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王尽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尽美

王尽美(1898年6月14日—1925年8月19日),原名王瑞俊,又名王烬美,字灼斋,男,山东诸城人,祖籍连云港市海州当路村(1925年3月16日前往海州,称海州当路村是“旧家乡”),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1]

生平

1898年[a]生于山东莒县北杏村(今属诸城市)。1918年夏,考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预科班。1919参加五四运动,为山东大专中学学生联合会负责人之一。

1920年3月为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外埠会员。同年秋,与山东省一中学生邓恩铭等人发起成立励新学会,出版《泺源新刊》(一师学生自治会主办)半月刊。1921年春,与邓恩铭发起创建济南共产主义小组。7月,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山东区支部书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分部主任。1922年1月,赴莫斯科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受到列宁的接见。7月,在上海出席中共二大。会后与邓中夏一起负责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领导工作,参与了制定《劳动法大纲》。1922年11月,在山海关领导建立党组织,先后领导山海关、秦皇岛等地的罢工运动,并为开滦五矿总同盟罢工指挥部的成员之一。1923年2月,在山海关被逮捕,关押在临榆县。工人纠察队队员将临榆县政府包围,进行请愿,临榆县县长下令将其释放。后重回山东。10月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

1924年1月,赴广州参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1月,任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年底,受孙中山约见。孙中山以个人名义委派他为国民会议宣传员特派员,在山东宣传和筹备召开国民会议。

1925年1月,赴上海出席中共四大。2月,抱病(肺结核)组织青岛国民会议促成会,同时与邓恩铭共同领导胶济铁路工人罢工。3月1日去北京参加国民会议促进会全国代表大会。4月回山东后病情恶化。1925年8月19日在青岛病逝,时年27岁[3]

家庭

  • 长子王乃征(1919-2009年),曾任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4][5]1938年初,董昆一赵志刚介绍王乃征入党,并安排他回北杏村组织成立了中共北杏支部。
  • 次子王乃恩(王杰)(1922年-?),前上海市交通工作委员会党委副书记。[5]
    • 王明华(1941年-),浙江大学信息学院信电系微电子与光电子研究所教授。[8][9]
    • 王立华
    • 王建华
    • 王爱华,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教授[5][11]

备注

  1. ^ 1921年11月7日赴莫斯科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满洲里填写的入境调查表上是1899年4月20日[2]

参考资料

  1. ^ 蔡开松, 于信凤主编; 曾卓明, 周溯源, 赵书刚副主编. 二十世纪中国名人辞典.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1. ISBN 7-205-01575-8. 
  2. ^ 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第7辑).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838. ISBN 9787532548859. 
  3. ^ 播撒火种的三位山东人:王乐平 杨明斋 王尽美. 齐鲁网. [2013-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4). 
  4. ^ 余玮. 王尽美:最早离世的中共一大代表. 人民网. 人民政协报. 2021-05-20 [2021-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4) (中文). 
  5. ^ 5.0 5.1 5.2 5.3 “一大”代表王尽美与他的后人-搜狐新闻. 人民网-搜狐网. 2009-12-15 [2021-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4) (中文). 
  6. ^ 革命先烈后代进校园 传承红色基因齐点赞 ——王尽美烈士孙子王军同志到美术学院指导交流. 潍坊学院. 2019-09-30 [2021-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4) (中文). 
  7. ^ 王尽美烈士后人回故乡. 新浪网. 齐鲁晚报. 2011-06-14 [2021-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4) (中文). 
  8. ^ 浙大老教授王明华的“红色基因”.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报. 2018-06-29 [2021-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5) (中文). 
  9. ^ 一位“80后”老教授的党史宣讲之路-新华网. 新华网. 2021-03-28 [2021-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4) (中文). 
  10. ^ 10.0 10.1 传承红色家风嘉兴南湖学院学子组队"出征". 澎湃新闻. [2024-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9). 
  11. ^ 王爱华 - 临床实验诊断科 - 中国好军医. 中国军网. 2014-02-13 [2021-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4) (中文).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