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宗泐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宗泐(?—1391年),俗姓,字季潭,号全室。明初高僧。

早年是孤儿,为临海周氏收养,八岁养父母皆亡,入天宁寺(今龙兴寺)为僧,二十岁师从杭州净慈寺高僧笑隐大䜣。宗泐出口成诵,笑隐遂为之授具足戒。元末,出主余杭中天竺万寿永祚寺。

洪武四年(1371年),应召称旨,住天界寺。工于诗,“学博才瑰”,“其诗风格高骞可抗”,明太祖呼为“泐秀才”。洪武十一年(1378年),出使西域,“涉流沙,度葱岭,遍游西天,通诚佛域”,洪武十五年(1382年),归朝,经过黄河源区时,曾对其进行考察,并赋诗一首《望河源》,在诗序中他指出河源出自巴颜喀拉山的东北,而且是黄河和长江上源的分水岭。洪武二十四年,释智聪胡惟庸案获罪,而牵连宗泐,几被处极刑[1]太祖下旨免死,退居安徽凤阳槎椰峰,一度出主水西寺。晚年居江浦石佛寺。二十四年(1391年)卒于寺。

注释

  1. ^ 钱谦益《牧斋初学集》卷八六《跋清教录》云:“《清教录》条例:僧徒爰书交结胡惟庸谋反者六十四人,以智聪为首,宗泐、来复皆智聪供出逮问者也。宗泐往西天取经,其自招与智聪原招迥异。宗泐之自招以为惟庸以赃钞事,文致大辟;又因西番之行,绝其车马,欲陷之死地,不得已而从之。智聪则以为惟庸与宗泐合谋,故以赃钞诬奏,遣之西行也。果尔,宗泐之罪自应与惟庸同科,圣祖何以特从宽政著作散僧耶?岂季潭之律行素见信于圣祖,知其非妄语抵谩者故,终得免死耶?”

参考书目

  • 《列朝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