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米特罗维察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米特罗维察
Mitrovica阿尔巴尼亚语
Косовска Митровица塞尔维亚语
Kosovska Mitrovica塞尔维亚语
城市
从顶部(从左到右): 伊巴尔大桥,锡特尼察河(英语:Sitnica),矿工纪念碑,伊巴尔河,圣德米特里东正教堂,前贾德兰酒店,清真寺,米特罗维察夜景
从顶部(从左到右):
伊巴尔大桥,锡特尼察河英语Sitnica,矿工纪念碑,伊巴尔河,圣德米特里东正教堂,前贾德兰酒店,清真寺,米特罗维察夜景
米特罗维察徽章
徽章
米特罗维察在科索沃的位置
米特罗维察
米特罗维察
米特罗维察在科索沃的位置
坐标:42°53′00″N 20°52′00″E / 42.8833°N 20.8667°E / 42.8833; 20.8667
国家 科索沃
米特罗维察区
市镇南米特罗维察市镇
海拔500 米(1,600 英尺)
人口(2011年)[1]
 • 总计33,904人
时区CETUTC+1
 • 夏时制CESTUTC+2
邮政编码40000
电话区号+383 28
网站kk.rks-gov.net/mitroviceejugut/

米特罗维察阿尔巴尼亚语Mitrovica / Mitrovicë),又称科索沃米特罗维察塞尔维亚语Косовска Митровица罗马化:Kosovska Mitrovica),是科索沃米特罗维察区南米特罗维察市镇内的城市,位于伊巴尔河锡特尼察河英语Sitnica岸边,为同名区的行政中心。南米特罗维察市镇还包括市区之外的聚居点。

2013年北科索沃危机之后,原米特罗维察市镇被分成两部分,塞族占多数北部成立为新的北米特罗维察市镇,而剩下的南部大部分区域则命名为南米特罗维察市镇。

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米特罗维察

中世纪

这座城市是科索沃历史最悠久的定居点之一,在中世纪首次以书面文件提及。[来源请求] “科索沃米特罗维察”这个名字来自十四世纪,从塞萨洛尼基的圣德米特里[来源请求] 但是还有一些关于它的名字来源的传说。[来源请求] 在米特罗维察附近是Zvečan的中世纪堡垒,在Nemanjić之家统治下塞尔维亚王国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米特罗维察是典型的小东方城市。在该地区发现并开采了铅矿石之后,到了19世纪该城市发展迅速,这是科索沃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业城市之一。

米特罗维察成为一个工业城市,是因为附近的TrepčaMines镇原来是科索沃的经济中心。而随着1873-1878年由米特罗维察至斯科普里的铁路线的建成,该铁路线便成为贸易和工业中心枢扭,并将米特罗维察与塞萨洛尼基港口连接起来。[2]后来又有一条铁路线将这个城镇连接到贝尔格莱德西欧[2]二战期间,这座城市是塞尔维亚轴心国的一部分。1948年,米特罗维察的人口为13901人,1990年代初为75000人。[2]

现代

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严重破坏了米特罗维察市。根据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欧安组织),该地区曾是战争前科索沃解放军(KLA)的游击活动活跃地点。它是在北约的法国部门的指挥下进行的。7000名法国军队驻扎在西部地区,总部设在米特罗维察。他们得到了来自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1,200名部队和少数丹麦部队的支援。

悼念科索沃战争伤亡的纪念碑
横跨伊巴尔河的桥

在科索沃战争之后,该镇成为科索沃族裔分裂的象征。估计有5万名阿尔巴尼亚人重建了该镇南部一半受到严重破坏的地区。随着来自农村被毁村庄的难民的到来,他们的人数也随之增加。大约6,000人罗姆人逃往塞尔维亚,或被迁往一个在北科索沃米特罗维察两个移民安置营,Cesmin Lug或Osterode。在北科索沃,住有大约17 000名科索沃塞尔维亚人,其中有2000名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人和1700名波斯尼亚人居住在伊巴尔河北岸的离散飞地。居住在南岸的几乎所有塞族人在科索沃战争之后都流离失所而来到北米特罗维察。2011年,该市总人口估计为71,601人。

米特罗维察成为塞阿两族之间种族冲突的焦点,双方因民族主义极端分子的存在而加剧。连接城镇两边的桥梁,都由防止对方入侵的武装集团守卫。由于该镇紧张的局势,驻科索沃部队和联合国科索沃临时行政当局特派团(科索沃特派团)警察驻扎在这里,以避免局势恶化。然而,暴力和骚扰往往是针对河流两侧“错误的”族群的成员,因此需要在城市的个别地区甚至个别建筑物前设置部队和警察检查站。

2004年3月17日,一名阿尔巴尼亚儿童在河中溺水,造成该镇重大种族暴力事件,一名塞尔维亚少年死亡。数千名愤怒的阿尔巴尼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动员起来阻止他们渡过河流,这场示威活动沦为暴动和枪声,至少造成八名阿族人死亡,以及至少三百人受伤。自从1999年战争(其中11人死亡)以来,流血事件引发了最严重的科索沃骚乱。 当地监狱是2004年4月18日发生的一起国际事件,当时约旦警察艾哈迈德·穆斯塔法·易卜拉欣(Ahmed Mustafa Ibrahim)作为联合国监狱警卫人员开枪扫射一批联合国警察,造成3人死亡。[3][4]

科索沃独立

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宣布独立事件之后,米特罗维察市内的紧张局势大幅恶化。大约150名科索沃塞族警察拒绝接受阿尔巴尼亚人所主导的科索沃政府当局的独立行动,但被当局中止。

塞族示威者企图阻止阿尔巴尼亚人主导的法院雇员穿过伊巴尔大桥上班。联合国警察于3月14日突击搜查法院,对塞族人使用催泪弹,其中一些示威者受伤。

3月17日,一枚手榴弹的爆炸使多名联合国和北约人员受伤; 联合国部队后来从米特罗维察北部撤出。[5]

米特罗维察市
Isa Boletini英语Isa Boletini在阿尔巴尼亚独立10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米特罗维察中心落成的雕像落成

塞尔维亚少数民族最初在这个城市组建了科索沃和梅托希亚共同体,但它却没有一套警察系统。塞尔维亚人拒绝接受科索沃法院的管辖权,[6] 科索沃共和国领导人对该地区的未来表示关切,表示他们承诺将米特罗维察保持在科索沃的一部分地区,防止在那里发生犯罪或战争。[7] 不过随着2013年“布鲁塞尔协定”的签署,科索沃的塞族政府接受了普里什蒂纳办事处的警察部队和法院,并对与科索沃共和国标志的选票进行投票。而当选的塞尔维亚人自治政府向科索沃共和国政府发誓支持塞阿两族和平友好进程。现时塞阿两族关系已较早年有所改善,双方开始有往来交流的情况。

在科索沃独立时,为了建立两族共融信任和信心,科索沃政府当局非常注意两族文化和宗教象征有否冲突,例如米特罗维察的塞尔维亚东正教公墓,应避免设置于伊巴尔大桥以南的阿尔巴尼亚人集居地。不过,在独立前位于米特罗维察的阿尔巴尼亚人公墓和位于北科索沃米特罗维察塞尔维亚人公墓皆遭到恶意破坏,数百个墓碑碎片和教堂被亵渎和烧毁,其中大部分事件发生在1999年和2004年3月,而到了2007年和2008年仍有发生。这些零星的恶意破坏行为,一些据说是米特罗维察附近的城市阿什卡利的阿尔巴尼亚人居民殴打塞尔维亚人的行为而致的,北科索沃米特罗维察的塞尔维亚人经常把两个公墓作为歌颂塞尔维亚人和敌对阿尔巴尼亚人的标志,科索沃政府当局在独立之初未能修复两族恩怨情仇,因此当时科索沃政府向北科索沃米特罗维察塞尔维亚人发送可怕的消息:一旦你们塞尔维亚人故意侮辱阿尔巴尼亚人,将来你们塞尔维亚人也必然会受到阿尔巴尼亚人的侮辱。[8]

政治

  • 2016年8月,连接阿族塞族人区的伊巴尔大桥将会重建,以清除桥上所有障碍物、重修破烂的马路和人行道、翻新桥梁以及加设坐椅。而重建这座桥其资金为120万欧元以上,由欧洲联盟资助的投资将有助于促进米特罗维察南北两族交流和对外的游客接触,这计划是协定贝尔格莱德普里什蒂纳两国政府官员之间谈判的结果,借此促进两族交流,减少歧见。2017年2月17日(即科索沃独立纪念日)伊巴尔大桥正式对外开放给游客和塞阿两族人民使用,伊巴尔大桥重新开通象征着自由、和平、两族共融的意义。

经济

2016年8月,肯德基在科索沃米特罗维察开设肯德基餐厅分店,而科索沃共有5间肯德基餐厅分店。

民族构成

在米特罗维察的伊巴尔河畔的年轻人
南米特罗维察的民族构成
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9]
民族 人口 所占百分比
科索沃阿族人 69,497 96.65%
科索沃塞族人 14 0.02%
科索沃土耳其人 518 0.72%
科索沃波斯尼亚人 416 0.58%
科索沃罗姆人 528 0.73%
阿什卡利人 647 0.9%
巴尔干埃及人 6 0.01%
戈拉尼人 23 0.03%
其他 47 0.07%
不回答 61 0.08%
未指定 152 0.21%
总计 71,909 100%
北米特罗维察的民族构成
根据2009年更新
民族 人口 所占百分比
科索沃阿族人 867 7.03%
科索沃塞族人及其他 11,459 92.97%
总计 12,326 100%

气候

米特罗维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位处科索沃北部平原,冬季直接受来自北欧和东北欧南下的寒潮影响,其天气可谓十分寒冷,一般来说平均日低温会在0度或以下,强寒潮抵达时往往会跌至零下10度或更低,亦经常出现冻雨;而夏季天气温暖较干燥,日间最高气温在25至35度左右,有时受热对流影响出现雷雨或冰雹。四季气温变化很大,而降水量较科索沃其他平原地区来说为少。

参考资料

  1. ^ Bespyatov, Tim. Kosovo Census. mashke.org. [2023-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5) (英语). 
  2. ^ 2.0 2.1 2.2 Elsie, Robert.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Kosovo. 
  3. ^ Wood, Nicholas. 3 U.N. Police Die in Shootout At Kosovo Jail. The New York Times. 2004-04-18 [2008-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8). 
  4. ^ International press on the UN police shooting incident in Kosovska Mitrovica. ERP KIM Archive. [2008-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20). 
  5. ^ BBC, Peacekeepers hurt in Kosovo blas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7.03.08
  6. ^ TransConflict, Kosovo – what to do with the north, ad interim, April 201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 ^ UNMIK Headlines, March 2, 2009 (PDF). [2017-05-3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年6月7日). 
  8. ^ North Kosovo: Dual Sovereignty in Practice N°21. Crisis Group Europe Report. 2011-03-14: 11. [永久失效链接]
  9. ^ Population by ethnic /cultural background sex and municipality 2011[失效链接] Data for South Mitrov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