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木芥子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木芥子
正在制作的木芥子

木芥子こけし,kokeshi)是一种源自日本东北地区人偶,是以木头手工制作,有着简单的肢干及刻意放大的头部,配上几条用来表示脸部的线。身体部分有些红、黑色(有时黄色)的花样,上头覆盖有一层蜡。没有手脚是木芥子人偶的一项特色。在人偶的底部会有着雕刻家的签名

历史及辞源

“木芥子”的来源并不明确,[1]历史上的日文借字包括小芥子、木牌子、木形子以及木芥子。平假名的“こけし”于1939年八月在鸣子温泉举办的全国木芥子大会上,得到名称上的承认。从此都以“こけし”做为日文的正式称呼。

著名英国旅行作家Alan Booth英语Alan Booth推测[2]“木芥子” 词源自“子消し”(日文拼音皆为kokeshi),意思是“孩子”、“消去”。用来当作被堕胎的死婴,它的灵魂凭依用的媒介。虽然堕胎在二十世纪前的日本被普遍的执行,但是几乎没有关于此一说法的证据。[3] [4]事实上,对于木芥子的日文名称,另一个稍为可信的解释是来自木ki, ko或小ko,配合玩偶芥子,keshi)

还有一种说法,据说“木芥子”在19世纪初,日本还是江户时代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至于为何会出现木芥子,虽然有很相当多种说法,而其中最有具可能信的一种说法是:当时村子里的农民为了消除一年所累积的疲劳,到了冬天空闲的时候,有到附近温泉地疗养的习惯。所以住在温泉附近的工匠们,就想到利用周围丰富的木材资源,制作像木芥子或是陀螺一类的玩具,作为土特产卖给来疗养的客人们。而到了明治中期,来到温泉疗养越来越盛行起来,所以木芥子的需求也逐渐开始扩大。制作木芥子的工匠们,原来都是以制作锅碗瓢盆等日用杂货为生的专业工匠。所以在制作木芥子的工艺上也变得越来越精美。最终发展成像现在这样经得起大家品味、值得大家欣赏的工艺品。宫城县的传统木芥子因为制作工艺精湛,外形惹人怜爱,于公元1981年被国家指定为日本的传统工艺品。

最先造出木芥子的是“木地师”(即使用辘轳的专业师傅),发祥于宫城县藏王町远刈田温泉附近。 [5] 之后制作木芥子的技术传到东北地方的其他温泉区。传闻中这些人偶在江户时代(1600–1868年)中期被制造出来,销售给来日本东北泡温泉的旅客们。

任天堂Wii游戏主机上的Mii虚拟角色的原型就是木芥子。[6]

型态

各种木芥子

传统木芥子伝統こけし,dentō-kokeshi)人偶的图案和花样在些特定的部位有所差异,分为以下十一种类型。最普遍的类型是“鸣子系”,最早在宫城县被制造出来,但也可在秋田县岩手县山形县被找到。在鸣子温泉的主要街道也被称为木芥子之路,有着许多由制作木芥子的师傅所开的商店。

新型木芥子新型こけし,shingata-kokeshi)二战结束(1945年)后开始发展,让制作者在形状、设计和颜色上有更多的自由。一般而言新型木芥子的制作师常来自于城市,在日本没有特定制作的地区。

木芥子使用各种不同的木材做为材料:使用樱桃属木材的暗色和 梾木属木材较柔软的质地。一种日本枫树,板屋枫(itaya-kaede)也在传统和新型的木芥子都有使用。这种木材为了让水分消失,在使用前要在室外放置一到五年。

传统种类

传统的木芥子在东北地区随着温泉区的不同,对应着许多种含有不同特征的形式。[7]

土汤系(土汤温泉饭坂温泉岳温泉・福岛)
头部描绘有蛇眼状的轮圈,前发和两鬓之间有红色的模样。主体的躯干由线条构成。
弥治郎系(白石市弥治郎・宫城)
头顶有贝雷帽似的多层轮圈。身体有很大的辘轳线和简单手绘的衣袖和衣襟。
远刈田系(远刈田温泉・宫城)
头顶描有放射状的装饰,之后从额头到脸颊描有八字状的红色装饰。身体有手绘的重叠的菊花和梅花,也有特意保留干净的木头纹路的款式。
鸣子系(鸣子温泉・宫城)
特征是头部能转动。转动时会发出“奇悠、奇悠”的声音。身体的中部会变得十分的细,比较夸张的身体形状会像凹透镜一般。身上通常也会有菊花的彩绘。
作并系(仙台市作并温泉山形市米泽市寒河江市天童市・宫城、山形),也称作山形作并系。(有时也会将山形系独立出来)
头顶绘有轮状的红色装饰,身体上下的辘轳线间有菊花的绘画。
藏王高汤系(藏王温泉・山形)
有红色或黑色的御河童发式(日本的一种发式,像河童的头部) 。身体有菊花、樱花或是其他很多种植物的描绘。
肘折系(肘折温泉・山形)
黑色的头发上有红色的放射线。身体常绘有菊花或唐抚子
木地山系(木地山・秋田)
头部有相当大的前发,绘有红色放射线的装饰。著名于其向前垂下的身体。也有仅绘有菊花的古早样式。
南部系(盛冈花卷温泉・岩手)
只有简单的色彩描绘。头部会摇摆晃动是其特征。
津轻系(温汤温泉大鳄温泉・青森)也称作温汤系。
单纯的辘轳模样、腰带、花草以外,身体上有一种东北地方特有祭典[8]的描绘。

备注

一张绘有木芥子的日本邮票
  1. ^ Newman, Michelle. "Kokeshi Dolls"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9-01-31.. Travelworld International Magazine, March/April 2007. Accessed 7 May 2009.
  2. ^ Booth, Alan. Looking for the Lost: Journeys Through a Vanishing Japan. New York: Kodansha International, 1996, p.129. ISBN 1-56836-148-3.
  3. ^ Shiono, Hiroshi; Atoyo Maya, Noriko Tabata, Masataka Fujiwara, Jun-ich Azumi and Mashahiko Morita. Medicolegal aspects of infanticide in Hokkaido District, Japan. American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 and Pathology. 1986, 7 (2): 104. PMID 3740005. doi:10.1097/00000433-198607020-00004. 
  4. ^ name="kokeshifaq">こけしに関するQ&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日语) / Q & A on Kokeshi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Accessed 7 May 2009.
  5. ^ Togatta Hot Spring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9-09-26., Japan-i. Accessed 7 May 2009.
  6. ^ Brendan Sinclair. GDC 07: Miyamoto speaks. GameSpot UK. March 8, 2007 [2007-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9月29日). 
  7. ^ McDowell, Jennifer E. ([//web.archive.org/web/20130810011224/http://d-scholarship.pitt.edu/9089/1/mcdowell_etdPitt2011.pdf.pd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Kokeshi: Continued and Created Traditions (Motivations for a Japanese Folk Art Doll)," pp. 263-269 [PDF 279-285 of 317]]; retrieved 2012-12-4.
  8. ^ ねぶた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木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