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直皖战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直皖战争
日期1920年7月14日-7月23日
地点
 中华民国京兆、天津、高碑店和京汉铁路地区
结果 直系取得决定性胜利,夺得北洋政府统治权
皖系战败瓦解
参战方
中华民国 直系
中华民国 奉系
中华民国 皖系
指挥官与领导者

曹锟

中华民国 王占元
中华民国 冯玉祥
中华民国 张作霖

中华民国 程潜

中华民国 赵恒惕

段祺瑞
徐树铮
段芝贵
曲同丰
陈文运
魏宗瀚
李进才
刘询
宋子扬

吴光新
兵力
直军:50000人
奉军:70000人
蒙古边防军:40000人
安武军:40000 人 (保持中立)
江南军 :50000人 (中立)

直皖战争,发生于1920年7月14日,是直系曹锟皖系段祺瑞为争夺北京政府统治权,[1]在京津地区的对抗。当时曹锟为地方军区负责人,段祺瑞为民国政府“边防督办”,从法律上来说,直皖战争是一场地方军人抗拒中央政府的军事政变。

起因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恢复民初法统,由副总统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冯国璋当选副总统。1917年黎元洪与段祺瑞因为对德宣战案而争执,但此时黎元洪并无实权,权在段祺瑞、冯国璋等实力派军人手中,引发第一次府院之争,黎元洪请督军团盟主张勋率领辫军入京调停,但张勋突然间拥立清逊帝溥仪,改回帝制,是为辫军复辟。1917年7月,段祺瑞讨逆军驱逐了张勋,也赶走了黎元洪,以冯国璋就任代总统,段祺瑞复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北洋军分化为冯国璋直系与段祺瑞皖系

主张“和平统一”。主张废除《临时约法》,取消国会,“武力统一”,派兵讨伐孙中山与西南军阀唐继尧陆荣廷联合的护法运动,引发第二次府院之争。1917年8月段任命亲信傅良佐为湖南督军,趁机扩张皖系势力。直系前线军官罢兵反战两系出现公开矛盾。

1918年8月2日直系将领吴佩孚通电罢战北归。8月12日北京安福国会开幕,9月4日国会选举徐世昌为总统,直系冯国璋任期届满,二人相约共同下野,段祺瑞同时辞去总理职务,但是在幕后控制国务院

1919年五四运动中,直系暗中支持山东湖北各地示威浪潮,以打击段氏政府,令其民意支持度下降,12月冯国璋病逝,之争逐尖锐化,曹锟吴佩孚开始策划倒,矛头直指徐树铮安福系

过程

1920年4月,曹锟保定召开八省军阀代表会议,结成八省反同盟。5月,曹锟吴佩孚衡阳率直军北上至保定。7月1日,曹锟吴佩孚发表《直军将士告边防军将士书》。7月4日直系迫使总统徐世昌撤销徐树铮西北边防总司令职务,调任徐树铮为“远威将军”虚职。段祺瑞大怒,强迫徐世昌于7月8日给予吴佩孚撤职处分。与此同时,直系皖系双方进入总动员状态

7月14日,战争遂告爆发。两军在京汉铁路线上的涿州高碑店琉璃河一带和津京铁路开战。

直军号称讨逆军,分为两路,以西路(北京至保定的京汉铁路沿线)为主攻方向,吴佩孚为前敌指挥部总司令兼西路总指挥。曹瑛任东路总指挥,另派第一混成旅旅长王承斌郑州,为后路总指挥。

皖系方面号称定国军,段祺瑞为总司令,徐树铮为副总司令兼参谋长,段芝贵为前敌指挥部总司令。一开始直系攻势略挫,皖系西路第1师师长曲同丰率部猛袭直军直军退出高碑店皖系东路徐树铮以西北边防军四独立旅进攻张庄、蔡村、杨村。

7月15日,上海114个团体通电支持吴佩孚

7月17日,吴佩孚率兵突袭松林店,活捉曲同丰,皖系西路溃退。接着直军占领涿州并向长辛店追击。皖系东路徐树铮部追赶直军到北仓、李家嘴一带,这时奉军大军压境,与直军结合,反败为胜。

7月19日,段祺瑞被迫辞职。这次战争历时5日,皖军大败,数万新组建的边防军大半覆没。

7月23日,直奉两军至北京,接收了南北苑营房,下令解散安福国会,通缉王揖唐、徐树铮、段芝贵等10人。徐树铮等逃往日本。7月26日,徐世昌撤销对吴佩孚处分。

后事

此次战争双方共伤亡200多人,战后曹锟被徐世昌总统任命为直、鲁、豫三省巡阅使,吴佩孚为副使,并成立了直鲁豫巡阅副使署。

与此同时,直系与旧桂系陆荣廷联络,相约直系于北京驱逐皖系段祺瑞,而旧桂系于广东驱逐孙中山。在“直皖战争”爆发之后不久,1920年8月11日,旧桂系部队进攻盘踞在潮汕地区的陈炯明建国粤军,是为第一次粤桂战争

参考文献

  1. ^ 直皖戰爭. 中华百科全书1983年典藏版. [2020-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7).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