则自愿放弃了飞机上的座位,并让给得了流感的理查德森。[11]就在1959年2月3日凌晨1点之后,三人乘坐Beechcraft Bonanza出发,到目的地北达科他州的法哥,却在起飞几分钟后坠毁,原因至今仍然不明。这场空难事故造成机上三人与驾驶罗杰·彼得森瞬间身亡。霍利、瓦伦斯和理查德森皆受到无法回避的头部重伤以及对胸腔的钝力创伤。而年仅17岁的瓦伦斯成为了这场事故最年轻的罹难者。
这起事件启发了唐·麦克林写出1971年的成名曲〈American Pie〉,歌曲中将2月3日称为“音乐死去的那一天”(The Day the Music Died)。瓦伦斯的遗体被埋葬在加州米申希尔斯的圣费尔南多使命公墓。
影响
里奇·瓦伦斯是奇卡诺摇滚和拉丁摇滚的先锋,并启发了许多墨西哥音乐家。他影响了如灰狼一族合唱团、洛城寂寞男孩乐团、卡洛斯·山塔那等拉丁音乐家,因为正当拉丁美洲人才刚接触美国摇滚和流行音乐的时候,他已经在全国取得了成功。瓦伦斯也被认为是第一个成功打入主流摇滚音乐的拉丁美洲人。
事实证明,〈La Bamba〉是瓦伦斯最具影响力的作品,而其原因并不仅仅是第一首全西班牙语演唱的流行歌曲,还因为它将传统的拉丁美洲音乐与摇滚成功融合在一起。瓦伦斯成功的模式也被日后的莎丽娜、Caifanes、塔古巴咖啡、马戏团乐队、伟大的沉默、丝绒乐团、古斯塔沃·桑塔欧拉拉以及众多拉丁另类音乐家效仿。讽刺的是,瓦伦苏埃拉家族在家里只讲英语,且瓦伦斯对西班牙语了解甚少。当他在录制〈La Bamba〉是利用语音歌唱才学会歌词的,因此他也并不了解其歌词的意义。
〈Come On, Let's Go〉之后也被灰狼一族合唱团、雷蒙斯合唱团与佩利兄弟、汤米·史提尔、亨廷顿合唱团、强尼·雷布和他的反叛者乐团(Johnny Rebb and his Rebels)、昏迷女孩乐团和The McCoys翻唱。〈Donna〉则是被MxPx、克里夫·理查、热血青年合唱团、Clem Snide、Cappadonna和水土不服合唱团翻唱。
罗伯特·奎因表示瓦伦斯的吉他演奏是他风格的早年影响之一。瓦伦斯也启发了吉米·亨德里克斯、陈·罗米洛、卡洛斯·山塔那、克里斯·蒙特兹、基斯·奥康纳·莫菲等人。
瓦伦斯的母亲康塞普西翁·雷耶斯于1987年去世,并与瓦伦斯合葬。[12]
在其他媒体上的出现
- 瓦伦斯的生平被改编为1987年的传记电影《青春传奇》。剧中时间定于1957年到1959年,并由卢·戴蒙德·菲利普斯来饰演当时16-17岁的瓦伦斯。大部分的电影配乐由灰狼一族合唱团制作。
- 《巴迪·霍利传》中,由演员吉尔伯特·梅尔加尔(Gilbert Melgar)饰演的瓦伦斯出现在电影的最后一幕。
- 1978年的电影《火爆浪子》中的年代设定就设在瓦伦斯去世不久。片中一景是大伙们围坐在桑尼家的地下室里,为自己喜欢的明星死于空难感到哀伤。
致敬
1988年,一名来自威斯康辛州的粉丝肯恩·帕奎特(Ken Paquette)为空难死去的霍利、瓦伦斯和理查德森竖立了一座不锈钢纪念碑,上面刻有一把钢吉他和三张唱片,唱片上记载着三人的名字。它坐落于私人农田上,位于315号街(315th Street)和古尔大道(Gull Avenue)交汇处以西约四分之一英里处,距离明湖以北约8英里(13公里)。帕奎特还在威斯康辛州绿湾的滨江宴会厅(Riverside Ballroom)附近制作了一个类似的不锈钢纪念碑,并于2003年7月17日揭幕。[13]
1990年代,帕科伊玛的帕克斯顿公园(Paxton Park)在代表帕科伊玛的市议员提议之下改名为里奇·瓦伦斯公园以此纪念他,希望居民能“记得他卑微的背景并效仿他的成就”。[14]
1985年,艺术家曼努尔·贝拉斯克斯(Manuel Velasquez)在25名学生的协助下创作了一幅12英尺×20英尺的壁画,画在前帕科伊玛初级中学(现为帕科伊玛国中)教学楼的一侧,描绘了里奇·瓦伦斯的肖像、一些标示着他著名歌曲名称的唱片、以及关于那场飞机坠毁事件的报导。[15]
1979年,汤米·奥萨普在达拉斯开了一家名为Tommy's Heads Up Saloon的俱乐部,其名字象征着他与瓦伦斯在二十年之前的抛硬币游戏。[16]
齐柏林飞船收录在《Physical Graffiti》的歌曲〈Boogie with Stu〉是受到瓦伦斯的〈Ooh! My Head〉所启发而写的,但在作曲人署名里却不写上瓦伦斯或鲍勃·基恩的名字,取而代之的是瓦伦斯母亲的名字。最终基恩提起了诉讼并胜诉,齐柏林飞船的赔金中的一半归给了瓦伦斯的母亲,尽管她并没有参与诉讼。[17]
圣费尔南多谷东北部5号高速公路的一部分更名为里奇·瓦伦斯纪念公路,其位于170至118高速公路之间。[18]
作品列表
原创专辑
- 《Ritchie Valens》(1959年3月)
- 《Ritchie》(1959年10月)
- 《Ritchie Valens In Concert at Pacoima Jr. High》(1960年12月,现场专辑)
- 第一面收录有鲍勃·基恩的的音乐会开场白,第二面则是基恩的讲解与5首未完成歌曲。第一面的〈Come On, Let's Go〉是伴随着观众嘈杂声的Demo版。
合辑\精选集
- 《Ritchie Valens Memorial Album》(1962年12月)
- 原来的专辑封面是黑色的,1963年2月的再发版则换成白色封面并更名为《His Greatest Hits》。
- 《Ritchie Valens...His Greatest Hits Volume 2》(1964年)
- 《History of Ritchie Valens》(1981年)
- 《The Best of Ritchie Valens》(1987年)
- 《La Bamba '87》(1987年)
- 《The Ritchie Valens Story》(1993年)
- 《Rockin' All Night - The Very Best of Ritchie Valens》(1995年)
- 《Come On, Let's Go!》(1998年)
- 《The Very Best of Ritchie Valens》(1999年)
单曲
发行年分 | 曲名(A面/B面) 两首歌都来自同一张专辑,除非另有说明 |
音乐厂牌与唱片编号 | 榜单排名 | 所属专辑 | |
---|---|---|---|---|---|
US Billboard | US Cashbox | ||||
1958年 | 〈Come On, Let's Go〉 B面〈Framed〉 |
Del-Fi 4106 | 42 | 51 | 《Ritchie Valens》 |
〈Donna〉/ 〈La Bamba〉 |
Del-Fi 4110 | 2 22 |
2 49 | ||
1959年 | 〈Fast Freight〉 B面〈Big Baby Blues〉 原版的单曲印刷封套上的作曲人为“Arvee Allens”,后来的再版 则改正回“Ritchie Valens”。 |
Del-Fi 4111 | - | - | 《Ritchie》 |
〈That's My Little Suzie〉 B面〈In A Turkish Town〉 |
Del-Fi 4114 | 55 | 43 | 《Ritchie Valens》 | |
〈Little Girl〉 B面〈We Belong Together〉(此歌来自《Ritchie Valens》) |
Del-Fi 4117 | 92 | 93 | 《Ritchie》 | |
〈Stay Beside Me〉 B面〈Big Baby Blues〉 |
Del-Fi 4128 | - | - | ||
1960年 | 〈The Paddiwack Song〉 B面〈Cry, Cry, Cry〉 |
Del-Fi 4133 | - | - | |
1987年 | 〈La Bamba '87〉 B面〈La Bamba〉 (此歌为《Ritchie Valens》的原版) |
Del-Fi 1287 | - | - | 无专辑歌曲 |
1998年 | 〈Come On, Let's Go〉 B面〈La Bamba〉 |
Del-Fi 51341 | - | - | 《Come On, Let's Go!》 |
参考来源
- ^ Arvee Allens - Big Baby Blues / Fast Freight. Discogs.com. [26 Octo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2).
- ^ Del-Fi Album Discography. Bsnpubs.com. [26 Octo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5).
- ^ Ritchie – the Pioneer of Rock & Roll, He is American and Spanish. EF News International. December 16,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February 6, 2012).
- ^ Letivan, Corey. Latino rockers no longer lost in translation. Daily Breeze. July 5, 2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September 28, 2007).
- ^ TEMAS | Rock en Venezuela. Mipunto.com. [September 12,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February 13, 2012) (西班牙语).
- ^ Bob Keane. The Oracle of Del-Fi. Del-Fi International Books. October 6, 2006. ISBN 978-0976810513.
- ^ San Fernando High School Alums | i am san fernando. iamsanfernando.com. [7 February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6).
- ^ "Valens, Ritchie." Encyclopedia of Popular Music, 4th ed. Ed. Colin Larkin. Oxford Music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eb. 15 Feb. 2016.
- ^ Murrells, Joseph. The Book of Golden Discs 2nd. London: Barrie and Jenkins Ltd. 1978: 108. ISBN 0-214-20512-6.
- ^ The Pacoima Plane Crash. Angiejim.homestead.com. January 31, 1957 [September 12,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24).
- ^ Lehmer, Larry. The Day the Music Died: The Last Tour of Buddy Holly, the Big Bopper and Ritchie Valens, Omnibus Press (April 1, 2004), ch. 8.
- ^ Wilson, Scott. Resting Places: The Burial Sites of More Than 14,000 Famous Persons 3rd. McFarland. 2016: 766. ISBN 9781476625997.
- ^ Jordan, Jennifer. The Day the Music Died. ArticlesTree. April 11,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February 7, 2012).
- ^ Ritchie Valens Park. City of Los Angeles Department of Recreation & Parks. [September 12,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8).
- ^ Richie Valens - Mural Conservancy of Los Angeles. Muralconservancy.org. [26 Octo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9).
- ^ Larry Lehmer. The Day the Music Died: The Last Tour of Buddy Holly, the Big Bopper, and Ritchie Valens. Music Sales Group. 2004 [2018-11-19]. ISBN 978-0-8256-7287-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6).
- ^ Lehmer, Larry. The Day the Music Died: The Last Tour of Buddy Holly, the Big Bopper and Ritchie Valens (2004): 166.
- ^ Patrick McGreevy. Ritchie Valens, late rock star and local hero, gets a stretch of the 5 Freeway in the Valley named after him. Los Angeles Times. [2018-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30).
外部链接
- 里奇·瓦伦斯在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上的资料(英文)
- 在Find a Grave上的里奇·瓦伦斯
- 里奇·瓦伦斯官方网页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摇滚名人堂上的里奇·瓦伦斯
- 洛卡比里名人堂:里奇·瓦伦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在history-of-rock.com上的档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在tsimon.com上的档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致敬:音乐死去的那一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angelfi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