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詹姆斯·巴杰尔谋杀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詹姆斯·巴杰尔
James Bulger
出生James Patrick Bulger
詹姆斯·帕特里克·巴杰尔

(1990-03-16)1990年3月16日
 英国默西赛德郡柯比镇英语Kirkby
逝世1993年2月12日(1993岁—02—12)(2岁)
 英国默西赛德郡利物浦
知名于英国现代史上年龄最小的故意杀人犯的受害者(两名凶手犯案时均为10岁)
父母
  • 生父:拉尔夫·斯蒂芬·巴杰尔(Ralph Stephen Bulger)
  • 生母:丹妮丝·巴杰尔(Denise Bulger),后改嫁更名为丹妮丝·弗格斯(Denise Fergus)

詹姆斯·巴尔杰谋杀案(英语:Murder of James Bulger)是一桩发生于1993年2月12日[1]英国利物浦默西塞德郡的凶杀案,两名当时年仅10岁的男童诱拐一名2岁男童詹姆斯·巴尔杰(英语:James Bulger),并将其虐待致死。此案凶手是英国现代历史上年龄最小的杀人犯,并且性质十分恶劣,因此一度引起社会强烈反弹,甚至官方不得不迫于社会压力公布凶手真实姓名及加长刑期。[2][3]

案发经过

起因

1993年2月12日,两名10岁的男童罗伯特·汤普逊(Robert Thompson,1982年8月23日)和乔恩·维纳布尔斯(Jon Venables,1982年8月13日)因为逃学而在学校相遇。两人都是逃学“惯犯”,发现彼此臭味相投,一见如故,于是结伴外出捣乱。起初他们在布特尔(Bootle)的新海滨购物中心(New Strand Shopping Centre)行窃,遭窃物品包括甜点、巨魔娃娃玩具(Troll doll)、电池以及一罐亨宝牌(Humbrol)蓝色颜料;接着他们跑到麦当劳踩脏凳子,直到被店员赶出去。之后他们商量后决定绑架一名小孩,用偷来的东西作弄他。[4]

诱拐

两人首先找到一对幼儿,试图将他诱拐,一旁的母亲警觉地将自己的孩子们叫到身边。然而,当母亲转身去结账时,两人又将其中一名幼儿带走,幸亏她即时发现,冲到门外将孩子追回。[5] 两人随后想到糖果店里孩子多,于是来到糖果店,却发现店铺已经关门。不过,一旁的肉店(A.R. Tym's butcher's shop)前站着一名2岁幼儿,他正是詹姆斯·巴尔杰(James Patrick Bulger,1990年3月16日生)。[6]

詹姆斯·巴尔杰一家住在默西塞德郡克比镇(Kirkby, Merseyside),当天他由母亲丹妮丝·巴尔杰(Denise Bulger)带领着来到新海滨购物中心采购,丹妮丝在下午3点40分的时候将孩子留在肉铺等候,自己则去收银台结账。根据事后监视器画面显示,下午3点42分左右,乔恩先是和詹姆斯交谈,随后将他带出购物中心。[7]

三人沿着利兹-利物浦运河(Leeds and Liverpool Canal)走了大概四公里。途中,罗伯特和乔恩殴打受惊而哭闹的詹姆斯,以及恐吓詹姆斯将他推入河中。事后统计有38名路人目睹到他们,但绝大多数人没有干涉他们,因为都以为这只是一家人的打闹。[8]有两名路人试图制止罗伯特和乔恩的殴打行为,他们却伪善告诉路人他们正带领迷路的詹姆斯前往警局。其中一名路人向他们指出警局方向,然而他们又向反方向走去。后来,两人带着詹姆斯进入一家宠物店,店员对他们起了疑心,设法不让他们离开。但不巧街上着火,两人趁乱又带着詹姆斯溜走了。[9]

谋杀

两人将詹姆斯带到沃顿小镇英语Walton, Liverpool。在镇上,他们发现对街有警局,两人迟疑片刻后,改道陡峭的浅滩,最终来到一处鲜有人至的靠近安菲尔德公墓英语Anfield Cemetery和废弃的沃顿安菲尔德火车站英语Walton & Anfield railway station的铁轨旁。罗伯特和乔恩开始对詹姆斯拳打脚踢,搬起重达10公斤的铁轨用鱼尾板砸他的头部,在他的左眼及脸上涂抹涂料,让他吃掉电池,并脱掉了他的鞋、袜、长裤及内裤,性虐他的生殖器,可能还将电池塞入他的肛门[10]就这样,将詹姆斯虐待致死。发现詹姆斯死亡后,两人还把詹姆斯的尸体放上铁轨,将詹姆斯的头部埋入道碴碎石中,试图利用火车碾过来制造事故假象。[11]

两人离开后,尸体被一列火车轧成两截。直至2月14日,詹姆斯的尸体才被警方找到。[12]

调查及审讯

詹姆斯的母亲丹妮丝女士发现詹姆斯不见后,心急如焚的她立即向警方报案。警方通过监控录像发现嫌疑人的行踪,于是在全城通缉这名“10岁至14岁的学龄儿童”,并开始在各学校排查当日逃课的学生。最终,一名女性向警方检举乔恩,她表示知晓乔恩在当日逃课。另有的一名匿名母亲表示自己的儿子罗伯特·汤普逊当日曾逃学,并且衣服上有蓝色涂料痕迹。随后警方将罗伯特和乔恩逮捕。[12]

警方从两人的衣服上发现了与詹姆斯身上一样的蓝色涂料,两人的衣服和鞋上也发现了血迹,通过DNA鉴定确认是詹姆斯的血液。罗伯特的鞋头的形状也与詹姆斯脸上的淤青形状相吻合,证明罗伯特穿着这双鞋踢过詹姆斯的脸部。案发现场还发现了两人的指纹[13]

拥有这些确凿的证据后,警方于1993年2月20日指控两人犯谋杀绑架,于22日将他们移往南塞弗顿少年法庭(South Sefton Youth Court)候审。警方和司法部门对媒体公布两人的身份时,将罗伯特称为“男孩甲”(Boy A),将乔恩称作“男孩乙”(Boy B)。愤慨的民众要求官方公布真实姓名,迫于社会压力,官方只好公布。[5]

对两人的审讯过程,可谓十分艰辛。一开始,两个孩子否认这些指控,为逃脱罪责无所不用其极,哭闹、吼叫、捏造案情、互相推诿指责以及言语冲突等。最后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两人才没有反抗,供述了犯罪细节,包括他们用糖果引诱詹姆斯,以及用鱼尾板坠击詹姆斯的头部等。[5]

根据尸检报告,被害人詹姆斯身上共有42处损伤,每一处伤害都不是致命性的,意即受害人是在慢性折磨中致死的。其中,被鱼尾板坠击头部导致受害人颅骨十处骨裂。在受害人的口中发现电池、生殖器的包皮曾被暴力翻弄。警察怀疑案中存在性犯罪动机,虽然受害人的肛门中没有发现电池,但两人仍被怀疑将电池塞入受害人的肛门。然而儿童精神病学家法艾琳·维扎德博士(Dr. Eileen Vizard)否认了他们的性犯罪动机的嫌疑。[14]

审判

1993年11月1日,普雷斯顿皇家法庭(Preston Crown Court)正式开庭审理此案。有近500名示威者集结在法庭外要求重判凶手。[15]

在法庭上,两人坐在被垫高了的椅子上,除了面对谋杀、绑架及绑架未遂的指控时均全盘否认,此外便一直几乎保持沉默。在审判过程中,艾琳·维扎德博士给做乔恩和罗伯特做了一系列能力判断题后,确认两人“完全具备分辨是非的能力”。控方带头律师理查德·亨利克斯御用大律师(Richard Henriques QC)通过艾琳的结论,成功推翻了针对乔恩和罗伯特的“儿童无犯罪能力”的假定。艾琳还指出,罗伯特在虐待詹姆斯之后自己也患上创伤后压力症候群[16]

当庭法官莫兰(Justice Morland)凭借呈堂证供和长达20小时的审讯录音,宣布两人犯下“无比邪恶和残暴”(Unparalleled evil and barbarity)之罪,而他们的行为“狡猾且非常恶毒”(cunning and very wicked),因此谋杀、绑架及绑架未遂罪名成立。至此,罗伯特和乔恩也就成为了英国现代历史上年纪最小的杀人凶手。莫兰法官建议判处至少8年监禁,并规定了出狱后不得作出的具体行为,如终生不得回到案发地默西塞德郡、两人终生不得互相联络等,必须接受定期检查。宣判后不久,英国最高法院首席法官泰勒勋爵(Baron Taylor of Gosforth, Lord Chief Justice of England and Wales)表示应该将两人的刑期增至至少10年。[17]

此后,英国《太阳报》又征集了28万人的请愿加刑的签名,提请当时的英国内政大臣麦克·霍华德(Michael Howard),麦克被迫干涉此案,最后两人的刑期被增至15年。1999年,欧洲人权法院(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认为两个少年犯遭受了“不公正待遇”,应当予以重新定夺。2000年时,两人因为在狱中表现良好,刑期被减到8年。[18]

社会反响及事件背后

案件被披露后,社会反响极其强烈:

  1. 案发地铁轨旁铺满了自发前来吊唁的民众献上的鲜花。[19]
  2. 某家报纸在刊文中谴责38名不施援手的路人,将他们称作“利物浦38人”(Liverpool 38)。[14]
  3. 为他们指出警局方向的路人事后表现得十分悔恨及自责,称“真希望当时我付出了行动”。[8]
  4. 两名凶手的家庭都受到死亡威胁,不得不搬迁至其他城市。而后来在其他城市,乔恩也因为被认出而再次遭到死亡威胁。[12]

关于两人为何犯下如此恶劣的罪行,社会上议论不休。媒体发现,乔恩生活在一个破裂的家庭中,他的兄妹患有智力发育障碍,自己受到冷落,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罗伯特则在“老欺少、大欺小”的大家庭中受够欺侮。因此家庭环境及教育的主题也成为人们对此事件关注的焦点。[12]

也有人认为,在乔恩公寓中搜出的影片《鬼娃回魂3》(Child's play 3)和《铁路少年》(The Railway Children)极有可能是对他们的残忍性格的塑造有帮助。不过时任英国国务大臣戴维·麦考莱恩(David Maclean)立刻出面否认了这一点。[20]

事件后续

狱中状况

  1. 英国《卫报》曾报道,罗伯特和乔恩在服刑期间接受了系统的教育,并均已通过高中课程考试(A-Level)。[14]
  2. 2010年4月19日,英国《每日邮报》曝光了乔恩的“豪华监狱”,内设宽频电视电子游戏吉他音响系统以及个人健身房。监狱管理者出面表示,这是因为发现乔恩的精神和身体状况都出现恶化,出于人道考虑,获悉其喜欢摇滚乐后,防止其自杀而给予的“特权”。[21]
  3. 服刑期间,两人偶尔会由监视人带领外出。罗伯特14岁时到过湖区、购物中心以及影院。乔恩则到过威尔士观看曼联球赛,在威根游泳。
  4. 据负责记录罗伯特的监视人巴顿·莫斯(Barton Moss)称,罗伯特在服刑期间表现良好,努力改造自己、适应环境,没有抱怨。16岁时候还在狱中交到一名女友,这名女生因故在此服刑一年。但罗伯特在提及此案时,仍然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22]

出狱生活

2001年6月的假释听证会上,以“经鉴定两人不会对市民的安全造成威胁”为理由,罗伯特和乔恩刑满释放,在一片争议声中出狱。两人受到保护,以全新的名字、住址等,开始新生活。

乔恩

2002年3月独立生活后,乔恩曾与一名带有5岁孩子的女人确认恋爱关系。乔恩21岁时,内政部的法医精神病学家苏珊·贝莉博士(Dr. Susan Bailey)声称,回顾其小时候的性犯罪嫌疑,再对比当前的他,可以确认其“没有性犯罪倾向”。[23]

然而,出狱后的乔恩多次因斗殴与持有可卡因而被警方传唤。2010年2月,已经27岁的乔恩向假释官报告自己身份泄露,面临严重的生命威胁。警方在协助乔恩转移的时候,发现其电脑中存有大量儿童色情影音资料,随即将乔恩送返监狱。经过审讯,得知他曾伪装为35岁的恋童癖母亲,在网络上下载并传播儿童色情,并有可能曾犯下猥亵儿童罪。2010年7月23日,乔恩因管有儿童色情资料、付费下载及传播儿童色情资料而被判处两年监禁。[24] 2011年5月4日有报导指出,乔恩被再度赋予全新身份,获得假释。2013年7月4日,有报道称英格兰和威尔士假释委员会(Parole Board for England and Wales)批准释放乔恩,最终乔恩于2013年9月3日正式获释。[25][26]

2018年,乔恩再度因涉及儿童色情资料的罪行而被判监禁40个月。据悉,被查出电脑上存有儿童色情资料时,他的妻子正在一旁,当时才意识到乔恩的骇人过往。她是在乔恩出狱后与他结婚的[27][28]

罗伯特

2006年有消息称罗伯特正处于稳定的同性恋爱关系之中,与男友定居于英格兰西北部。[28]

相关作品

参见

外部链接

参考来源

  1. ^ The killers and the victims. CNN. 22 June 2001 [8 March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28). 
  2. ^ Smith, David James. The Secret Life of a Killer (PDF). The Sunday Times Magazine. 3 April 2011: 22–34 [2013-11-1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11-12). 
  3. ^ Bulger killers eligible for release. BBC. 26 October 2000 [16 March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2-12-24). 
  4. ^ 5.0 5.1 5.2 Davenport-Hines, Richard. Bulger, James Patrick (1990–1993),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2 October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Subscription Required)
  5. ^ Scott, Shirley. Death of James Bulger: Pt 1, The Video Tape. truTV.com. 29 August 2009 [29 August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1月21日). 
  6. ^ Sharratt, Tom. James Bulger 'battered with bricks'. The Guardian (London). 2 November 1993 [11 March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18). 
  7. ^ 8.0 8.1 Coslett, Paul. Murder of James Bulger. BBC. 4 December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02). 
  8. ^ Scott, Shirley. Death of James Bulger: Pt 2, Abduction. truTV.com. [12 March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10月2日). 
  9. ^ Ferguson, Euan. Ten years on. The Guardian (London). 9 February 2003 [2013-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09). 
  10. ^ Sharratt, Tom. James Bulger 'battered with bricks'. Guardian (London). 2 November 1993 [14 Jul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18). 
  11. ^ 12.0 12.1 12.2 12.3 Scott, Shirley. Death of James Bulger: Pt 4, Ten-Year-Old Suspects. truTV.com. 29 August 2009 [4 March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10月2日). 
  12. ^ Pilkington, Edward. Blood on boy's shoe 'was from victim'. Guardian (London). 11 November 1993 [14 Jul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08). 
  13. ^ 14.0 14.1 14.2 Harris, Paul; Bright, Martin. The secret meetings that set James's killers free. The Guardian (London). 24 June 2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19). 
  14. ^ Foster, Jonathan. Right and wrong paths to justice. The Independent (London). 2 December 1993 [16 March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15. ^ Foster, Jonathan. Bulger ruling: If the defendants could not talk about their crime, how could they conduct a defence?. The Independent (London). 17 December 1999 [12 March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16. ^ Gillan, Audrey. Fear and trauma in courtroom. The Guardian (London). 17 December 1999 [26 July 2010]. 
  17. ^ Foster, Jonathan. James Bulger suffered multiple fractures: Pathologist reveals two-year-old had 42 injuries including fractured skull. Jonathan Foster reports. London: The Independent. 10 November 1993 [2013-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5). 
  18. ^ Schmidt, William E. Liverpool Tries to Reconcile Murder and a Boy Next Door. The New York Times. 24 February 1993 [2013-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19. ^ Video link to Bulger murder disputed. The Independent. [2024-12-30] (英国英语). 
  20. ^ Jon Venables' 'luxury' cell: Killer 'treated to widescreen TV, video games and personal gym in prison'. [2013-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0). 
  21. ^ Gallagher, Ian; Chapman, Andrew. The social worker who looked after Bulger killer until release gives a first extraordinary account of his ‘kid gloves' treatment inside. Daily Mail (London). 8 March 2010 [2013-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4). 
  22. ^ James Bulger's killer Jon Venables could get second new identity after pictures leaked on internet. Liverpool Echo. 4 May 2011 [4 Ma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3). 
  23. ^ "Venables jailed for two years"[失效链接]. ITN. Retrieved 24 July 2010.
  24. ^ James Bulger killer Jon Venables to be freed. The Independent. 4 July 2013 [4 Jul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04). 
  25. ^ James Bulger killer Jon Venables to be freed. BBC News. 4 July 2013 [4 Jul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04). 
  26. ^ # Voice:儿童凶杀案改编影片可能入围奥斯卡,受害者家长表示不满. 好奇心日报. 2019年1月11日 [2019年2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2月24日). 
  27. ^ 28.0 28.1 James Bulger, Jon Venables: Where is Robert Thompson now?. The Sun. 2018年2月27日 [2019年2月2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3月9日) (英语). 
  28. ^ Oscars 2019: The nominees in full. BBC News. 2019-01-22 [2019-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5)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