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氏
此条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
爱新觉罗氏 | |||||||||||||||||||
汉语名称 | |||||||||||||||||||
---|---|---|---|---|---|---|---|---|---|---|---|---|---|---|---|---|---|---|---|
繁体字 | 愛新覺羅 | ||||||||||||||||||
简化字 | 爱新觉罗 | ||||||||||||||||||
| |||||||||||||||||||
满语名称 | |||||||||||||||||||
满文 | ᠠᡳ᠌ᠰᡳᠨ ᡤᡳᠣᡵᠣ |
爱新觉罗氏(满语:ᠠᡳ᠌ᠰᡳᠨ
ᡤᡳᠣᡵᠣ,穆麟德转写:Aisin Gioro),是清朝国姓。清朝皇室以《爱新觉罗宗谱》来记录宗族成员。
概论
爱新觉罗虽是清朝国姓,但是在满文资料中很少使用这个名称,如《满文老档》和《满洲实录》中,一共只出现过三次。文献上对于其姓氏起源有各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该姓氏发源地在宁古塔旧城东门外三里。“爱新觉罗”这个姓氏是根据远祖部族支系远近划分的,意思即为“爱新部族”远支。不过由于各项说法经常自相冲突,目前学者一般相信,这个姓氏是由清朝皇室创造,用来塑造其地位。爱新觉罗在女真姓氏中,原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姓,直到历史上清朝建立成为国姓地位才逐渐提高。
16世纪80年代,爱新觉罗氏还只是一个人数很少的家族,包括努尔哈赤的六祖以及他们22个儿子所组成的家庭。自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到清朝灭亡末代皇帝溥仪退位止,后金、清朝一共存在296年,经历了11代12位皇帝,加上无数个王公。在这近3个世纪中,后金、清朝的皇帝,拥有众多的后妃,他们的子孙也因为公族地位,拥有远超过常人妻室的妃妾,加上中国崇尚多子多孙的古老传统习俗,因而使爱新觉罗家族子孙繁衍十分迅速。现今姓爱新觉罗的人估计已高达30至40万。
含意
爱新觉罗在满语含义为“黄金”,原先在满族姓氏结构中,“爱新”其实是穆昆(族名,满语:ᠮᡠᡴᡡᠨ,穆麟德转写:mukūn),满语“金”之意;“觉罗”是哈拉,直到皇太极建国清朝,决定效仿汉制,取消远支大宗之分,才使“爱新觉罗”成为一个整体姓氏。根据女真文学家兼满学家,清朝宗室后裔金启孮考证,觉罗氏源于金朝时期的“交鲁氏”。但关于“爱新”为“金”姓的解释,有认为其意源自清皇族与金代女真统治者源于同一部族之说,然而清太宗皇太极对此予以否认:“然大明帝非宋帝之裔,我又非先金汗之后。”(《满文老档》(太宗朝)第七函。《清太宗实录》卷9)
清亡以后族人为防止身份遭到危险大多改姓,现今发展大致分为以下情况:
- 取汉姓:按照清帝退位时的规定条款(《清室优待条件》),嫡系后裔主要都采用其满语中的“黄金”之意改姓“金”,如金友之及其子金毓嶂。
- 直接弃用:表示对皇族后裔身份避而不谈,如大书法家启功,直接以名字中的“启”为姓。
- 保留或恢复原姓者:表示对皇族后裔的身份为荣:如爱新觉罗·毓嶦、爱新觉罗·启骧、演员爱新觉罗·启星等。
- 直接恢复采用入关前老姓觉罗:如努尔哈赤五弟后代改姓为巴雅喇觉罗,汉姓白,弃用爱新觉罗姓氏,避谈皇族后裔身份。
行辈
按《满洲氏族通谱》,努尔哈赤原本姓觉罗。清兵入关统治中原初期,皇家子孙并未按照辈分命名,亦有相当多人使用满文姓名,康熙年间才开始采用汉人按字辈取名的方法。康熙初年,几名皇子曾先后以“承”、“保”、“长”三字命名,康熙二十年才固定划一采用“胤”字,其中康熙帝之子雍正帝名为胤禛,康熙孙辈用“弘”字。乾隆时,又根据他作的一首诗,定了后人用“永”、“绵”、“奕”、“载”。道光时定了“溥”、“毓”、“恒”、“启”,咸丰时定“焘”、“闿”、“增”、“祺”。1938年修续爱新觉罗氏宗谱的同时,溥仪又添了12个字,“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清朝皇族兄弟在避讳上亦没有划一方法。雍正帝胤禛登基后,命其兄弟改名为“允”字辈,但其子乾隆帝弘历即位后,并不要求兄弟避讳。当乾隆禅位予嘉庆帝永琰后,“永”字为常用字,反而自己将永琰改名为“颙琰”,不仅扰民程度降低,而且避免兄弟改名。道光帝绵宁继位后,由于嘉庆帝的遗诏之缘故,也把自己名字改为旻宁。家族庞大,为了细分,由嘉庆开始,又规定同辈同一世系第二个字的部首要相同。例如咸丰帝叫奕𬣞,有同父异母兄弟奕誴、奕䜣、奕𫍽等,他们的名字的第二个字都是“言”部。嘉庆帝侄子绵亿,就因替长子命名“奕铭”,被嘉庆帝斥责,更以“不似近支,自同疏远”为由,被革除职务。庆亲王奕劻,因其不是道光之子,则是“力”部。家族世系属于登基皇帝辈份,谱份越高。
顺序 | 辈份用字 | 部首 | 例 | |
---|---|---|---|---|
1 | 雍正帝 | 胤/允 | 示 | |
2 | 乾隆帝 | 弘 | 日 | |
3 | 嘉庆帝 | 永/颙 | 玉 | |
4 | 道光帝 | 绵/旻 | 心 | |
5 | 咸丰帝 | 奕 | 糸/言 | |
6 | 载 | 水 | ||
7 | 宣统帝 | 溥 | 人 | |
8 | 毓 | 山 | 毓嵒(宣统帝嗣子) | |
9 | 恒 | 金 | 恒镇(毓嵒长子) | |
10 | 启 | 玉 | 启瑆(恒镇长子) |
咸丰帝只有两子,长子同治帝无嗣,次子未命名夭折;而光绪帝和宣统帝均无子嗣,因此将道光帝的直系子孙当作近支。道光帝是“绵”字辈,近支至“恒”字辈已为六世,“启”字辈以下行辈的第二字偏旁已无统一。
现代基因检测
英国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薛雅丽发现有一个Y染色体单倍群C2b1a2-M48(旧作C3c-M48)下的STR簇包含了中国东北及蒙古约3.3%的男性,称其为“满洲单倍型”。该单倍型在鄂伦春、鄂温克、赫哲以及内外蒙古的比例均远高于其在满族和锡伯族中的比例[1]。
根据复旦大学征集采样自称爱新觉罗后裔的基因,研究推测爱新觉罗父系Y染色体单倍群或为C2b1a3a2a-F14749。[2]
参考文献
- 引用
- ^ (英文)薛雅丽 等. 《Recent Spread of a Y-Chromosomal Lineage in Northern China and Mongolia》. Am J Hum Genet. 2005 [2019-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31).
- ^ (英文)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jhg201614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
- 何溥滢. 《辽宁省民族研究所的奠基人》. [2011-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