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爷街
总爷街(台湾话:Tsóng-iâ-ke),原名过坑仔街(台湾话:Kuè-khenn-á-ke),是台湾府城镇北坊的一条街。总爷街位于今台南市北区崇安街113巷口起,沿崇安街东北东至崇安街63号镇辕境土地祠前止[1],是台南市保存较完整的老街之一[2]。
历史
清朝时,台湾城的北门拱辰门至禾寮港之间逐渐形成一条街,称之为过坑仔街。由于街的北面设立了台湾镇总镇署衙门,正对过坑仔街[3]:261,故在康熙年间易名为总爷街。总爷街是与云霄街、弓箭街、诏安街连在一起的一条街,是城外经拱辰门进入台湾府城的重要通道[2]。
总爷街后来逐渐演变为商店街,有各式各样做生意的店,有“九万二十七千”之称,形容当地的富庶[3]:254。
日治以后,随着政府施行市区改正,附近辟筑了新路,致使总爷街失去重要性,成为都市街廓中的一条小街,今名崇安街。
庙宇
总爷古街的首尾分别座落有镇辕境与总禄境两座土地庙,前者又称“顶土地公庙”,后者则又称“下土地公庙”,为该街道的信仰中心[4]。两间庙据说均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注 1],之后历经多次重修并于战后重建[4][3]:254、255。
镇辕境由正殿与拜亭组成,而据说因为王得禄为报当年受土地公刺激而奋发之恩,因而奏请朝廷封赐,于是该庙拜亭屋檐采取燕尾屋脊,土地公神像并戴上官帽[4]。而该庙虽已改建,但仍保留古香炉与“显灵保固”、“保我黎民”古匾[4]。
而总禄境的建筑本来与镇辕境相同,但因为马路拓建,除了位置移动之外也只剩下正殿[4]。另外总禄境也有王得禄为感谢土地公的指引,而奏请加封土地公宰相的传说[5]。
注释
参考文献
- ^ 洪敏麟. 《臺南市市區史蹟調查報告書》.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1979-06-30 (中文).
- ^ 2.0 2.1 台灣府城總爺街文化園. [2010-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5).
- ^ 3.0 3.1 3.2 《臺灣地名辭書卷廿一:臺南市》.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1999-02. ISBN 957-02-3370-2.
- ^ 4.0 4.1 4.2 4.3 4.4 傅朝卿. 《台南市古蹟與歷史建築總覽》. 台南市: 台湾建筑与文化资产出版社. 2001-11: 页96. ISBN 957-30880-4-5.
- ^ 杨逢元. 《福德好神》. 晴易文坊. 2012-06: 页148─151. ISBN 978-986-84358-7-2.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 台湾府城总爷街文化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