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牛海绵状脑病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牛海绵状脑病
(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一头已感染牛海绵状脑病的母牛无法站立
症状焦虑失调高度敏感者
类型传染性海绵状脑病bovine disease[*]疾病
诊断方法Western印迹法显微镜学组织学
治疗不存在[*]
分类和外部资源
医学专科神经学、​兽医学、​医学、​流行病学、​病理学、​致病机转
OMIM[1]
[编辑此条目的维基数据]

牛海绵状脑病(英语: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缩写BSE),俗称疯牛症疯牛病狂牛症Mad cow disease),是由传染因子引起,属于牛的一种进行性神经系统的传染性疾病,此疾病是一种传染性海绵状脑病。该病的主要特征是牛脑发生海绵状病变,并伴随大脑功能退化,临床表现为神经错乱、运动失调、痴呆和死亡。[1]

这种疾病据信是由于朊毒体(prion)引起的,并且可以通过喂食含有疾病的动物骨粉传播。如果食用带有疯牛症的牛脑或其结缔组织,则有可能感染变种克雅二氏病(vCJD),这是人类中的朊毒体疾病之一。另一种在麝鹿中发现的相关的疾病包括慢性萎缩病。1996年3月20日,英国首次官方证实了疯牛病病例。

起源

狂牛病病牛脑组织切片上的“海绵状”结构, 显示出该病牛的脑组织明显出现“空洞化”病变(来源:APHIS

草食动物,但一些畜牧业者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如补充蛋白质摄取、平衡必需氨基酸),会将其它动物的骨头混合,制成肉骨粉加入饲料中,而当中可能含有病死动物。病死动物若包含因搔痒症而淘汰的动物,其病原体与疯牛病同为朊毒体,带病原体肉骨粉污染了饲料后,牛只长期食用就可能感染疯牛病。通常小牛需要长期食用受污染饲料才会发病,极难由母牛垂直传染,所以检疫上一般30个月以下的小牛不用检查疯牛病。

朊毒体只是一个蛋白质,生物体内免疫机制无法区分它和一般蛋白质的差别,又会累积在生物体内,当累积多了就会发病。类似的病还有羊搔痒症狂鹿症、人类的库贾氏病等等。其结构相当稳定,即使经过高温处理,也几乎不会变质。

潜伏期

因为目前无法得知动物何时受到感染,所以在野外受感染的牛只之潜伏期并不明确。流行病学分析发现大部分的牛在3.5岁到5岁之间出现临床疾病,因此推测潜伏期大约是3.5至5年[2]

各国疫情及政策

  • 1996年3月20日,英国政府承认出现疯牛病病例,且证实和人类“感染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有关(即“疯牛病事件”),旋即造成欧洲、亚洲、非洲众多国家的恐慌,并开始全面停止进口英国牛肉及相关产品,使英国农牧业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除了影响英国及英国牛肉的主要进口国外,对不进口或是较少进口英国牛肉的国家或地区也有一定冲击。在英国发现的疯牛病病例占全球的95%以上。[3][4][5][6][7][8]
  • 台湾当时没有任何感染病例,但由于消费者的信心崩溃,牛肉的销售量受到影响,牛肉价格下跌了三成。
  • 2001年9月11日,日本发现首宗疯牛病病例,使得日本牛肉(包括以肉质柔嫩闻名的松阪牛肉神户牛肉)被迫停止出口,对日本农牧业造成一定的冲击。
  • 2003年12月23日,美国先前已被外界警告“符合疯牛病爆发一切条件、只待时机早晚”,也证实出现首宗疯牛病病例。由于美国是世界牛肉出口大国,在此事件爆发后大受打击。加拿大亦于同年出现疯牛病疫情。
  • 2005年,日本、大韩民国、台湾等陆续准许有条件开放进口。即使政府强调进口之肉品安全无虞,然而各国消费者对疫区牛肉品质的不信任,使得买气无法提振。
  • 台湾:2005年4月,开放三十个月以下的不带骨牛肉。同年7月一度停止;2006年1月24日凌晨再度开放。
  • 日本:2005年12月,政府开放美国牛肉,又于六周后(2006年1月20日)收回政策,但同年7月27日再度恢复进口。
  • 韩国:2006年10月31日,有条件开放进口,但国内仍有呼吁“恢复停止美国牛肉进口”的声音。
  • 澳洲及新西兰因从未发生疯牛病病例而受惠,受到牛肉消费国的欢迎;尤其两国牛肉顺利吃下早年美国牛肉进口大宗国因为禁运美国牛肉而留下的市占率缺口,即使美国牛肉在部分国家重新开放后,仍无法撼动其市占率,成为疯牛病风暴中少数受惠的牛肉生产国。
  • 2006年11月,北爱尔兰错误地将一头未经检疫的牛只(该牛只为54个月大,而当地安全销售守则规定只有30个月大或以下的牛只毋须检验)混入其他牛肉制品当中,并输往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因而引起连串风波而全面回收牛肉[9]
  • 2006年11月16日,荷兰卫生与环境部的发言人指一名男孩在两星期前感染新型变种克雅二氏症(vCJD)死亡,成为该国第二宗感染疯牛病死者[11]
美国牛肉暂时恢复进口期间,宣示拒用美牛的牛排馆(2009年的台湾台北市内湖区)。
  • 中央政府立场:开放美国牛肉,但不鼓励民众购买;时任卫生署长叶金川表示美牛在疯牛病上的健康风险远低于吸烟及二手烟。实际上不强力反二手烟的社会没有必要怕美牛的疯牛病风险,因为依照统计学论,吸入少量的二手烟造成的风险高于长期食用美牛的疯牛病风险,而在社会学上、要避免吃到美牛比避免受到二手烟害容易多。
  • 立法院立场:因绞肉成分难以查验,无法保障安全,应重启谈判,改变《台美牛肉议定书》;已经立法禁止美国牛肉高风险部位。
  • 民间社团立场:消基会董氏基金会主妇联盟,于2009年11月2日推动《反美牛公投》,意图要求政府重新与美国谈判。依据《公民投票法》规定,需以最近一次总统、副总统选举人总数千分之五为“提案”门槛,亦即129,065人,已于2009年11月14日通过,并送交行政院公投审议委员会认定。第二阶段“联署”门槛为百分之五,亦即860,608人,已于2009年12月8日达到207,209人。惟最后公投并未成案[12]
  • 2021年9月,巴西出现疯牛病病例[13]
  • 巴西农业部于2023年2月公布,在北部帕拉州农场发现一只九岁大的公牛感染疯牛病,多国暂停入口巴西或该州牛肉。经过个多星期的调查分析,当局确认这宗个案是属于非典型疯牛病病例,而受感染的牛只已被扑杀。[14]

牛肉部位的风险

食用牛肉及相关产品受感染的风险会因食用部分不同而有差异。最安全的是不带骨牛肉(纯肉部位),最高风险的部分是脑组织(含三叉神经节)、脊髓、背脊神经节、回肠末段、扁桃腺和眼球。

台大公卫学院吴焜裕教授的分析报告指出,各部分的推估风险依序为:

不带骨牛肉<带骨牛肉<牛内脏(扣除最高风险部分)<牛绞肉<最高风险部分

牛绞肉被认为是高风险的原因是因为,牛绞肉在美国每次大概用一万磅的肉去绞碎,肉的量大、来源又不见得完全清楚。[15]

参见

参考资料

  1. ^ 林淑惠, 卢柏梁. 認識狂牛症. 高医医讯月刊第二十三卷第九期 (台湾: 高雄医学大学附设中和纪念医院). 2004-02-01 [2021-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3) (中文(台湾)). 
  2. ^ 刘振轩、李进成、李奇栅. 動物海綿狀腦病 (PDF).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11-06). 
  3. ^ End to 10-year British beef ban. BBC News. 2006-05-03 [2014-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8). 
  4. ^ End to 10-year British beef ban. CNN Money. 1999-10-22 [2021-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7). 
  5. ^ 食品衛生管理法. [2014-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6). 
  6. ^ 英国疯牛病报告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pdf - 科技政策智库 - 张和中/驻英代表处科技组 - 《科技发展政策报导》SR9004 (2001), 268∼280
  7. ^ 疯牛病事件的省思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 20081218
  8. ^ 认识狂牛病、放心吃牛肉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卫生福利部食品药物管理署 - 2009年3月20日 - 赖秀穗教授 - 台湾大学兽医学系
  9. ^ 欧爆疯牛病恐慌[永久失效链接]明报转载英国卫报,2006年11月12日
  10. ^ 北海道一头乳牛感染疯牛病[永久失效链接]商业电台,2006年11月13日
  11. ^ 荷兰出现第二例感染疯牛病死亡者,疑因食用遭污染肉类蕃薯藤转载路透社,2006年11月17日[失效链接]
  12. ^ 二階段未達門檻 反美牛公投連署叫停. 2010-08-10 [2018-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9). 
  13. ^ 巴西发现疯牛病病例 暂停对华牛肉出. [2021-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5). 
  14. ^ 巴西確認瘋牛症個案屬非典型 將討論恢復牛肉出口. Now 新闻. [2023-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5) (中文(香港)). 
  15. ^ NOWnews:学者:98%国人有染疯牛病基因 吃牛绞肉风险增720倍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