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清河
小清河 | |
---|---|
别名 | Hsiao-ch’ing Ho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省份 | 山东省 |
小清河位于中国山东省境内泰沂山北麓,黄河以南,东偏北流,经济南、淄博、滨州、东营、潍坊等五个市(地),于寿光市羊角沟注入渤海,全长216公里,流域面积10336平方公里,是山东的一条内河,也是省内唯一的水陆联运、河联运的河道。航道起点为济南市荷花路跨小清河桥下200米处,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五市,终点为潍坊港西港区羊口作业区,Ⅲ级限制性航道总长169.2千米。将实现千吨级船舶海河联运,单船运输最大可运送1500吨,船队可运输7000多吨。
历史
小清河的前身为古济水下游。济水曾是位于黄河与淮河之间的一条大河,源于河南济源县,横贯今山东中部东流入海,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东汉后,黄河改道,在武陟、修武间,济水注入,经河北、山东两省入海,河南境内已无济水,而山东境内的菏水、汶水等仍沿济水故道汇流入海。唐代,因黄河浸淤,济水仅剩今山东东平以下河段,改称清河(后又称大清河或北清河,据说因水色清澈而得名)。
宋熙宁十年(1077年),黄河在澶州决口,改道从南,于梁山泊分为南北二支,一支合南清河(即古泗水)入淮;一支合北清河入海。黄河挟北清河自东阿至历城一段仍为济水故道,自历城决口脱离故道,折向东北流入济阳,至利津入海。由于地势南高北低,《禹贡锥指》一书说:“济阳入流(大清河新道)日盛,章丘之流(济水故道)日微,故刘豫堰泺水使东以益之”。泺水源于济南趵突诸泉,北流经泺口入大清河,刘豫在统治山东时期,乃筑堰子泺水旧入济处,名下泺堰,使泺水分流,堰南称小清河,北清河改称大清河了。至于刘豫出于何种动机暂且不论,但客观上一是大清河北移以后,广饶至济南之间,盐运不便;二是济水故道年久失修,济南南部,山洪和泉水排泄不畅,必然出现严重的洪涝局面。所以,刘豫开小清河百余里以取代大清河,以下仍沿济水故道,其入海之处,据元人于钦所著《齐乘》一书中:“婉蜒东流约五百里,至马车渎入海”。
清光绪十七年至十八年(1891至1892年),盛宣怀主持全流域大规模治理,济南黄台至羊角沟实现通航,“使济南、青州两府所属沿河八九县永除横溢之祸”“若非天时久雨以及黄河南岸溃决成灾,其余山水随来随泄,不致年年告灾”“使民间粮食、商贾货物出海口到省城一水可达”“北洋军阀祸鲁时期曾设有小清河疏浚工程事宜总局,除编了一本《勘察小清河报告书》外,别无事迹可言。”[1]。光绪三十年(1904年),为补充水源以利通航,在历城西北的玉符河东堤建睦里闸,引玉符河水东流入小清河,使小清河西延至睦里闸,形成现状。民国时期,在小清河修建了边庄、五柳2座船闸。1952年小清河货运量192,832吨,1956年货运量477,606吨。省交通厅设小清河航运局,1959年规划修建6个梯级枢纽船闸工程,1960年缓建。1966年规划柴庄、水牛韩、岔河、石村4座船闸,1967至1970年先后建成。
复航
2020年初,小清河复航工程动工,起点自济南市荷花路,终点为潍坊港西港区羊口作业区,流经五个地市,共有五个梯级船闸;复航工程全长169.2km,Ⅲ级航道,包括航道、船闸、桥梁、水利设施、过河管道、过河线缆、航标、维护基地与公共锚地、数字化航道等附属及配套工程,投资超百亿元,建设36座桥梁、4座船闸以及5个港口。2020年年6月28日,小清河寿光段的河道扩挖和疏浚完工,防洪标准从20年一遇提高到了50年一遇。2021年12月9日,小清河复航工程博兴段金家桥船闸主体工程完工,这是清河复航工程四个船闸中第一个完成船闸主体的工程。以前的金家桥船闸非常窄,只能通行小型渔船。重新改建后的金家桥船闸达到了Ⅱ级船闸标准,船闸的主体有效尺度是280米长、34米宽,5米的水深,可以通行2000吨级船舶。
截止2022年10月,航道开挖和管线迁改已基本完成,船闸建设完成80%,桥梁改建完成74%,沿线4个港口码头主体工程已完工,预计年底博兴港以下试通航,2023年上半年全线通航,届时从济南可直接坐船出海。
参考资料
- ^ 宋文田《小清河的回顾》,发表于《山东省文史资料选辑》第七辑,197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