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松石间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松石间意,一说应为松石閒意[注 1],为数张同名古琴,现存至少有三张,其中一张为北宋宋徽宗御制的宋琴,两张为明琴[1]。宋琴由乾隆御铭,2010年以1.3664亿元拍卖,成为当时拍卖价格最高的古琴、世界最贵乐器之一[2]。明琴则分别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和北京人高全仆家中。

宋琴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宋徽宗下令由汴梁的东京官琴局斫制此琴,藏于内府宣和殿“万琴堂”。北宋覆灭时被金人掠走带到燕京[2]。历经明清至乾隆六年(1741年)装匣,七年(1742年)乾隆在其上刻御铭及隶书“松石间意”四字。为北宋晚期官琴。[3] 晚清时从宫中流出,由北京的“蕉叶山房”张莲舫藏。1953年由上海琴人樊伯炎买下,后来在2010年12月5日晚在北京保利秋拍中以1.3664亿元成交,成为当时拍卖价格最高的古琴、世界最贵乐器之一[1][4]。其收藏人不明[5]

形制

按《中国古琴珍萃》,此琴琴式为凤势式,坊间有传杨宗稷将其命名为“宣和式”[1]。其体长大,肩腰皆凹入呈半月形,弧形中间凸出。龙池和凤沼为长方形。此琴用料为传统的上桐下梓,长126厘米、隐间115厘米、肩宽21厘米、尾宽13厘米。髹栗壳色,灰胎为参杂金银朱砂粉末的八宝灰。琴面断纹为大蛇腹断,两侧还有冰裂、牛毛断,琴腹则为均匀流水断。[2]

龙池内右刻“宣和二年御制”,左刻“康熙庚午王汉章重修”,刻法为阴刻,描以朱笔。琴名“松石间意”为隶书,以绿松石填刻。龙池上方刻有三行行书“古锦囊韬龙门琴,朱弦久歇霹雳音。安得伯牙移情手,为余一写山水心。”,及一行小字,即乾隆御笔“乾隆壬戌御赏并题”。这些题字填以泥金,此外还有一方白文圆章“见天心”。[1]

三峡博物馆藏

此琴为仲尼式,金徽玉轸,岳山等附件则用檀木做成[6],髹黑漆,琴面蛇腹断,琴腹流水断,池沼为长方形。因其腹部有12则题刻和1则印章,而号称现今题刻最多之古琴。龙池上方右侧刻行书“松石间意”,左刻“吴趋唐寅”、“绍圣二年东坡居士”,并印“坡仙琴馆”。池右上方刻“明月入室,白云在天。万感皆息,琴言告欢,飞飞去鸟,涓涓流泉。临风舒啸,抚松盘桓。消忧寄傲,息焉游焉”,落款题为“允明”,下方刻“月明千里,清风七弦。潜龙飞舞,孤鹤蹁跹。步虚天上,遗响人间。袅袅独绝,飘飘欲仙”,落款为“征明”。而龙池左侧则有“风瑟瑟,云冥冥。鹤起舞,龙出聼。嘎绿绮,登紫庭,歌且和招仙灵”之诗,落款为“沈周”;其下刻“晨飙夕澍,假物喻思。无言之言,情不能已”,落款为“张灵”。[1]

凤沼左右刻有“琴之为物,先圣所作。可以消忧,可以寄乐。如风入松,如泉奔壑。如云在天,如鸟则木。或抚三终,或吟一曲。淑性怡情,云和所独”,落款题为“雁门文彭”。然而虽有诸多题刻,但其中可以查证的仅有清末苏州顾文斌所藏的“坡仙琴馆”印。它可能是在抗日战争从苏州流落至重庆,以至于今由当地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而后常被人与宋琴混淆。[1]

高全仆藏

此琴与三峡博物馆藏品极为相似,或系同出。它曾为查阜西藏品,后来由其转赠给友人高全仆。2011年曾出现于西泠印社春拍,据西泠印社所述,其当为仲尼式,通体牛毛断。其上漆皮剥落,可能是为红卫兵所为。龙池上方正中刻行书“松石间意”,左右分刻与三峡博物馆藏相似的文徵明、沈周诗作。[1]

注释

  1. ^ 现在其名通常都读为“松石間意”,但关于其名实际上有争议,一说为松石閒意,因为“間”是“閒”的通假字。历史文献中“松石閒意”的出处也更多。[1]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陆笑姿,袁奕雯,为古琴“松石闲(间)意”正名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乐器》2015年02期
  2. ^ 2.0 2.1 2.2 “松石间意”:彰显皇家气派的千年古琴. 人民网. 2011-06-16 [2015-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7). 
  3. ^ 王, 风. 《琴學存稿:王風古琴論說雜集》. 〈北宋晚期“官琴”典型器“松石间意”宣和式琴〉 (重庆出版社). 2016. ISBN 9787229096311. 
  4. ^ 存世古琴不到2千張 乾隆松石間意琴拍出1.37億. 南方日报. 2012-08-27 [2015-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5. ^ 宋徽宗御制古琴"松石间意"1.37亿成交创纪录. 京华时报. 2010-12-06 [2015-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6. ^ 名琴“松石间意”中秋回故乡. 姑苏晚报. 2014-09-06 [2015-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