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百夷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百夷,是时期历史文献中常见的名称,现代大多将之视为对傣族先民的专称。但在不同时期,“百夷”一名也有不同的含义。在元朝时期,“百夷”用作地名以及今云南省西南部各少数民族的总称;明清两代,“百夷”多为滇西南各民族总称、地区名称,或专指傣族先民[1]

演变

指代地名、国名和滇西南所有民族

“百夷”一名,最早见于元朝王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八十一卷,此处的“百夷”是指代滇西南大片地区的地名:[2]

元朝时期,“百夷”常与“金齿”连用,称“金齿百夷”,有时指地名建制,有时为当地人总称[3]明朝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钱古训李思聪出使麓川,作有《百夷传》,此处的“百夷”用作国名:[1]

在《百夷传》中,“百夷”一名同时又指代麓川地区的所有民族[1],而“大百夷”和“小百夷”,分别指德宏傣族西双版纳傣族[4]:114

后来的典籍,在《四夷馆考》、《蛮司合志》等书中,“百夷”一词被扩大到指代滇西、甚至云南所有的少数民族[1]

指代傣族

唐朝新唐书》中记载有“白衣”,是对傣族先民的称呼,元朝李京《云南志略》改作“白夷”,《元史》也大多以“白夷”作为今傣族的名称。明朝中叶之后,受《百夷传》的影响,“白夷”逐渐与“百夷”混为一词,《景泰云南图经志书》以“百夷”指代傣族,《明史》、《正德云南志》等文献则混用“百夷”和“白夷”指代傣族[1]。明朝李元阳认为傣族“所居多在卑湿生棘之地”,于是“造字从棘从人”,认为“僰夷”才是正字,在《万历云南通志》中将“百夷”改为“僰夷”[3]。到清代民国时期,又改称“摆夷”[5]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1.3 1.4 胡绍华. 试述“百夷”含义的历史演变.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84, (3): 85-89. doi:10.15970/j.cnki.1005-8575.1984.03.022. 
  2. ^ 杜杉. 傣族史称“百夷”始于何时. 中国民族. 1962, (10): 33. 
  3. ^ 3.0 3.1 贾益. 元明清云南方志中“百夷”等称谓的流变.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 39 (9): 43-50. doi:10.3969/j.issn.1004-3926.2017.09.007. 
  4. ^ 江应樑. 傣族史. 成都: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83. CSBN 11140·24. 
  5. ^ 李伟良. 论唐代以后傣族“白衣”“百夷”“摆夷”等族称的由来. 红河学院学报. 2016, 14 (5): 40-43. doi:10.13963/j.cnki.hhuxb.2016.0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