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砖巷
红砖巷(英语:Brick Lane;孟加拉语:ব্রিক লেন,罗马化:Brika lēna)是位于伦敦东区塔村区的一条街道。它的北端位于贝思纳尔绿地的斯旺菲尔德街(Swanfield Street),往南与贝斯纳尔格林路(Bethnal Green Road)相交,再往南则抵达斯皮特尔菲尔兹,红砖巷的南端是奥斯本街(Osborn Street),沿着奥斯本街再往南则可抵达白教堂高街。
红砖巷位于孟加拉裔英国人社区的中心,道路附近的地区被人称为孟加拉城(Banglatown)[1]。
历史
15世纪至18世纪
这条街曾被称为白教堂巷(Whitechapel Lane)。红砖巷的名称来源于15世纪开始的砖瓦制造业[2]。16世纪的伦敦木刻地图中也出现了这条街。17世纪时由于人口增长,道路从巴雷斯(Barres,现在的白教堂高街)向北延伸[3]。
现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涂鸦
2023年8月6日,由在皇家艺术学院就读的中国留学生“一鹊”策划,几名中国留学生用白油覆盖红砖巷长约100米的涂鸦,并喷上12个代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简体中文红色大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6]。相关标语引发关于它们是否算作街头艺术以及言论自由和政治宣传如何相互作用的网上争论。
随后,有人迅速添加批评中国政府的新涂鸦和海报,其他人则对这些标语掩盖较旧的作品(例如向某位已故著名街头艺术家致敬的作品)感到不安。尚不清楚画这些标语的人是认真的还是讽刺的。中国国内支持此事件的亲建制派中,有观点认为这件事是应受到保护的言论自由,也有持相同立场的亲建制派为这种“文化输出”感到自豪;反对此事件的亲建制派中则有观点质疑相关事件是“高级黑”(即明赞暗讽)的一种形式。在中国以外,这部作品遭到大量批评,有人在Instagram留言质疑阻碍言论自由不是言论自由的一部分,且对他人艺术的残酷破坏不能被认为是正当的[7]。
流行文化
莫尼加·阿里于2003年发表的小说《红砖巷》(Brick Lane)就以该道路为背景,该小说于2007年改编成同名电影[8]。
参考文献
- ^ Spitalfields and Banglatown (London Borough of Tower Hamlet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5 October 2007. accessed 1 November 2007
- ^ "Stepney: Economic History", A History of the County of Middlesex, Volume 11: Stepney, Bethnal Green (1998), pp. 52-6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15 October 2007
- ^ "Bethnal Green: The West: Shoreditch Side, Spitalfields, and the Nichol", A History of the County of Middlesex, Volume 11: Stepney, Bethnal Green (1998), pp. 103-10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15 October 2007.
- ^ Bringing Colour to the Block. Hookedblog — UK Street Art. 2012-03-06 [2016-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8).
- ^ Please put the camera away, darling. 独立报. 7 March 2011 [2023-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6).
- ^ 中國留學生倫敦東區塗鴉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爭議. BBC News 中文. [2023-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7) (中文(繁体)).
- ^ Brick Lane: Chinese political slogans appear on London street art wall. BBC News. 2023-08-07 [2023-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08) (英国英语).
- ^ Cacciottolo, Mario. "Brick Lane protesters hurt over 'li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31 July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