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移
在地质学上,跃移(英语:saltation,来自拉丁语 saltus,跳跃)是特定种类的颗粒物质被风或水等流体跳跃搬运的现象。这种现象发生于岩床表面松散的物质被流体移动离开表面,搬运一段距离以后再回到表面的状况。典型的例子就是鹅卵石被河水搬运、沙漠表面上的风沙、土壤被风吹离地表、甚至是在北极或加拿大草原三省的雪被风吹离地表。
跃移过程
在低速流体中,松散物质会延着地表向较低处滚动,并且仍然与地表接触,这种状况称为“潜移”或“表层塌滑”。这样状态下流体对颗粒施加的力量只能足以滚动颗粒在地表移动。
高速流体对颗粒施加的上升力和力矩足以使颗粒离开地表,并随着流体运动。最初颗粒的运动速度相对于流体而言相当快速,并且有很高的上升力,因此能够使颗粒离开表面。之后颗粒进入速度较高的流体,颗粒和流体之间的速度差下降,使上升力下降。当颗粒的重量大于上升力,颗粒就会重新落回表面。在之后粒子仍会在较快运动的流体中保持它上升时的速度,并且会在较高速流体中落回表面时仍有比接近表面的流体更快的速度。
取决于表面的状况下,更松散的物质可能会因为颗粒的撞击而松脱,甚至可能在撞击中碎裂,或者颗粒可以继续向低处弹跳。在河流中这个不断重复的过程会逐渐侵蚀河床,但也会从上游处输送新物质到下游
悬移通常发生在小颗粒(在空气中通常是指直径小于100微米),这状况下颗粒被施加的上升力通常相等于颗粒重量,这些颗粒会被流体携带而悬浮,并经由对流向下游流动。颗粒会持续运动直到流体速度下降,当重量高于上升力,颗粒就会沉淀。
最近的研究发现跃移的砂砾会经由磨擦产生静电场。跃移的砂相对于表面会获得负电荷,使更多的松软物质脱落并开始跃移。在该研究中发现产生的颗粒数量是先前理论预测的两倍[1]。这在气象学中是相当重要的,因为砂砾的跃移造成更多颗粒更小的尘埃松动后进入大气层。尘埃颗粒和煤烟等其他气溶胶会影响大气层和地球表面的日照量,并且会成为水蒸气的冷凝核。
雪崩
跃移层也可以在雪崩过程中形成。
参见
参考资料
- ^ Electric Sand Finding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Jan. 6, 2008. [2013-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