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瑞华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39 Juewa 瑞华星
发现
发现者詹姆斯·克雷格·沃森
发现日期1874年10月10日
编号
小行星分类小行星带
轨道参数
历元 2016年7月31日
远日点3.26884天文单位
近日点2.29261天文单位
半长轴2.78073天文单位
离心率0.17553
轨道周期1693.7天 (4.64年)
平均轨道速度17.72 千米/秒
平近点角60.2817°
轨道倾角10.9127°
升交点黄经1.83417°
近日点参数165.566°
物理特征
大小156.60 ±2.8 千米 161.43 ±7.38 千米
质量(5.54±2.20)×1018 千克
平均密度2.51 ±1.05 克/立方厘米
0.0828 千米/秒
自转周期20.991小时 (0.8745 天)
反照率0.0557 ±0.002
光谱类型CP型小行星
绝对星等(H)7.78

瑞华星(139 Juewa)是第一颗在中国土地上发现的小行星。发现者为美国籍加拿大天文学家詹姆斯·克雷格·沃森(James Craig Watson)。

命名

沃森(他的名字当时在中国译音是:华成[1]、华德孙[2])教授发现小行星后。他恭请曾经管理钦天监和算学事务,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奕䜣(封号恭亲王)题名,恭亲王在1874年(同治13年)11月26日经由使者,将这颗题名为“瑞华星”[3],意思是“中华吉祥之星”的文件交给沃森教授。

沃森教授在他的金星凌日观测报告[4]中,详细纪录发现小行星的经过,并且临摹了恭亲王当时题名“瑞华星”的字迹[5]。在他的观测报告中将“瑞华星”翻译成英文,把“星”字省略,将“瑞华”两字以当时未标准化的拼音,音译成 Juewa。

发现

1874年,沃森教授的金星凌日考察队(成员还包括:普林斯顿大学杨嘉乐[6] Charles Augustus Young 教授)来到北京进行金星凌日观测,在10月10日,他用一枝五吋折射望远镜连赤道仪,在观察双鱼座星空时,发现有一颗十一等,但是他在这个天区从来未见过的星体,他随即用双影像测微器量度,进行连续的观测,发现这颗星体在天空中缓慢逆行,经过计算后,确定这颗是一颗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

沃森教授随即向其它地方的天文学家公布有关新天体的发现,消息很快在北京流传。有几位清朝高级官员亲自到沃森教授位于北京内城近美国大使馆附近的观测站[7],连续两晚,通过望远镜亲眼观看新发现的天体,在天空中移动。

特征

瑞华星属CP型小行星,主要成分为。在1980年至1985年期间,阿雷西博天文台对这颗小行星进行了13厘米波长的雷达观测,基于雷达数据,得出小行星的地表固体密度估计为每立方厘米1.8克[8]

错误的中文译名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编辑人员从英语翻译这颗小行星的名称,将 Juewa 翻译成中文时,以现代汉语拼音,寻找近似 Juewa 发音, 将这颗原本先有中文名字的小行星,音译成为“九华”星[9],其后出版的天文书刊作者和编辑,虽然知道这颗是在中国本土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却没有考证名字来源,照样以为“九华”星是这颗小行星的正确名称[10][11]。四十多年以来,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一直采用“九华”星为139号小行星的官方名称[12][13]。直至2017年1月7日,按照福建天文爱者林景明等人,经过一年多的追寻,并提出确实的文献记载[14],才将错误的“九华”星词条删除,更正为“瑞华”星。

参考文献

  1. ^ 恭亲王题小行星名,申报,1874年12月21日,第2页
  2. ^ 中西闻见录,1874年10月,第24至25页
  3. ^ 恭親王題小行星名. 申报. 1874-12-21: 2. 
  4. ^ US Naval Observatory, Observations of the Transit of Venus, December 8-9, 1874 part 2, pp. 101 - 236
  5. ^ US Naval Observatory, Observations of the Transit of Venus, December 8-9, 1874 part 2, p. 108
  6. ^ Charles Augustus Young 教授拜访恭亲王时的官方中文名字
  7. ^ US Naval Observatory, Observations of the Transit of Venus, December 8-9, 1874 part 2, p. 127
  8. ^ Magri, C.; et al. (December 2001), "Radar constraints on asteroid regolith compositions using 433 Eros as ground truth", Meteoritics & Planetary Science, 36 (12), pp. 1697–1709
  9. ^ 科学出版社《小行星漫谈》张钰哲著(1977年)第37页
  10. ^ 科学出版社《英汉天文学词汇》许邦信主编,第二版(1986年11月)第143页
  11. ^ 上海辞书出版社《简明天文学词典》叶叔华主编,第一版(1986年12月)第9页
  12. ^ 上海科教出版社《英汉天文学名词》李竞,许邦信主编(2000年)
  13.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英汉天文学名词》李竞,余恒,崔辰州主编(2015年9月)
  14. ^ 香港天文学会智能手机应用程序《香港天文》2016年11月18日新闻报导,余惠俊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