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起源
物种起源 | |
---|---|
原名 |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 or the Preservation of Favoured Races in the Struggle for Life |
作者 | 查尔斯·达尔文 |
语言 | 英文 |
主题 | 演化生物学 |
发行信息 | |
出版机构 | John Murray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1859年11月24日 |
出版地点 | 伦敦 |
系列作品 | |
前作 | 论物种形成变种的倾向;以及论这些变种和物种经由自然选择之手段而得以延续的方式 |
《物种起源》(英语:On the Origin of Species)或译《物种原始》、《物种源始》,全名《由自然选择或在生存竞争中保留下来的有利种族论物种之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 or the Preservation of Favoured Races in the Struggle for Life),是达尔文论述生物演化的重要著作,出版于1859年。该书是19世纪最具争议的著作之一,其中的观点大多数为当今的科学界普遍接受。在该书中,达尔文首次提出天择演化的观点,解释生物为什么能适应环境,同时也提出了性择理论。他使用自己在1830年代环球科学考察中积累的资料,并使用农作物的人择作为例子说明生物的演化。
背景
在当时,西方社会普遍都接受创造论,相信上帝创造世界、并一次就创造出所有的生物,同时上帝也赋予每种生物各自的角色,而每个物种的设计都非常完美,所以物种是永恒固定不变的。地层中发现的化石是古代地球曾经遭遇大洪水的证据,那些化石就是没有登上诺亚方舟的动物。地球的历史只有大约六千年左右(参见年轻地球创造论),这是经由从亚当和夏娃开始后的人类世代所推算的时间。
达尔文1809年生于英格兰舒兹伯利,从小就对矿物和动物有兴趣。1831年他从剑桥大学神学院毕业,然而他还是对地质学及生物学比较有兴趣。1831年12月达尔文参加了海军舰艇小猎犬号前往南美洲从事自然调查研究工作;最初他在南美海岸调查,并多次进入南美洲西边的加拉巴哥群岛,经过太平洋到达新西兰、澳大利亚及南非,然后又回到南美洲,直到1836年10月才回到英国。
理论的形成
达尔文在南美洲考察时,在安地斯山山顶上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让他感到困惑。在小猎犬号启航时,达尔文曾带了一本英国地质学家莱尔所著的《地质学原理》;莱尔认为地球的地形、地貌是经过长时间不断的细微变化的结果,莱尔相信风力、雨滴、冰雪等微小的力量,持续千万年后就可以完全改变地表的形貌。达尔文本人也相信,只要时间足够,无法察觉的细微改变也可以造成巨大的变化。达尔文推算白垩纪中期距今约有三亿年左右的历史,持续长时间微小的地震等自然因素使得原来在海中的生物遗迹能在高山上发现。
在加拉巴哥群岛考察时,达尔文发现每个岛屿上的陆龟及雀鸟并没有很大的差异,但又有些许的不同。他又发现加拉巴哥群岛的生物与南美洲大陆的种类非常相似;于是他开始怀疑岛上生物可能有共同的祖先,他们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千百年来适应各个岛屿不同环境的结果。每一个物种都是一些细微的变化在无数个世代的过程中产生的结果。
生物进化在当时并不是新的概念。1809年时,法国动物学家拉马克便提出:当环境改变时,物种会调适发展自己的器官来适应环境,常用的器官会发育变大、不用的器官会逐渐退化,并且这一代获取的改变会遗传给下一代;但没有科学证据可以证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特征可遗传”的假说。后来达尔文又从英国人口学者马尔萨斯所著的《人口论》得到灵感;马尔萨斯认为:人类粮食的生产永远无法赶上人口的增加,致使粮食供不应求,进而发生饥荒或战争,导致一部分人口死亡。达尔文以此联想到生物演化发生的机制:演化是生存竞争中自由淘汰的结果,食物与空间等资源有限,只有最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生存下来,延续族群。
“天择”的概念逐渐在达尔文的五年环球考察过程中形成。在1836年回到英国后,达尔文慢慢将他的看法写成文章,然而没有发表。大部分科学家认为,达尔文迟了很久才发表他的作品,原因之一就是担心引起教会势力的强烈反弹。1858年,达尔文接到在马来群岛调查的博物学者华莱士有关物种形成的来信;华莱士对于物种形成的看法与他有很多相似之处(《物种起源》的绪论中提到了这一段过往),一方面达尔文害怕被说是剽窃后辈的想法,另一方面可能别人的支持使他增加了信心,于是两人在1858年的伦敦林奈学会中,以两人共同署名的方式,发表有关物种形成的看法。接着达尔文在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源》。
主要内容
达尔文在书中提出两个理论。第一,他认为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较早期、较原始的形式演变而来;其次,他认为生物演化是通过天择而来。
其理论重点如下:
- 物种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环境变动而改变。
- 生物的演化是长时间连续性的缓慢改变,不是突然性的剧变。
- 同一类生物有着共同的祖先,例如哺乳类是由同一个祖先演变而来,由此可引申出人类与猿类有着共同祖先。
- 生物族群会随着繁殖而扩大,并超过其生存空间与食物供应的极限,引起个体间的竞争;不适应环境的个体会被淘汰,适者才能生存,并繁衍后代。
批评
达尔文的进化论当时引起了广泛的争议,被基督教会视为异端邪说,西方社会也对达尔文冷嘲热讽。根据天主教当时的教条:人类是上帝依据自己形象所创造的,因此人是万物之灵、代表天主有权统治万物。达尔文的理论不仅使得上帝创造万物的说法被推翻,人类也被形容为千百年来残酷的生存竞争所形成的产物,还指出人与其他哺乳动物有着共同祖先,这根本就是亵渎上帝及基督教教义,这在当时保守的社会是相当大的震撼。
然而达尔文的理论在当时也并非完美无缺,当时尚未了解任何遗传机制,无法解释个体间的偶然差异是如何产生;直到后来与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相结合,形成现在广为大众所接受的现代综合理论。
1950年代后人类基因被发现,解开了进化论里面物种内出现差异之谜和这些特征如何通过繁殖遗传后代。研究不同动物DNA,对比更加确认了共同祖先说。
中文译本
《物种起源》的在中文译本由马君武于1901年开始翻译,1919年翻译完毕。1920年马君武的译本《达尔文物种原始》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
其他的中文译本
- 黎静波编译本,华立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台湾版,2003年)
- 舒德干等人翻译本,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 谢蕴贞翻译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
- 周建人、叶笃庄、方宗熙合译本,商务印书馆(大陆版,1995年修订再版);台湾商务印书馆(台湾版,1999年,据1995年修订本)
- 王敬超译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
- 钱逊译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
- 香妃子超译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 苗德岁译本,译林出版社(2013年)
参考文献
引用
- ^ Browne 2002,第376-379页
- 徐光台:〈科学史与科学通识教育:以达尔文《物种源始》为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