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能 (明朝)
朱能 | |
---|---|
大明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太子太傅左军都督府左都督 | |
爵位 | 成国公,后加封东平王 |
族裔 | 汉族 |
字号 | 字士弘 |
谥号 | 武烈 |
出生 | 洪武三年(1370年) 中书省凤阳府怀远县 |
逝世 | 永乐四年十月二日(1406年11月12日)[1] 广西龙州 |
墓葬 | 北京怀柔区桥梓镇北宅村 |
配偶 | 王氏 |
亲属 | 朱亮(父) 朱勇(子)、朱仪(孙) 朱辅(曾孙)、朱麟、朱凤(玄孙) 朱希忠(六世孙)、朱时泰(七世孙) 朱应桢、朱应槐(八世孙) 朱鼎臣、朱纯臣(九世孙) |
经历 | |
|
朱能(1370年—1406年11月12日),字士弘,怀远(今属安徽)人。明军人物。
朱能早年任燕山中护卫副千户,随朱棣征漠北,骁勇善战。靖难之役时,朱能夺取北平九门,先后击败耿炳文、李景隆,在灵璧俘虏平安等十万人,累功至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国公,加太子太傅。永乐四年(1406年),朱能担任征夷将军,征讨安南,病死于军中,追封东平王,谥号武烈。
生平
早年生涯
朱能的父亲朱亮因随朱元璋征战有功,累封至燕山中护卫副千户。朱能自幼喜好读书,侍奉父母十分孝顺。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朱能承袭父职,隶属于燕王朱棣麾下,后随朱棣北征,降服元朝太尉乃儿不花[2][3]。
建文时期
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起兵靖难,朱能与张玉诛杀北平布政使张昺、都指挥使谢贵,夺取北平九门,进封指挥同知。随后,朱能夺取蓟州,杀守将马宣,攻破遵化[4]。又随朱棣破雄县,生擒杨松、潘忠,逼降鄚州。不久,朱能随朱棣直奔真定,击败耿炳文,并率三十敢死士追击至滹沱河。当时,耿炳文整兵再战,朱能跃马大呼,直冲南军,俘获三千余众,升任都指挥佥事[5]。后来,朱能随军援救永平,击退吴高,袭取大宁,并在会州立军时掌管左军,随即在郑村坝击败李景隆[6]。
建文二年(1400年),朱能随军破广昌、蔚州、大同,并在白沟河之战中担任前锋,击败南军平安部[7]。攻打济南时,朱能驻军铧山,率兵从后方袭破南军。十二月,燕军兵败东昌,朱棣身陷重围,张玉战死。朱能与周长等人殊死战斗,保护朱棣突围而出[8]。建文三年(1401年),燕军在夹河失利,大将谭渊战死。这时,朱能率军赶到,击败南军,重振燕军士气[9]。不久,朱能在藁城击败平安,追击至真定,又攻破彰德、定州、西水寨、衡水,生擒指挥贾荣[10]。
建文四年(1402年),燕军攻破东阿、东平、汶上,但在淝河战败,大将王真战死。当时,众将都劝朱棣退兵,朱能按剑而起,道:“汉高祖十战九败,最终却能夺得了天下。而今我们连连得胜,岂能小有挫折便退兵而回,向他人称臣。”朱棣也叱责众将道:“你们想怎么办都行。”众将都不敢再言[11][12]。不久,朱能随军南下,击败平安银牌军,又击败前来救援的都督陈晖,并在灵璧生擒平安,进封右军都督佥事。五月,朱能夺取泗州,渡过淮河,击败盛庸,又攻破盱眙、扬州。六月,燕军渡过长江,由金川门攻入南京[13]。
永乐年间
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九月,朱能进封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左军都督府左都督、成国公,位列功臣第二,仅次于邱福,获赐铁券[14]。永乐二年(1404年),朱能兼任太子太傅,增加俸禄二千石[15]。当时,安南黎季犛弑杀其主,自称太上皇,立子黎苍为帝。其故主之孙陈天平从老挝归来,黎季犛假装请其归国。明成祖派都督黄中以五千部队护送,前大理寺卿薛匆辅助。黎季犛在芹站设伏,杀死陈天平,薛匆亦战死。朱棣大怒,于永乐四年(1406年)七月命朱能为征夷将军,张辅为右副将军,率丰城侯李彬等十八将军,共八十万部队,会同左副将军西平侯沐晟,分兵讨伐。兵部尚书刘俊赞军事,刑部尚书黄福、大理寺卿陈洽供给馈饷[16]。朱棣亲自将朱能送到龙江[17]。
永乐四年(1406年)十月,朱能驻军龙州(一说太平府[18])。这时他突然患病,于是在军中逝世,享年三十七岁[19]。先前,朱能军队抵达广西的消息传来,明成祖对侍臣道:“朕夜观天象,西帅有忧,难道要应在朱能身上吗?朱能虽能完成这件事,但我担心他不适应南方的气候。”十几天后,朱能死讯传来,成祖为之震悼,亲写祭文,并废朝五天[20][21]。靖难诸将中,朱能年龄最轻,善于作战,而张玉善于谋划,朱棣视他们为左右手。张玉死后,关于军中进退之事全都找朱能商量。朱能身高八尺,雄毅豁达,孝敬友爱。虽位列上公,却不曾因富贵而放纵自己。他善于安抚士卒,他死的时候,将校们都为之悲痛流泪。朱棣将他赐葬于昌平,追封为东平王,谥号武烈。洪熙时(1425年),朱能配享成祖庙庭[22]。
后人
- 子朱勇
参考文献
- ^ 《国朝献征录》(卷5):“葢王至龙州,婴疾薨,十月初二日也,春秋三十有七。”
- ^ 《明史》(卷145):“朱能,字士弘,怀远人。父亮,从太祖渡江,积功至燕山护卫副千户。能嗣职,事成祖藩邸。尝从北征,降元太尉乃儿不花。”
- ^ 《国朝献征录》(卷5):“父亮,从太祖皇帝征伐有功,累陛武毅将军,燕山中护卫副千户。谨持行,善抚士,有誉于时。母某氏。王生有令质,自少喜读书,事父母至孝。洪武甲戌,袭父职,事太宗皇帝于藩邸。”
- ^ 《国朝献征录》(卷5):“王与忠武建议,率麾下首擒之。遂夺城九门,抚缓城内外三日,人以大定。引兵攻蓟州,擒其将都指挥马宣等,遂取遵化、永平、密云。”
- ^ 《国朝献征录》(卷5):“时王独与敢死士三十余属,追奔至滹沱河。秉文众尚数万,复列阵向王。王奋勇大呼,冲入敌阵,敌众披靡,自相蹂??兰,死者无算,弃甲来降者三千余人。上大悦,赐书褒谕。”
- ^ 《明史》(卷145):“燕兵起,与张玉首谋杀张昺、谢贵,夺九门。授指挥同知。帅众拔蓟州,杀马宣,下遵化。从破雄县,战月漾桥,执杨松、潘忠,降其众于鄚州。长驱至真定,大败耿炳文军。独与敢死士三十骑追奔至滹沱河,跃马大呼突南军,军数万人皆披靡,蹂藉死者甚众,降三千余人。成祖以手札劳之,进都指挥佥事。从援永平,走吴高,袭克大宁。还,将左军,破李景隆于郑村坝。”
- ^ 《国朝献征录》(卷5):“王从攻广昌、蔚州、大同,次第悉下。景隆复收溃散之卒,号百万来攻。上亲拒之,王?前锋。午至白沟河,败其都指挥平安军,及申又与敌兵战,大败之。”
- ^ 《明通鉴》(卷12):“燕王直前薄庸军左翼,不动;复冲中坚,庸开阵纵王入,围之数重。燕将朱能率番骑来救,王乘间突围出。而燕军为火器所伤甚众,大将张玉死于阵。会平安至,与庸合兵。丙辰,又战,复大败之,前后斩馘数万人。燕师遂北奔,庸等趣兵追之,复击杀无算。”
- ^ 《明通鉴》(卷12):“辛巳,庸军及燕兵遇于夹河。庸结阵甚坚,阵旁火车锐弩齐列。燕王以轻骑掠阵过,庸追却之,乃复以步骑攻其左掖,不能入。燕将谭渊,从中军望见尘起,遽出兵逆击之。都指挥庄得,率众殊死战,遂合庸军,斩渊及其部下董真保于阵。燕王与朱能、张武等,复以劲骑绕出南军背,乘暮掩击,庄得陷阵死,又杀楚智、张皂旗。”
- ^ 《明史》(卷145):“从攻广昌、蔚州、大同,战白沟河,为前锋,再败平安军。进攻济南,次铧山。南军乘高而阵,能以奇兵绕其后,袭破之,降万余人。从攻沧州,破东门入,斩首万余级。东昌之战,盛庸、铁铉围成祖数重。张玉战死。事急,能帅周长等殊死斗,翼成祖溃围出。复从战夹河,谭渊死,燕师挫。能至,再战再捷,军复振。与平安战槁城,败之。追奔至真定,略地彰德、定州,破西水寨。将轻骑千人掠衡水,获指挥贾荣。”
- ^ 《国朝献征录》(卷5):“巳而败敌将李文于德州,遂克东阿、东平,破汶上诸寨,设??大淝河,败平安兵十余万。进战小河,?敌所乘,稍却。诸将遽请旋师,独玉力劝上行曰:“用兵未必常胜,岂可因小挫辄自沮?项羽百战百胜,竟?汉高屡败而终。兴自殿下举兵来克捷,多矣。此小挫何足置意?但当以宗社?重,整兵前进耳。”上抚掌叹曰:“尔言深合吾心。”遂行”
- ^ 《明通鉴》(卷13):“维时王师再捷,燕人凶惧。会淮土暑湿薰蒸,北军疾疫,乙亥,燕诸将请渡河,择地休息士马,俟衅而动。燕王曰:“兵事有进无退。”乃下令:“欲渡河者左,不欲者右。”诸将多趋左,王怒曰:“任公等自为之!”朱能曰:“诸军勉旃!汉高十战而九不胜,卒有天下。况敌已饥疲,邀其饷道,可以坐困。利已在我,岂可有退心!”诸将乃不复言。”
- ^ 《明史》(卷145):“克东阿、东平,尽破汶上诸寨。既而王真战死淝河,燕军屡败。诸将议旋师,能独按剑曰:“汉高十战九败,终有天下。今举事连得胜。小挫辄归,更能北面事人耶!”成祖亦叱诸将曰:“任公等所之!”诸将乃不敢言。遂引兵南,败平安银牌军。都督陈晖来援,又败之。遂拔灵璧军,擒平安等,降十万众。累迁右军都督佥事。进克泗州,渡淮,败盛庸兵。拔盱眙,下扬州,渡江,入金川门。”
- ^ 《明太宗实录》(卷12):“(九月)甲申,升赏奉天靖难诸将。封都督佥事丘福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淇国公,食禄二千五百石,子孙世世承袭,赏银四百两、彩币四十表里、钞四千贯;都督佥事朱能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左军都督府左都督、成国公,食禄二千二百石,子孙世世承袭,赏银四百两、彩币四十表里、钞四千贯。”
- ^ 《明史》(卷145):“九月甲申论功,次邱福。授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国公,禄二千二百石,与世券。永乐二年兼太子太傅,加禄千石。”
- ^ 《明史》(卷154):“是时安南黎季犛弑其主,自称太上皇,立子苍为帝。其故王之孙陈天平自老挝来奔,季犛佯请归国。帝遣都督黄中以兵五千送之,前大理卿薛匆为辅。季犛伏兵芹站,杀天平,匆亦死。帝大怒,命成国公朱能为征夷将军,辅为右副将军,帅丰城侯李彬等十八将军,兵八十万,会左副将军西平侯沐晟,分道进讨。兵部尚书刘俊赞军事,刑部尚书黄福、大理寺卿陈洽给馈饷。”
- ^ 《明史》(卷145):“四年七月诏能佩征夷将军印,西平侯沐晟为左副将军,由广西、云南分道讨安南,帝亲送之龙江。”
- ^ 《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卷8):“九月,明遣征夷右副将军挂征夷副将军印新成侯张辅,参将荣阳伯陈旭领兵四十万犯坡垒关, 一伏一行,更番相济。征夷左副将军西平侯沐晟,参将右军都督同知丰城侯李彬亦领兵四十万犯富令关,凿山伐木,开道进兵,二道兵总八十万。十一月,会白鹤江,列营大江北岸,直抵住江。汉苍令大江军听左相国澄节制。住江军听签闻朝政胡杜节制,外连水军战舰,岸上兵象对垒,未尝一战。先是,明遣太子太博成国公朱能以总兵挂征夷将军印领众南侵,能至广西太平府卒,能预出榜,数胡氏之罪,及扬言寻陈氏,复其王爵。至是,辅、晟等多以木牌书其榜,顺流放下,诸军见者,谓其必然,且厌胡氏苛政,罔有战心。”
- ^ 《明史》(卷145):“十月行次龙州,卒于军。年三十七。”
- ^ 《国朝献征录》(卷5):“师至广西,上顾侍臣曰:“朕夜察天象,西帅有忧,其朱能乎?然能足办斯事,朕第虑气候非所习耳。”逾旬,卜闻,上震悼,辍视朝五日。”
- ^ 《国朝献征录》(卷5):“上亲为文祭之,宸衷悲怆,溢于言表,读者皆为泣下。”
- ^ 《明史》(卷145):“能于诸将中年最少,善战,张玉善谋,帝倚为左右手。玉殁后,军中进止悉咨能。能身长八尺。雄毅开豁,居家孝友。位列上公,未尝以富贵骄人。善抚士卒。卒之日,将校皆为流涕。敕葬昌平,追封东平王,谥武烈。洪熙时,配享成祖庙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