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稽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稽胡,又称山胡步落稽中古汉语拟音:bʻuo-lâk-kiei)[1]:297、步落坚南匈奴留居山西山区的部落,没有随前赵等政权汉化,一直保持到南北朝时期。[来源请求]

词源

步落稽这个名称的变体步落坚首次出现于《魏书》卷七四〈尔朱荣传〉,[2]:440[3]:1781林梅村认为步落坚的“坚”带有古阿尔泰语系词汇中常见的不稳定尾音 /n/ ,尾音 /n/ 可以用于表示复数,因此步落坚即是“步落稽族”或“步落稽部落”的意思。[4]:73

卜弼德 (Peter A. Boodberg) 认为“步落稽”来源于一个突厥语蒙古语动词词根 *bul-, bula->bulγa~bulaq,意思是“混合”、“变为混合的”。他进一步将“步落稽”与保加尔人的名称联系起来,推论两者皆因为处于游牧文明定居文明的交接地带,跟定居族群往来与混合而得名。[1]:297, 300-301下表的内容为卜弼德认为源于 *bul, bulγa~bulaq 的名称:[1]:301-302

音译名称 中古汉语发音 原名称拟音 指称对象 来源
步落稽 bʻuo-lâk-kiei *bulaqï 高湛之小名 《北齐书》卷十 卜弼德认为可能取自他与柔然公主的联姻
步落坚 bʻuo-lâk-kien *bulaqïn 胡人酋帅之名[5] 《魏书》卷七十四
没根 muət-kən *bulqïn 刘库仁之小名[6] 《魏书》卷二十三[7]
没歌 muət-kâ *bulga, 可能为 *bulγa 于364年遭拓跋什翼犍击败之部落 《魏书》卷一
没鹿回 muət-luk-γuâi *buluγai~*bulγai 拓跋部有关之部落 《魏书》卷一
没骨 muət-kuət *bulqut~*bulqur 杀死秃发树机能之人 《魏书》卷九十九
附力眷 bʻi̯u-li̯ək-ki̯ωän *bul(ï)qïn 贺兰部酋帅之名 《魏书》卷二
扶罗韩 bʻi̯u-lâ-γân *bulaγan 鲜卑酋帅之名 三国志》卷三十 也可能代表蒙古语的 bulaγan“貂”
步陆孤 bʻuo-li̯uk-kuo *buluqu~*bulqu 拓跋部诸氏族之一 《通志》卷二十九 也作步鹿孤(bʻuo-li̯uk-kuo)或步六孤(bʻuo-li̯uk-kuo)
步鹿根 bʻuo-luk-kən *bulqïn 同上 《魏书》卷一百一十三 或作步鹿斤(bʻuo-luk-ki̯ən)

起源

学界普遍认为稽胡的起源跟匈奴有密切的关系,但是跟匈奴有何种确切的关系仍没有定论,另外也有一些学者主张不同的理论。[8]:119-120这些理论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西域胡人说、匈奴说、土著说。[9]:167-168

西域胡人说

周一良认为〈稽胡传〉开头所称的“匈奴别种”,“大都是指有隶属关系而种族不相同的部落。”一些附属于匈奴的西域胡人曾迁徙至中国北部的并州,稽胡就是这些西域胡人部落的后裔。稽胡人之中有许多人姓,此二者分别来自昭武九姓龟兹,表明了稽胡的西域胡起源。至于稽胡中特别多的刘姓,则是因为稽胡曾役属于南匈奴五部,又居住于五部故地,因此冒姓刘来提升自己的威望。[10]:151-155

史料

周书》卷四九〈稽胡传〉简短记载了稽胡的历史,[11]:972-975其章节内容也曾被其他百科全书式的史料引用,如《通典[12]:5383-5384、《太平寰宇记[13]:3716-3717、《通志》与《文献通考》。跟稽胡相关的资料也散见于《北史[14]、《北齐书[15]等其余史料来源。[16]:87另外,考古发掘的文物也提供了些许关于稽胡的史料,如《北周大利稽氏墓砖》[17][18]:252、《隋李和墓志铭》[18]:309-310等。

历史

《周书·异域传上·稽胡》:

稽胡一曰步落稽,盖匈奴别种,刘元海五部之苗裔也。或云山戎赤狄之后。自离石以西,安定以东,方七八百里,居山谷间,种落繁炽。

稽胡为南匈奴内迁后的苗裔,分布地西起安定(今甘肃省泾川县一带),东至离石(今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甚为辽阔。以黄河一线为界,可分为东、西两部分,东以离石、吐京(今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为主,河西部分又有夏州、延州、丹州等诸部胡。

稽胡刘蠡升北魏末年,自称天子,改元神嘉,居住在云阳谷;535年,东魏丞相高欢大败刘蠡升。564年,北周大将杨忠引兵出沃野,接应突厥,军粮短缺,杨忠便召集诱骗稽胡酋长送来粮食。575年,韦孝宽派遣北山的稽胡,截断北齐并州晋州的通道。577年,稽胡乘北齐灭亡之机,盗走北齐丢弃的盔甲兵器。立刘蠡升的孙子刘没铎为君主,称圣武皇帝,改年号为石平周武帝任命宇文宪为行军元帅,率谯王宇文俭、滕王宇文逌、赵王宇文招击败刘没铎。581年,隋文帝汾州刺史韦冲征发稽胡修筑长城,有在征发途中叛逃,韦冲以理安抚,胡人都来去服役修筑长城。604年,杨谅隋炀帝时,进攻稽胡人守卫的南门,稽胡不认识杨谅,用弓箭射击。614年五月廿六日,刘迦论自称皇王,年号大世,与稽胡部落里应外合侵掠地方。617年七月初六李渊起兵,派通议大夫张纶率兵攻略稽胡。618年四月,稽胡侵富平,唐将王师仁打败稽胡。五万稽胡侵宜春,唐王相国府谘议参军窦轨统兵讨伐稽胡,在黄钦山大败稽胡。620年,梁师都带领突厥、稽胡军入侵唐朝,行军总管段德操打败他们。621年,稽胡酋帅刘仙成部落数万,为唐朝边境之祸,唐高祖诏命太子李建成统兵讨伐稽胡。后来,刘仙成率众投降梁师都,梁师都听谗言,杀掉刘仙成。

文化

《周书·异域传上·稽胡》曾记载:

...其俗土著,亦知种田。地少桑蚕,多麻布。其丈夫衣服及死亡殡葬,与中夏略同。...又与华民错居,其渠帅颇识文字。然语类夷狄,因译乃通。

稽胡因居于今山西以西至陕北、甘肃东部之地,形成独特的过渡文化特色。由周书可见,稽胡虽为匈奴后裔,但已知种田,丧葬、服饰从汉族风俗,将帅能识汉字,惟语音不通尔。也许是受到先祖刘渊开创汉赵国的启示,稽胡崇尚自立称王,而在中国边境形成长期的反对势力。[来源请求]

注释

  1. ^ 1.0 1.1 1.2 Boodberg (1936)
  2. ^ 唐长孺(1955)
  3. ^ 《魏书》,卷七十四〈尔朱荣传〉。
  4. ^ 林梅村(2002)
  5. ^ 应为某个胡人族群的名称。参阅《魏书》,卷七十四〈尔朱荣传〉,页 1781。
  6. ^ 《魏书》原文作“本字没根”。参阅《魏书》,卷二十三〈刘库仁传〉,页 678。
  7. ^ 原文未说明史料来源。
  8. ^ 刘莹(2021)
  9. ^ 杜登(2010)
  10. ^ 周一良(1963)
  11. ^ 《周书》,卷四十九〈异域上‧稽胡传〉。
  12. ^ 《通典》,卷一百九十七〈边防十三·北狄四·稽胡〉 。
  13. ^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九十四〈四夷二十三·北狄六·稽胡〉。
  14. ^ 李延寿(1974),《北史》。
  15. ^ 李百药(1972),《北齐书》。
  16. ^ Chen (2012)
  17. ^ 罗丰(2003)
  18. ^ 18.0 18.1 罗新、叶炜(2016)

参考文献

  • 令狐德棻等(2022),《周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ISBN 978-7-101-15945-5
  • 李百药(1972),《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
  • 李延寿(1974),《北史》,北京:中华书局。
  • 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2007),《太平寰宇记》,北京:中华书局,ISBN 978-7-101-03838-5
  • 魏收(2017),《魏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ISBN 978-7-101-12270-1
  • 杜登(2010),〈稽胡族源问题研究综述〉,《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第 22 辑,页 162-168。
  • 周一良(1963),《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中华书局。
  • 林梅村(2002),〈稽胡史迹考—太原新出隋代虞弘墓志的几个问题〉,《中国史研究》,第 1 期,页 71-84。
  • 唐长孺(1955),《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三联书店
  • 刘莹(2021),〈北朝稽胡的“统一”〉,《唐研究》,第 26 卷,页 119-150。
  • 罗新、叶炜(2016),《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ISBN 978-7-101-11639-7
  • 罗丰(2003),〈北周大利稽氏墓砖〉,《考古与文物》,第 1 期,页 68-70。
  • Boodberg, P. A. (1936) "Two Notes on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Frontier",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1, No. 3, pp. 283-307.
  • Chen, S. (2012) "The Huns and the Bulgars: The Chinese Chapter", in Chen. Sanping, Multicultural China in the Early Middle Age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ISBN 978-0-8122-4370-3, pp. 83-98.
  • 资治通鉴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周书·卷49》,出自令狐德棻周书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北史/卷096》,出自李延寿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