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六日战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3年9月1日) |
新界六日战 | |||||||||
---|---|---|---|---|---|---|---|---|---|
1899年4月16日英国代表在新界大埔就接管新界所举行的仪式 | |||||||||
| |||||||||
参战方 | |||||||||
英属香港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总督卜力 辅政司骆克 驻港英军司令加士居 警察队长梅含理 |
元朗邓氏 泰亨文氏 粉岭彭氏 | ||||||||
兵力 | |||||||||
最少525名军警 | 约2,600名乡勇 | ||||||||
伤亡与损失 | |||||||||
1人轻伤 | 约500人死亡 |
新界六日战(英语:The Six-Day War of 1899)为1899年4月于英属香港新界发生的一场英国军队与新界原居民间的战争。原因是英国接管新界地区,新界原居民认为前景不明而恐慌。以屏山邓氏为首的新界原居民各大氏族[1],决定反抗英国的接收行动。参战乡民伤亡惨重,约500名乡勇被英军击杀[2],英军仅一人受轻伤。战后双方快速和解,其后英属香港政府及参与战争的氏族都保持低调,以至遗忘此场战争。由于当时的报纸也只轻轻带过,导致日后记载变得含糊。
参战各方
新界乡勇方面,现时已知参战氏族与乡村为元朗屏山乡、厦村乡、十八乡、锦田乡以及大埔七约(翕和约除外),而厦村及屏山的邓氏乡民甚至更分别成功呼叫其居于东莞雁田以及怀德的同族援军到新界参战;大埔七约中,以泰亨乡与林村为主,加上部分粉岭乡民,而大埔头邓氏、龙跃头邓氏两支较小的势力长期受七约欺压,素与其敌对,乡民皆拒绝参与战事;而新界其余所乡村如上水、金钱村、河上乡、新田、丙岗,以至新界东、南各乡村均全不涉战、袖手旁观。战役中的战死之乡勇主要为屏山、厦村、十八乡与锦田人。
英属香港政府方面,由于香港政府在接收新界其它地区时并没有乡民反抗,故此当时香港政府严重低估乡民反英民愤的严重性,初期只派遣少量英军及警察,导致军力落后及一度身陷险境,战事拖延了六日。六日当中,主要战斗有大埔之战、林村谷之战和上村之战及吉庆围围城战。战斗中乡勇的战术运用灵活,不过由于武器落后,未能对英军造成损失。
战前
1898年6月9日,大英帝国与大清帝国签订租约,名《展拓香港界址专条》,6月9日换约确定。由1898年7月1日起,新安县深圳河以南之地,都归入英属香港的范围。
按当时国际法规定,接掌方需要正式仪式才为正式接掌。但香港殖民地政府因事前需要了解清楚地理及居民而并不急于接管,直至1899年4月才正式接手。
接收新界之事,由香港政府辅政司骆克负责。1898年6月,英国派骆克进行实地调查。8月到达新界,月底完成调查。骆克调查时皆广受欢迎,但在锦田被人掷石。完成调查后回到英国,于船上撰写了《香港殖民地展拓界址报告书》,减笔《新界调查报告书》。报告详述新界,建议统治方针为尽量维持现状,以类似大清的方式实行管治。[3]虽然香港政府方针如此,但并没有向乡民解释清楚,乡民担心会改变习俗,增加税务,跟随香港(香港岛及九龙半岛)城市的规矩。
勘界事宜,由骆克与大清官员王存善一同决定。于1898年11月成。
这段期间,香港政府跟当地人多次往来,但迟迟未有公布如何接管,因此引起各种谣言与恐慌。尤其是涉及各大氏族的风水及土地权益,并酝酿恐慌及反抗情绪,有些乡民多次到香港政府与官员会面,有些则准备武力反抗。香港政府原定1899年4月8日在大埔举行升旗仪式,但因为政府派去旗杆山建造席棚的工人被村民恐吓,而需要延迟。香港总督卜力更因此立即前往广州,与两广总督见面,对方否认反抗与他有关。
另外在4月3日,时任警察队长梅含理带队进入大埔新墟文武庙调查。不过刚和鄕村长老倾了两句,便因席棚的位置吵了起来。事件越吵越烈,甚至开始掷砖和木棍攻击警员。最后梅含理命令部下在步枪上刺刀作出威吓,才成功撤退到旗杆山。
卜力迟于4月7日至9日才公布接收详情,亦将升旗仪式改做4月17日,并在各村张贴,香港政府认为如此公告便不会发生战乱,但反抗军已经如箭在弦。
战事经过
大埔村民开战
本来,元朗乡勇打算于4月17日升旗的时候才起事,不过大埔乡民没跟着这样做。4月14日,大埔乡勇提早开战。香港政府同日得知该场地又有危险,于是派梅含理到大埔新墟。当时木棚被焚烧,对面的山上发生打斗,同时有锣鼓警报声。在文武庙,庙祝劝梅含理快点逃走,以免被乡勇杀死,亦得知工人都十分安全,走陆路返港。梅含理由陆路退到沙田,越过飞鹅山,再走过九龙,回到香港。焚烧木棚的都是同一群人,主要为大埔七约中,泰坑和林村的乡民,以及少数粉岭乡民。起事时,锦田及八乡乡民加入。
4月15日,梅含理带同香港警察以及约100名英军,由沙田到大埔,希望用军队阵容镇著乡民。不过乡勇炮击英军,派人到沙田,希望得有人增援。由于防守只有警察和人数不多的军队,弹药不足,为防突袭,并无反击,只能苦等英军支援。直至驱逐舰“名誉号”驶入大埔海,炮击炮台,防守才被瓦解。乡勇亦经梅树坑,全部乡民带炮,退至林村谷地。从遗留下的旗帜可见,为泰坑文氏乡民所带领。得知反抗的泰坑村文湛泉等大埔长老来到旗杆山向骆克和加士居叩头谢罪,他们还带来英国国旗,希望能在升旗礼中使用,最终得偿所愿。
4月16日,香港政府增兵至大埔,提前一日举行原定仪式,正式接收新界,多名大埔长老在投降后也观看升旗礼。同日,香港总督亦简朴地在九龙城外升旗。有情报指会有人于九龙油蔴地动乱,进攻油蔴地警署。于是加强防卫,但平安无事。期间于九龙凹、沙田凹和马窝山顶设汛。4月17日,已拉线作战地电话通讯。
元朗村民迎战
4月17日,英军进入林村谷地的放马莆时遭到元朗乡勇伏击,乡勇于林村凹(大埔社山)设炮台。英军实在支援不足,虽有大炮,但由于太重,又没有动物协助搬运,只靠苦力,进展困难。加上当时正下着大雨,根本没法搬上林村凹。与此同时,乡勇炮撃英军,导致敌军一名军医受伤。英军决定包抄,经梅树坑绕路去炮台后山突击,所属印度兵行山如平地。由于乡勇没想过地势险要,也会有军队由山攻入,慌张地撤至锦田。由于撤退过急,未有带走全部火炮,只把其埋于泥土和水下。
林村一役成功后,英军进而进驻上村附近驻扎,此时人困疲乏、粮草不足。此时另一支英军北上粉岭,转入八乡支援,及时解困。来时,途经泰坑、粉岭,逐村受降。
4月18日,乡勇再次发动攻势,双方在石头围村东北隔河对峙。逾千名乡勇向300名英军进攻,英军继而猛烈回炮。此战中乡勇大有伤亡,使此为最后一仗。乡勇撤退至锦田期间,英军追击。
因为骆克十分担心12日会面的长老是否安全,英军在翌日急行入屏山,沿途八乡、锦田、屏山、厦村,逐村受降。英军朝东前进。吉庆围和泰康围的铁闸遭英军拆卸作为战利品带走。另有英军分三路屯门、后海、荃湾入元朗,此时乱事平定。
战后
由于乡勇的组织良好,香港政府怀疑此乱事是由新安县官员在背后促成,遂于5月16日派遣军队,强占九龙寨城,驱逐城内官弁、兵丁[6][7],而且一度占领深圳墟[5]。战事间接导致原本清朝在英属香港的外飞地——九龙寨城变成无政府状态。
辅政司骆克主张惩罚叛乱者,但香港总督卜力不允许,认为要宽大处理此事。而战死的乡民葬于沙埔的公墓。
香港政府接收新界后,各大氏族终要面对现实,与较小的氏族平起平坐,不再是地主的佃人,再没有地主支配佃人这回事。而政府于新界的管治亦如市区一般,以士绅代管当地民众,所以当地亦很快便接受了殖民地政府的管治。日后,东莞人策划再于香港起事,但最终得不到乡民支持,无疾而终。
其后香港政府同年于屏山、凹头、大埔运头角设立了警局(即屏山警署、凹头警署和大埔警署)。
另一方面,吉庆围和泰康围的铁闸被骆克给予港督卜力树立于其英国别墅作门。1925年,邓伯裘向香港总督司徒拔请求交还吉庆围铁闸。司徒拔应允,港英政府全资负责,由在英国寻回铁闸到安装一手包办,督宪亲临奠基,而邓氏亦立碑纪念。
后代秋祭
八乡的村代表于每年秋分日都会齐集在八乡古庙拜祭参与新界六日战保乡卫族壮烈牺牲的烈士。
八乡祖堂同益堂事后寻获55名殉难的八乡乡民名字,在八乡古庙旁边兴建烈士祠,祠内有两块木扁,上扁刻有烈士芳名27位,下扁28位,另加一行古庙历届司祝神位,各烈士均被赋予“清处士”衔头,同时另设一个神坛供奉无名女烈士。同益堂将每年秋分日定为拜祭日,悼念为村捐躯的先烈。拜祭完毕后,便在庙前以盆菜招待同益堂辖下各村60岁以上的男性村民参加。据报早年更每人获分派猪肉一斤,随着时代发展,由1980年代末起,已改为烧肉,最近改以分派一封利是。
参见
参考文献
- ^ 注:英属香港政府在接收新界大部分地区时并没有乡民反抗,而新界大部分长老亦支持英属香港政府接收新界。
- ^ Hase, Patrick H. The Six-Day War of 1899: Hong Kong in the Age of Imperialism.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BN 9789622098992
- ^ Hase, Patrick H. Custom, Land and Livelihood in Rural South China (PDF).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3年. ISBN 978988813908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年).
- ^ 陈天权. 專題元朗. 港文化18区. [2022年12月10日].
- ^ 5.0 5.1 BRIAN LIU. 120 年前新界鄉民與英軍之戰,如何決定香港面貌?. CUP. 2019年2月4日 [2022年12月10日].
- ^ 萧国健. 簡明香港近代史(增訂版). 香港: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2021. ISBN 978-962-04-4764-8.
- ^ 《九龍城區風物志》 (PDF). [2015-11-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12-08).
- Hase, Patrick H. The Six-Day War of 1899: Hong Kong in the Age of Imperialism.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BN 9789622098992.
- 港英政府《新界调查报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