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希耶
达希耶 الضاحية الجنوبية | |
---|---|
达希耶的市镇哈雷特赫赖克,2009年 | |
坐标:33°51′N 35°31′E / 33.85°N 35.51°E | |
国家 | 黎巴嫩 |
省 | 黎巴嫩山省 |
区 | 巴卜达区 |
面积 | |
• 总计 | 1,563 公顷(3,900 英亩) |
海拔 | 1,250 米(4,100 英尺) |
达希耶(阿拉伯语:الضاحية الجنوبية,罗马化:Dahieh,直译:南郊;法语:Banlieue Sud de Beyrouth),是黎巴嫩黎巴嫩山省巴卜达区的一个以什叶派穆斯林为主要居民的郊区,位于贝鲁特以南。此地区也居住部分逊尼派穆斯林和基督徒,并设有一个约2万名居民的巴勒斯坦难民营。达希耶是一个住宅与商业并重的区域,拥有购物商场、商店和市集[1],涵盖多个城镇和市政区[2]。M51高速公路贯穿该区,连接贝鲁特市中心与贝鲁特-拉菲克·哈里里国际机场。
达希耶是黎巴嫩政治与武装组织真主党在贝鲁特的重要据点,真主党总部设立其中。该组织在哈雷特赫赖克、哈达特以及巴拉季奈堡等地设有大型会堂,供真主党追随者在特定场合集会。该地区在2006年黎巴嫩战争以及以色列—真主党战争期间遭受以色列的猛烈空袭,后者导致真主党总书记哈桑·纳斯鲁拉身亡[3]。
人口结构
达希耶是黎巴嫩人口最稠密的社区之一。1986年,生活在达希耶的什叶派穆斯林人口估计为80万人[4]。
历史
在14世纪,达希耶巴拉季奈堡地区存在一个规模不小的什叶派穆斯林社区。1363年,马木留克苏丹国的总督曾颁布法令,要求贝鲁特及其周边地区的什叶派停止进行什叶派仪式,这是该社区首次在历史记载中出现[5]。1545年奥斯曼帝国的土地和税收记录显示,巴拉季奈堡当时有169户家庭、11位单身男子及一名伊玛目,全部为什叶派穆斯林。1661年,安提阿宗主教伊斯蒂凡·杜瓦希在其著作中也提到巴拉季奈堡的什叶派,并称其为“贝鲁特之塔”[6]。
在1975年黎巴嫩内战爆发之前,达希耶已经成为贝鲁特郊区的一个逐渐城市化的乡村定居点,当时该区有基督徒和什叶派穆斯林居住的混合社区。从1920年至1943年间,许多什叶派穆斯林因法国托管时期于1920年6月镇压反法叛乱而从黎巴嫩南部和贝卡谷地迁移至达希耶。到了1960年代初,更多什叶派因为贫困和政府对乡村的忽视而移居到达希耶。到1975年,约有45%的黎巴嫩什叶派居住在大贝鲁特地区[6]。
内战期间,达希耶的人口持续增加。1976年,约有10万名什叶派因宗派冲突,特别是“黑色星期六”和“卡兰蒂纳大屠杀”事件,被迫从东贝鲁特迁出,其中包括阿亚图拉穆罕默德·侯赛因·法德拉拉。这些流离失所者大多生活困难,他们的需求激发什叶派的团结与自力更生,并以达希耶的城市封闭性为依托[6]。随后,1978年和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导致超过25万人流离失所、80%的村庄被摧毁[7],更多的什叶派拒绝生活在南黎巴嫩安全带下,选择离开村庄,迁往贝鲁特。到1986年,达希耶的什叶派人口达到约80万,占黎巴嫩什叶派的大多数[4]。
2006年黎巴嫩战争
2006年黎巴嫩战争中,位于达希耶的真主党电视台Al-Manar被以色列视为攻击目标[1][8]。
在2006年8月14日停火数小时后,真主党承诺为达希耶的居民重建房屋,并在建造期间提供租金补助[9]。
2006年9月22日,真主党总书记哈桑·纳斯鲁拉在达希耶参加一场大规模集会,宣称对以色列取得“神圣胜利”。他除了提到真主党拥有2万枚火箭弹外,还批评黎巴嫩中央政府,要求其下台并成立一个团结政府[10]。根据真主党的“圣战建设”协会[11],达希耶的重建工程始于2007年5月25日,即以色列于2000年撤出黎巴嫩的周年纪念日[11]。
2013年爆炸事件
2013年7月9日,达希耶一条繁忙的商业街发生爆炸,造成53人受伤,当时正值穆斯林圣月斋月前夕的购物高峰期[12]。一个自由叙利亚军的派系声称对此事负责,但其发言人卢艾·米克达德谴责这次袭击,并谴责下一个月的另一场袭击[12]。
2013年8月16日,距离第一次爆炸一个月后,另一辆汽车炸弹在达希耶爆炸,造成至少21人死亡、200人受伤,其中大部分是儿童[13]。一个与叙利亚反对派相关的团体“阿伊莎旅”声称对袭击负责[13]。
2024年空袭
2024年9月27日,以色列对达希耶发动空袭,真主党总书记哈桑·纳斯鲁拉在空袭中被击毙,次日以色列确认这一消息[14]。
参见
- 达希耶主义,一种不对称战争的军事战略,包括破坏民用基础设施并支持使用不成比例的武力,以向敌对政府施压。
参考文献
- ^ 1.0 1.1 Traboulsi, Karim. Oppa Dahieh Style: Searching for K-Pop in Hizballah land. english.alaraby.co.uk. 2017-07-04 [2022-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8) (英语).
- ^ Cobban, Helena. Hizbullah's New Face. Boston Review. 2005-04 [2022-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13) (英语).
- ^ Hezbollah leader Hassan Nasrallah killed by Israeli airstrike in Lebanon's capital Beirut. CBS News. 2024-09-28 [2024-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9-28) (英语).
- ^ 4.0 4.1 Tveit, Odd Karsten. Goodbye Lebanon. Israel's First Defeat. 由Scott-Hansen, Peter翻译. Rimal Publication. 2010: 163–164. ISBN 978-9963-715-03-9 (英语).
- ^ Vermeulen, Urbain. The Rescript against the Shiʿites and Rafidites of Beirut, Saida and District (767 A.H./1363 A.D.) 4. Orientalia Lovaniensia Periodica. 1973: 169–175 (英语).
- ^ 6.0 6.1 6.2 Harris, William. Lebanon: A History, 600–2011.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ISBN 978-0190217839 (英语).
- ^ Saad-Ghorayeb, Amal. Hizbu'llah: Politics and Religion. London: Pluto Press. 2001 [2024-10-05]. ISBN 0-7453-17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9) (英语).
- ^ Bouckaert, Peter. Why They Died: Civilian Casualties in Lebanon During the 2006 War. Human Rights Watch. 2007: 75 [2024-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01).
- ^ "جهاد البناء".. إنماء من رحم المقاومة ["Jihad Al-Binaa"... Development from the womb of resistance]. www.alahednews.com.lb. 2022-07-05 [2023-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May 18, 2023) (英语).
- ^ موقع حرب تموز 2006. www.alahednews.com.lb. [2023-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8) (阿拉伯语).
- ^ 11.0 11.1 Jihad al-Bina Association in Lebanon: A Hezbollah social foundation engaged in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projects among the Shiite community, being a major component in Hezbollah's civilian infrastructure. The Meir Amit Intelligence and Terrorism Information Center. 2019-06-23 [2022-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4) (英语).
- ^ 12.0 12.1 Beirut car bomb blasts Hezbollah stronghold. The Guardian. 2013-07-09 [2022-01-28]. ISSN 0261-3077 (英语).
- ^ 13.0 13.1 Beirut car bomb rips through Hezbollah stronghold. The Guardian. 2013-08-15 [2022-01-28] (英语).
- ^ حزب الله يعلن رسميا استشهاد حسن نصرالله. Saraya. 2024-09-28 [2024-09-28] (阿拉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