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梁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太尉 梁御
尚书令兼侍中
国家北魏西魏
主君魏宣武帝元恪魏文帝元宝炬魏恭帝拓跋廓
姓名梁御
善通
职官尔朱天光西伐时,任宣威将军、都将
镇西将军、东益州刺史、第一领民酋长,受封爵位为白水县伯(食邑三百户)
后任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
永熙三年(534年),升任武卫将军
宇文泰大都督、雍州刺史,授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大统元年(535年),改任梁御为右卫将军,进封为信都县公(食邑一千户)
任尚书右仆射加授侍中、开府仪同三司,进封广平郡公(食邑一千五百户),出任东雍州刺史
大统四年(538年),梁御去世。(追赠)为太尉、尚书令、雍州刺史
勋官太尉开府仪同三司
位阶正一品
比秩万石(三公)
功臣号广平武昭公
封爵白水县伯、信都县公、广平郡公
族裔鲜卑拔列氏
本籍安定郡乌氏
逝世西魏大统四年(538年)
雍州
谥号武昭
亲属
梁睿

梁御(?—538年),善通安定郡乌氏县(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泾源县)人,北魏、西魏官员。

生平

梁御的祖先是安定郡人,后因在北部边境为官,于是在武川镇安家,改姓为纥豆陵氏。梁御的高祖梁俟力提跟随魏太武帝拓跋焘征讨,位至扬武将军、定阳侯[1][2]

梁御年少时喜爱学习,进退举止安详文雅,长大后,又喜好骑马射箭。尔朱天光西征关中时,知道梁御有志向才略,引荐梁御在自己身边,梁御出任宣威将军都将。梁御跟随尔朱天光一起平定关陇地区,出任镇西将军益州刺史[3][4]第一领民酋长,封白水县伯或白水县侯[5],食邑三百户,转任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6][7]

后来梁御跟随贺拔岳镇守长安,永熙三年(534年),贺拔岳被杀害,梁御和各位将军一同谋划拥戴宇文泰统领全军。梁御跟随宇文泰讨伐侯莫陈悦,升任武卫将军。永熙三年四月,宇文泰平定秦陇地区后,魏孝武帝征召宇文泰出动两千骑兵镇守东雍州,宇文泰正准备领兵向东,雍州刺史贾显度在宇文泰和高欢之间首鼠两端[8][9],贾显度又和高欢互相派遣使者往来。宇文泰暗中了解到贾显度的意图,任命梁御为大都督、雍州刺史,率领前军步兵和骑兵五千人先行,镇守黄河和渭河的交汇处,准备进攻河东郡。梁御和贾显度相见后,就劝贾显度说:“魏朝衰落,天下大乱。高欢志在叛逆,不久就会被诛灭。宇文夏州英姿绝世,策略高深,正打算扶持安危安定倾覆,匡复京洛。您不在此时建立功绩,而心怀犹豫,恐怕祸患很快就会来到。”贾显度立即出城迎接宇文泰,梁御就入城镇守雍州[10][11][12]。八月,宇文泰派遣赵贵和梁御率领披甲的骑兵两千人迎接逃亡的魏孝武帝,魏孝武帝沿着渭河西行,对梁御说:“这条河向东流,而我西行。如果得以再度见到洛阳,亲自拜谒祖宗陵墓宗庙,都是您等诸位的功劳。”魏孝武帝和左右大臣都留下眼泪[13][14]。梁御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15]

大统元年(535年),梁御转任右卫将军,进爵信都县公,食邑一千户,很快出任尚书右仆射[7]。大统三年(537年),梁御跟随宇文泰收复弘农攻破沙苑,加侍中开府仪同三司,进爵广平郡公,增加食邑一千五百户,外任东雍州刺史。梁御在东雍州推行政务只是抓住重要纲领,百姓都称颂他。大统四年(538年),梁御在东雍州去世,临终只是以国家没有安定为遗憾,没有提到家事,朝廷赠予太尉尚书令、雍州刺史,谥号武昭[16][17]

家庭

夫人

儿子

  • 梁睿,隋朝上柱国、戴襄公

孙子

  • 梁洋,隋朝巴东太守、武贲郎将、戴国公。
  • 梁演,隋朝沙州刺史、上柱国、蒋国公。

曾孙

  • 梁洽,梁洋之子,隋朝无极县令、蒋国公。
  • 梁灒,梁演之子,唐朝冀州长史、蒋国公。(杨炯《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周书·卷17》,出自令狐德棻周书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北史·卷059》,出自李延寿北史

参考资料

  1. ^ 《周书·卷十七·列传第九》:梁御字善通,其先安定人也。后因官北边,遂家于武川,改姓为纥豆陵氏。高祖俟力提,从魏太祖征讨,位至扬武将军、定阳侯。
  2. ^ 《北史·卷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七》:梁御字善通,其先安定人也。后因官北边,遂家于武川,改姓纥豆陵氏。高祖俟力提,从魏太武征讨,位扬武将军、定阳侯。
  3. ^ 《周书校勘记·卷十七·列传第九·一》:除镇西将军东益州刺史 北史卷五九梁御传无“东”字。
  4. ^ 胡戟著. 《珍稀墓志百品》.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年8月: 58–60. ISBN 978-7-5613-8555-5 (中文(中国大陆)). 
  5. ^ 《周书校勘记·卷十七·列传第九·二》:封白水县伯 北史本传“伯”作“侯”。
  6. ^ 《周书·卷十七·列传第九》:御少好学,进趋详雅。及长,更好弓马。尔朱天光西讨,知御有志略,引为左右,授宣威将军、都将。共平关右,除镇西将军、东益州刺史、第一领民酋长,封白水县伯,邑三百户。转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
  7. ^ 7.0 7.1 《北史·卷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七》:御少好学,进趣详雅,及长,更好弓马。尔朱天光西讨,知御有志略,引为左右。共平关、陇,除益州刺史,第一领人酋长,封白水县侯。从贺拔岳镇长安。及岳被害,御与诸将同谋翊戴周文帝。周文既平秦、陇,欲引兵东下。雍州刺史贾显持两端,通使于齐神武。周文知其意,以御为大都督、雍州刺史,领前军先行。及与显相见,因说显,显即出迎周文,御遂入镇雍州。大统元年,进爵信都县公,授尚书右仆射。
  8. ^ 《周书校勘记·卷十七·列传第九·》:雍州刺史贾显 张森楷云:“‘显’下当有‘度’字,魏书贾显度传(卷八0)可证。”参卷一校记第一八条。
  9. ^ 《北史校勘记·卷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七·二七》:雍州刺史贾显持两端 张森楷云:“‘显’下当有‘度’字,魏书卷八0贾显度传可证。”按张说是,显度有弟名显智,省作“贾显”,易生混淆。
  10. ^ 《周书·卷一·帝纪第一》:乃征二千骑镇东雍州,助为声援,仍令太祖稍引军而东。太祖乃遣大都督梁御率步骑五千镇河、渭合口,为图河东之计。太祖之讨悦也,悦遣使请援于齐神武,神武使其都督韩轨将兵一万据蒲坂,而雍州刺史贾显送船与轨,请轨兵入关。太祖因梁御之东,乃逼召显赴军。御遂入雍州。
  11. ^ 《北史·卷九·周本纪上第九》:时神武已有异志,故魏帝深仗于帝,仍令帝稍引军而东。帝乃令大都督梁御率步骑五千,将镇河、渭合口,为图河东计。
  12. ^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六》:魏主命泰发二千骑镇东雍州,助为势援,仍命泰稍引军而东。泰以大都督武川梁御为雍州刺史,使将步骑五千前行。先是,丞相欢遣其都督太安韩轨将兵一万据蒲坂以救侯莫陈悦,雍州刺史贾显度以舟迎之。梁御见显度,说使从泰,显度即出迎御,御入据长安。
  13. ^ 《北史·卷五·魏本纪第五》:八月,宇文泰遣大都督赵贵、梁御甲骑二千来赴,乃奉迎。帝过河谓御曰:“此水东流而朕西上,若得重谒洛阳庙,是卿等功也.”帝及左右皆流涕。
  14. ^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六》:宇文泰使赵贵、梁御帅甲骑二千奉迎,帝循河西行,谓御曰:“此水东流,而朕西上。若得复见洛阳,亲诣陵庙,卿等功也。”帝及左右皆流涕。
  15. ^ 《周书·卷十七·列传第九》:后从贺拔岳镇长安。及岳被害,御与诸将同谋翊戴太祖。从征侯莫陈悦,迁武卫将军。太祖既平秦陇,方欲引兵东下,雍州刺史贾显持两端,通使于齐神武。太祖微知其意,以御为大都督、雍州刺史,领前军先行。既与显相见,因说显曰:“魏室陵迟,天下鼎沸。高欢志在凶逆,枭夷非远。宇文夏州英姿不世,算略无方,方欲扶危定倾,匡复京洛。公不于此时建立功效,乃怀犹豫,恐祸不旋踵矣。”显即出迎太祖,御遂入镇雍州。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16. ^ 《周书·卷十七·列传第九》:大统元年,转右卫将军,进爵信都县公,邑一千户。寻授尚书右仆射。从太祖复弘农,破沙苑,加侍中、开府仪同三司,进爵广平郡公,增邑一千五百户。出为东雍州刺史。为政举大纲而已,民庶称焉。四年,薨于州。临终唯以国步未康为恨,言不及家。赠太尉、尚书令、雍州刺史,谥曰武昭。
  17. ^ 《北史·卷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七》:从周文复弘农,破沙苑,加侍中、开府仪同三司,进爵广平郡公。出为东雍州刺史,为政举大纲而已,人庶称之。薨于州,临终唯以国步未康为恨,言不及家。赠太尉、尚书令、雍州刺史,谥曰武昭。
  18. ^ 《盈川集·卷六·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盖闻君为元首,臣作股肱。或论道三槐,或折冲千里。至有道存俎豆,艺总干戈。高视翰墨之英,独布爪牙之旅。究青编于学府,业有多闻;受黄石之兵符,筭无遗策。故得九功咸叙,七德攸彰,文武不坠,公实兼美。 公讳待宾,安定临泾人也。竦以英才远迈,知州县之徒劳;鸿以抗节遐征,览帝京而有作。由是五噫标兴,播金石而腾徽;七贵承荣,绾银黄而叠茂。贞规盛烈,映史凝图;粗纪咏歌,无俟详确。高祖御,后魏驸马都尉侍中少保金紫光禄大夫扬州总管,赠太尉,谥昭公,食邑三千户。银榜增辉,玉壶流渥。位隆三少,化洽五婿。既而幽垄埋魂,终降槐庭之赠;高门纳驷,式居茅社之封。曾祖睿,宇文周驸马都尉鄜秦二州总管光禄大夫兵部尚书,隋益州总管蒋国公,赠司空,食邑三千户。白水时清,乳虎之谣行息;禄符垂翼,叩马之谏必申。加以主西序之群英,名高八座;导文翁之遗训,学富三巴。茂先荣级,忽光泉壤;汉祖宠章,永存带砺。祖演,隋沙州刺史上柱国公,践仲宁之馀躅,奸邪敛手;签孝仁之远踪,群胡革面。连州跨郡,迈陶氏之隆基;开国承家,掩张门之累叶。父赞,隋左千牛备身骊山府上骑柱国,皇朝丰王府谘议云州司马冀州长史蒋国公。袭良弓于簪笏,荣侍紫宫;翼雕戟于岩廊,肃趋丹地。西围坐宴,侣明月而飞文;北土行康,望浮云而展足。 公渐润膏腴,发灵川岳。七年可识,抱杞梓而呈才;千里见知,负骐骥而骋骏。灵台远鉴,与霜月而齐明。智府宏深,共烟波而等旷。践仁义于区域,白璧已轻;许然诺于枢机,黄金岂重?因心孝友,宜于自然;率志谦冲,得乎所性。不脂韦而求达,不诡计而自媒。被玉轴之文章,三冬遽足;穷金坛之秘诀,百战不孤。誉满环,声盖天下。而学优将仕,允属名家。欲昇鸿渐之姿,终伫鹤鸣之闻。以皇朝麟德二年补左亲卫,从资例也。 属金甲出战,玉帐论兵,从命文昌,问罪辽碣。公提戈赴海,投笔从燕,智者有谋,仁者必勇。孤锋直进,九种于是克清;匹马横行,三韩由其殄灭。畴庸赏最,我有力焉。俯洽恩波,泛承勋级,即授上柱国。 公深惭位薄,命舛数奇,虽沾勒石之勋,未展披坚之效。嗟乎!扬子云之才藻,空疲执戟;马相如之文词,犹劳武骑。今古同贯,夫复何言?既而从牒隋班,牵丝祗务。起家拜朝议郎,永淳元年正月三十日,授伊州伊吾县丞,非所好也。路指金河,途连玉塞,尘沙共起,烽火相惊,秋草将肺,胡笳动吹,寒胶欲折,虏骑腾云。公佐佑多方,掌司攸寄,服叛怀远,擒奸摘伏。于是寇骑不敢窥边,歌颂因滋溢境。曾未期月,政令大行,特简帝心,超居不次。永淳二年二月四日,制授昭节校尉,守右卫蒲州府佐果毅,仍令长上兼上阳洛城等门供奉。 公洞晓戎章,妙详兵律,军国是赖,戎幕允归。由是徼道长巡,严扃每奉。朝求夕警,不怠于风霜。善牧能防,更申于闲皂,其年十月七日,奉敕命于在内祥麟厩检校马。公识高东野,职参西极。励衔策则追风逐日,加剪拂则绝电奔星。𫘝𫘨将驸𫘧齐衡,骥骝共𫘦𬳿伏枥。于是龙媒间出,麟友挺生。伯乐多谢于精微,日䃅有惭于秣养。恩制褒奖,又加崇秩。文明元年二月二十日,迁游击将军,仍依旧长上。大周革命,两仪开辟,爰覃作解之恩,式畅惟新之典。勤劳夙著,休望允归,拜职迁荣,实符佥议。天授元年九月十六日,加威武将军守左玉钤卫翊善府折冲都尉,依旧长上,封安定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 公祇奉王庭,职司兵卫。八屯由其增峻,五校于是克宣。翼翼兢心,积劬劳于岁月;勤勤忠志,怀蹐于序时。忧能伤人,竟成沉疾,以长寿二年正月六日,终于神都旌善里私第,春秋五十。 惟公弱不好弄,卓尔不群。九岁明《诗》,七龄通《易》,月初能对,即谢黄童;日下相酬,还惭夫子。经耳不忘,历口不遗。性沉深有器度,能倜傥无拓落,尤重交友,雅爱林泉。月幌风襟,每吟谣于笺彩;花新叶早,必赏会于琴樽。加以啼猿落雁之奇,鸾惊凤翥之妙。演水悬河之辨,背碑覆局之精。标映前哲,公实多敏;至孝过人,雍和绝俗;事父母则造次不违,友兄弟则温柔必尽。既风树兴感,霜露躔悲。聿修之德惟新,欲报之恩罔极。虔诚大象,宏誓小乘,广树慈仁,庶凭因果。月抽官俸,日减私财。并入薰修,咸资檀施。故得雕檀之妙,俯对禅龛;贝叶之文,式盈梵宇。粤以大周长寿二年岁次癸巳二月辛本朔二十四日甲申,迁窆于雍州蓝田县骊山原旧茔,礼也。葬事之属,一皆官给。鼓吹仪仗,送至墓所。坟开白日,终留恨于滕城;礼被皇家,忽沾荣于霍隧。呜乎哀哉! 嗣子左千牛去疑,哀缠泣柏,思结餮荼。仰庭礼而不追,睹楹书而增慕。恐元穹倚杵,碧海成桑,敬勒坚贞,乃为铭曰: 大哉嬴国,远矣少梁!与秦同祖,今则夏阳。爰暨伯翳,胙土惟良;自兹厥后,人物克昌。逮乎汉朝,令望不已。三世连辉,七侯承祉。或显或晦,有文有史。舄奕圭璋,芬芳兰芝。少保名扬,司空道泰。惟祖惟祢,蝉联轩盖。挺生令则,在邦之最。丱岁腾芳,髫年超霭。君号神童,晚称英杰。佩仁服义,既明且哲。七步立成,五行不辍。家惟万卷,韦实三绝。词高许下,学富淹中。志惟谨洁,心亦冲融。温淳植性,朗润在躬。闺门礼洽,朋友财通。思若云飞,辩同河泻。兼该小说,邕容大雅。武檀孙吴,文标董贾。树下啼猿,封中试马。且文且武,执戟登位。海隅不实,命我偏帅。既陪勒石,还从饮至。辅翊百里,褒昇佐贰。既总兵权,入司宫掖。徼道宵警,禁门晓辟。式重其骏,载怀斯癖。我马既良,我军既雄。折冲千里,趋奉九重。行承芝诰,坐启茅封。恨深负米,荣暨击锺。爰持戒律,思答慈容。将福有征,谓仁必寿。如何淑德,遭此凶咎?孺慕崩心,惸嫠缩首。夜泉扃闭,天长地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