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杀手的告白
经济杀手的告白 | |
---|---|
原名 | Confessions of an Economic Hit Man |
中文名 | 经济杀手的告白 |
作者 | 约翰·柏金斯 |
译者 | 戴绮薇 |
语言 | 英文 |
发行信息 | |
出版机构 | 贝雷特-科勒出版社 (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 |
出版时间 | 2004年11月9日 |
出版地点 | 美国 |
中译本出版日期 | 2007年1月4日 |
媒介 | 印刷(精装、平装)、电子书 |
页数 | 250 |
规范控制 | |
ISBN | 0-452-28708-1 |
OCLC | 55138900 |
《经济杀手的告白》(英语:Confessions of an Economic Hit Man)为美国作家约翰·柏金斯所著的半自传作品,出版于2004年。[1][2]
本书回忆柏金斯在总部位于波士顿的工程咨询公司查斯·T·美因工作的经历。根据作者的说法,自己当时的工作是说服发展中国家接受外国的金援贷款用于投资大型营造和工程项目,并确保合同落入美国的承包商手中。美方提供这些贷款的目的在于方便美国对这些国家发挥政治影响力,并确保美国的公司能控制当地的天然资源。因此,这种安排仅对当地少数的富人家族和菁英有利,对当地的穷人则不利。[1]:15, 239
作者指出这套机制由“公司王国”和贪婪维系,并否认单一阴谋的存在。他称美国国家安全局在其中也扮演着角色,自己则在加入查斯·T·美因公司前,曾接受国安局面试。该次面试为背景调查的一部分,成功帮助他进入查斯·T·美因公司担任“经济杀手”的工作。当时作者由埃纳尔·格雷沃聘请进入公司,格雷沃为该公司的副总经理,作者怀疑他是国安局的线民。[3]
根据作者的说法,自己早于1980年代便开始撰写本书,但当时因不时面对各种威胁和贿赂而停笔。
内容
书中柏金斯对美国外交政策提出非常尖锐的批评,尤其不认同美方声称“任何经济成长皆对全人类有利,而成长幅度越大则受益范围越广。”[1]:xii作者指出,在许多情况下都只有少部分人受益,多数人的利益则被侵犯,导致贫富差距扩大,比如美国的大型企业剥削各地的廉价劳动力,以及石油公司对当地的环境造成破坏。[1]:xii
作者以“公司王国体制”和贪婪形容美国建立全球帝国背后的原动力,而自己先前的工作便是充当“经济杀手”的角色,协助帝国对外扩张。
根据作者的说法,自己当时的工作便是说服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和经济领袖接受由世界银行和美国国际开发署等机构的巨额贷款,这些国家日后由于陷入自己无法负担的巨额债务陷阱,而被迫在诸多方面接受美方的条件。作者指出,这些发展中国家因此失去政治上的主动权,除了造成国内贫富悬殊加剧,长期的经济发展亦遭瘫痪。作者回忆自己和一些重要人物会谈的过程,这些人包括格雷厄姆·格林和奥马尔·托里霍斯,并以此形容经济杀手的角色:
经济杀手泛指接受高薪厚禄对世界各国进行舞弊的专业人士。这些人经手着数以兆计美元的不当经济利益,透过世界银行、美国国际开发署以及一些被称为“外国金援团体”的组织筹款,将资金挪用给为数不多控制着地球上多数天然资源的公司和家族。具体手段包括在财务报告上造假、对选举进行舞弊、敲诈勒索以及对关键人物贿赂、色诱和谋杀。这些手法和古代帝国采用的手法并无不同,惟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其规模之大远非古代帝国所能比拟。
否认单一阴谋的存在
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自己不认为存在一个全球性的单一阴谋:[4]
我早于1960年代就读商学院时便遭美国最大且最不为人所知的情报机构国家安全局吸收,最终转到民营企业工作。当今意义上的经济杀手最早出现于1950年代,当时服务于中情局的柯密特·罗斯福二世密谋推翻伊朗由穆罕默德·摩萨台领导的民选政府。柯密特·罗斯福二世为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之孙,摩萨台则曾于1951年列名时代杂志的年度风云人物。这场政变没有采取任何军事行动,甚至几乎没有流血,仅花费数百万美元就成功帮助伊朗沙阿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推翻摩萨台。这场行动证明了经济杀手的作用,他们能帮助美国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政治目的。只要能善用这种手段,我们无须担心和俄国发生军事冲突。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罗斯福是中情局的雇员,若其身份曝露,中情局将遇到麻烦,特别是形象必然重创。因此中情局和国安局之后决定将我这种经济杀手送至民间咨询公司、工程公司和营造商工作,以确保我们若有一天身份曝光时不会被查到任何和政府机关的连结。
— 约翰·柏金斯于2004年11月4日接受《Democracy Now!》专访
外界评价
尽管该书内容的真实性备受质疑,但其销售量惊人,除了在亚马逊上热卖,也登上《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5]
《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塞巴斯蒂安·马拉比对本书提出尖锐的批评,他称:“这个人(指柏金斯)不过是空谈的阴谋论者,狂妄地向读者兜售著自己的无稽之谈。尽管如此,这并未阻止《经济杀手的告白》成为畅销书。”[6]对此,柏金斯反驳称自己在书中多次澄清自己绝非阴谋论者,也从未鼓吹过这种思维。[1]:217马拉比曾于伦敦《经济学人》任职长达13年,并曾为担任过世界银行行长的詹姆士·伍芬桑写过传记,该传记广受好评。[7]马拉比形容柏金斯对国际金融运作的观点犹如“痴人说梦”,且“论点的基础完全错误”。[6]他并指出,印尼政府在征询经济学家的建议后于1970年接受了世界银行的贷款,如今印尼的婴儿死亡率和识字率皆大幅减少了三分之二。此外,马拉比还反驳柏金斯有关“全世界前100大经济体中有51个经济体是企业,仅49个经济体是主权国家”的主张。[8]他并引用联合国的报告指出,实际数字应为百大经济体中有29个经济体为企业,该报告的数据有根据每个经济体附加价值的不同进行调整。[9]
《纽约时报》和《波士顿杂志》的文章以及美国国务院发表的新闻稿则指出,柏金斯有关美国国家安全局和查斯·T·美因公司存在合作关系的说法缺乏任何书面上或口头上的证据。此外,国务院还称国家安全局为负责编码和解码的密码分析机构,并不主管经济事务,且业务范围不包括“派遣经济学者至民营公司工作,以诱导其他国家陷入债务陷阱。”[10]
经济史学者尼尔·弗格森于《金钱崛起》一书中质疑,柏金斯有关“厄瓜多尔总统海梅·罗尔多斯·阿吉莱拉和巴拿马的奥马尔·托里霍斯将军因违背自己国家外债持有者的利益而被美方暗杀”的说法不合常理。[11]弗格森并指出,1970年代美国对厄瓜多尔和巴拿马提供的贷款仅占当时美国外援的不足0.4%,且1990年代美国对两国的出口额仅占美国总出口额的0.4%左右(约800亿美元),因此美方没有合理的动机暗杀两国的领导人。对此,柏金斯提出反驳,认为美方有充足的动机进行这些行动,这些动机包括确保美国对巴拿马运河和厄瓜多尔石油资源的控制。[11]
当时负责聘雇约翰·柏金斯的查斯·T·美因公司副总经理埃纳尔·格雷沃[1]:10最初大致同意书中的内容:[12]
作者的故事大致正确。作者于书中指出,这些诱导发展中国家落入债务陷阱的阴谋确实存在,并实际发生。这种手段是否出于恶意,各方有各自的观点,但如今这些发展中国家当中有不少依然未能还清债务。
不过,当格雷沃接受另一名记者的访问时,称自己在重读该书后发现事实和柏金斯的说法存在出入,包括查斯·T·美因公司和国家安全局之间的关系,以及克劳汀·马丁曾色诱作者。[13]
后续发展
在出版《经济杀手的告白》后,约翰·柏金斯持续关注经济杀手议题,并出版了以下作品,从不同方面探讨了经济杀手的作用:
- 《新帝国游戏:经济杀手的秘密世界》(A Game as Old as Empire: the Secret World of Economic Hit Men and the Web of Global Corruption,2007年出版)
- 《美利坚帝国阴谋:经济杀手的告白2》(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Empire: The Truth About Economic Hit Men, Jackals, and How to Change the World,2007年出版)[14]
- 《经济杀手的告白3:不愿面对的金融真相》(Hoodwinked: An Economic Hit Man Reveals Why the World Financial Markets Imploded – and What We Need to Do to Remake Them,2009年出版)[15]
- 《经济杀手的告白增订版》(The New Confessions of an Economic Hit Man,2016年出版)[16][17]
作者于本书2006年版的结语对G8国家近年来免除第三世界国家债务的动机提出质疑,认为当中存在一些附带条件,包括要求这些国家将卫生、教育、电力和自来水等公共服务私有化,以及放弃对国内产业的补助和优惠,并透过降低贸易壁垒全面开放受到G8国家高额补助的外国强势产业进入国内市场。
纪录片
2009年,希腊记者斯泰利奥斯·库洛格鲁导演了《经济杀手的告白》的纪录片,片中收录2007年至2008年间专访约翰·柏金斯的影片。该纪录片于全美国多场影展播出。
此外,柏金斯的观点亦于另两部纪录片以专访形式呈现,分别为2008年的《时代精神:附录》(Zeitgeist: Addendum)和2012年的《天启四骑士》(Four Horsemen)。
参见
参考文献
- ^ 1.0 1.1 1.2 1.3 1.4 1.5 Perkins, John. 2006 [2004]. Confessions of an Economic Hit Man. New York: Plume. ISBN 0452287081.
- ^ Perkins, John. 2005 [2004]. Confessions of an Economic Hit Man. Ebury Press. ISBN 9780091909109.
- ^ Piersanti, President and Publisher, Steven. Veracity of John Perkins' Accounts (PDF). 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 2005-03-0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06-01).
- ^ Perkins, John, interviewee. 2004. "Confessions of an Economic Hit Man: How the U.S. Uses Globalization to Cheat Poor Countries Out of Trillion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video + transcript), interviewed by A. Goodman. Democracy Now!. [45:02–1:00:00]. Retrieved 12 May 2020.
- ^ Landon Jr., Thomas. Confessing to the Converted. South Florida Sun-Sentinel. 2006-02-19 [2015-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8).
- ^ 6.0 6.1 Mallaby, Sebastian. The Facts Behind the 'Confessions'. The Washington Post. [2014-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6).
- ^ "Sebastian Mallaby | Peop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Washington Post. 2020.
- ^ Anderson, Sarah; Cavanagh, John. Top 200: The Rise of Global Corporate Power. Global Policy Forum. [2016-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31).
- ^ Chowla, Peter. Comparing Corporate and Sovereign Power (PDF). [2016-01-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3-05).
- ^ Confessions – or Fantasies – of an Economic Hit Man?. US Department of State. 2006-05-10 [2015-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0).
- ^ 11.0 11.1 Ferguson, Niall. 2008. The Ascent of Money: A Financial History of the World. London: Penguin Books. ISBN 978-0-14-311617-2. pp. 294–95.
- ^ Revere, C. T. 17 January 2005. "Tsunami aid may line US pockets." Tucson Citizen. Retrieved 13 May 2020.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7-01-16..
- ^ Tkacik, Maureen. 2005-05-15. "Economic Hit Ma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oston Magazine. Boston: Metro Corp.
- ^ Perkins, John. 2007. 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Empire: The Truth About Economic Hit Men, Jackals, and How to Change the World. London: Penguin. ISBN 9781101213735 (ebook).
- ^ Perkins, John. 2009. Hoodwinked: An Economic Hit Man Reveals Why the Global Economy IMPLODED -- and How to Fix It. Currency Press. ISBN 9780307589934 (ebook).
- ^ Perkins, John. 2016. The New Confessions of an Economic Hit Man. 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 ISBN 9781626566767 (ebook).
- ^ Van Gelder, Sarah. 2016-05-18. "More Confessions of an Economic Hit Man: This Time, They’re Coming for Your Democrac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YES! Magazine. Retrieved 13 May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