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洋洲历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洋洲历史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以及其他太平洋岛国的历史。

毛利舞, 大约绘于1850年。毛利舞是新西兰毛利人的传统表演艺术,过去毛利人各族在开战前表演战舞,借以恫吓对方。
太平洋的地图,包括玻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和马来西亚。 1852年,J. G. 芭比.小林绘图

史前时期

威廉·杨森(Willem Janszoon,1570-1630)

十六世纪欧洲人抵达大洋洲前,大洋洲的原住民仍处于新石器时代,因为没有文字使用,没有详实的历史。[1]

澳洲

澳洲原住民[注 1](Indigenous Australians)居住在澳洲大陆与其附近的岛屿上。在四万至六万年前这段时期抵达澳洲,[2][3][4]7万年前,澳洲原住民从非洲迁徙到亚洲[5]当时正值冰河时期,海平面下降,澳洲原住民可以乘独木舟到达澳洲。[6][7][8]

目前发现最早的人类遗骸是蒙哥人,大约有4万年历史。但澳洲原住民到达的时间仍有争议,甚至可追溯到12.5万年前。[9]

托雷斯海峡岛民(Torres Strait Islanders)居住在澳洲北方的托雷斯海峡群岛。他们抵达的时间比澳洲原住民晚了许多,正确的时间并没有定论,但可以知道的是,最早的考古遗迹可追溯到2500年前[10]。另外,他们的血统也和澳洲原住民不同,澳洲原住民是澳洲人种托雷斯海峡岛民是美拉尼西亚人种。

1606年,荷兰航海员威廉·杨森(Willem Janszoon或Willem Jansz,1570-1630)从新几内亚航行到了澳洲的昆兰士州,并在此地与澳洲原住民进行了第一次有纪录的接触。[11]

南岛语族

南岛语族的拓展地图

南岛语族是使用南岛语系的民族,包括约1300种语言。其分布主要位于南太平洋群岛,包括马来群岛菲律宾越南南部、台湾马达加斯加,东达南美洲西方的复活节岛,西到东非洲外海的马达加斯加岛,南抵新西兰。总人口数大约两亿五千万,绝大多数居住在东南亚的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至于新几内亚以东的太平洋岛屿有一百多万人。

关于南岛语族的起源有以下说法:

  • 巽他大陆起源说:由史蒂芬·欧本海默(Stephen Oppenheimer)提出。巽他大陆起源说认为,冰河期的东南亚由于海平面比现在低,爪哇岛、苏门答腊岛与马来半岛连在一起,形成巽他大陆,为亚洲的延伸。但在间冰期,海平面上升,淹没这个区域。这个区域的居民被迫离开,形成南岛语族。
  • 出台湾假说:此假说认为,由亚洲大陆移居至台湾的族群,在台湾形成了南岛语系,之后沿着岛屿,逐步扩展到太平洋各地。

根据贝尔伍德(Bellwood)的研究,南岛民族是由亚洲大陆而来,可能与侗傣(Kam-Tai)民族或南亚(Austroasiatic)民族原是一家,大约6000年前分家到台湾。大约5000年前,才开始从台湾南下扩散到菲律宾群岛,主要是北部吕宋一带。约4500年前到达婆罗洲、印尼东部。然后往东、西两方扩散,东至马里亚那群岛(关岛、塞班岛一带),也到了南太平洋部分地区,往西到马来半岛、苏门答腊等,时间约在3200年前。下一步才扩散到中太平洋美拉尼西亚区域的加洛林群岛一带。约在公元300年往东到波利尼西亚。今天在新西兰的毛利族(Maori),是最晚的移民,约在公元800年。

美拉尼西亚

美拉尼西亚人的分布 

美拉尼西亚最早的居民可能是巴布亚人。他们来自东南亚,最远到达所罗门群岛。[12]约3,000年前,南岛语族已活动在新几内亚北海岸和东北方的岛屿。他们与巴布亚人接触。

20世纪末的一些理论试图从基因、语言、考古与文化等方面解释这段期间两者的交互影响。[13]

凯瑟(Kayser)等人认为,有很小部分的人(使用南岛语系的人)离开新几内亚并往东成为波利尼西亚人的祖先。[14]然而,2008年天普大学的遗传研究反驳此说法。从952名太平洋居民当中的超过800个基因标记显示,美拉尼西亚人在基因上与波利尼西亚人和密克罗尼西亚人没有太大的关连,而且,这两个族群与台湾原住民有更强的基因联系。[15]这个结果支持"特快车理论",波利尼西亚人与密克罗尼西亚人的祖先乘着他们发展的独木舟,从东亚以很快的速度经过菲律宾、新几内亚与美拉尼西亚,最后到达他们现在的居住地。他们在美拉尼西亚留下很少的基因证据。[16][17]

瓦努阿图的男孩

研究发现,美拉尼西亚人在基因上有一定比率的分歧。这是由于居民互相隔离数千、甚至数万年的结果。[18]

20世纪后期,随着DNA的分析,越来越多的人种被发现。根据斯万帕博对杰尼索娃人的基因研究,他在2010年发现新的古人类种—丹尼索瓦人,他认为美拉尼西亚人的祖先曾与丹尼索瓦人在亚洲混种过,证据在于新几内亚人与丹尼索瓦人共享4.8%的基因,这表明了混种过程的存在。

丹尼索瓦人被认为是尼安德特人的表亲,他们同样离开了非洲大陆,尼安德特人向北前往欧洲,而丹尼索瓦人在40万年前向东进发。这根据于西伯利亚发现的化石的遗传证据。[19]

一些美拉尼西亚人是少数拥有金发的非欧洲民族。

密克罗尼西亚

虽然对于最初的移民时间点有所争议,密克罗西亚早在数千年前就有人类定居。[20]由于考古常受限于规模、建筑格局与风暴破坏,因此,很多证据是基于语言学分析。[21]

目前发现最早的考古遗迹在塞班岛,可追溯至公元前1500年或再稍早。[22]密克罗尼西亚的祖先在超过4,000年前开始定居。原本的分散酋长型社会演变成经济与宗教更集中的密克罗尼西亚帝国,中心位于雅蒲岛波纳佩[23] 目前很多密克罗尼西亚岛屿,如雅蒲岛,的史前史并未被全面了解。[24]

南马都尔中心区域
南马都尔绍德雷尔王朝的首都

波纳佩殖民前的历史可分为三个时期: Mwehin Kawa或Mwehin Aramas(建设期或定居期,约1100年前);绍德雷尔王朝(约1100[25]到1628年);[注 2]Nahnmwarki制度时期(约1628到1885年)。[26][29]

波纳佩岛的传说描述:第一个在波佩那建立政府的绍德雷尔王朝(Saudeleur)是外来的,这些统治者采行绝对专制并压迫当地好几代的人民。

毫无节制的索求以及对波纳佩人的神明不敬,渐渐在波纳佩人之间散播起不满与怨恨。绍德雷尔王朝最后亡于伊索克勒克(Isokelekel,一名半神话的英雄战士)的入侵,而伊索克勒克采行的分散式部落首领制度一直延续至今。[31][32][33]伊索克勒克被认为是社会制度"nahnmwarki"的创造者与现代波纳佩人的祖先。[31][34]

南马都尔的最有特色的巨石建筑早从公元1200年左右就开始建造,这些建筑的石材可能是从波纳佩岛的采石场运来,不过目前没有确切证据。南马都尔位于泰蒙岛近海,以及波纳佩岛的海岸线上,由一系列的人工岛与运河组成,又常被称为“太平洋上的威尼斯”。它也是绍德雷尔王朝的首都,治理约25,000的波纳佩人。[33]伊索克勒克和他的后裔最初曾占领这个石城,但后来放弃了。[29]

公元前4000到2000年,北马里亚纳群岛的先民首先从东南亚搬到密克罗尼西亚的岛屿上,他们后来被称为查莫罗人,使用南岛语系之一的查莫罗语。查莫罗人的祖先留下了一些巨石遗迹,其中包括拉堤石(Latte stone)。

卡若兰人在19世纪从加罗林群岛来到密可罗尼西亚。前2千纪期间密克罗尼西亚人逐渐定居在马绍尔群岛,岛内居民使用棒图(stick chart)作为航海前的规划工具。 [35]

波利尼西亚

波利尼西亚是北至夏威夷、南抵新西兰、东到复活节群岛的区域。

依语言学、考古学与人类遗传学的研究,波利尼西亚人应为南岛语族的一个分支。大约公元前3000至1000年之间,南岛语族开始从台湾散布到东南亚群岛。[36][37][38]

大约公元前1400年,喇匹塔人出现在出现在俾斯麦群岛。[39]在移出台湾后,这个文化已经适应了当地的环境,他们不再种植水稻,而以诸如薯芋、面包树、椰子和香蕉为食。该文化丛的最东的考古遗迹在乌波卢岛的萨摩亚,现场发现4,288片陶器碎片,碳14定年法的结果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40]2010年的研究将波利尼西亚的人类考古顺序的开端设在公元前900年的东加,[41]因为1989年与2010年之间的放射性定年法的技术差异,东加的遗址显然早于萨摩亚遗址几十年。大约公元前1300到900年之间,喇匹塔文化从俾斯麦群岛向东扩散,最远甚至到达斐济、东加和萨摩亚。[42][43]

东加、斐济、萨摩亚地区是通往波利尼西亚的门户。[44]早期欧洲探险者的记录下的古东加神话提到,'Ata和汤加塔布岛是最先被毛伊岛从深海拉抬出来的岛屿。[45][46]

Ha'amonga 'a Maui 是汤加塔布岛上的巨石牌坊。它由每块至少30-40吨的珊瑚石灰砖构成[47]。它是13世纪初,11th Tui Tonga Tuitātui在位时期建造的。

图依汤加帝国的扩张可追溯至公元950年,并在1200年-1500年到达其巅峰。[48]现代考古学、人类学和语言学的研究证实了汤加文化的广大影响力[49][50]发生在东瓦利斯岛、罗图马、富图纳群岛、萨摩亚群岛、纽埃、部分的密克罗尼西亚(基里巴斯,波纳佩州)、瓦努阿图、新喀里多尼亚以及洛亚蒂群岛[51]。一些学者倾向于使用"海上酋邦"[52],但亦有人认为,使用"帝国"一词虽然不同于往例,却可能是最方便的词[53]

陶器艺术品显示,斐济人在大约3500 B.C 到1000B.C 开始定居斐济。据信,拉皮塔人或波利尼西亚人的祖先应是最先定居在斐济的,但并十分确定他们在密克罗尼西亚人来之后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可能对新文化有所影响,而考古证据显示他们可能搬往东加、萨摩亚,甚至夏威夷。斐济最初的定居起因于大约5000年前的西方远航贸易。拉皮塔人的陶器碎片在斐济的全国各地被挖掘到。斐济人在文化方面与西太平洋的美拉尼西亚相似,但与更古老的波利尼西亚文化有更强的关联。横跨东西1000公里,斐济是拥有许多语言的国家。它的历史不只是定居,还有着流动性。

几个世纪以来,斐济发展出独特的文化。部族之间的战争和食人相当猖獗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54]。在以后的几个世纪中,凶残的食人习俗使欧洲的水手们鲜少经过斐济附近海域,并且将斐济名为食人群岛;其结果是,斐济因此成了世界所未知的神秘地方。[55]

复活节岛上的艾摩石像。

早期复活节岛的欧洲访客记录下了当地人的对原定居者的口述传说。传说提到:酋长Hotu Matu'a[56]与他的妻子和家族搭乘一或两艘大型独木舟来到这座小岛[57]。他们被认为是波利尼西亚人,然而这个传说与其时间点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已发表的文献建议将复活节岛的定居时间点设在300-400 CE左右,大约是夏威夷最早的定居时间。然而一些科学家指出复活节岛在700-800 CE之前是没有人居住的。这个时间范围是基于语言年代学,还有三次对毁林产生的木炭进行定年的结果[58]

此外,一项碳定年的研究结果认为岛屿的定居大约发生在1200年。[59] 这结果与一份2006年的研究的伐林开始时间大致相符合。[60][61]现在已灭绝的棕榈种Paschalococos disperta(即复活节岛棕榈)是化石证据的主要树种之一,智利酒棕榈曾与它同属;这个物种仅存在在复活节岛,由于早期居民的伐林而灭绝。[62]

欧洲人的到来与探勘 (自十六世纪)

费迪南德·麦哲伦

麦哲伦

麦哲伦的航程。麦哲伦死于菲律宾后,胡安·塞巴斯蒂安·埃尔卡诺驾着维多利亚号继续航行,并完成环绕地球的壮举。

欧洲人从16世纪开始探索大洋洲。1519年,麦哲伦在南美洲的东海岸航行,并驶过以他命名的麦哲伦海峡。1520年11月28日,麦哲伦驶入太平洋。他接着往北航行,然后乘着信风到达菲律宾,并在当地遭到杀害。两艘船之一的维多利亚号继续向西横越印度洋,另一艘特立尼达号则试图返回墨西哥,不过因为没有信风帮助,最后到达东印度群岛。麦哲伦完成了全球第一次环球航行,并发现了马里亚纳群岛和太平洋其他岛屿。

44年后的1565年,安德烈斯·德乌达内塔发现一个能回到美洲的可靠风系。从那时起一直到1815年,马尼拉大帆船每年载着墨西哥的白银横越太平洋,与菲律宾居民交换香料和瓷器。在库克船长的航行之前,这是唯一一艘大型船只定期穿越太平洋。而这条航线也仅为商业贸易,没有更深入的向南北探索。1668年,西班牙首先在关岛建立殖民地,以做为帆船西行的休息站。

阿贝尔·塔斯曼

阿贝尔·塔斯曼
阿贝尔·塔斯曼的两次航行路线。

阿贝尔·塔斯曼是目前所知第一个到达塔斯马尼亚岛(当时被大多数欧洲人称为:Van Diemen's Land)、新西兰,并看见斐济的欧洲探险家。他的领航员François Visscher和商人Isaack Gilsemans绘制了关于澳洲、新西兰、东加和斐济群岛的大量绘画与地图。

1642年11月24日,塔斯曼看见麦格理港北部(位于塔斯马尼亚岛西海岸)[63]。他以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总督安东尼·范·迪门的名字将此地称为Van Diemen's Land,并在1642年12月3日正式宣布拥有塔斯马尼亚岛的土地所有权。

纳瓦里诺海战,地点:群岛湾1827–8

经过一些探索后,塔斯曼原本打算转向北方,然而风向不利于他。12月13日,他们首次、同时也是欧洲人的第一次,看见新西兰南岛的西海岸。[64] 塔斯曼将它命名为斯塔滕岛,并假设其为南美洲末端的一个岛屿(今阿根廷的艾斯塔多岛)相连。

塔斯曼继续向北,之后往东。他为了取水稍做停歇,不过其中一艘船因此遭到毛利人攻击,毛利人乘坐瓦卡战船(waka,双壳独木舟)带着mere(一种武器)包围船舰,结果三名荷人被杀,一名伤重不治。

塔斯曼起锚驶离港湾,过程中再次遭到攻击,这次是11艘瓦卡。塔斯曼与船员开火攻击试图靠近的瓦卡。[65]

考古学研究显示,当时塔斯曼试图登陆的地点可能是毛利人的主要农业区,毛利人可能是为了保护它而发动攻击。[66]

塔斯曼将此地命名为Murderers' Bay(现在称为Golden Bay)并继续向北航行。在库克海峡,他误认其为海湾,并把它名为Zeehaen's Bight。

两个他命名的新西兰地名,Cape Maria van Diemen和三王群岛直到现在还在使用。不过Kaap Pieter Boreels在125年后由库克船长重新命名为埃格蒙特海角。 1643年1月20日,回巴达维亚的途中,塔斯曼发现东加群岛。在经过斐济群岛时,船只差点撞上群岛东北方的礁石。他绘制了瓦努阿岛的东端以及Cikobia,之后进入开放海域。最后他向西北航行,并在1643年6月15日抵达巴达维亚

直到一百多年后,詹姆斯·库克的航行之前,塔斯马尼亚和新西兰未再有欧洲人到访。澳洲曾有欧洲人来过,但大部分只是意外。

船长詹姆斯·库克的著名官方肖像画。[68]

詹姆斯·库克船长的航行与探险

第一次航行(1768–1771)

库克船长的新西兰地图。

1766年,皇家学会雇用詹姆斯·库克去调查和记录金星凌日。这次远征在1768年8月26日从英国开始,[69]绕过南美的合恩角,继续往西横渡太平洋,在1769年4月13日到达塔希提岛并完成金星凌日的观测。观测一完成,库克拆开由海军部发出的密函,要求他寻找可能存在于南太平洋的"未知的南方大陆"。[70]

在大溪地人Tupaia的领航下,库克在1769年10月6日抵达新西兰,这是继塔斯曼超过一个世纪之后(1642年),欧洲人第二次到达此地。库克绘制了新西兰海岸线的完整地图,只犯了很少的错误。(如:将班克斯半岛误认为岛屿、将斯图尔特岛误认为与南岛相连的半岛。)此外,他还辨认出南岛与北岛之间存在库克海峡,这是当初塔斯曼没发现到的。

库克之后向西航行,在1770年4月19日抵达澳洲东南海岸,这是欧洲人首次到达澳洲东岸。[注 3]

4月23日,波尔利角(Bawley Point)附近的布鲁舒岛(Brush Island),库克在日记里记录下他所目击的澳洲原住民:“…而且是如此靠近岸边以至于能分辨出海滩上有好几个人,他们的外表有着非常深或黑的颜色,然而我不知道这是真实的肤色抑或是衣服的颜色。”[71] 4月29日,库克和船员在现在的科内尔半岛(Kurnell Peninsula)登陆,并且在这里遇到原住民部落格威盖尔(Gweagal)。[72]

库克离开植物湾后,他继续往北航行。在6月11日,奋进号在大堡礁一处浅滩触礁受损,随后又于6月18日误进一处河口。[73]连串事故使奋进号船身严重受损,被迫待在一处海滩(今奋进河河口的库克镇港口附近一带)上进行修理,使整个航程延误近七个星期。奋进号维修过后重新出发,驶经托勒斯海峡,经过雅加达、合恩角和圣赫勒拿岛,最后回到英格兰。

毛利人酋长与纹身。悉尼·帕金森绘于1769年的新西兰。

第二次航行 (1772–1775)

1772年,皇家学会委托库克去寻找假想的南方大陆。在第一次的航行里,库克已经藉环绕新西兰一周证明其未与更南方的大陆相连。尽管他已将几乎整个澳洲东海岸线绘制下来,并显示出它拥有大陆般的大小,然而皇家学会仍然认为南方大陆应位在更南方。[74]

库克在大溪地目击岛民进行活人生祭的情景

第二次航行里,库克指挥HMS决心号,陪同托拜厄斯·弗诺指挥的HMS探险号,从普利茅夫出发。这次库克在极高的纬度完成了环球航程,甚至越过了南极圈(1773年1月17日)。

南冰洋的浓雾拆散了决心号和探险号。弗诺在新西兰遭遇毛利人,失去了一些船员,最后驶回英国。同时,库克继续探索南极,1774年1月31日到达71°10'S。[75]

库克几乎触及南极大陆,然而中途转向大溪地进行补给。他接着继续寻找未知的南方大陆,还带了一个名叫欧迈(Omai)的大溪地年轻人。事后证明这名年轻对于大洋洲的知识比Tupaia(第一次航行的导航员)来得少,库克也没找到南方大陆。

在1774年,他回新西兰的路程里,库克登陆过 友谊群岛(Friendly Islands), 复活节岛, 诺福克岛, 新喀里多尼亚, 和瓦努阿图.

库克掠过好望角,穿越南大西洋,然后往北前往北非,最终回到英国。

他回国后的报告,平息了人们对于未知南方大陆的憧憬。[76]

詹姆斯·库克的雕像矗立在考艾岛的怀梅阿,纪念他于1778年1月登陆夏威夷岛。

第三次航行 (1776–1779)

最后一次的航行里,库克再次指挥决心号,探险号则由船长查尔斯·克拉克(Charles Clerke)指挥。 表面上,这次航行的目的是将欧迈带回大溪地。实际上,真正的目的是要为美洲附近的西北水道做定位。[77] 在大溪地放欧迈下船后,库克接着向北行,并在1778年成为第一个登上夏威夷群岛的欧洲人。他在1778年1月登陆威美亚(Waimea)港,将夏威夷群岛命名为三明治群岛,这个名字来自于他的赞助人 John Montagu, 4th Earl of Sandwich [78]

继续航程,一开始往北,之后转东北探索上加利福尼亚省更西北方的北美西海岸,库克一路上绘制海岸地图直到白令海峡,途中辨识出了现在的库克湾。这次航行,库克首次绘制了美洲西北海岸的轮廓,确定了阿拉斯加的范围,并打平与俄罗斯(从西方)和西班牙(从南方)在北太平洋的探索极限。[75]

库克于1779年回到了夏威夷。 在群岛附近徘徊了大概八周后,他在夏威夷本岛的凯阿拉凯夸湾登陆。他的登陆时间恰逢玛卡希基节Makahiki),当地祭祀龙诺(Lono)的丰年祭。巧合的是,决心号的桅杆、船帆与索具的形式与丰年祭所祭祀的手工艺品相似。 [79][80]再加上库克一行登岸前,曾经顺时针环绕夏威夷岛一圈,而碰巧祭祀龙诺的队伍也是在岛上顺时针环岛巡游一圈。一连串的巧合使库克被部分岛民误认为是龙诺下凡,一时间对他和甚至是部分随员顶礼膜拜、奉若神明。[81]以上的说法最先由有参与探索旅程的人士提出,并得到美国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Marshall Sahlins)等学者支持,但对于库克是否真的被岛民神化,各界始终仍存有一定争议。 [80][82]

1779年2月14日,詹姆斯·库克船长之死。 这是一个未完成的画作,由Johann Zoffany约绘于1795年。 [83]

1779年2月4日,在一个月左右的停留后,库克继续他北太平洋的探索。然而,出发后不久决心号的前桅损毁,库克被迫折返,并在2月11日返回凯阿拉凯夸湾修理。由于“玛卡希基节”已经结束,库克的再度来临显得不是时候。1779年2月13日,岛民偷了库克的小船。库克起初仍不以为意,认为这种偷窃行为在大溪地等小岛屡见不鲜,于是计划在翌日挟持部族首领做为人质,以求岛民交还小艇。[79] 隔日清晨,双方在凯阿拉凯夸湾展开谈判,但因为成见与误会,最后演变成冲突。库克撤退到沙滩,在帮忙推船下水时被从后脑攻击,最后死亡。[84] 根据夏威夷人流传下来的说法,库克是被一名叫“卡拉尼玛诺卡豪奥韦阿哈”(Kalanimanokahoowaha)的酋长杀害的。[85]他的遗体被岛民拖走,并进行当地的丧礼。战斗中,库克有四个人被杀,两人受伤。

决心号的新船长查尔斯·克拉克与岛民交涉,并为库克的遗骸进行海葬。[86]

克拉克成为探险队的新领导,继续寻找西北航道。[87] 1779年8月22日克拉克死于肺结核,约翰戈尔带领船队在1780年8月回到英国。[88]航行结束后,英廷授予库克的遗孀伊丽莎白一笔可观的长俸,以作慰问。

库克三下太平洋的路线:首次行程以红线标示;第二次行程以绿线标示;第三次行程以蓝线标示。库克遇害后的行程以蓝色虚线标示。

外来势力的影响

澳大拉西亚

亚太地区的政治版图, 1939.
  • 澳洲

1770年,英国首先宣布拥有澳洲主权。[89]1788年1月26日,英国航海家亚瑟·菲利普率领首批移民定居悉尼,并且升起英国国旗,澳洲正式成为英国殖民地。从1788年至1868年的80年期间, 英国陆续向澳洲运送囚犯, 同时协助开垦澳洲大陆。19世纪末,英国在澳洲的殖民区已经达到6个,包括(殖民区及责任政府建立时间):新南威尔士(1788,1855)、塔斯马尼亚(1825,1859)、维多利亚(1851,1855)、昆士兰(1824,1859)和南澳大利亚(1836,1855)、西澳大利亚(1829,1890)。1901年1月1日,这些殖民地组成了澳大利亚联邦(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并从独立的殖民地变为联邦制下的州。1931年,澳洲取得内政外交的独立自主权,成为英联邦的独立国家。1910年,澳洲确立白澳政策为其基本国策,只许白人移民流入。白澳政策的相关律法在1949到1973年逐步取消[90]

  • 新西兰

1840年英国与当地毛利人签订《怀唐伊条约》,该条约的英文版中,英国王室得到新西兰主权。1845到1872年,新西兰政府与毛利人发生新西兰土地战争(New Zealand Wars,亦称毛利人战争),战争的结果以殖民地政府的胜利而告终,战败的毛利人则被没收了大片的土地,毛利人社会因此而瓦解。1907年9月26日,新西兰成为英国的自治领地。1986年12月13日的宪法法案,新西兰获得完全的立法权。

密克罗尼西亚

  • 帕劳

19世纪后期,此群岛被英国、西班牙和德国相继宣称拥有。1885年,教皇利奥十三世承认了西班牙的拥有权。1899年由西班牙售予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日本托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盟军攻占,战后于1947年由联合国授权美国托管,1981年获准成立自治政府,称为“帕劳共和国”,并制定禁止贮藏及携入核武之“非核宪法”。 1986年美国以经济援助及准许其独立为条件与帕劳签订为期50年之《自由联合条约》(Compact of Free Association),由于美方此协定有违帕劳宪法中“非核条款”,故要求帕劳暂时冻结此一宪法条款。此“条约”先后7次遭到帕劳公民投票否决,直至1993年11月第8次公民投票始获通过,帕劳遂于1994年10月1日正式独立。

  •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西班牙人将加洛林群岛纳入西班牙西印度群岛,并在19世纪建立一些哨所并在当地传教。1899年,西班牙将此地卖给德国。一次大战后,在1920年由日本托管。二次大战后于1947年由联合国授权美国托管。1979年,雅蒲楚克波纳佩科斯雷签订《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宪法》建立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在与美国签订《自由联合条约》后,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于1986年11月3日脱离托管而独立。

  • 马绍尔群岛

西班牙探险家阿隆索·德·萨拉萨尔在1529年登陆马绍尔群岛。1874年西班牙宣告对群岛的所有权。1884年,西班牙将此群岛卖给德国,德国在翌年将其纳入德国新几内亚。一次大战时被日本占领,后由日本托管。1944年,美国攻占马绍尔群岛,战后联合国委由美国进行托管,成为太平洋群岛托管地其中一区。1946年至1968年间,美国建立太平洋试验场,曾于马绍尔群岛上进行多达66次的核子试爆。1979年,马绍尔群岛否决《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宪法》公投,自行成立自治政府和准备建国。1986年,与美国签订《自由联合条约》,同年10月21日宣布独立。1991年,联合国终止美国托管,接纳马绍尔群岛共和国为会员国。

  • 基里巴斯

1892年吉尔伯特群岛连同埃里斯群岛成为了英国的保护地“吉尔伯特及埃里斯群岛”,由位于斐济的西太平洋最高委员会管理,并在1916年成为英国的殖民地。1919年圣诞岛和1937年菲尼克斯群岛成为英国殖民地,并入基里巴斯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塔拉瓦环礁和其它群岛被日军占领。吉尔伯特及埃里斯群岛在1971年成为自治区。1974年,基于种族纷争,属于波里尼西亚人的埃里斯群岛居民要求投票,并在1975年与密克罗尼西亚人为主的吉尔伯特群岛分开。1978年,埃里斯群岛独立成为图瓦卢,吉尔伯特群岛于次年7月12日宣告独立,并改国号为基里巴斯,但不包括以前的巴纳巴岛、凤凰群岛和莱恩群岛。塔拉瓦条约于1983年签订,美国宣布放弃凤凰群岛莱恩群岛,此二群岛遂加入成为基里巴斯的一部分。

  • 瑙鲁

1888年,瑙鲁成为德国的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瑙鲁被澳大利亚占领,并自1919年起由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管,其中澳洲代表三国行使职权。1942年8月26日被日本占领,成为日军在南太平洋上的战术支援基地。二战之后,联合国委托澳大利亚、英国及新西兰共同管理,但他们更着重于如何开采岛上的磷矿,对于瑙鲁人的教化并不重视。1968年1月31日在强大的国际压力下,澳洲政府结束对瑙鲁的管治,瑙鲁共和国宣布正式独立,并于同年11月成为英联邦特别成员国。1999年,瑙鲁成为联合国会员国

美拉尼西亚

新几内亚1884年至1919年。荷兰控制西半部、德国东北部、英国东南部。
  • 巴布亚新几内亚

1884年英、德相继瓜分新几内亚岛东半部及附近岛屿。1906年英属新几内亚交澳大利亚管理,改称澳属巴布亚领地。1914年澳军占领德属部分。1920年12月17日国际联盟决定委托澳管理。二战中新几内亚一度为日军占领,战后联合国委托澳继续管理德属部分,1949年澳将原英属和德属两部分合并为一个行政单位,称“巴布亚新几内亚领地”。1973年12月1日实行内部自治。1975年9月16日脱离澳洲独立,成为英联邦成员国。

  • 所罗门群岛

1885年,德国占领了所罗门群岛的北部;1893年,英国占领了所罗门群岛南部余下的岛屿,并把首府设在图拉吉岛。1900年,英德双方达成协议,英国放弃在萨摩亚的权利,以换取除布干维尔岛之外的全部所罗门群岛,是为今日所罗门群岛的版图全部。二战中,日本军队试图以所罗门群岛为基地向南进攻澳大利亚,然而在科科达小径战役、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等遭遇失败。1978年7月7日,所罗门群岛宣布在英联邦内独立,以英王为国家元首。由于国家贫困,必须仰仗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援助方能收支平衡。

1999年,群岛主岛瓜达尔卡纳尔岛土著居民同马莱塔岛的移民间发生内战,双方于当年6月28日达成停火协议。但是2000年6月,双方再次爆发冲突。总理巴托洛缪·乌卢法阿卢无法控制局势,被迫辞职。此后该国再次陷入动乱之中。2003年,由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四国军队组成的地区维持和平部队进驻所罗门群岛,经过一段时间,维持和平部队平定了各地方军阀,使该国重新平静。目前,所罗门群岛仍然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局势不安。

  • 瓦努阿图

1606年,由彼得·奎罗斯带领的西班牙探险队成为第一批登陆该岛的欧洲人,认为该地是未知的南方大陆。在18世纪末,英国采险家詹姆斯·库克的第二次航海中到达了该岛,把该岛命名为新赫布里底群岛,尔后欧洲人便开始移居当地。 1887年起,新赫布里底群岛由英法海军委员会管理。1889年,维拉港得到自主权,但只有白人才有实际统治权。1906年,英国和法国两国同意新赫布里底群岛由英法两国共同管治,成立新赫布里底群岛共管地。二次大战期间,埃提岛和埃斯皮里图桑托岛用作盟军的军事基地。在1980年7月30日,瓦努阿图得到独立,并成为英联邦会员国,又分别在1981年和1983年加入联合国和不结盟运动。

  • 斐济

欧洲人在19世纪开始定居此地。1874年,斐济成为英国殖民地,印度劳工被带来以营运甘蔗种植园。1875年至1876年麻疹造成超过40,000斐济人死亡。1970年,斐济于英国独立。

波利尼西亚

  • 图瓦卢

1892年连同吉尔伯特群岛成为了英国的保护地“吉尔伯特及埃里斯群岛”(Gilbert and Ellice Islands)。1915年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1974年,基于种族纷争,属于波利尼西亚人的埃里斯群岛居民要求投票,和密克罗尼西亚人为主的吉尔伯特群岛(Gilbert Islands)分开。埃里斯群岛在1975年改称图瓦卢群岛,并于1978年获英国准许独立。

  • 萨摩亚

在第二次萨摩亚内战后,萨摩亚被一分为二,东边由美国统治成为现美属萨摩亚,而西边则在1899年成为德国殖民地。一次大战期间,1914年8月,新西兰占领了德属萨摩亚。1919年,依照凡尔赛条约,德国把西萨摩亚让给新西兰委任统治。新西兰以国联和联合国名义持续托管西萨摩亚,直到它1962年1月1日独立,称为“西萨摩亚”。1997年改名“萨摩亚”。

  • 东加

1845年至1893年,东加成为一个统一而独立的国家。1875年11月制定现代宪法和法典,建立了行政机构。由于乔治·图普一世皈依基督教,基督教势力迅速扩展。依据各别的条约,德国、英国和美国皆承认汤加的独立。1900年汤加成为英国保护国,以防德国入侵。根据与英国签订的条约(1905年修改),汤加同意一切外交事务经由英国领事处理,该领事对汤加的外交政策和财政问题有否决权。二次大战期间,汤加曾成为美国和新西兰军队的补给基地。1970年,东加获内政和外交的全面控制权,成为英联邦内的独立国家。

  • 库克群岛

1888年,库克群岛被纳入英国的保护地,1900年后被并入新西兰的领土范围。1965年4月20日,库克群岛完成公投,成立一个半自主的政体。同年7月26日新西兰通过《库克群岛宪法修正法案》(Cook Islands Constitution Amendment Act),赋予库克群岛居民新西兰公民身份,可以自由进出新西兰。目前两国以自由联合(Free Association)的型态合作,政权拥有完整的自治,但外交与国防事务则由新西兰监督。


其他

萨摩亚危机(1887-1889)

在阿皮亚失事的船舰,1889年。
Adler在阿皮亚失事,1889。

萨摩亚危机美国德意志帝国大不列颠为了萨摩亚群岛的控制权而展开的对峙,事件发生在1887年–1889年,萨摩亚内战期间。参与事件的有:美舰 VandaliaTrenton Nipsic;德舰Adler OlgaEber,英舰Calliope则在一旁监视着。他们在阿皮亚港里对峙了好几个月。


这场对峙结束于3月15、16日,一个热带气旋摧毁港里的六艘军舰。而Nipsic成功逃离,得以幸免于难。

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见证了这个风暴在阿皮亚造成的影响与后果,并记录下了这个事件。[91]

德、美、英三国在1899年的三方会议里,将萨摩亚分割成美属萨摩亚与德属萨摩亚。[92]

第一次世界大战

Colour map depicting the location of the Bita Paka within New Guinea
1914年的碧塔海帕卡的位置。

第一次世界大战亚洲与太平洋战场主要在于德国殖民地的征服,其中以中国的青岛战役最为显著,其他较小的军事行动包括发生在德属新几内亚的碧塔海帕卡之战以及托马之围(Siege of Toma)。其他德奥两国在亚洲与太平洋的土地未经流血冲突即被拿下。

海战相对频繁,因为每个殖民母国在印度洋或太平洋都驻有海军中队。这些军舰能摧毁德国海军的东亚中队,帮助侵略德国领土。

士兵们在丛林中行进
一个排的德国预备役军人,摄于碧塔海帕卡,1914年。

太平洋的第一次土地侵略发生在1914年8月由新西兰发起,占领了德属的萨摩亚。这次侵略没有流血冲突,超过1,000名荷军在澳法两国的海军支援下成功登陆这个殖民地。

澳军在1914年9月攻击德属新几内亚,500名澳军遭遇300名德军及当地警察,这场碧塔海帕卡之战由协约国获胜。德军撤退到托马,并遭到一个连的澳军与一艘英国军舰包围,最后德军投降。[93]托马沦陷后,新几内亚仅剩少数德军,且大部分一遇到澳军就投降了。

1914年12月Angorum附近,一个德国官员带领30名当地警察试图反抗澳军的占领,不过在对一个侦查队开火后,他的小队背叛了他,这名官员随后被逮捕。[93]

一战中,德属密克罗尼西亚、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绍尔群岛也同样被协约国拿下。

第二次世界大战

Battleship Row是由八艘美国战舰组成的编队,它们位在图中岛屿(福特岛)的后方。图中央的爆炸是俄克拉何马号被鱼雷击中。此图由日本战机于攻击初期拍摄。

二战期间在太平洋的主要行动大多是美国与日本之间的交战。

珍珠港事变[注 4]发生在1941年12月7日上午(日本时间12月8日),日本帝国海军对美国在夏威夷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发动军事突袭。这导致美国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次的袭击是一个预防措施。防止美国太平洋舰队干涉日本对英、美、荷殖民地的军事行动。事变的同时,美属菲律宾与英属马来亚、香港与新加坡都遭到日军攻击。

日本随后入侵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等太平洋岛屿。

1944和1945年,日本遭遇珊瑚海战役科科达小径战役等失败。1945年,美军分别于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日本无条件投降。

一些发生在大洋洲较突出的战役:东所罗门海战达尔文空袭科科达小径战役婆罗洲战役

新西兰部队登陆所罗门群岛的维拉拉维拉岛


企业号航空母舰(CV-6)在东所罗门战役中遭受空袭。

所罗门群岛战役

所罗门群岛在二次世界大战发生过一些激烈战斗。

1942年8月7日,在海军的掩护和两栖作战下,盟军登陆图拉吉岛[94]瓜达尔卡纳尔岛。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是一场重要且血腥的战役,岛上超过36,000名的日本人中约26,000人失踪或被杀、9,000人死于疾病、1,000人被俘。[95]这也表示同盟国迈出反击日本扩张的第一步。

战略上,海岸监视组织(Coast Watch Organisation)在日本控制的岛屿监视日军的行动,并提供三军的战略情资。[96]

在丛林包围的陡峭小径上,身着民族服装的巴布亚人正搬运一名躺在担架上的伤兵。
1942年8月30日,巴布亚人撤离澳洲士兵伤亡。

科科达小径战役

科科达小径战役发生在1942年7-11月的澳属巴布亚领地(即现在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主要由澳军组成的盟军与日军发生一系列战斗。

莫尔兹比港在战略上可以打击通往澳洲的航道,甚至可以直接威胁澳洲本土东北,极具战略意义。然而日军在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战役失去太多船舰,无法进行大规模登陆作战,于是他们决定取道科科达小径(Kokoda Track)翻越欧文史坦利山脉到莫尔兹比港。

一开始日军势如破竹。然而,澳洲部队面对人数众多,训练、武器都远胜他们的日军,进行艰苦的守势作战,不断伺机猛攻、退守,阻延日军。最后,由于补给线过长以及瓜达康纳尔岛战役的失败,日军转为劣势,也标示日本南进的极限。

日军随后撤退,并在北海岸建立一个防御据点,然而这个据点在11月2日就被澳军拿下。之后的11、12月里,澳军和美军开始收复日军占据的滩头,也被后世称为布纳战役。

核弹试爆

一个21千吨级的水下核试,也被称作十字路口行动,摄于1946年的比基尼环礁。

由于人口稀少,大洋洲是大气核试验和水下核试的热门地点。

核试由美国英国法国分别在马绍尔群岛比基尼环礁、马拉林加(Maralinga)、穆鲁罗阿环礁进行,常常对当地居民造成毁灭性的结果。

自1946到1958年,马绍尔群岛作为美国的太平洋试验场,在各环礁上进行共67次的核子试验。世界上第一颗氢弹,代号"麦克"(Mike),于1952年11月1日(当地时间)由美国在马绍尔群岛的埃尼威托克环礁引爆。

1954年,美国在马绍尔群岛的布拉沃城堡氢弹试爆产生大量的核辐射,迫使朗格拉普环礁的居民放弃他们的岛屿。三年后,居民被允许回乡。由于高比例的癌症发生率,1985年,岛民再次离开小岛。1996年,他们获得4,500万美元作为补偿。

1950年代,英国在澳洲北部的马拉灵加进行一系列的核试,皮詹贾贾拉人与扬库因贾贾拉(Yankunytjatjara)的居民被迫离开家园。

1962年,由于阿尔及利亚独立,法国将新的核试场地设在土阿莫土群岛穆鲁罗阿环礁因为法国的核子试验变得恶名昭彰,主要是因为当时太平洋的核子试验大多停止了,也因此,这些试验受到多数太平洋国家反对。最后一次的大气核试验和地下核试验分别发生在1974与1996年。

法国在太平洋的核试在1980年代备受争议。1985年,法国特工造成绿色和平彩虹勇士号沉没,当时该船舰正准备于次日启程前往穆鲁罗瓦环礁抗议法国的核试。1995年9月,由于法国试图在方加陶法环礁重启已停止3年的核子试验,引起大众广泛的抗议。最后一次的试验在1996年1月27日,试验后两天,法国宣布同意签订《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并永不再测试核子武器。

斐济政变

"戈文达的餐厅"在苏瓦被烧毁的遗迹:2000年5月19日这天,苏瓦有超过100家商店遭洗劫。

斐济在20年内遭受过4次政变,1987年两起军事政变、2000年人民政变和2006年又一起的军事政变。

斐济政变起因于本土斐济人与印度裔斐济人之间的种族对立。1987年4月的总统选举由印度裔斐济人所支持的斐济工党候选人蒂莫西·巴万德拉获得执政权。同年5月14日,兰布卡(Sitiveni Rabuka)中校以种族歧视为由,领导军队不流血占领国会。政变之后,总督成立宪法审查委员会以检验1970年宪法的不足之处,然后解散国会,并且允诺特赦兰布卡。

在之后的德乌帕会谈里决议成立一个民族团结政府,这表示双方都将为总督府所领导。担心自己的利益损失,兰布卡在9月25日发动第二次政变,宣布成立斐济共和国,取消1970年宪法,斐济从英联邦名单剔除。

2000年五月,首位印度裔总理乔德里上任后一年,本土斐济人企业家史佩特以民族主义为口号,号召枪手挟持乔德里和多位国会议员。军事领袖姆拜尼马拉马宣布接掌政府,逮捕史佩特,以叛乱罪将他终身监禁。2006年,斐济议会曾试图引进一系列法案,赦免参与2000年政变的人。

2006年12月5日,姆拜尼马拉马宣布军方接掌政府,指控总理卡拉瑟发动“无声政变”,因为卡拉瑟拒绝服从他的要求,不愿通过具争议性的法律条文。英联邦决定无限期暂停斐济的会籍。(1997年9月斐济曾经重入英联邦会籍。)[97]

布干维尔内战

根据澳大利亚政府估计,布干维尔内战造成1.5到2万名人员死亡,较保守的估计是1到2千人。[98]

导火线是1975年澳大利亚力拓集团所属的布干维尔铜矿公司在布干维尔开发潘古纳铜矿。由于采矿造成污染,加上没有有效的回馈机制,当地居民多有所不满。1975年,当地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前夕自行宣布成立北所罗门共和国,不久取消。1990年,弗朗西斯.奥纳(Francis Ona)率领的反抗组织再度宣布独立,巴新政府对该岛实施经济封锁,并派兵加以镇压,酿成了旷日持久的武装冲突。从1989年开始到2001年,巴政府与布干维尔各派达成全面和平协议前,布干维尔估计有一万二千人死亡,占总人口的近7%。

1994年布干维尔革命军、布干维尔临时政府、巴布亚新几内亚政府和所罗门群岛政府签订停火协定。1995年双方于澳洲进行和谈。

1996年巴布亚新几内亚政府再度攻击布干维尔岛。1997年在新西兰斡旋下,双方正式宣布停战。1998年,和平观察团终抵布干维尔岛。2001年,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布干维尔签订布干维尔和平协定,结束了长达十二年的战争,并允其在末来举行独立公投和成立自治政府。根据该条约,布干维尔岛于2015年至2020年期间将举行独立公投,决定是否脱离巴布亚新几内亚正式独立。但强硬派的法兰西斯·欧那拒绝,他在其控制区自立为王,并对大选予以抵制。

2005年1月,中央政府批准《布干维尔宪法》,同年5月20日,布自治政府大选开始,6月4日,布干维尔人民代表大会党候选人约瑟夫·卡布伊当选自治政府主席。行政长官为查马利利,布干维尔自治区议会议长为潘尼埃。同一时间,法兰西斯·欧那宣布联合国接纳了他所创建的王国,但事后证实为一场骗局。

同年七月,法兰西斯·欧那死于伤寒,全岛再度陷入动乱。2008年6月,自治政府主席约瑟夫·卡布伊去世,年底补选由詹姆斯·泰尼斯当选并于隔年一月就职。

目前,布干维尔是巴布亚新几内亚唯一的自治区。[99]

现代 

2007年,新西兰与澳大利亚军方人员登上海鹰直升机,以所罗门群岛区域援助团身份前往协助。

1946年,波利尼西亚人被授予法国公民身份,群岛的地位变为法国的海外领地。1957年,名称改为法属波利尼西亚

20世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成为英国的自治领。他们分别于1942年和1947年采用了威斯敏特法案,这个标志着他们拥有独立于英国的立法权。夏威夷于1959年成为美国的一个州。

斐济和汤加于1970年独立,此后一些其它国家也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相继独立。南太平洋论坛创立与1971年,并于2000年改名为太平洋岛国论坛

布干维尔岛在地理上属于所罗门群岛,然而于政治上属于新几内亚。它在1975年试图独立失败,并在1990年代早期发生内战,之后获得自治权。

1979年5月1日,在政治发展良好的情况下,美国认可马歇尔群岛的宪法与马歇尔群岛共和国的建立,该宪法整合美国与英国宪法的概念而成。

1852年,法属波利尼西亚获得部分内部自治;1984,自治权进一步扩张。2004年,法属波利尼西亚成为海外自治领。

东帝汶于1975年宣布脱离葡萄牙独立,然而2001年完全独立前受到印尼入侵。

2001年和2007年之间,澳大利亚的《太平洋解决方案》将政策政治庇护者转送到几个太平洋岛屿,其中包括瑙鲁拘留中心。2003年在请求协助后,澳洲、新西兰和其它国家参与了所罗门群岛区域援助团

参见

注释

  1. ^ 原住民(Indigenous Australians)与澳洲土著人(Aboriginal Australians)并不是同一概念。由澳大利亚法律,澳洲原住民中可细分出澳洲土著人和托雷斯海峡岛民两种族群。
  2. ^ 邵德雷尔(Saudeleur)王朝持续了约500年。[26] 传说追溯他们的倒台在约1500年[27],但考古学将邵德雷尔王朝的遗址定年在约1628年。[28][29][30]
  3. ^ 同时,国际换日线刚被确立,所以库克的日记里的日期比现在早一天。
  4. ^ 日本称之珍珠湾攻撃、夏威夷作战、AI作战、Z作战。

参考资料

  1. ^ 大洋洲國家與地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2. ^ About Australia:Our Country. Australian Government. [2014-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27). Australia's first inhabitants, the Aboriginal people, are believed to have migrated from some unknown point in Asia to Australia between 50,000 and 60,000 years ago. 
  3. ^ Peter Hiscock (2008). Archaeology of Ancient Australia. Routledge: London. ISBN 0-415-33811-5
  4. ^ John Mulvaney and Johan Kamminga (1999). Prehistory of Australia. Allen and Unwin, Sydney. ISBN 1-86448-950-2
  5. ^ 存档副本. [2014-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05). 
  6. ^ "Aboriginal Australians descend from the first humans to leave Africa, DNA sequence reveal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iotechnology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Research Council (BBSRC).
  7. ^ 存档副本 (PDF). [2014-09-2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11-21). 
  8. ^ 澳洲土著人的起源之谜 - CND.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9. ^ "When did Australia's earliest inhabitants arriv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niversity of Wollongong, 2004. Retrieved 6 June 2008.
  10. ^ HISTORY OF THE TORRES STRAIT UP TO FULL ANNEXATION IN 187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11. ^ AUSTRALIAN HISTORY: WILLEM JANSZOON.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12. ^ Dunn, Michael, Angela Terrill, Ger Reesink, Robert A. Foley, Stephen C. Levinson. Structural Phylogenetics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Ancient Language History. Science. 2005, 309 (5743): 2072–2075. PMID 16179483. doi:10.1126/science.1114615. 
  13. ^ Spriggs, Matthew. The Island Melanesians. Blackwell. 1997. ISBN 0-631-16727-7. 
  14. ^ Kayser, Manfred, Silke Brauer, Gunter Weiss, Peter A. Underhill, Lutz Rower, Wulf Schiefenhövel and Mark Stoneking. The Melanesian Origin of Polynesian Y chromosomes. Current Biology. 2000, 10 (20): 1237–1246. PMID 11069104. doi:10.1016/S0960-9822(00)00734-X. 
  15. ^ The Genetic Structure of Pacific Islanders.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2). 
  16. ^ 南島語系:台灣獻給世界的禮物 (PDF).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10-17). 
  17. ^ 存档副本 (PDF). [2014-10-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10-17). 
  18. ^ Friedlaender, Jonathan; Friedlaender JS; Friedlaender FR; Reed FA; Kidd KK; et al. The Genetic Structure of Pacific Islanders.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Philadelphia, PA 19122: Temple University). 2008-01-18,. PLoS Genet (4(1): e19 doi=10.1371/journal.pgen.0040019) [2008-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27). 
  19. ^ Carl Zimmer. Denisovans Were Neanderthals' Cousins, DNA Analysis Reveals. NYTimes.com. 22 December 2010 [22 December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5). 
  20. ^ Kirch 2001,第167页.
  21. ^ Lal 2000,第62页.
  22. ^ Kirch 2001,第170页.
  23. ^ Background Note: Micronesia.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2012-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10). 
  24. ^ Morgan, William N. Prehistoric Architecture in Micronesia. 1988: 30. ISBN 9780292786219. 
  25. ^ Flood, Bo; Strong, Beret E.; Flood, William. Micronesian Legends. Bess Press. 2002: 145–7, 160 [2012-01-01]. ISBN 1-57306-129-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0). 
  26. ^ 26.0 26.1 Hanlon, David L. Upon a Stone Altar: A History of the Island of Pohnpei to 1890. Pacific Islands Monograph 5.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8: 13–25 [2012-01-01]. ISBN 0-8248-1124-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6). 
  27. ^ Cordy, Ross H. The Lelu Stone Ruins (Kosrae, Micronesia): 1978-81 Historical and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Asian and Pacific Archaeology.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 1993: 14, 254, 258 [2011-12-31]. ISBN 0-8248-1134-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6).  |issue=被忽略 (帮助)
  28. ^ Morgan, William N. Prehistoric Architecture in Micronesia.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88: 60, 63, 76, 85 [2011-12-31]. ISBN 0-292-76506-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6). 
  29. ^ 29.0 29.1 29.2 Panholzer, Tom; Rufino, Mauricio. Place Names of Pohnpei Island: Including And (Ant) and Pakin Atolls. Bess Press. 2003: xiii, xii, 101, [2011-12-31]. ISBN 1-57306-166-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6). 
  30. ^ Micronesica. University of Guam. 1990: 92, 203, 277 [2011-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6). 
  31. ^ 31.0 31.1 Ballinger, Bill Sanborn. Lost City of Stone: The Story of Nan Madol, the "Atlantis" of the Pacific. Simon and Schuster. 1978: 45–8 [2011-12-31]. ISBN 0-671-24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0). 
  32. ^ Riesenberg, Saul H. The Native Polity of Ponape. Contributions to Anthropology 10.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1968: 38, 51 [2012-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6). 
  33. ^ 33.0 33.1 Petersen, Glenn. Lost in the Weeds: Theme and Variation in Pohnpei Political Mythology (PDF). Occasional Papers (Center for Pacific Islands Studies, School of Hawaiian, Asian & Pacific Studies, University of Hawaiʻi at Mānoa). 1990, 35: 34 et seq [2011-12-3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1-27).  |chapter=被忽略 (帮助)
  34. ^ Goetzfridt, Nicholas J; Peacock, Karen M. Micronesian Histories: An Analytical Bibliography and Guide to Interpretations. Bibliographies and Indexes in World History.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2: 3, 34–5, 102, 156–9 [2011-12-31]. ISBN 0-313-29103-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7).  |issue=被忽略 (帮助)
  35. ^ The History of Mankin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Professor Friedrich Ratzel, Book II, Section A, The Races of Oceania page 165, picture of a stick chart from the Marshall Islands. MacMillan and Co., published 1896.
  36. ^ Hage, P.; Marck, J. Matrilineality and Melanesian Origin of Polynesian Y Chromosomes. Current Anthropology. 2003, 44 (S5): S121. doi:10.1086/379272. 
  37. ^ Kayser, M.; Brauer, S.; Cordaux, R.; Casto, A.; Lao, O.; Zhivotovsky, L. A.; Moyse-Faurie, C.; Rutledge, R. B.; Schiefenhoevel, W. Melanesian and Asian origins of Polynesians: mtDNA and Y chromosome gradients across the Pacific.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2006, 23 (11): 2234–2244. PMID 16923821. doi:10.1093/molbev/msl093.  Authors list列表中的|first10=缺少|last10= (帮助); Authors list列表中的|first11=缺少|last11= (帮助); Authors list列表中的|first12=缺少|last12= (帮助); Authors list列表中的|first13=缺少|last13= (帮助); Authors list列表中的|first14=缺少|last14= (帮助); Authors list列表中的|first15=缺少|last15= (帮助)
  38. ^ Su, B.; Underhill, P.; Martinson, J.; Saha, N.; McGarvey, S. T.; Shriver, M. D.; Chu, J.; Oefner, P.; Chakraborty, R. Polynesian origins: Insights from the Y chromosome. PNAS. 2000, 97 (15): 8225–8228 [2014-09-28]. doi:10.1073/pnas.97.15.8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9).  Authors list列表中的|first10=缺少|last10= (帮助); Authors list列表中的|first11=缺少|last11= (帮助)
  39. ^ Kirch, P. V. On the road of the wings: an archaeological history of the Pacific Islands before European contact.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ISBN 0520234618.  Quoted in Kayser, M.; et al. (2006).
  40. ^ Green, Roger C.; Leach, Helen M. New Information for the Ferry Berth Site, Mulifanua, Western Samoa. Journal of the Polynesian Society. 1989, 98 (3) [1 November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0). 
  41. ^ Burley, David V.; Barton, Andrew; Dickinson, William R.; Connaughton, Sean P.; Taché, Karine. Nukuleka as a Founder Colony for West Polynesian Settlement: New Insights from Recent Excavations. Journal of Pacific Archaeology. 2010, 1 (2): 128–144. 
  42. ^ Bellwood, Peter. The Polynesians – Prehistory of an Island People. Thames and Hudson. 1987: 45–65. ISBN 0500274509. 
  43. ^ PV Kirch. 1997. The Lapita Peoples. Cambridge: Blackwell Publisher
  44. ^ see DV Burley. 1998. Tongan Archaeology and the Tongan Past, 2850-150 B.P. In: Journal of World Prehistory 12:337–392
  45. ^ Honolulu: The Museum
  46. ^ John Martin. 2005 (reprint). William Mariner: An Account of the Natives of the Tonga Islands in the South Pacific Ocean. Vol. 1. Elibron Classics
  47. ^ Ha'amonga 'a Maui (Trilithon) and 'esi Maka Fa'akinanga. Wondermondo. [2014-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2). 
  48. ^ "The Pacific Islands: An Encyclopedia," edited by Lal and Fortune, p. 133
  49. ^ Recent Advances in the Archaeology of the Fiji/West-Polynesia Reg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8: Vol 21. University of Otago Studies in Prehistoric Anthropology.]
  50. ^ "Hawaiki, Ancestral Polynesia: An Essay in Historical Anthropolog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atrick Vinton Kirch; Roger C. Green (2001)
  51. ^ "Geraghty, P., 1994. Linguistic evidence for the Tongan empir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eraghty, P., 1994 in "Language Contact and Change in the Austronesian World: pp.236-39.
  52. ^ "Monumental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ngan maritime chiefdo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lark, G., Burley, D. and Murray, T. 2008. Antiquity 82(318): 994-1004"
  53. ^ ["Pacific voyaging after the exploration period"], NEICH, R. 2006 in K.R. Howe (ed.) Vaka Moana, voyages of the ancestors: the discovery and settlement of the Pacific: 198-245. Auckland: David Bateman. p230
  54. ^ Sanday, Peggy Reeves (1986) Divine hunger: cannibalism as a cultural syste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151, IBNS 0521311144.
  55. ^ Pacific Peoples, Melanesia/Micronesia/Polynesia, Central Queensland University.
  56. ^ Resemblance of the name to an early Mangarevan founder god Atu Motua ("Father Lord") has made some historians suspect that Hotu Matua was added to Easter Island mythology only in the 1860s, along with adopting the Mangarevan language. The "real" founder would have been Tu'u ko Iho, who became just a supporting character in Hotu Matu'a centric legends. See Steven Fischer (1994). Rapanui's Tu'u ko Iho Versus Mangareva's 'Atu Motua. Evidence for Multiple Reanalysis and Replacement in Rapanui Settlement Traditions, Easter Island. The Journal of Pacific History, 29(1), 3-18. See also Rapa Nui / Geography, History and Religion. Peter H. Buck, Vikings of the Pacific,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38. pp. 228-236. Online vers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7. ^ Summary of Thomas S. Barthel's version of Hotu Matu'a's arrival to Easter Islan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8. ^ Diamond, Jared. Collapse: How Societies Choose to Fail or Succeed. Penguin Books: 2005. ISBN 0-14-303655-6. Chapter 2: Twilight at Easter pp.79-119. See page 89.
  59. ^ Hunt, T. L., Lipo, C. P., 2006. Science, 1121879. See also "Late Colonization of Easter Islan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Science Magazine. Entire articl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s also hosted by the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of the University of Hawaii.
  60. ^ Hunt, Terry L. Rethinking the Fall of Easter Island. American Scientist. 2006, 94 (5): pp. 412–419 [2014-09-28]. doi:10.1511/2006.61.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61. ^ Hunt, Terry; Lipo, Carl. The Statues that Walked: Unraveling the Mystery of Easter Island. Free Press. 2011. ISBN 1-4391-5031-1. 
  62. ^ C. Michael Hogan (2008) Chilean Wine Palm: Jubaea chilensis, GlobalTwitcher.com, ed. N. Stromber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3. ^ Original map of Tasmania in December 1642. [2014-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9). 
  64. ^ European discovery of New Zealand. Encyclopedia of New Zealand. 4 March 2009 [9 December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11月10日). 
  65. ^ Diary of Abel Tasmna p21-22.Random House. 2008
  66. ^ First contact violence linked to food. New Zealand Herald. 23 September 2010 [23 September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7). 
  67. ^ 存档副本. [2014-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05). 
  68. ^ Dance, Nathaniel. Captain James Cook, 1728-79. Royal Museums Greenwich. Commissioned by Sir Joseph Banks. c. 1776 [January 23,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6). He holds his own chart of the Southern Ocean on the table and his right hand points to the east coast of Australia on it. 
  69. ^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NSW: 1842–1954) (NSW: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2 May 1931: 12 [4 Sept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2). 
  70. ^ Secret Instructions to Captain Cook, 30 June 1768 (PDF). National Archives of Australia. [3 Sept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4-27). 
  71. ^ Cook's Journal: Daily Entries, 22 April 1770. [21 Sept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27). 
  72. ^ Once were warriors – smh.com.au.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11 November 2002 [21 Sept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2). 
  73. ^ Robson 2004, p. 81.
  74. ^ Hough 1994,第182页
  75. ^ 75.0 75.1 Williams, Glyn. Captain Cook: Explorer, Navigator and Pioneer. BBC. 17 February 2011 [5 Sept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4). 
  76. ^ Hough 1994,第263页
  77. ^ Collingridge 2003,第327页
  78. ^ Collingridge 2003,第380页
  79. ^ 79.0 79.1 Collingridge 2003
  80. ^ 80.0 80.1 Obeyesekere 1992
  81. ^ Sahlins 1985
  82. ^ Obeyesekere 1997
  83. ^ The Death of Captain James Cook, 14 February 1779 –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 [11 Jul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1). 
  84. ^ Collingridge 2003,第410页
  85. ^ Dibble, Sheldon. History of the Sandwich Islands. Lahainaluna: Press of the Mission Seminary. 1843: 61 [2014-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9). 
  86. ^ Collingridge 2003,第413页
  87. ^ Collingridge 2003,第412页
  88. ^ Collingridge 2003,第423页
  89. ^ Purchas, vol. iv, p. 1422–32, 1625. This appears to be variation of the original Spanish "Austrialia" [sic]. A copy at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can be read online
  90. ^ Fact Sheet 8 – Abolition of the 'White Australia' Policy. Australian Immigration.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National Communications Branch, Department of Immigration and Citizenship. [27 March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9-01). 
  91. ^ Stevenson, Robert Louis. A Footnote to History: Eight Years of Trouble in Samoa. BiblioBazaar. 1892. ISBN 1-4264-0754-8. 
  92. ^ Ryden, George Herbert. The Foreign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Relation to Samoa. New York: Octagon Books, 1975. (Reprint by special arrangement with Yale University Press. Originally published at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28), p. 574; the Tripartite Convention (United States, Germany, Great Britain) was signed at Washington on 2 December 1899 with ratifications exchanged on 16 February 1900
  93. ^ 93.0 93.1 Jose, Arthur Wilberforce. Chapter V – Affair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Bean, Charles Edwin Woodrow (编). Official History of Australia in the War of 1914–1918 (PDF). Official Histories, Australian War Memorial. Volume IX – The Royal Australian Navy: 1914 – 1918 9th edition, 1941. Sydney, Australia: Angus and Robertson. 1941 [1928] [30 January 201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年2月3日). 
  94. ^ The Tulagi Battle. Mylescfoxdd829.net. 7 August 1942 [7 Jul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8). 
  95. ^ Elmer Belmont Potter, Roger Fredland, Henry Hitch Adams (1981) Sea power: a naval histor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aval Institute Press ISBN 0-87021-607-4 p. 310
  96. ^ The Battle for Guadalcana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PR: National Public Radio.
  97. ^ 斐濟政局大事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98. ^ Braithwaite, John; Charlesworth, Hilary; Reddy, Peter & Dunn, Leah. Chapter 7: The cost of the conflict. Reconciliation and Architectures of Commitment: Sequencing peace in Bougainville. ANU E Press. 2010 [2014-09-28]. ISBN 978192166668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4). 
  99. ^ 存档副本. [2014-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6). 

自传

  • Williams, Glyndwr. Captain Cook's Voyages: 1768–1779. London: The Folio Society. 1997.