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巷城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08年11月4日) |
舒巷城(1921年9月12日—1999年4月15日),原名王深泉,祖籍广东惠阳县。香港五六十年代著名的作家。
生平
1921年9月12日生于香港,是家中长子。父亲是商人,在筲箕湾开了一家“士多”(小杂货店),为某牌子的汽水做该区的总代理。每日来往店中各色人等的人事悲欢,为舒巷城日后的小说创作提供素材。
他在香港西湾河、筲箕湾一带长大和受教育。七岁进私塾读了一段日子,继而在兆荣汉文学校肄业。读了几年小学后,考取到当年官立英校特设的奖学金,于是先后就读上环的育才书社(Ellis Kadoorie School)及教会办的华仁书院。
舒巷城生活在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全家都喜欢“大戏”(粤剧),从小他就跟父母在香港看粤剧名伶的演出。念中学时,曾参加音乐社的粤曲训练班,学“工尺谱”、“叮板”,学用椰胡拉《八板头》,作曲填词唱念做,无一不吸引他。除了粤剧,他还喜欢画画,他少年时经常在天台上远眺街道,画素描速写。
但令他一往情深的还是文学艺术。当他还在中学就读的时候,战前在广州研读戏剧、战时在奔波中热心于搞话剧的叔叔(即他父亲的三弟),就特地把一些中国话剧剧本寄到香港给他。贯穿在戏剧里的那些人情世故,爱与恨的纠缠,深深打动了他,燃起他对文学艺术的兴趣。
在抗日战争期间就读英文书院时,受了朋友及南来作家的影响,开始投稿。在创作生涯的初期,他用“王烙”的笔名发表诗作,与友人出版了一本名为《三人集》的诗集,已散佚。他的一辑名为《墙头草》,其中有社会讽刺诗,也有宣传抗战的诗。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翌年他离开沦陷的香港赴桂林,在印刷厂做过校对等工作。在书店朋友的鼓励下,他化了数月工夫把一部并非畅销但风格独特的英国小说《望海楼》(The Sea Tower)翻译成十八万字的中文版,后来译稿在战乱中失去了。
1944年秋,湘桂大撤退,他成了难民。其后与一位偶遇的青年朋友结伴,徒步穿州过省,从宜山到贵阳,每天身负行囊、晓行夜宿,途中暂停时替人家摆卖故衣筹路费,辗转到了昆明才找到工作,在美军(盟军)机构中任文员,也当译员。战后数年仍天南地北,先后在越南、台湾、上海、东北、北平(北京)、南京等地工作,直至1948年底返港与家人团聚。
回到香港后,他先后任职于洋行或商行、建筑公司、教育机构等,业余从事写作,以不同笔名发表了大量的小说、散文、新诗等作品,并结集出版。其中短篇小说《鲤鱼门的雾》一文更被人全文抄袭两次,在征文比赛中得奖,传为美谈。
五十年代初他曾以“秦西宁”的笔名,在《新晚报》副刊、梁羽生(陈文统)主编的《天方夜谈》版《都市场景》专栏中,及其它报刊上发表两千字的现实短篇小说,以马克.吐温(Mark Twain)式的幽默手法描绘都市中的小人物。那时每月最多写七篇,很多都受编辑和读者的欢迎。
舒巷城日间在写字楼工作,一来不想让老板知道自己业余写作,二来也不想在同事之间暴露了“作家”的身份,为深入生活、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带来不便,因此使用了多个笔名发表作品。舒巷城喜欢接触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积累生活素材。他脍炙人口小说(例如《太阳下山了》和《鲤鱼门的雾》)及都市诗完全来自土生土长的舒巷城对香港的真实体验。
1971年,在《七十年代》月刊上以笔名“邱江海”发表连载小说《艰苦的行程》,记述湘桂大撤退时颠沛流离的生活。
1977年9月,舒巷城获五个月停薪留职长假,应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之邀,赴美参加文学活动,为期四个月。1978年1月,至纽约、华盛顿、旧金山、西雅图、东京等地观光、访友,并作街头速写画多幅,返港后交刊物发表。
1980年至1999年初,应青年时代好友、经济学教授张五常之邀,为其文章作修改。
1988年4月1日至1991年4月14日,舒巷城在香港商报副刊《谈风》以“尤加多”的笔名写作,专栏名叫《无拘界》,是不限题材的意思。
1999年4月15日下午,舒巷城在家中与世长辞,享年78岁。
2014年6月,商务印书馆尖沙咀图书中心举行“舒巷城逝世十五周年手稿展”,并于6月21日主办【细说舒巷城】座谈会,邀请王陈月明女士(舒巷城夫人)讲述舒巷城生前的点点滴滴。
笔名
除了最广为人认知的“舒巷城”,他众多笔名计有秦西宁、邱江海、舒文朗、王思畅、 向于回、于燕泥、陆思鱼、石流金、尤加多、 方维、秦可 、秦城洛、秦楚深、香港仔、方永等。
“秦”是一个他很喜欢的字,“西”代表西湾河,“宁”代表太宁街,一个读起来颇雅致的笔名,寄托他眷恋故土的深情。后来的作品多以“舒巷城”的笔名发表,因为喜欢“舒”字,又隐含“舍”、“予”的意思,“巷”和“城”又都是人居住的地方。
作品
舒巷城的著作甚丰,以不同笔名发表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新诗、文学名著改写本等。他的好友、经济学教授张五常在1999年于香港成立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Arcadia Press),陆续出版舒巷城的著作。
长篇小说
- 秦西宁(1960年)《再来的时候》,香港新月出版社,海外文学丛书
- 舒巷城(1962年)《太阳下山了》,香港南洋出版社
- 秦西宁(1964年)《再来的时候》,香港新月出版社,海外文学丛书
- 方维(1964年) 《白兰花》,香港海滨图书公司
- 舒巷城(1971年)《巴黎两岸》,香港中流出版社,中流创作丛书
- 邱江海(1972年)《艰苦的行程:一位香港青年在抗战期间的生活见证》,香港七十年代杂志社
- 舒巷城(1979年)《太阳下山了》,香港文学研究社,海外文丛
- 舒巷城(1984年)《港岛大街的背后》,广州花城出版社(原名为《太阳下山了》)
- 舒巷城(1999年)《再来的时候》,香港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舒巷城小说集 ISBN 962-8728-01-6
- 舒巷城(1999年)《太阳下山了》,香港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舒巷城小说集 ISBN 962-8728-02-4
- 舒巷城(1999年)《白兰花》,香港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舒巷城小说集 ISBN 962-8728-03-2
- 舒巷城(1999年)《巴黎两岸》,香港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舒巷城小说集 ISBN 962-8728-04-0
- 舒巷城(1999年)《艰苦的行程》,香港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舒巷城小说集 ISBN 962-8728-05-9
短篇小说
- 舒巷城 (1953)《山上山下》,香港联发书店
- 舒巷城 (1956)《雾香港》,香港中南出版社
- 舒巷城 (1956)《曲巷恩仇》,香港中南出版社
- 舒巷城 (1967)《伦敦的八月》,香港伴侣杂志社,伴侣丛书
- 舒巷城 (2000)《山上山下》,香港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 ISBN 962-8728-24-5
- 舒巷城 (2000)《雾香港》,香港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ISBN 962-8728-25-3
- 舒巷城 (2000)《玻璃窗下》,香港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ISBN 962-8728-31-8
- 舒巷城 (2000)《鲤鱼门的雾》,香港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ISBN 962-8728-32-6
- 舒巷城 (2000)《伦敦的八月》,香港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ISBN 962-8728-54-7
- 舒巷城 (2013)《都市场景》,香港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ISBN 9789888042852
- 舒巷城 (2013)《劫后春归》,香港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ISBN 9789888042869
诗集
- 舒巷城 (1956)《我的抒情诗 My Poems》,香港伴侣杂志社
- 舒巷城 (1970)《回声集》,香港中流出版社,文艺创作丛书
- 舒巷城 (1973)《都市诗钞》,香港七十年代月刊社,戈壁丛书 4
- 舒巷城 (2002)《我的抒情诗 My Poems》,香港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ISBN 962-8806-07-6
- 舒巷城 (2002)《回声集 Echo Lyrics》,香港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 ISBN 962-8806-08-4
- 舒巷城 (2004)《长街短笛》,香港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ISBN 962-8806-71-8
- 舒巷城 (2004)《都市诗钞(增订本)》,香港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ISBN 962-8806-86-6
- 舒巷城 (2006)《诗国巷城》,香港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ISBN 9789628884698
散文集
- 舒巷城(1957)《拜伦与爱情》,香港新月出版社
- 舒巷城(1974)《灯下拾零》,香港万叶出版社,南斗丛书
- 舒巷城(1997)《夜阑锁记》,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𬬻峰文丛 10,ISBN 962950258X
- 舒巷城(2003)《灯下拾零》增订本,第1版,香港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ISBN 962-8806-54-8
- 舒巷城(2008)《小点集》,香港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ISBN 9789628971336
- 舒巷城(2011)《无拘界(上卷)》,香港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ISBN 9789888042401
- 舒巷城(2011)《无拘界(下卷)》,香港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ISBN 9789888042463
- 舒巷城(2014)《水泥边》,香港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ISBN 9789888265084
小说、散文、诗歌合集
- 舒巷城 (1979)《舒巷城选集》,香港文学研究社,中国现代文选丛书
- 秋明(编者)(1989)《舒巷城卷》,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文丛,ISBN 9620406990
文学名著改写本
- 秦西宁 (1957)《死魂灵》,新加坡星洲世界书局,原著:果戈里(Nikolai Vasilevich Gogol, 1809-1852)
- 于燕泥(1957)《卡拉马助夫兄弟们》,新加坡星洲世界书局,原著: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 Dostoyevsky, 1821-1881)
- 舒文朗(1959)《罪与罚》,新加坡星洲世界书局,原著: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 Dostoyevsky, 1821-1881)
- 舒巷城(1959)《红楼梦》,新加坡星洲世界书局,原著:曹雪芹(1715-1764)
- 舒巷城(1962)《桥边的老人》 (Old Man at the Bridge),香港南洋出版社, 南洋文艺丛书,原著:海明威(Ernest M. Hemingway, 1899-1961)
- 秦西宁《死魂灵》(1973) ,香港文学出版社,原著:果戈里(Nikolai Vasilevich Gogol, 1809-1852)
- 舒巷城(2003)《红楼梦》,香港花千树出版社,原著:曹雪芹(1715-1764),ISBN 962-8806-50-5
文学语言
- 秦西宁(1956)《浅谈文学语言》,香港中南出版社
- 王思畅, S.C.Wong (1965)《趣味英语会话 English conversation for pleasure》,香港伴侣杂志,伴侣丛书003
- 王思畅(1966)《给珍妮的一束英文信 Letter to Jenny》,香港伴侣杂志社,伴侣丛书 ; 018
- 王思畅, S.C.Wong (1979)《趣味英语会话 English conversation for pleasure》,香港中流出版社
- 王思畅, S.C.Wong (1984)《趣味英语会话 English conversation for pleasure》,香港中流出版社
- 舒巷城(2005)《浅谈文学语言》,香港花千树出版社,ISBN 962-8884-38-7
其他
- 《市声、泪影、微笑》(1962) , 香港万里书店, 青年短篇小说创作集 (秦西宁等著)
- 《海歌、夜语、情思》(1962) , 香港万里书店, 青年散文创作集 (秦西宁等著)
- 《舒巷城纪念集》(2009) , 花千树出版 (思然 编)
- 《回忆舒巷城》(2012) , 花千树出版 (马辉洪著)
- 《鲤鱼门的雾(图文本)》(2012) , 花千树出版 (舒巷城著.彭健怡绘)
鲤鱼门的雾
《鲤鱼门的雾》是舒巷城最脍炙人口的作品。写于一九五〇年,一九五一以笔名“秦可”在杂志《天底下》六十二期文艺创作版发表。此作多次被抄袭,其中两次是征文比赛,皆得冠军。一九九五年香港电台电视部将《鲤鱼门的雾》拍成短片,在《写意空间》节目中播放。浪人剧团将《鲤鱼门的雾》改编为话剧,二〇〇九年至二〇一四年间先后在香港、北京和深圳演出。
轶事
1970年出版的《回声集》收录的一首诗〈赛马日〉成为2003年香港高级程度会考中国语文及文化科试卷四甲部“个人短讲”考试的题材。由于该试卷已于2014年被取消,令这首诗成为唯一一首出现在该试卷的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 陈建忠,〈冷战迷雾中的“乡土”:论舒巷城1950、60 年代的. 地志书写与本土意识〉,《政大中文学报》,第22期,2014年12月。
- 陈曦静:舒巷城的小说研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郑政恒:百年回首舒巷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马辉洪 (编). 回憶舒巷城. 香港 : 花千树. 2012. ISBN 978-988-8042-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