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存在舰队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存在舰队(Fleet in being)是海军战略理论之一,指一支海军舰队对某一片海域施加影响力,但从来不离开其主要港口。一旦离开港口,这支舰队就有可能在海战中被消灭,而不再能影响敌人的决策;但如果其一直停留在海港之内,敌人就不得不为了防备它而部署军事力量、甚至改变战略决策。存在舰队理论通常由在制海权争夺中较劣势的一方使用,是一种削弱敌人对特定海域控制力的手段,而不是主动夺取制海权的手段。

理论演变

马汉海权论系列著作,在分析日俄战争时,将舰队分为两种类型:要塞舰队和存在舰队。存在舰队理论将舰队理解为可以完全脱离基地、要塞而存在,仅将要塞视为舰队供应基地。马汉将存在舰队阐释为一种极端的舰队至上主义,其本质上是一种国家对海军建设的主导思想,但这一概念随后渐渐被各国海军引申为对舰队的影响力的重视,进而发展成为一种海军战略理论。[1]

存在舰队的整体概念假设一支舰队停靠在一处绝对安全的港口,对其机动力所及之范围施加影响力,牵制敌方在这一范围内的军事活动。不难看出,这套理论之主旨就是让舰队停留在港口内来发挥其最终价值。但是随着空军和战术导弹等打击力量发展,停留在固定区域内之舰队已经再难保证安全,因此存在舰队这概念对水面舰作战理论逐渐失效,但是在潜艇作战运用上仍具有许多参考价值。

历史运用

早期

史料可考最早应用存在舰队是在1690年,亚瑟·赫伯特英语Arthur Herbert, 1st Earl of Torrington率领英国皇家海军英吉利海峡对上强大的法国海军舰队,他决定避战,以等待增援后之绝对优势。他利用存在舰队之威胁,成功获得了作战区域的主导权,迫使法军必需驻防而无法转攻他处。

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黄海海战后,李鸿章令舰队以要塞舰队形式停泊威海卫不出,以牵制日本联合舰队[来源请求]

日俄战争

第一个现代例子是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俄罗斯帝国海军大日本帝国海军旅顺口区的对峙。俄罗斯拥有三支主舰队:第一支为波罗的海舰队、第二支为黑海舰队、第三支则是太平洋舰队。太平洋舰队分别驻扎在海参崴旅顺港。由于日军目标为将俄军逐出中国东北,位居要冲的旅顺港在战略上越显重要。

当时日本海军的主战列舰队只有一支联合舰队,俄罗斯海军则有三支。1902年起生效的英日同盟有效地阻止了黑海舰队的支援,俄军在伦敦海峡公约的制约下被封锁在黑海,以免与英国发生战争。但是波罗的海舰队旋即抽调部分舰艇组成第二太平洋舰队,并于1905年被下令前往支援已经损失大半的旅顺分舰队,而日本海军的任务是阻止这一举动。

为了消灭旅顺分舰队,1904年2月8日日本联合舰队鱼雷艇奇袭驻旅顺口外锚地的俄国太平洋舰队,日俄战争爆发。双方在旅顺港外都制定了相应的水雷封锁战术,导致双方有多艘战列舰触雷沉没。4月18日俄军太平洋舰队的旗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级战列舰触雷沉没,舰队司令斯捷潘·马卡洛夫(战争爆发后接任)战死,从此俄军丧失了争取黄海制海权的自信心,倾向留守在旅顺港内部。

马卡洛夫战死后,海军上将威廉·维特捷夫特受命临时指挥太平洋舰队(后改称第一太平洋舰队)的旅顺分舰队。由于旅顺分舰队一直遭到日军的封锁而被困在旅顺港(俄方称亚瑟港)内,1904年6月23日维特捷夫特曾试图指挥舰队突围前往海参崴,然而在与日军的封锁舰队短暂接触后,俄军舰队返回了旅顺港内,第一次突围行动失败。

面对第一太平洋舰队旅顺分舰队的困境,维特捷夫特的上司叶夫根尼·伊万诺维奇·阿列克谢耶夫认为当务之急是让舰队尽快出航以打破封锁,并与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分舰队会合,以加强实力抗衡日本联合舰队。然而维特捷夫特反对这种冒险的行动方案,认为应该让旅顺分舰队成为存在舰队,只需要待在旅顺港内即可;同时他还下令拆除部分舰载武器,用作地面防御以防止日本陆军攻陷旅顺并借着地利歼灭旅顺分舰队。虽然维特捷夫特的行动缺乏积极主动性,然而他的做法其实与俄国高层的想法一致,即在旅顺港内继续坚守,直到救援的第二太平洋舰队到达。

旅顺分舰队在日本海军的封锁和俄军留守旅顺港的决策下一直处于存在舰队的状态,直到维特捷夫特在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命令下于1904年8月10日再度下令旅顺分舰队进行突围行动以突破日军封锁前往海参崴,导致黄海海战的爆发,但最终日本海军击败了旅顺分舰队,导致俄军舰队再度退回旅顺港。黄海海战俄军虽然保住了大部分舰艇,但旅顺分舰队依然没能突破封锁与符拉迪沃斯托克分舰队会合。而受创的皇太子号战列舰和3艘驱逐舰逃到胶州湾,并由当地德国官员解除了武装而失去战斗能力。

最终大日本帝国陆军于1904年底全面突破了旅顺俄军要塞的防守,203高地的争夺战耗尽了俄军最后的力量,旅顺要塞内部士气低落且疲惫不堪的残存俄国守军向日军投降,宣告日军彻底攻陷了旅顺。旅顺攻陷后,躲藏在港口内的旅顺分舰队在具有地利且居高临下的日军炮击下被击沉或失去战斗力,在第二太平洋舰队未能及时赶到的情况下即遭到全歼。

一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意志帝国海军公海舰队与英国海军主力舰队也使用了此战略理论。在日德兰海战之前,德、英两军为了保持舰队战力、避免损失,相互牵制而不冒险出战。

二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地中海战役期间,意大利皇家海军在作战中也运用了存在舰队理论。意军与英国皇家海军经过几次小规模交火并大都战败或战成平手,英国舰队仍然掌控地中海制海权。之后意军决意将舰队停泊在塔兰托,从此处能够迅速破坏英军任何补给英属马耳他之企图。基于这种情势,英军只好决定发起著名的塔兰托战役,直接轰炸塔兰托港口内之意军舰队,并瘫痪了三艘战列舰、即半数意军舰队战力。由于塔兰托已不再安全,意大利舰队从此只能停泊在较远之港口。存在舰队之影响范围受到舰队自身机动力所限制,意舰队只好出港作战,在1940年11月27日发起斯巴提芬托角海战与英国舰队打成平手,但在1941年3月之马塔潘角海战中被击败,英国舰队继续维持地中海制海权,直到1941年12月17日第一次锡德拉湾战役英语First Battle of Sirte毫无人员伤亡地打伤了英国2艘驱逐舰和使用载人鱼雷瘫痪英国亚历山大港的两艘战列舰,意大利舰队才重新掌握制海权。

同一时期的纳粹德国海军也常常运用存在舰队概念。提尔皮茨号战列舰自下水服役后就一直处于“限制行动”之状态下;实际上在整个战争期间,她从未对任何一艘敌船开火,其主要存在目的却是不停地转站于挪威各个港口,以威慑并牵制盟军大量海空力量。

其他应用

存在舰队虽然是海军战略理论,然而基于类似逻辑,这种概念也同样可以应用在其他军事领域。比如一支被围困在要塞中之军队,实质上就是一支“存在军队”。这支军队虽然不能出城作战,但是却能牵制敌方,使敌人也不得不留下足够兵力来维持包围。

海湾战争中,萨达姆·侯赛因也是以“存在空军”概念来使用伊拉克空军[2]。他并不真正出动飞机与联军空战,但却迫使联军不得不小心防范。

根据核威慑理论,一拥核之弱国可用相互保证毁灭抵消其较弱之常规军力。伯纳德·布罗迪在1959年写到,核威慑力量必须始终处于准备使用之状态,但不能已被使用。[3]

参考

  1. ^ 馬漢. 《海軍戰略》. 1911. 第十三章 關於日俄戰爭的研討. [2007-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2). 
  2. ^ Kungliga Krigsvetenskapsakademien avd III (Swedish Royal War Academy) 2000-05-23 by Colonel Bertil Wennerholm and Colonel Stig Schyldt, page 13, which in turn refers to Keaney and Cohen, Revolution in Warfare? Air Power in the Persian Gulf, Naval Institute Press, Annapolis 1995, page 48.
  3. ^ Brodie, Bernard, 8, "The Anatomy of Deterrence" as found in Strategy in the Missile Ag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64–304, 1959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