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奥古斯特·斯特林堡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奥古斯特·斯特林堡

奥古斯特·斯特林堡瑞典语August Strindberg,1849年1月22日—1912年5月14日)是一位瑞典作家、剧作家和画家,[1][2][3]被称为现代戏剧创始人之一。斯特林堡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在其四十余年的创作生涯里,他写了六十多部戏剧和三十多部著作,其著作涵盖范围有小说、历史、自传、政治和文化赏析等。他的作品直观体现他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作为一个大胆且以颠覆传统为一贯作风的创作家,他通过自我摸索习得戏剧性描写方法和其广泛用途,他的作品着重表现自然主义表现主义

早期的奥古斯特.斯特林堡

奥古斯特.斯特林堡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家中排行老三,他的父亲卡尔.奥斯卡.斯特林堡(Carl Oscar Strindberg)是一位航运代理,他的母亲叫尤里卡.诺拉.诺玲(Ulrika Eleonora (Nora) Norling)。尤里卡比卡尔小12岁,且由于她卑微的出身,在奥古斯特的自传中被称为“女仆人”。

此外,尤里卡还有虔诚的宗教信仰,这项特质对奥古斯特的人格养成养重大影响。孩提时的奥古斯特沉静而寡言,父亲相当严厉、他便在这样一个兼具纪律与文化气息熏陶的家庭中成长。此一时期,他便致力于阅读、接触自然科学与花卉栽植,1867年完成高中学业。随后奥古斯特曾试图朝演艺圈发展,但在1870年决定进入乌普萨拉大学就读;他也在就读该校期间展开他的作家生涯。

两年后奥古斯特的经济状况恶化、迫使他中断在乌普萨拉的学业并回到斯德哥尔摩,父亲对此很感失望。1874年,他获聘于瑞典皇家图书馆担任馆员,并在此工作直到1882年。之后,他认识了已婚芬兰裔瑞典人希尔芮.冯.艾森,对她一见钟情,并决定赢得其芳心;他承诺绝不生小孩,但她却在两人交往之后怀孕。结果希尔芮离开自己不忠的先生、在1877年与奥古斯特结婚;她向来对演员生活怀抱着憧憬,此一梦想也因两人的婚姻而成真。两人的私生子在出生三天后即夭折,不过希尔芮在1880年又生下女儿卡琳、1881年生下女儿葛瑞特,1884年在瑞士洛桑生下儿子汉斯。

转捩点

1879年,奥古斯特出版小说《红房间》、创作剧本《奥洛夫老师》,这一年也标记着他剧作家生涯的转捩点。长年以来奥古斯特一直尝试将其剧作付梓,然而成效却不彰;但他最终获致了成功。随后数年间,他完成了代表作《瑞典人民》与小说《新王国》,这些作品皆以现实主义风格写成,对社会机构与建置多有批评。

成名后的奥古斯特树大招风、在文坛受到众多讨论与批评,使他起意离开瑞典。1883年,斯特林堡夫妇搬到法国北部的格瑞兹并试图打入当地的北欧艺术家交际圈,但数周后就搬到巴黎,稍后再搬到位于瑞士日内瓦湖畔、洛桑正南方的奥齐市。1884年奥古斯特在写给兄弟爱列克斯的信中提到,“即便在此地,我还是嗅得到瑞典的腐败气息,但(远离瑞典)仍是值得的。”

在瑞士的这段期间,奥古斯特持续写下自传式小说《成婚》、《女仆之子》与《傻子的辩护演说》,戏剧《茱莉小姐》与带有社会批评色彩的小说《现实中的乌托邦》。小说集《成婚》的第一部分后来招致亵渎罪的指控,相关的法院审理流程被后人称为“《成婚》系列审理”。奥古斯特最后虽然获无罪开释,但有关此书的争议仍持续不断、对他造成了心理压力,他在此事件后也一直有受迫害之感。获释后的奥古斯特又转向抨击由古斯塔夫三世成立的瑞典学院,认定它不过是由一群业余人士所组成。同时,瑞典皇室也一直试图影响国会,将他的著作列为禁书。

奥古斯特一直在国外待到1889年;这段期间他的婚姻趋于紧绷而不稳定的状态,这也无疑对他文学作品中描写女性的雏型产生了若干影响。

《Inferno》危机

奥古斯特与元配最后于1891年离婚;离婚后的奥古斯特曾遇到在艺文圈子引发的小危机。他搬迁到德国柏林,并与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作家阿道夫‧保罗等艺文界人士在被戏称为“黑猪”的啤酒屋见面、交流。 诗人、作家欧拉.韩森的妻子劳拉.马宏成功地为奥古斯特在德国艺文界奠定知名度,而他却因此认为马宏照顾他是为了最终将他送进精神病院,甚至偷取他的私人信函、以便将来对付他。

奥古斯特于1893年娶奥地利籍摄影记者符芮妲.乌尔为第二任妻子,在这段仅维持四年的婚姻当中,两人生下女儿薛丝汀。他在这段期间深受偏执狂症状所苦,但也促使他执笔写下《Inferno》、《传说》等作品。其中以法文写成的《Inferno》所采用的标题与但丁神曲中的第一部《地狱》有关, 乃是奥古斯特应一家对神秘现象有兴趣之出版社要求而写成,他在作品中详细描述了自己在巴黎与奥地利所遭逢的精神与宗教危机。

从1893至1896年间,奥古斯特与符芮妲.乌尔的祖父母同住在奥地利小镇杜马克。在所谓的“地狱危机” 期间,奥古斯特借住在朋友,医师安德许.伊利亚松位于宇斯塔小北路九号的家中调养自己的健康状态;他在此地得到了写下《Inferno》的灵感。

到了1896年,奥古斯特寄宿在巴黎的奥菲亚旅馆;在此地,他的精神状态产生了更严重的转折。他开始相信自己被某个艺术诈骗集团监视、跟踪,并在夜间听到敲门声。对此刻的他而言,这间旅馆简直如修道院一般阴森;奥古斯特便在这般恐慌的心理状态下逃离巴黎,转投靠住在靠近英吉利海峡法国港市代尔普的老友家中。同年7月30日至8月28日,奥古斯特再度拜访安德许‧伊利亚松;他在《Inferno》中将伊利亚松家的庭园形塑成一座修道院,而他在“炼狱” 章节中所述及的“罗缎般的玫瑰”至今盛开在伊利亚松位于宇斯塔的宅邸外。在拜访伊利亚松之后,奥古斯特来到隆德,并在该处借由植物学教授班特.林德罗斯的协助,与诗人朋友艾密尔.克林取得联系。克林是极少数来不及与奥古斯特反目成仇的朋友之一。

在隆德停留期间,奥古斯特执笔写下《Inferno》。饱受忧郁症与偏执狂症状折磨的妹妹伊丽莎白.斯特林堡在1898年被送进了诺雪平医院,最后在1904年死于乌普萨拉医院。奥古斯特在其剧本《复活节》中,以伊丽莎白为雏型描写剧中角色爱勒诺拉。

从1890年代中期开始,奥古斯特开始尝试自然科学与炼金术的相关实验;他的主要目的正是炼金。他的写作风格也在此期间产生显著的转变,由早先的自然主义、现实主义慢慢趋近于象征主义神秘主义

返抵斯德哥尔摩

此刻的奥古斯特已然是文坛中的名作家,但这并未使他免于经济困难,以及抹灭他的争议性。他在1898年搬到斯德哥尔摩的奥斯特曼区;于1904年写成的《黑旗》乃是一部与首都地区大众文化生活、特别是年轻一代作家相关的写实小说。奥古斯特于1901年和女演员哈芮特.珀丝结婚;在此段婚姻期间,他另外在富鲁松租了一栋别墅,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他从富鲁松地区获得了许多创作灵感。在完成于1902年的小说集《佛格湾与史崁海峡》中,佛格湾代表富鲁松,而史崁海峡代表富鲁松近旁的休普曼霍恩;在另一部作品《梦幻剧》或译为《一出梦的戏剧》中,同样可寻得来自富鲁松的写作灵感。

奥古斯特与哈芮特.珀丝的婚姻只维持到1904年。在这段期间,他从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中得到灵感,写成了包括《古斯塔夫.瓦萨》、《艾里克十五世》、《古斯塔夫三世》等剧本。1903年写成自传《孤独》,奥古斯特将他与人群的疏离感描述得淋漓尽致。根据自传中的描述,他最唾弃狗主人;在他眼中,狗是下贱且有害的动物。奥古斯特的父亲曾经提到过,他对狗的怨恨大半来自孩提时代对邻居所养之狗无以名状的恐惧感。1907年,他出资在斯德哥尔摩成立了“亲密剧场”;该剧场拥有小银幕,可上演奥古斯特自编的剧本,同时又拉近与观众间的距离,所以被称为亲密剧场。由于奥古斯特是剧场的建立者,该剧场又称“奥古斯特亲密剧场”。

晚年

1908年,奥古斯特从卡拉路四十号(稍后被名为“斯特林堡公馆”)搬迁到今日被称为“蓝塔”的皇后路八十五号;此地即为今日斯德哥尔摩市斯特林堡博物馆之所在地。奥古斯特在此租用一栋四层楼高的公寓,以及一座小型图书馆。

这段期间的他不时感到疲累、并深信自己罹患了癌症;而他也的确说中了。他在创作生涯的最后阶段重拾社会批评的路线,此举又在文坛上引发辩论。奥古斯特被视为劳工运动的象征人物之一,特别是依附报纸《风暴之钟》发展的激进团体,以及其与保守派、开明派辩士间的对抗。他的最后作品《蓝书》(1907年)与《宽𠆲乡间路》(1909年)中,显示其在社会批评路线上选边站的蛛丝马迹。

作品中译

繁体本:

  • 石朝颖译,《魔鬼奏鸣曲》,志文出版社。
  • 林国源译,《梦幻剧》,志文出版社,初版1980年7月,1990年12月再版。
  • 原著剧本斯特林堡 著述与演出本整理陈玲玲玲,《梦幻剧》,台湾商务,1998年5月。

简体本:

  • 张道文译,《红房间》(副标题为斯特林堡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3月。
  • 石琴娥、高子英、李之义、符家钦译,《斯特林堡戏剧选》(副标题为斯特林堡选集)本书中《鬼魂奏鸣曲》为英译本转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 高子英译,《女仆的儿子》(副标题为斯特林堡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11月。
  • 金弢(韬)译,《狂人辩词》,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年。
  • 张道文、高之英、李之义译,《斯特林堡小说戏剧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7月。
  • 潘小松译,《地狱 神秘日记抄》根据企鹅从书的英译本转译,东方出版社,2003年10月。
  • 汪义群编石琴娥、斯文等译《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作品选 3》选入了斯特林堡所著的《通往大马士革之路》的第一部,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1月。
  • 李之义译,《斯特林堡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1日。
  • 李之义译,《疯人辩护词》,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5日。
  • 金弢(韬)译,《地狱婚姻》和之前的《狂人辩词》内容基本一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
  • 石琴娥、斯文译,《红房间》,译林出版社,2007年1月。
  • 王晔译,《海姆素岛的居民》,上海文艺出版社,2016年2月。

外部链接

参考

  1. ^ Lane (1998), 1040.
  2. ^ Meyer (1985), 3, 567.
  3. ^ Williams (1952),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